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中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

作品数:115 被引量:839H指数:17
相关作者:王君健周云波林岚黄春明李玲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 26篇生物学
  • 16篇农业科学
  • 8篇化学工程
  • 6篇机械工程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25篇细胞
  • 16篇红豆杉
  • 15篇心电
  • 15篇紫杉
  • 15篇紫杉醇
  • 10篇电图
  • 9篇心电图
  • 8篇细胞培养
  • 6篇心室
  • 6篇心室晚电位
  • 6篇晚电位
  • 6篇细胞悬浮培养
  • 5篇信号
  • 5篇香荚兰
  • 5篇香兰素
  • 5篇ECG
  • 4篇诱发电位
  • 4篇监护
  • 4篇波变换
  • 3篇单片

机构

  • 114篇华中理工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武汉大学
  • 3篇河南医科大学
  • 2篇湖北医科大学
  • 2篇湖北省中医院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郑州大学
  • 2篇湖北职工医学...
  • 2篇湖北医学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辽宁大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农业大学
  • 1篇安阳市第三人...
  • 1篇宾夕法尼亚大...
  • 1篇黄冈师专
  • 1篇生物化学研究...

作者

  • 44篇林家瑞
  • 15篇刘曼西
  • 15篇王君健
  • 13篇梅兴国
  • 10篇曹孟德
  • 9篇李家儒
  • 7篇邓东云
  • 7篇杨振野
  • 6篇朱帆三
  • 6篇鲁明波
  • 6篇黄春明
  • 6篇曾海坚
  • 6篇周云波
  • 6篇杨玉星
  • 5篇徐邦荃
  • 5篇李玲华
  • 5篇林岚
  • 4篇谢则平
  • 3篇余龙江
  • 3篇余斐

传媒

  • 26篇华中理工大学...
  • 11篇生物医学工程...
  • 7篇生物技术
  • 7篇国外医学(生...
  • 5篇中国生物医学...
  • 5篇微处理机
  • 4篇生物医学工程...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医疗器械...
  • 3篇植物研究
  • 2篇植物生理学报...
  • 2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生物工程进展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听力学及言语...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传感器技术
  • 1篇木本植物研究
  • 1篇中国酿造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年份

  • 1篇2002
  • 1篇2001
  • 8篇2000
  • 17篇1999
  • 23篇1998
  • 15篇1997
  • 11篇1996
  • 7篇1995
  • 5篇1994
  • 8篇1993
  • 2篇1992
  • 4篇1991
  • 6篇1990
  • 6篇1989
1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前体促进紫杉醇生物合成的研究被引量:30
1999年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紫杉醇生物合成途径中一些可能的前体对紫杉醇生物合成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对紫杉醇合成有明显促进作用的前体是苯丙氨酸(10mg/L)、乙酸铵(5mg/L)。酪氨酸也有一定的作用。
余龙江李为梅兴国董冰卉
关键词:细胞悬浮培养紫杉醇生物合成前体
香荚兰细胞悬浮培养产生香兰素条件的研究被引量:10
1999年
该文报道了碳源、氮源及吸附剂对香荚兰细胞悬浮培养产生香兰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比葡萄糖及果糖更适合作香荚兰细胞生长及产生香兰素的碳源,最佳蔗糖浓度为5%;当培养基中仅含KNO3,则有利于细胞的生长和香兰素的形成,培养液中去掉KNO3仅含NH4NO3时,细胞生长和香兰素形成均被抑制;培养基添加吸附剂后,香美兰细胞产生的香兰素含量明显增加,活性炭的效果优于XAD-2,而且活性炭用量增加,香兰素的产量亦增加。
曹孟德李家儒王君健
关键词:香兰素
多酚氧化酶在逆向胶团中的动力学性质与稳定性
1991年
本文研究了马铃薯多酚氧化酶在AOT/正己烷和Triton Χ-100/环己烷-正丁醇两种逆向胶团中的动力学性质和稳定性。研究表明,酶在AOT/正己烷中有较高的活性和很低的稳定性,而在Triton Χ-100/环己烷-正丁醇中有较低的活性和较高的稳定性。酶的活性和稳定性与胶团中水的体积分数(θ)相关。其动力学常数K_m则与水相接近。
刘曼西姚志萍
关键词:多酚氧化酶动力学性质
赤式-N-苯甲酰基-3-苯基异丝氨酸的合成研究
1999年
(2R,3S)N苯甲酰基3苯基异丝氨酸,是抗癌新药紫杉醇的侧链。利用苯甲醛和氯乙酸乙酯为原料,在甲醇钠作用下,0℃经Darzen反应24h,蒸去甲醇,乙醚萃取,减压蒸馏得到反式3苯基缩水甘油酸乙酯(4),4的甲醇溶液与NH3在100℃中压下氨解,在V(CH2Cl2)/V(CH3OH)=1∶1溶剂中结晶得赤式3苯基异丝氨酰胺(5),5在100℃用Ba(OH)2水解8h,得到赤式3苯基异丝氨酸(6),6与苯甲酰氯于0℃下在w(NaHCO3)=10%的溶液中发生酰化反应,V(THF)/V(CH2Cl2)=4∶1溶剂萃取,粗产物在V(石油醚)/V(丙酮)=40∶1溶剂中结晶,得到赤式N苯甲酰基3苯基异丝氨酸,四步反应总产率为28.4%。用IR、1HNMR、元素分析验证了化合物的结构。
梅兴国余广鳌张立许亚杰柯铁
关键词:紫杉醇苯甲酰基抗癌药
气功态下脑电的分形研究
1993年
采用混沌动力学方法与分形方法对气功态下的诱发电位信号进行处理.给出了受试者在接受声音刺激后,在其头皮上所获取的不同脑功能状态下的一维时间一幅值响应和频率响应以及由时间序列重构的相空间曲线.实验结果发现脑功能的改变将引起其分形维数的变化.
朱帆三林家瑞
关键词:混沌分形脑电相空间气功态
胃多参数信号的提取及EGG后处理方法
1993年
介绍自行研制的胃多参数监测诊断仪中多参数信号的提取方法,重点讨论了采用自适应滤波的方法消去胃电信号中的呼吸干扰的原理.给出了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
林雪梅林家瑞徐邦荃蔡凡
关键词:体表胃电自适应滤波PH值
植酸对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影响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5
1999年
针对红豆杉细胞培养中经常遇到的褐变问题,以植酸做抗氧化剂,添加到悬浮细胞培养基中,能提高细胞鲜重,明显抑制细胞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从而有效地控制细胞褐变,促进红豆杉悬浮细胞生长。以005%浓度的添加效果最好。
林岚鲁明波洪琦余斐
关键词:红豆杉植酸细胞培养紫杉醇药用
诱导物及前体物对香荚兰细胞悬浮培养产生香兰素的影响被引量:14
2000年
未经高温处理的黑曲霉诱导物对香荚兰细胞培养产生香兰素有促进作用 ;苯丙氨酸有利于香荚兰细胞生长 ,但对香兰素的合成无影响 ;阿魏酸则减缓细胞生长 ,明显促进香兰素的合成 ,但其浓度不宜高于 5mmol/L。
曹孟德李家儒王君健
关键词:香兰素诱导物前体物香料
ECG监视过程中的消噪问题被引量:15
1992年
本文综述了在ECG监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噪声源,它们的分类及其特性;进而指出了消除这些噪声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及数字滤波方法。通过对各种算法和数据的详尽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次性的滤波方法是目前消噪滤波的主导趋势,滤波效果好,算法多样,实现简便,可望得到迅速发展。
段新昱林家瑞司海芹
关键词:心电噪声滤波监护
肿瘤热疗中自动控温、恒温被引量:12
1997年
肿瘤热疗技术在临床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但是对于人体深层部位的肿瘤 ,由于热能难于传至并集中于肿瘤部位 ,肿瘤热疗效果不理想 .在当前肿瘤热疗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 ,即是准确、快速地测出热疗病灶部位的温度 ,仍然存在很大的困难 ,因而热剂量难于掌握 ,直接影响到肿瘤热疗的疗效 .由于锰锌铁氧体磁性微粉吸收剂具有强烈吸收电磁波和存在居里温度的特性 ,采用在肿瘤热疗过程中 ,将锰锌铁氧体磁性微粉吸收剂输入血管中 ,可以达到对肿瘤热疗自动控温。
赵振声李晖吴明忠詹继东
关键词:肿瘤热疗自动控温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