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海洋学系

作品数:19 被引量:237H指数:9
相关作者:张建立崔琰琳葛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船舶与动力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水利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数值模拟
  • 4篇年际
  • 4篇年际变化
  • 4篇值模拟
  • 2篇盐度
  • 2篇输运
  • 2篇夏季
  • 2篇环流
  • 2篇海平
  • 2篇海平面
  • 2篇黑潮
  • 1篇对马暖流
  • 1篇信息存储
  • 1篇遥感
  • 1篇遥感反演
  • 1篇液体粘滞系数
  • 1篇营养盐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模拟
  • 1篇有限元模型

机构

  • 19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厦门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广东省电力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海军北海舰队...

作者

  • 5篇兰健
  • 5篇吴德星
  • 3篇鲍献文
  • 3篇万修全
  • 3篇杜凌
  • 2篇韩树宗
  • 2篇孙双文
  • 2篇姜华
  • 2篇左军成
  • 2篇郭佩芳
  • 2篇王海龙
  • 1篇周桂地
  • 1篇李培良
  • 1篇沈春
  • 1篇王刚
  • 1篇陈旭
  • 1篇周良明
  • 1篇张士洋
  • 1篇钱成春
  • 1篇张秋丰

传媒

  • 3篇海洋湖沼通报
  • 2篇海洋科学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微计算机应用
  • 1篇高技术通讯
  • 1篇海洋通报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泥沙研究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海洋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胶州湾及其邻近海域潮流和污染物扩散的数值模拟被引量:49
2003年
采用曲线网格技术,将ECOMSED模式应用于胶州湾的潮流和污染物COD的稀释扩散研究,建立了一个三维保守污染物COD输运的对流扩散数值模型,对胶州湾M_2分潮和COD污染状况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胶州湾及其附近海域存在许多大小、强弱和旋转方向不同的余流涡;湾内COD浓度东部比西部高,湾口外的COD浓度等值线成舌状分布,向东伸展;余流和COD浓度垂向分布差异并不显著。模拟结果与胶州湾的实测资料符合较好。
万修全鲍献文吴德星郭心顺姜华
关键词:污染物扩散数值模拟
IOD和ENSO事件期间热带印度洋的海平面变化
2014年
利用1993~2010年卫星高度计数据分析热带印度洋海平面年际变化。结果显示:西南热带印度洋和苏门答腊—爪哇岛沿岸海平面变化显著,标准差可达8 cm。经验正交分解第1模态呈偶极子分布,与IOD(Indian Ocean Dipole,印度洋偶极子)和ENSO(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事件密切相关;第2模态呈"三明治"结构。IOD、ENSO事件共同发生期间海平面年际变化较IOD事件期间更为显著,IOD事件期间的海平面年际变化较ENSO事件期间强且范围广,ENSO事件期间的海平面年际变化则主要位于南热带印度洋。大气风场通过Ekman效应和斜压Rossby波影响海平面年际变化,且区域特征显著。洋盆尺度上,斜压Rossby的作用明显大于局地Ekman效应,前者能解释30%的海平面年际变化;仅在阿拉伯海和南热带印度洋中部,风场强迫的局地Ekman效应对海平面年际变化的影响更为显著。IOD和ENSO事件期间的风场与海平面年际变化有重要联系,使得ENSO事件期间的海平面年际变化偏南偏弱。
蒋水风杜凌常怡婷张守文
关键词:年际变化ROSSBY波
基于Vxworks的大容量信息存储实现方法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在研究比较了多种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后,采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在扩充的海量flash上运行文件系统来管理数据和代码,可以很好的解决试验数据的记录和传输问题。为了更有效地管理大容量的nandflash存储芯片上的数据文件,在VxWorks系统上设计了文件系统,实现了TureFFS块设备驱动,与本机dosFs文件系统挂接的在海洋监测仪器内测记录节点,从而解决系统信息的大容量存储和快速导出的方法。
马昕张士洋
关键词:NANDFLASHVXWORKS
黑潮对中国近海热盐输运的季节和年际变化被引量:9
2009年
应用垂向混合坐标系海洋模式(HYCOM),对赤道以及北太平洋进行了气候态模拟和1990-1999年的模拟.给出了黑潮对我国近海热量和盐量输运的定量结果,并对其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气候态模拟的结果表明,黑潮对东海的热量输运与该区域的海表面热通量同量级,且呈反向变化,热量输运冬季最大,夏季最小,7月为-9×1013W,2月为2.5×1014W,春、秋为过渡季节.黑潮向南海输运的热量除夏季为负值外,其它季节均为正值.黑潮年均向东海输运热量1.67×1014W,向南海输运热量1.5×1014W.盐量输运的变化趋势与热量一致.对1990-1999年的模拟结果进行小波分析表明,黑潮对东海热量和盐量输运具有4~7年的显著周期,且与厄尔尼诺现象密切相关.厄尔尼诺年,黑潮向东海输运的热量和盐量均有明显减小.黑潮对南海热量和盐量输运的周期约为3~4年.黑潮对南海的热量输运也与厄尔尼诺现象存在负相关关系.
孙双文万彪
关键词:黑潮输运数值模拟
中国东部陆架边缘海海洋物理环境演变及其环境效应被引量:17
2006年
中国东部陆架边缘海是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经济海域,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及经济贡献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对海洋环境和生物资源的了解有利于国家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加快创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因而对该海域的深入研究是当前面临的迫切任务。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中国东部陆架边缘海海洋物理环境演变及其环境效应”拟对中国东部陆架边缘海这样一个层化结构多变、多种运动形态耦合的复杂动力学系统中的物理环境的演变及其环境效应进行深入研究,进而揭示海洋环境演变规律,为国防安全、渔业生产等提供科学支持;同时对该项目研究的目的、科学意义、关键科学问题及预期目标等进行了简要介绍。
吴德星兰健
关键词:海洋环境生物资源
东海冷涡中心位置及季节性变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使用1958—2001年SODA温度场资料,较为系统地对东海冷涡附近海域具代表性剖面温度场进行逐月分析,对冷涡中心提取方法进行了总结完善。结果表明,35 m深处冷涡44年的平均中心位于(32.0°N,125.7°E);冷涡的中心位置存在较显著的季节性变化:经向变化方面,由夏季、秋季至冬季,冷涡中心位置自北向南逐渐移动;从冬季、春季至夏季自南向北移动。纬向变化方面,冬季冷涡中心明显偏西,其他季节冷涡中心偏东且中心经度变化不大。以上变化主要是由冷涡周边流场的季节性变化引起的。冷涡中心在冬末春初和秋初表现不明显,这应是由环流场季节性转换导致。
王刚兰健孙双文
波面位移非对称性对风浪成长状态的依赖性
2005年
以二阶随机波动理论为基础 ,研究了刻画波面位移非对称性的偏度参量λ3 对风浪成长参量(反波龄ω和无因次风区 )的依赖性 ,得到了λ3 与ω和λ3 与的近似解析关系式 ,并利用实验宝水槽风浪成长实验的实测数据对这些关系式进行了检验。
葛勇宋金宝田纪伟
关键词:偏度
潮流对黄河入海泥沙在渤海中输运的贡献被引量:2
2011年
基于ECOMSED模型研究分析单纯潮流作用下黄河入海泥沙在渤海中的输运特征。研究表明,渤海海域陆架坡度远小于内波特征参量,因此除黄河入海口附近以及其他近岸极浅海域之外,单纯潮流作用下渤海大部分海域的表层悬沙含量较低,但与实际水动力条件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悬沙含量垂向分布特征明显,底边界层内因为较大的垂向湍流粘性系数,因此悬沙含量可以维持较高的水平,而底边界层之外悬沙含量迅速降低2~3个数量级;同时悬沙含量呈现出比较明显的潮周期(M2)变化特征。潮流作用下,绝大部分黄河入海泥沙沉积在黄河三角洲附近,只有少量悬沙可以发生长距离输送。黄河入海泥沙输运通量在口门外呈现一对涡状结构,成为水下三角洲南北两侧泥质沉积区形成的主要机制。
王海龙韩树宗郭佩芳李国胜
关键词:数值模拟
实验室测定液体粘滞系数的一种新方法被引量:10
2008年
依据泊肃叶定律给出的描述液体粘滞系数的公式,自行设计实验装置,测量出有关量,计算液体粘滞系数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能较好地反映粘滞系数与液体温度关系的变化趋势。
莫丽霞赵亮陈旭
关键词:流体力学实验粘滞系数
高度计资料监测日本以南黑潮主轴特性的变化被引量:6
2003年
应用1993年至2001年TOPEX/Poseidon(以下简写为 T/P)卫星高度计3条下行轨道的沿轨资料,计算分析了日本以南黑潮主轴的摆动特性,发现在1993年和2000—2001年010轨道上有2次空间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弯曲。黑潮处于平直路径时流速比较大;呈稳定弯曲状态时流速与多年平均值相差不大;而黑潮在两种稳态之间转换时,伴随着流速负距平的出现。
王海龙郭佩芳钱成春韩树宗
关键词:大地水准面TOPEX/POSEIDON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