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

作品数:101 被引量:261H指数:8
相关作者:季红真张维阳吴玲李欢田春来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大学文学院北华大学法学院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4篇文学
  • 5篇哲学宗教
  • 3篇艺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5篇文学
  • 22篇小说
  • 10篇代文
  • 8篇文化
  • 8篇长篇
  • 7篇当代文学
  • 7篇叙事
  • 7篇长篇小说
  • 6篇艺术
  • 6篇女性
  • 5篇语言
  • 5篇人性
  • 5篇青春
  • 4篇文学批评
  • 4篇浪漫
  • 4篇浪漫主义
  • 3篇短篇
  • 3篇短篇小说
  • 3篇新世纪文学
  • 3篇学史

机构

  • 94篇沈阳师范大学
  • 2篇辽宁大学
  • 1篇北华大学
  • 1篇渤海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枣庄学院
  • 1篇中国作家协会
  • 1篇辽宁省作家协...
  • 1篇北京作家协会

作者

  • 25篇孟繁华
  • 14篇贺绍俊
  • 10篇季红真
  • 9篇吴玲
  • 6篇张维阳
  • 5篇叔贵峰
  • 4篇金玉娇
  • 2篇安忆萱
  • 2篇陈佳冀
  • 2篇杨晶
  • 2篇翟婷婷
  • 2篇李欢
  • 2篇任雨菲
  • 1篇吴丽艳
  • 1篇周荣
  • 1篇李张建
  • 1篇裴争
  • 1篇刘乃歌
  • 1篇李雪
  • 1篇郭嘤蔚

传媒

  • 7篇沈阳师范大学...
  • 5篇南方文坛
  • 5篇中国现代文学...
  • 5篇绵阳师范学院...
  • 3篇学习与探索
  • 3篇文艺研究
  • 3篇东岳论丛
  • 3篇东莞理工学院...
  • 3篇濮阳职业技术...
  • 3篇渤海大学学报...
  • 3篇无锡职业技术...
  • 3篇中国文学批评
  • 2篇文艺争鸣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南开学报(哲...
  • 2篇海南师范学院...
  • 2篇齐齐哈尔大学...
  • 2篇湖南工业大学...
  • 2篇兰州文理学院...
  • 2篇佳木斯职业学...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9
  • 4篇2018
  • 11篇2017
  • 12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8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1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清新难挡重口味 青春贴难遮创伤痕——评电影《左耳》中的青春情爱被引量:3
2015年
影片《左耳》中复杂纠葛的青春情爱吸引着诸多观影者的目光。"爱错了是青春"这句颇有自我催眠意味的台词也为其博得了"治愈系小清新电影"的头衔。商品大潮席卷下,爱情被情欲化、世俗化。"小清新"搭配"重口味"的影片制作旨归以及对想象的符号化、"青春"的商品化无法治愈爱情创伤的现实。青春荷尔蒙的燃烧和利己者间的情感交易,与青春无涉、与爱情无关。
翟婷婷
关键词:利己主义
鲁迅对萧红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作为中国新文化与新文学的缔造者之一,鲁迅对萧红的影响是和新文化运动中所有白话文学作品的影响混溶一体的,包括翻译文学。萧红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最早的得益者,新派乡绅的父亲在一设立女校的时候,就立即把她送去读书,但是祖母定下的婚约阻遏着她的求学与奋斗之路。进入哈尔滨现代女校,在新派教师的引导下,接触新文学的作品,在家庭政治启蒙的前提下,又接受了更前卫的左翼思潮。鲁迅对她的直接影响主要是新体白话文学写作的启蒙,在和家庭决裂之后的挣扎奔逃与奋斗中,作为革命文学的旗帜,鲁迅始终是她精神的引领者,也是她后来进入文坛的重要推手。但是由于性别、文化背景、经历、处境等原因,萧红一直和鲁迅保持着心理的距离,并且想超越他。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多是超越年龄、性别的精神默契,民族国家的巨大危机与国际视野的人类情怀、共同被原罪诅咒的出身宿命、包办婚姻的苦难和身体的病痛,对于文学创作宗教式的献身精神和对汉语自身魅力的独特领悟,是他们深厚的思想基础。萧红在继承鲁迅精神遗产的同时,又以女性独特的生命体验,特别是生殖的体验,开拓出属于自己的艺术园地,补充了鲁迅和所有男性作家无法抵达的表现领域。她接续着鲁迅的文学精神,在史传文学、哀祭文体、修辞等诸多方面,为汉语写作的现代转型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季红真
权力的眼睛——以全景敞视主义理论解析《地球之眼》和《当我看不到你的目光的时候》被引量:1
2016年
福柯的全景敞视主义理论分析了现代社会中权力利用无处不在的监控对人所进行的规训,及其产生的人的自我规训。而进入后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普及,电子监控成为权力的新宠儿,在帮助权力更基础的层面上对人类进行规训的同时,由于电子监控的隐蔽性,人也在电子监控权力诱惑面前展示出了复杂的人性,并在权力规训下的自我监控中进行了不同的生命选择。
金玉娇
唐弢与当代文学史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1985—1988年,中国当代文学史展开了一场集中的讨论。这场讨论今天看来仍然意义重大,许多问题已经成为当代文学史讨论的元话语。唐弢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专家,但他发表于1985年的《当代文学不宜写史》的文章,不仅开启了新时期当代文学史讨论的先河,重要的是那里隐含了唐弢先生难以讲述的经验和无奈。本文通过分析现、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复杂历史,重新理解唐弢先生当年的观点,以期为当代文学史的建构提供另外一种理解和参照。
孟繁华
关键词:当代文学史历史建构
大学权力与大学危机——评汤吉夫的长篇小说《大学纪事》被引量:2
2007年
《大学纪事》在“院校合并”的背景上,暴露了高校大跃进式的发展所带来的系列危机,展现了知识分子的众生相,揭示了现行的大学体制所造成的知识分子阶层精神的萎缩和人格弱点。
孟繁华
关键词:《大学纪事》权力
宅院文化:微缩的宫廷——论新世纪的“新家族小说”被引量:1
2009年
新世纪以来,在我国的长篇小说创作领域陆续发表了衣向东的《牟氏庄园》、杨黎光的《园青坊老宅》和徐明涛的《蟋蟀》等,这些长篇小说都可以视为是表现宅院文化的家族小说。它们的发表构成了一种新的小说创作现象:它在展示或表达中国民间主流文化的同时,也不经意间传达了宅院文化的神秘性;它是中国社会微缩的宫廷。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宅院文化就是中国宫廷文化在民间的投射。
孟繁华
关键词:历史记忆
从思维活动的至上性到感性活动的至上性——试析马克思人性观革命性变革的理论前提被引量:2
2007年
人性观在马克思哲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所实现的人性革命也是学界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需要澄清,即马克思在何种意义上实现了人性观的转变。如果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找到进行相互比较的平台,从人自身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内容上的变革去探求马克思人性观变革的理论前提,也许会有一些新的收获。
叔贵峰
关键词:思维活动感性活动人性观
归去来兮的“魂魄书”--读老藤长篇小说《北地》
2022年
老藤的小说创作始终潜隐着鲜明的历史意识与文化立场,他坚定不移地在东北的历史和文化土壤中想象建构自己的小说美学,长篇小说《北地》既是常克勋个人的命运之书,亦召唤出一代人的理想和精神认同。老藤在宏大叙事和日常生活的叠合光影中呈现出常克勋悲喜的生命历程,常克勋于念兹在兹的北地中找寻着自己存在的证词,同时又以生动的寓言化方式进行直抵心灵深处的忏悔。《北地》彰显着老藤复兴东北文化的初心和使命,是新文学革命时代中小说写作的典范之作。
李耀鹏
关键词:历史意识人性反思
诗人之死——论王威廉小说《铁皮小屋》
2017年
20世纪末的"诗人之死"作为一个精神事件,不仅紧密的暗合了世纪末情绪,而且又因为诗人身份的特殊与死亡的非正常形式,赋予了其神秘的色彩。在这种神秘色彩的笼罩下,对于"诗人之死"的意义的阐释不无神话与曲解。王威廉以世纪末诗人们所处的现实困境为背景,展示出诗人们精神深处对于生与死的犹疑与挣扎,并在对"自杀"的哲学剖析中,去除了"诗人之死"的神秘光环,还原其最本真的目的,揭示出"诗人之死"的真正意义——向死而生。
金玉娇
关键词:诗人之死自杀
由意象到蓝图——王朝模式崩溃后中国文学的“中国想象”
2018年
晚清以来的中国文学以创造文学意象的方式"想象中国",以期建构国家认同,重塑民族信心。这些文学作品或将中国想象成蓄势待发的新生力量,以期感召国民,振奋人心,或将中国描述成行将就木的枯槁形象,企望鞭策国人、生发活力。中国文学对中国自由而浪漫的想象在延安被终结,毛泽东继承了自晚清以来的以文学想象促进社会变革的文学思想,充分重视文学的社会影响力,同时毛泽东将文学直接纳入到中国的革命实践过程中来,以政治训令的强力规定了文艺的大众化方向,使文学对中国的想象具体化为对"新中国"蓝图的生动描绘,使文学的感召变成政治的动员。
张维阳
关键词:毛泽东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