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

作品数:1,416 被引量:3,923H指数:26
相关作者:唐家琪李越希赵学忠谭伟龙张应阔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44篇期刊文章
  • 187篇会议论文
  • 60篇专利
  • 18篇科技成果
  • 5篇标准

领域

  • 954篇医药卫生
  • 257篇农业科学
  • 121篇生物学
  • 63篇化学工程
  • 9篇理学
  • 8篇文化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哲学宗教
  • 2篇天文地球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核科学技术
  • 2篇社会学
  • 2篇语言文字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军事

主题

  • 282篇病毒
  • 176篇基因
  • 155篇抗体
  • 148篇细胞
  • 131篇链球菌
  • 125篇猪链球菌
  • 109篇克隆
  • 105篇免疫
  • 99篇出血热
  • 96篇抗原
  • 94篇蛋白
  • 87篇虫病
  • 84篇杀虫
  • 73篇杀虫剂
  • 73篇综合征
  • 69篇肝炎
  • 62篇单克隆
  • 61篇肾综合征
  • 59篇单克隆抗体
  • 57篇肾综合征出血...

机构

  • 1,414篇中国人民解放...
  • 174篇南京医科大学
  • 63篇南京农业大学
  • 62篇中国药科大学
  • 51篇江苏省农业科...
  • 44篇南京师范大学
  • 42篇军事医学科学...
  • 41篇江西农业大学
  • 29篇第三军医大学
  • 22篇南京军区南京...
  • 2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1篇浙江省疾病预...
  • 18篇江苏省疾病预...
  • 17篇南京大学
  • 14篇江苏省人民医...
  • 13篇东南大学
  • 13篇南京医学院
  • 12篇中国林业科学...
  • 12篇温州医科大学
  • 1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205篇姜志宽
  • 170篇王长军
  • 151篇潘秀珍
  • 148篇唐家琪
  • 145篇张云
  • 145篇朱进
  • 128篇李越希
  • 113篇吴光华
  • 111篇钱万红
  • 101篇陶开华
  • 97篇张应阔
  • 87篇邓小昭
  • 87篇李先富
  • 84篇赵学忠
  • 83篇周宗安
  • 82篇王永山
  • 80篇许祥裕
  • 56篇韩招久
  • 56篇李素芹
  • 51篇郭恒彬

传媒

  • 135篇中华卫生杀虫...
  • 66篇中国媒介生物...
  • 55篇中国公共卫生
  • 45篇医学动物防制
  • 39篇中国人兽共患...
  • 38篇南京医科大学...
  • 33篇中国兽医学报
  • 31篇药物生物技术
  • 28篇江苏医药
  • 21篇中国人兽共患...
  • 20篇中华流行病学...
  • 19篇中国兽医科技
  • 19篇中国病原生物...
  • 18篇中国病毒学
  • 17篇细胞与分子免...
  • 16篇中国公共卫生...
  • 15篇兽医大学学报
  • 14篇生物技术通讯
  • 14篇中国生物制品...
  • 14篇微生物学通报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9
  • 18篇2018
  • 31篇2017
  • 37篇2016
  • 32篇2015
  • 53篇2014
  • 51篇2013
  • 47篇2012
  • 28篇2011
  • 67篇2010
  • 46篇2009
  • 41篇2008
  • 44篇2007
  • 63篇2006
  • 45篇2005
  • 71篇2004
  • 63篇2003
  • 63篇2002
  • 70篇2001
1,4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异体成人脾LAK细胞的增殖特性及其临床应用可能性研究
1991年
我们实验观察到脾LAK细胞与外周血LAK一样,具有良好的增殖速度,其杀伤活性维持时间较长(22天),表型标记为OKT3+OKT4-OKT8+.异体脾LAK细胞与自体LAK细胞共同温育16小时后,用^(125)I-UdR释放法证实在较低效靶比(≤10∶1)时二者无明显的相互杀伤效应。将S_(180)肉瘤在C57BL小鼠上复制成癌性腹水后,用杂种鼠脾LAK和同系鼠脾LAK同时进行治疗,结果表明二者无差异(P>0.05)。结合文献报道,作者认为异体脾LAK细胞在肿瘤的过继免疫治疗中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丁树标朱敏生朱有华虞冠华施凤霞
关键词:肿瘤过继免疫治疗
<Sup>131</Sup>I标记抗VEGFR2嵌合Fab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up>131</Sup>I标记抗VEGFR2嵌合Fab及其应用。<Sup>131</Sup>I标记抗VEGFR2嵌合Fab由氯胺-T氧化法制备,具体包括:<Sup>131</Sup>I标记抗VEGFR...
冯振卿黄剑飞朱进咸华咸云唐小军唐奇
文献传递
2型猪链球菌中国强毒株溶血素样蛋白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抗血清制备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克隆2型猪链球菌溶血素样蛋白(Hemolysin-like protein,HLP)编码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纯化重组蛋白并制备相应的多克隆抗体。方法采用PCR法,从2型猪链球菌中国强毒株05ZYH33基因组扩增基因hlp,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hlp,转化E.coliBL21(DE3),筛选阳性转化子进行IPTG诱导表达,SDS-PAGE鉴定表达产物;His亲和层析柱纯化重组蛋白;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多抗血清。结果构建的重组质粒在宿主菌中可高效表达,His亲和层析柱纯化获得较高纯度的重组蛋白;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后获得高效价的抗血清。结论在原核系统中成功地表达了hlp基因编码的蛋白,并以重组蛋白为抗原制备出高效价的多抗血清,为进一步研究hlp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韩明月潘秀珍邵珠卿葛俊超王长军唐家琪
关键词:猪链球菌克隆
萜类驱避剂的研究与合成分析被引量:32
2004年
王宗德姜志宽宋湛谦
关键词:皮肤病
全氟异丁烯中毒耐受及与肺表面活性物质关系的探讨
<正> 全氟异丁烯(perfluoroisobutylene,PFIB)是聚四氟乙烯裂解产物中毒性最大的物质,急性吸入中毒后可引起类似光气中毒的特征性通透性肺水肿。反复低剂量光气中毒后的存活动物,对致死量光气中毒具有耐受...
唐治华荣曙丁树标
文献传递
实验动物型流行性出血热传播途径探讨被引量:1
1993年
为观察EHFV气溶胶在动物间的传播情况,将攻毒组和对照组实验动物在同一室内分别饲养,结果:从攻毒组实验动物检出EHFV抗原后第15天,从对照组实验动物中亦检出EHFV抗原,表明两者间有一定的伴随关系。在攻毒组实验动物检出EHFV抗原阳性率高峰期间,从该室内气溶胶中分离出2株EHFV,研究结果证明,EHFV在动物间可经气溶胶传播,这对EHF传播途径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张云陶开华刘玉赵学忠吴光华王心如
关键词:实验动物流行性出血热
全文增补中
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化疗后小鼠血细胞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 对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的生物活性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小白鼠体内外实验的方法,对小白鼠化疗后血细胞降低给予rhGM—CSF观察其生物学作用,并观察其对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细胞的刺激作用。结果 rhGM—CSF对化疗后小鼠白细胞降低有明显的升高作用,于化疗前给药对骨髓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 rhGM—CSF体内外实验均能刺激骨髓细胞增殖,主要作用于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
刘旭李殿俊许祥裕于萍张春艳刘巍
关键词:RHGM-CSF肿瘤药物疗法血细胞小鼠
杀虫气雾剂中溴氰菊酯与生物丙烯菊酯的气相色谱分析
1998年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选用SE-30柱,以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为内标,对气雾剂中两种有效成份——溴氰菊酯及生物丙烯菊酯同柱分析,其相对标准偏差(变异系数)分别为1.35%,0.09%。
李洁姜志宽张应阔钱万红
关键词:溴氰菊酯气相色谱分析
全文增补中
人源抗Trop-2 Fab对宫颈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观察人源抗Trop-2 Fab对宫颈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检测宫颈癌Hela细胞表面Trop-2蛋白的表达;划痕实验和Transwell检测人源抗Trop-2 Fab对宫颈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人源抗Trop-2 Fab对宫颈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检测人源抗Trop-2 Fab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Hela细胞表面有Trop-2蛋白表达,人源抗Trop-2 Fab能够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有效降低Hela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同时能够诱导Hela细胞凋亡。结论:人源抗Trop-2 Fab能明显降低宫颈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Trop-2可作为宫颈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褚楚刘金荣张慧林唐小军林红刘鹏苏亦平冯振卿童华朱进
关键词:宫颈癌生物学特性
必扑气雾剂对蟑螂和蚂蚁的灭效观察被引量:1
1993年
必扑杀爬行昆虫气雾剂对德国小蠊、美洲大蠊和黄家蚁的药效,通过实验室和模拟现场试验证明,该气雾剂对蟑螂和蚂蚁具有击倒快、死亡率高、持效长和无异味等特点,是一种杀爬行昆虫的理想气雾剂。
姜志宽赵学忠胡云龙程心智范岳荣郭平
关键词:蚂蚁蜚蠊目药理
共14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