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红河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系

作品数:129 被引量:822H指数:15
相关作者:罗晶林立飞白学贵罗谦王虹霞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云南省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7篇农业科学
  • 28篇生物学
  • 4篇医药卫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3篇毒力
  • 20篇菌株
  • 18篇毒力测定
  • 16篇球孢白僵菌
  • 16篇白僵菌
  • 14篇植物
  • 14篇胁迫
  • 12篇灯盏
  • 12篇灯盏花
  • 11篇幼虫
  • 11篇实蝇
  • 10篇轮枝
  • 10篇轮枝菌
  • 10篇蜡蚧
  • 10篇蜡蚧轮枝菌
  • 9篇线虫
  • 9篇小实蝇
  • 8篇热胁迫
  • 8篇种子
  • 7篇土壤

机构

  • 127篇红河学院
  • 63篇云南农业大学
  • 11篇云南省农业科...
  • 10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学研究院
  • 3篇昆明学院
  • 2篇南阳医学高等...
  • 2篇玉溪中烟种子...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攀枝花学院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平顶山学院
  • 1篇昆明市疾病预...
  • 1篇云南省甘蔗遗...

作者

  • 57篇孔琼
  • 49篇袁盛勇
  • 36篇田学军
  • 25篇李正跃
  • 19篇林丽飞
  • 18篇肖春
  • 16篇张宏瑞
  • 15篇陈斌
  • 13篇胡先奇
  • 12篇王云月
  • 10篇陶宏征
  • 9篇薛春丽
  • 9篇李河
  • 7篇张薇
  • 7篇王传铭
  • 6篇李唯奇
  • 6篇张虹
  • 6篇李卫芬
  • 5篇罗晶
  • 5篇袁寒

传媒

  • 2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2篇江苏农业科学
  • 11篇西南农业学报
  • 8篇植物保护
  • 7篇华中农业大学...
  • 7篇红河学院学报
  • 5篇西南大学学报...
  • 5篇植物分类与资...
  • 4篇西南师范大学...
  • 3篇江西农业大学...
  • 3篇山地农业生物...
  • 2篇河南农业科学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云南植物研究
  • 2篇植物病理学报
  • 2篇中国生物化学...
  • 2篇西南农业大学...
  • 2篇广西热带农业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14篇2011
  • 20篇2010
  • 15篇2009
  • 19篇2008
  • 17篇2007
  • 4篇2006
  • 14篇2005
  • 5篇2004
1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植物对低温的光合响应被引量:30
2012年
低温是影响植物生长和发育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低温下,植物的许多生理生化过程受到影响,而其中光合作用是对低温最敏感的过程.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理生化过程,所以研究光合作用在低温下的响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当前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综述了低温下植物的光合响应,主要内容包括影响低温下光合响应的因素、低温下光合响应的关键问题——能量平衡的调节,以及植物的低温光合响应信号通路,并展望了低温光合响应研究的新方向.
陶宏征赵昶灵李唯奇
关键词:光合响应能量平衡信号通路
枇杷拟盘多毛孢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从不同培养基、温度、pH值、光周期及湿度对枇杷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eriobotryfolia)生长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为由该菌引起的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该菌菌落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是12~30℃,最适温度26℃;在7种培养基中,PSA和含维生素的培养基有利于该菌落生长和产孢;菌落扩展和菌丝干重增加的最适pH是7,适合孢子萌发的pH是4;全光照有利于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分生孢子在饱和湿度中萌发率最高,24 h后孢子萌发率为44.59%;菌丝块致死温度为56℃、15 min,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4℃、15min。
孔琼袁盛勇刘双芹刘振华王云月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病害
香荚兰尖孢镰刀菌生物学特性被引量:31
2005年
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Schlf sp vanillaeGordon]是香荚兰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本实验从温度、pH值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找出孢子致死温度,及光照对菌落生长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在5~37℃间均能生长,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8℃;孢子萌发温度范围5~36℃,最适温度为27℃;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8℃(10min),菌丝生长最适pH为6 5,孢子萌发最适pH为4;该实验还表明全光照对菌丝生长有抑制的作用,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生长。
孔琼王云月朱有勇和习琼
关键词:香荚兰尖孢镰刀菌生物学特性
热胁迫对豌豆生理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揭示高温影响豌豆生长发育的生理学基础。[方法]通过测定热胁迫下豌豆幼苗的电导率、丙二醛(MDA)、抗坏血酸(AsA)变化及下胚轴长度,探讨热胁迫对豌豆一些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温度越高,豌豆细胞膜的完整性损伤越大,外渗的胞内电解质越多。高温使更多的膜脂过氧化,导致MDA含量升高。高温胁迫明显造成叶片中抗氧化剂AsA的损失,降低了豌豆抵抗高温引发的氧化损伤的能力。在高温胁迫下,幼苗下胚轴的生长受抑制,热激温度越高下胚轴越短。[结论]热胁迫使豌豆细胞膜完整性受损,膜脂更多地被过氧化,AsA含量下降,下胚轴生长受到抑制。
田学军罗谦赵洪木曾钦薇
关键词:豌豆热胁迫丙二醛抗坏血酸下胚轴
蜡蚧轮枝菌与农药混配防治甘蓝蚜的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利用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不同浓度的孢子液,与吡虫啉、灭多威、阿维菌素、乐斯本4种不同浓度的化学农药混配对甘蓝蚜防治效果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孢子液在4900~4.9亿个/ml浓度对甘蓝蚜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随着浓度增加而防效提高,0.49亿个/ml和4.9亿个/ml浓度时效果最好,死亡率达64.69%。在分生孢子液为0.49亿个/ml与4种不同浓度的化学农药混用增效比较中,吡虫啉最高增效9%,与灭多威等混用则表现出拮抗作用。因此从生物防治和IPM等方面来看,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开发前景。
孔琼袁盛勇张虹李正跃陈斌朱春燕
关键词:蜡蚧轮枝菌甘蓝蚜分生孢子化学农药生物防治
云南省灯盏花根腐病病原物的分离及鉴定被引量:7
2009年
报道了灯盏花(Erigeron breviscapus)主要栽培区发生的根腐病的危害情况及其症状,经过病原物的分离、致病性测定和形态鉴定,证明该病是由镰刀菌属(Fusarium)中的2种致病菌半裸镰孢(F.semitectum)和胶孢镰孢(F.subglutinans)侵染所致。
林丽飞李卫芬罗晶刘春国周银丽胡先奇
关键词:灯盏花根腐病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抗HIV潜力被引量:4
2005年
以新霉素为代表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通过与HIVRNA的RRE结构域结合,对HIV的RRE-Rev相互作用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具有阻遏HIV复制的活性。人们通过对各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单体及其多种衍生物与RRE结合的实验研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
王传铭李涛洪潘蓄林张旭东
关键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HIV结合位点
梳唇石斛组织培养被引量:1
2005年
以梳唇石斛为材料,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对外植体诱导、分化、增殖和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诱导外植体分化增殖效果较好的培养基为:MS+6-BA1.5mg/L+NAA0.4mg/L,生根效果较好的培养基为:1/2MS+香蕉泥(100g/L)+NAA(0.1 mg/L).
孔琼周稷王树永金勇
高温与植物耐热性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6
2008年
高温对植物造成损伤并诱导植物产生热激反应。通过适当高温热驯,植物的耐热性将得到提高。热激蛋白、植物激素、抗氧化系统、膜脂等包含在植物耐热性中。其中,热激蛋白是植物耐热性的重要因子,而膜脂中饱和脂类的增加将提高植物的耐热性和细胞膜的稳定性。脱落酸和水杨酸预处理、激活植物抗氧化系统也能提高植物的耐热性。
田学军
关键词:植物高温热激反应耐热性
高温胁迫对绿豆下胚轴生长和抗热性物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通过测定37℃热驯和44℃高温胁迫下绿豆(Phaseolus radiatus L.)下胚轴生长量及脯氨酸、可溶性糖和抗坏血酸含量的变化,探讨高温胁迫对绿豆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使绿豆下胚轴生长量和抗坏血酸含量下降,并导致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上升。37℃热驯则能适当提高绿豆耐热性。本文还讨论了上述生理指标变化对绿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田学军罗晶罗冰
关键词:高温胁迫下胚轴可溶性糖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