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安石油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

作品数:197 被引量:1,511H指数:21
相关作者:刘祥陈茂涛王玉琨吴安明于洪江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系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4篇石油与天然气...
  • 44篇化学工程
  • 41篇理学
  • 18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0篇油田
  • 13篇原油
  • 13篇水处理
  • 13篇驱油
  • 11篇离子
  • 11篇表面活性
  • 10篇压裂
  • 10篇压裂液
  • 10篇活性剂
  • 10篇催化
  • 8篇油基
  • 7篇油层
  • 7篇油田化学
  • 7篇润滑油
  • 7篇配合物
  • 7篇污水
  • 7篇化学剂
  • 7篇分子
  • 6篇天然气
  • 6篇丙烯

机构

  • 197篇西安石油学院
  • 18篇西北大学
  • 9篇中国石油天然...
  • 8篇西安交通大学
  • 7篇兰州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第一军医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安近代化学...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长庆石油勘探...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华东化工学院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西安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延安大学

作者

  • 29篇李谦定
  • 20篇刘祥
  • 17篇徐家业
  • 15篇王满学
  • 15篇史俊
  • 14篇何力
  • 14篇马宝岐
  • 14篇陈茂涛
  • 11篇王玉琨
  • 11篇胡旭光
  • 9篇樊西惊
  • 8篇于洪江
  • 8篇张群正
  • 7篇权艳梅
  • 7篇屈撑囤
  • 6篇张景河
  • 6篇黄风林
  • 6篇王新强
  • 6篇吴金桥
  • 5篇李恪

传媒

  • 42篇西安石油学院...
  • 39篇西安石油学院...
  • 20篇油田化学
  • 10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高校实验室工...
  • 4篇石油学报(石...
  • 4篇陕西化工
  • 3篇现代化工
  • 3篇化学试剂
  • 3篇工业水处理
  • 3篇精细化工
  • 3篇石化技术与应...
  • 3篇钻井液与完井...
  • 2篇稀土
  • 2篇石油炼制与化...
  • 2篇化学学报
  • 2篇石油工业技术...
  • 2篇高分子材料科...
  • 2篇油气田地面工...
  • 2篇油气田环境保...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4
  • 16篇2003
  • 38篇2002
  • 26篇2001
  • 31篇2000
  • 8篇1999
  • 10篇1998
  • 7篇1997
  • 4篇1996
  • 9篇1995
  • 12篇1994
  • 12篇1993
  • 13篇1992
  • 9篇1991
1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次采油用石油磺酸盐的合成被引量:18
1993年
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油体系是一种最有前途的三次采油方法.本文旨在综述国内外石油磺酸盐合成状况的基础上,探讨原料路线与合成方法及合成条件的选择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对石油磺酸盐性能的影响.
李发忠樊西惊徐家业陈丽华李彦
关键词: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二次采油
COP絮凝作用研究被引量:1
1994年
本文研究了三种有机阳离子聚合物(胺-环氧缩合物、二烯丙基胺聚合物、二烯丙基胺-二氧化硫共聚物)和无机盐FeCl3、Al2(SO4)3、AlCl3以及有机阳离子聚合物与无机盐复配的混合物对含蒙脱土的混浊水的絮凝作用.经过测定混浊水经絮凝后上层清液的透光度和Z电位,确定了各种絮凝剂的最佳使用浓度,并就PH对COP絮凝作用的影响作了探讨.本文所研究的三种COP絮凝剂,其效果均优于无机盐,其中COP—2絮凝效果更优于其他两种.
权艳梅胡旭光陈茂涛
关键词:絮凝作用絮凝剂废水处理
KY-3型聚合物处理炼厂含油污水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运用KY -3型阳离子聚合物与无机絮凝剂复配对炼厂含油污水处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KY -3型阳离子聚合物的分子量、加入浓度及污水 pH值、污水温度等对处理效果影响较大 ,当阳离子聚合物相对分子量为120万时 ,处理效果随聚合物加量增大、污水温度及
屈撑囤
关键词:阳离子聚合物絮凝炼油厂
棉秆碱木素特性的研究
1994年
用化学分析、波谱、色谱等手段研究了棉秆碱木素(CSL)的特性,推导出CSL的C9单元式,指出CSL是一种GS木素.由于蒸煮过程中的碎片化反应.CSL中低分子量的级分含量较高,分子量分布较宽,官能团含量发生变化.蒸煮反应是木素性质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谌凡更
关键词:棉秆碱木素木质素化学分析
热致变色螺吲哚啉苯并吡喃-6′-亚甲基巴比土酸的合成
1998年
利用6′-醛基螺吲哚啉苯并吡喃与巴比土酸或1,3-二乙基巴比土酸的反应,合成了螺吲哚啉苯并吡喃-6′-亚甲基巴比土酸和螺吲哚啉苯并吡喃-6′-亚甲基双(1,3-二乙基巴比土酸),经元素分析、1HNMR等确定了它们的分子结构和组成。发现它们具有热致变色作用,并据此试制了热致变色油墨。
刘祥樊少英李仲杰
关键词:巴比土酸热致变色
超分子化学发展简介被引量:15
1995年
本文综述了超分子化学的定义、范围及有关内容。着重介绍了分子识别、分子自组装、超分子催化、超分子器件及超分子材料等概念。对由此可能形成的新的前沿科学如分子电子学、分子离子学、分子光子学及超分子工艺学等作了扼要介绍。
徐家业
关键词:超分子化学分子识别分子自组装非共价键
乙烯齐聚制线性α-烯烃的技术进展被引量:19
2002年
对乙烯齐聚制线性 α-烯烃的工业化生产技术的进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工艺比较成熟的是Gulf,Ethyl和 SHOP等方法 ,这些过程均系在高压的苛刻条件下利用不同催化剂进行均相齐聚反应 ,设备操作难度较大 .近年来出现了利用各种新型催化剂在较缓和的中压条件下进行齐聚反应的研究趋向 .着重对乙烯齐聚的均相和多相催化剂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作了论述 。
张君涛付兴国张耀君何力张景河
关键词:齐聚物线性Α-烯烃过渡金属催化剂
1,3-双亚苄基绕丹宁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光谱行为被引量:1
2000年
分别以 4-羟基 -1 ,3-苯二甲醛、4-羟基 -5 -硝基 -1 ,3-苯二甲醛与 3-甲基绕丹宁反应 ,合成了 2种 1 ,3-双亚苄基绕丹宁衍生物 ,经元素分析、1HNMR等确定了它们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并考察了它们在不同介质中的光谱行为。实验结果显示 ,它们在溶液中以酚式和酚氧负离子式共存 ,且其 2种形式的相对含量随介质的不同而改变 ,其光谱也随之变化。
刘祥李谦定
关键词:光谱
水溶性EO—PO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水溶液的性质
2000年
以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为原料 ,Al( i- Bu) 3 - La( AA) 3 - H2 O为催化剂 ,合成了水溶性环氧乙烷 ( EO)和环氧丙烷 ( PO)的共聚物 ,考察了 EO- PO共聚物在水溶液中的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 :当环氧乙烷与环氧丙烷的质量比在 4∶ 1~ 1 5∶ 1之间时 ,可合成出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较高 ,且水溶性较好的 EO- PO共聚物 ;EO- PO共聚物的昙点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温度的升高、中性无机盐加入而降低 ,水溶液的粘度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加 ,随温度的升高、中性无机盐、剪切速率的增大而降低 ,表现出假塑性流体的特征 .
刘祥李谦定于洪江
关键词:共聚物粘度EOPO高聚物驱油驱油剂
Yb(ClO_4)_3·3H_2O-18C6-CH_3CN体系的相化学研究及固态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被引量:2
2002年
用半微量相平衡方法研究了Yb(ClO4 ) 3 ·3H2 O 18C6 CH3 CN三元体系 (2 5℃ )的溶度和饱和溶液折光率 ,绘制了该体系的溶度图和饱和溶液折光率曲线 .考察了相平衡过程中水的行为 .结果表明 :体系中形成两种化学计量的配合物 :Yb(ClO4 ) 3 ·18C6·3H2 O·2CH3 CN与Yb(ClO4 ) 3 ·2 (18C6 )·3H2 O·2CH3 CN ,前者为固液同成份的配合物 ,后者为固液异成分的配合物 .比较讨论了稀土阳离子、盐的阴离子与温度对形成配合物的影响 .在相平衡结果指导下 ,合成了固态配合物样品 ,用化学分析、红外光谱及热分析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和一些物理化学性质 .
畅柱国李谦定任非任德厚
关键词:冠醚18C6配合物相化学相平衡物理化学性质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