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 作品数:31 被引量:133H指数:6
- 相关机构:温州大学法政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论虚无主义的克服与马克思对法的历史学派的哲学批判被引量:3
- 2008年
- "虚无主义"这个词并非是我们语言的新词,它目前已经属于大众话语。现代人深受虚无主义的伤害,却又安于虚无主义便是一个重要的例证。什么是虚无主义?某些人没有专门的词来表达的"理性信仰"这个范畴,可以被正当地归诸于产生它的源头。或者说,对理性范畴的信仰以及哲学以信仰为根基也是产生虚无主义的根源。虚无主义乃是历史主义观念发展的结果。要医治我们这个时代的"疾病"——"虚无主义",要避免陷入一片(野蛮的)荒漠中,就要看清虚无主义所设的陷阱或秘密通道,通向死亡或对所有本体论区分(包括在人与动物之间划线)的断然拒绝。马克思对法的历史学派哲学宣言的批判,崭露了虚无主义的不可能性。
- 张文喜
- 关键词:虚无主义哲学批判
- 马克思在殖民问题中的历史进步观论析被引量:2
- 2005年
- 在殖民问题上,马克思对于历史进步既拒绝从道德上作出论证,也没有将历史进步单纯地还原为生产发展的进步,而是在无产阶级解放的立场上,从资本主义是活生生的矛盾这一唯物史观角度作出阐发,体现出深刻的历史辩证法,并由此与当代“分析马克思主义”或神道设教者对历史进步的解释迥然相异。
- 张文喜
- 关键词:历史进步观分析马克思主义
- 政治、能动行动和经济—技术思维批判
- 2006年
- 对于政治存在主义和哲学存在主义来说,能动行动是其最高的关切。在一个从经济学—科学技术思维看待的世界和那个世界意义以及能动行动的极大失落之间具有一种内在关系。一个本质上由经济学—科学技术统治的世界,只关乎实证的实在,因本质上“遮蔽了”政治而使世界丧失了意义。在回应经济—技术时代之显然的无意义性问题时,对科学政治的可能性问题的辨析是关键。这也许是因为这样的事实:与经济学—科学技术思维主宰作最彻底的决裂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不考虑科学性的所有因素。政治观中文化危机在哪些方面应当归咎于科学技术的作用?而为此又应当肯定政治实践的哪些“科学的因素”?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即使在以科学和对依靠科学进步的信仰的名义下加以考察,也不能违背科学认识的界限。
- 张文喜林孟清
- 关键词:政治
- 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思考被引量:3
- 2012年
- 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讨论已持续多年,然其成效不尽如人意。这与不明了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属性,不区分不同层面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不敢积极借鉴人类的共同价值理念以及未能踊跃开展学术争鸣有关。据此,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 廖曰文
-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凝练
- 基于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被引量:5
- 2008年
- 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核心,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实现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的自我转型,担负起新农村建设的历史重任离不开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这其中包括工作观念创新、工作内容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工作载体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工作队伍创新。
- 何煦
- 关键词:新型农民农村思想政治工作
- 回归与转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变革——对改革开放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总体状况的理解被引量:1
- 2008年
- 科学史家库恩认为,范式研究比纯粹理论反思更能决定性地影响科学的新发展。如果我们用"范式创新或范式转换"一词,来指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探讨的方向感或者至少确定性的形成,那么今天人们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变革,可以发挥某种特定"视角"的作用,它们就像是人们透过它来观察社会现实或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的透镜。我们也能在其中看到我们的时代之变迁。从原理式的诠释到从文本出发的诠释、从回归现实生活本身以解构两极化的政治思维和新的时代条件下寻求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性等几个方面,就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总体状况"(即范式)的某些内在因素。
- 张文喜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
- 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全员参与社会实践工作的调查与研究被引量:33
- 2011年
- 调查与研究大学生全员参与社会实践工作情况,须先厘清大学生社会实践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否则讨论就没有基础。调查表明,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不仅面不广泛,而且投入时间也很有限。只有充分调动大学生、教师的积极性,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才能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全员化。
- 廖曰文
- 关键词:大学生实践大学生社会实践
- 历史唯物主义之超越政治经济学批判
- 2006年
- 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证明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显著特点,绝不在于其与自然科学的相似,而在于马克思得出的人类历史的辩证发展观及其人在历史性生存中的革命批判精神。革命批判要服从历史规律,绝不意味着革命批判以不断更新的未来的名义而死亡在马克思对资本的逻辑分析中,批判和历史这两个维度不是被奇怪地抑制了,而是获得了巩固的确定的形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蓬勃生命力合乎逻辑地源自历史唯物主义。这是在当今马克思主义研究中遭遇到种种误读时所必须阐明的。
- 张文喜
-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
- 马克思的读者施米特和政治技术化批判被引量:2
- 2006年
- 作为现代性的技术宰制呈现出多重面相,而将其植入一种政治理论和实践的理解,人们须想到施米特。作为马克思读者的施米特,应对经济—技术思维、经济决定论的虚无主义问题,揭露马克思主义与关于秩序的实证主义学说在结构上的异质,以及提升辩证法的政治—实践哲学取向等等都值得我们细心体味。尽管施米特以模棱两可的方式对待技术,他片面地蜷曲在“整个政治的历史即敌人严格定义的历史”这一中心点上,从他的理论只能浮惑地和主观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推动者——无产阶级理论。但是,无论马克思主义揭示的是生产规律,还是施米特思虑的是权力政治秩序,都不能抛开既定的“现实性”,也要为必须建立秩序的社会的人的各种可能性开辟道路。
- 张文喜
- 关键词:政治施米特马克思主义
- 人民意志论及其神学批判
- 2005年
- 继传统形而上学中的最高和最确定的实在———上帝———被否弃,人与历史就成了两个新的造物主,体现在近代社会契约论中由原子式个人的同意而获得其政治合法性的公意原则,其精神气质和血脉仍然和神义论语境相通。施米特洞烛了卢梭的人民意志论“有着在形成一种意志的问题上的自我毁灭之虞”。但是,施米特过于强调事物的表象,没有意识到历史唯物主义决定性地超越了“人民的意志当然总与人民的意志同一”的卢梭主义的话语体系。
- 张文喜
-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神义论基督教政治神学卢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