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科学研究所

作品数:513 被引量:6,983H指数:41
相关作者:孙远赵慧吴雪梅王淑敏李雪更多>>
相关机构:乐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23篇期刊文章
  • 8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2篇文化科学
  • 208篇哲学宗教
  • 18篇医药卫生
  • 16篇经济管理
  • 13篇社会学
  • 6篇政治法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军事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89篇教育
  • 130篇心理
  • 115篇教学
  • 76篇课程
  • 61篇心理素质
  • 47篇教师
  • 39篇素质教育
  • 36篇课程改革
  • 35篇心理健康
  • 32篇心理学
  • 32篇基础教育
  • 29篇理学
  • 28篇课堂
  • 27篇心理素质教育
  • 23篇大学生
  • 23篇师生
  • 21篇课堂教学
  • 20篇社会
  • 19篇中学生
  • 16篇文化

机构

  • 504篇西南师范大学
  • 12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乐山师范学院
  • 3篇四川大学
  • 3篇重庆工商大学
  • 3篇信阳师范学院
  • 3篇香港中文大学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重庆市教育科...
  • 2篇湖北师范学院
  • 2篇漳州师范学院
  • 2篇四川理工学院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 2篇河南师范大学
  • 2篇大冶有色金属...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安徽工业经济...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涪陵师范学院

作者

  • 91篇张大均
  • 42篇靳玉乐
  • 31篇郭成
  • 31篇李森
  • 22篇陈旭
  • 17篇廖其发
  • 15篇沈小碚
  • 13篇冯正直
  • 12篇吴明霞
  • 12篇余林
  • 11篇阴山燕
  • 10篇孙远
  • 9篇刘衍玲
  • 9篇江琦
  • 8篇刘冬威
  • 8篇邵景进
  • 8篇简福平
  • 8篇吴雪梅
  • 8篇王淑敏
  • 8篇张军凤

传媒

  • 51篇西南师范大学...
  • 48篇第十届全国心...
  • 14篇心理科学
  • 14篇宁波大学学报...
  • 12篇教育探索
  • 12篇当代教育科学
  • 12篇西南大学学报...
  • 11篇课程.教材....
  • 10篇现代中小学教...
  • 10篇内蒙古师范大...
  • 9篇成人教育
  • 9篇西南师范大学...
  • 8篇教学研究
  • 8篇当代教育论坛...
  • 7篇教育理论与实...
  • 7篇教育研究
  • 7篇天津市教科院...
  • 7篇上海教育科研
  • 6篇四川教育学院...
  • 5篇乐山师范学院...

年份

  • 2篇2009
  • 3篇2007
  • 27篇2006
  • 185篇2005
  • 101篇2004
  • 71篇2003
  • 36篇2002
  • 26篇2001
  • 22篇2000
  • 8篇1999
  • 5篇1998
  • 10篇1997
  • 1篇1996
  • 3篇1993
  • 1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8
  • 1篇1987
5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教育技术潜在作用的认识
2003年
当前技术在教育活动的应用中,往往停留在某些显性的、具体的作用上,其某些稳性的、具有潜在意义的作用被忽略。应以现代教育理论的眼光去审视教育技术的作用,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把握教育技术的本职.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技术理论研究和实践实施的发展。
沈小碚
关键词:教育技术教育观念教育策略教育评价
师德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被引量:33
2004年
师德既影响教师素质的发展,也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师德的形成受到主客观两大因素的影响,在主客观因素的互动中师德得以形成与发展,但客观因素通过主观因素发挥其作用。其中,客观因素既包括社会期望、职业声望、现实地位等宏观因素,也包括学校管理体制、人际关系、群体观念、集体目标等微观因素。而主观因素主要包括职业社会知觉、职业角色意识与个人特质三个方面,其中,角色意识对师德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马娟陈旭赵慧
关键词:师德
教育教学评价研究的发展与问题被引量:48
2001年
2 0世纪以来 ,科学技术已占据了优先发展的地位 ,但这同时也给教育教学评价的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教育教学评价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不同的时期 :测量时代、描述时代、判断时代和心理建构时代。对教育教学评价研究的发展和问题的综述 ,目的在于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以促进教育教学评价工作的更加科学化。
沈小碚
关键词:教育教学评价方法论考试制度教育目标
小学生生活适应问题与矫正被引量:1
2004年
孙远李雪
关键词:小学生生活环境生活情趣教育观念
重庆市基础教育课程现状及对策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本研究报告在对重庆市基础教育课程现状的问卷调查数据和其他相关材料的定量与定性分析基础上,认为重庆市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新课程目标实现不理想、课程结构不太合理、课程内容实用性不强、课程设置缺乏弹性等,应从意识层面、理论层面、实践层面、支持系统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刘茜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
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骨干教师的培训
2005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关键在教师。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对于提高广大教师的整体素质,起着辐射、示范作用。对骨干教师的培训必须转变观念、创新模式。参与培训工作的教师应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反思性实践者、研究者,不断更新培训理念,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紧密联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际,积极倡导并实施参与式培训模式,促进骨干教师角色的转变,努力提高他们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适应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教育研究能力,从而增强培训工作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蔡其勇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骨干教师教师培训
焦虑敏感研究的现状被引量:14
2004年
李茜茜冯正直张大均吴明霞
关键词:焦虑恐惧惊恐问卷心理测量
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内部机制探寻被引量:8
2005年
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内部机制包括人格的动力机制和适应机制,它是中国化的人格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在借鉴西方人格心理学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植根于并挖掘本国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提出中国国人的人格发展模式是个体通过自身价值体系自觉地协调和整合个体与社会关系,有意识地去建构一种具有促进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内部机制。不同价值体系决定着不同人格适应机制,不同人格适应机制成为人格发展类型的依据。
曾天德张大均
关键词:价值体系人格发展
全纳教育:理念与实施被引量:14
2003年
全纳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思潮 ,已从特殊教育界走向普通教育界。全纳教育的宗旨是追求民主、平等、公正的教育。全纳教育的实施要求我国普通学校的教育体制、学校建设、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都要发生变化。
孙伟霞
关键词:全纳教育教育体制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教育民主化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思考
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不仅包括随父母流入城市的“流动儿童”还包括留在原籍农村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受教育及心理健康成长中遇到的问题要多于“流动儿童”,目前对“留守儿童”的研究主要是从农村留守儿...
谢玉兰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教育对策
文献传递
共5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