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作品数:6,151 被引量:23,714H指数:57
相关作者:胡云腾周强倪寿明刘静坤肖扬更多>>
相关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745篇期刊文章
  • 164篇会议论文
  • 17篇标准

领域

  • 5,637篇政治法律
  • 212篇经济管理
  • 56篇文化科学
  • 35篇医药卫生
  • 31篇文学
  • 28篇历史地理
  • 2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2篇社会学
  • 17篇哲学宗教
  • 15篇艺术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军事
  • 4篇自然科学总论
  • 3篇天文地球
  • 3篇电子电信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686篇司法
  • 1,680篇法院
  • 1,233篇民法
  • 1,152篇人民法院
  • 989篇法律
  • 973篇审判
  • 846篇诉讼
  • 838篇最高人民法院
  • 661篇刑事
  • 593篇民事
  • 551篇行政
  • 456篇犯罪
  • 448篇纠纷
  • 419篇法治
  • 366篇审理
  • 283篇裁判
  • 282篇诉讼法
  • 279篇合同
  • 268篇审判工作
  • 261篇刑事案件

机构

  • 5,926篇中华人民共和...
  • 305篇中华人民共和...
  • 97篇中华人民共和...
  • 88篇中国政法大学
  • 87篇中国人民大学
  • 42篇中国社会科学...
  • 39篇中国法学会
  • 37篇北京大学
  • 30篇武汉大学
  • 24篇中南大学
  • 2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9篇中央财经大学
  • 18篇北京市高级人...
  • 17篇国家法官学院
  • 15篇中华全国总工...
  • 14篇西南政法大学
  • 14篇中华人民共和...
  • 13篇北京航空航天...
  • 13篇清华大学
  • 13篇国务院

作者

  • 224篇江必新
  • 156篇周强
  • 137篇胡云腾
  • 122篇倪寿明
  • 82篇肖扬
  • 80篇蒋惠岭
  • 79篇沈德咏
  • 67篇刘贵祥
  • 66篇杨临萍
  • 62篇蒋志培
  • 61篇孔祥俊
  • 61篇蔡小雪
  • 55篇王胜俊
  • 48篇喻海松
  • 43篇王达
  • 43篇龚言
  • 42篇刘静坤
  • 41篇梁凤云
  • 38篇王林清
  • 38篇陶凯元

传媒

  • 2,070篇人民司法
  • 761篇法律适用
  • 407篇中国审判
  • 301篇司法业务文选
  • 135篇法制资讯
  • 109篇中华人民共和...
  • 99篇中华人民共和...
  • 95篇法律适用(国...
  • 94篇中华人民共和...
  • 75篇中华人民共和...
  • 62篇中国法律(中...
  • 48篇中国法学
  • 47篇中国应用法学
  • 46篇中国法律评论
  • 37篇求是
  • 37篇民主与法制
  • 36篇法学杂志
  • 30篇新华月报
  • 30篇中国卫生法制
  • 29篇人民检察

年份

  • 1篇2024
  • 157篇2023
  • 272篇2022
  • 239篇2021
  • 208篇2020
  • 186篇2019
  • 226篇2018
  • 287篇2017
  • 280篇2016
  • 255篇2015
  • 304篇2014
  • 286篇2013
  • 270篇2012
  • 288篇2011
  • 318篇2010
  • 337篇2009
  • 285篇2008
  • 239篇2007
  • 238篇2006
  • 183篇2005
6,1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法制工作机械: 行政复议的执行者——试析行政复议机构的特征和职能
2000年
刘景欣郭忠红
关键词:行政复议机构具体行政行为执行者
科学构建涉诉信访工作机制 努力提升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
2012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是我国法制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是我党政治生活和执政历史中的一件大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人民法院司法执法的制度环境日臻完善,为人民法院司法审判工作发展创造了良好契机,对人民法院涉诉信访工作的目标和理念、职能与方法,产生重大影响,对人民法院涉诉信访工作提出更高的任务要求。
刘学文
关键词:人民法院信访工作涉诉信访司法公信力
牢记历史经验,运用现行法律,为彻底扫除社会丑恶现象而斗争被引量:7
1996年
牢记历史经验,运用现行法律,为彻底扫除社会丑恶现象而斗争任建新《党的文献》杂志公布建国初期取缔反动会道门、禁娼、禁毒斗争的一批重要历史文献,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透过这些历史文献,我们可以更加真实地了解我们党和政府在建国初期所开展的那场轰轰烈烈的取...
任建新
关键词:历史经验现行法律建国初期强制戒毒
违约责任归责原则之再检讨被引量:3
2012年
无论是对于法学理论还是司法实务的视角而言,违约责任都是合同法的核心问题,而对于未履行或者未完全履行其合同义务之一方当事人而言是否需要承担相应之违约责任又取决于合同法所采纳之"归责原则"。对于我国《合同法》所采纳之归责原则向来有不同之看法,而且在合同起草的过程中争论也非常激烈,当前学说上通说认为违约责任归责原则系无过失责任或者说是严格责任。有鉴于归责原则直接决定着违约方是否承担违约责任从而也决定着交易中所产生之风险的负担问题,对于当事人双方利益至巨。本文详细考察了合同法上各种有名合同的具体归责原则,从而最终得出合同法上的违约责任归责原则。文章认为在契约自由原则或者说私法自治原则下,违约方是否承担违约责任、在何种情形下承担违约责任、承担何种形式之违约责任、交易中的风险如何分配等问题均取决于当事人的约定,而在当事人约定不明时法官则应当通过解释当事人之合同探求当事人之真实意思而加以确定,在确实无法探明当事人之意思时法律则应当依据不同之合同而模拟当事人通常所有之意思而加以规范,而不是整齐划一地加以规范,否则必将抑制交易之多样性。
王林清
关键词:违约损害赔偿归责原则私法自治
举证妨碍制度在专利侵权案件中的具体适用被引量:4
2015年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2年8月公布了专利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后于2013年1月向国务院提交了专利法修订草案(送审稿)。上述两个草案都将举证难列为目前专利保护中的若干问题之首。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司法解释、司法政策也积极回应专利诉讼举证难问题,并且取得了比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笔者在此浅析举证妨碍制度在专利侵权案件中的具体适用。
宋建宝
关键词:专利侵权案件举证修订草案最高人民法院征求意见稿
实施立案登记制须说透“三个基本”被引量:3
2015年
为切实保障公民依法行使诉权,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的要求,最高人民法院于2015年4月15日发布《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周强院长在随后召开的电视电话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景汉朝副院长也就推行立案登记制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阐述。此项改革将敞开人民法院立案大门,解决一些地方存在的有案不立、有诉不理问题,让当事人诉权行使更加方便,使人民群众接近司法的路径更加通畅。
倪寿明
关键词:最高人民法院当事人诉权案件受理中共中央立案审查电视电话
《关于办理妨害文物管理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被引量:3
2016年
为依法惩治文物犯罪、保护文物,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妨害文物管理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5]23号,以下简称《解释》),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为便于司法实践中正确理解和适用,现就《解释》的制定背景、起草中的主要考虑、主要内容等问题介绍如下。
喻海松
关键词:法律若干问题文物管理刑事案件《解释》文物犯罪
完善规范体系 破解执行难题——执行领域最新司法解释及规范性文件综述
2016年
解决执行难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进行执行规范化建设,完善执行规范体系,是重中之重。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为进一步规范执行行为,建立执行长效机制,统筹规划,及时出台系列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为从根本上解决执行难提供了有力的规范依据。
潘勇锋
关键词:规范性文件司法解释执行难最高人民法院
准确界定政府信息 理性框定复议诉讼范围——孙长荣诉吉林省人民政府行政复议不予受理决定再审案被引量:1
2016年
[裁判要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调整的"政府信息"是指现实存在的,并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申请了解文件效力,属于咨询性质,不属于第26条规定的"应当按照申请人要求的形式予以提供"政府信息的情形。行政机关针对咨询申请作出的答复以及不予答复行为,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行为,不会对咨询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实际影响,故不属于行政复议的受理范围。
金诚轩
关键词:政府信息复议范围
法律责任竞合理论初探被引量:8
2017年
因同一不法行为触犯数个不同法益而产生的法律责任竞合问题,既是法律适用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也是法学理论中难度系数较高的问题。法律责任竞合可以分为法域内竞合与法域间竞合,然而当前研究的重点多集中于部门法内的竞合。这种传统思维囿于部门法的限制,不仅造成了观察事物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而且破坏了责任竞合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法律责任竞合问题是法律适用中的"宪法"问题,对所有法律适用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因此,有必要站在法律责任竞合全局的高度,把各种法律责任竞合问题都纳入到一体化思考,从而构建统一的法律责任竞合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以法律责任竞合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取向,以罪数形态理论为法理依据,以禁止重复评价为基本原则,以从一从重原则为统一的处断方法,其内容涵盖刑事、民事、行政法领域内及相互间的法律责任竞合问题。统一法律责任竞合理论体系的构建,不仅对科学确定不法者应当承担的责任,而且对法律责任竞合理论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孙华璞
关键词:责任竞合竞合问题法律适用罪数形态理论禁止重复评价不法行为
共59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