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物理系

作品数:835 被引量:3,086H指数:27
相关作者:陈从香李疏芬辛厚文刘凡镇叶树集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09篇期刊文章
  • 22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24篇理学
  • 98篇化学工程
  • 35篇一般工业技术
  • 31篇航空宇航科学...
  • 27篇环境科学与工...
  • 22篇生物学
  • 19篇机械工程
  • 15篇电气工程
  • 13篇电子电信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 6篇天文地球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冶金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186篇催化
  • 139篇催化剂
  • 112篇分子
  • 80篇光谱
  • 57篇动力学
  • 43篇离子
  • 42篇纳米
  • 34篇金属
  • 32篇光解
  • 27篇电离
  • 27篇推进剂
  • 24篇自由基
  • 24篇晶体
  • 24篇光谱研究
  • 24篇EXAFS
  • 23篇一氧化碳
  • 21篇动力学研究
  • 21篇荧光
  • 21篇碳醇
  • 20篇低碳醇

机构

  • 834篇中国科学技术...
  • 121篇中国科学院
  • 15篇西安近代化学...
  • 12篇合肥微尺度物...
  • 1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0篇香港理工大学
  • 9篇合肥联合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大...
  • 7篇厦门大学
  • 6篇南方科技大学
  • 5篇合肥学院
  • 5篇安徽师范大学
  • 5篇深圳大学
  • 5篇香港中文大学
  • 4篇东京大学
  • 4篇合肥工业大学
  • 4篇南京大学
  • 4篇淮南师范学院
  • 4篇同济大学
  • 3篇安徽大学

作者

  • 91篇伏义路
  • 58篇俞书勤
  • 58篇林培琰
  • 58篇马兴孝
  • 54篇李全新
  • 53篇陈从香
  • 49篇李疏芬
  • 42篇辛厚文
  • 41篇孟明
  • 36篇卞国柱
  • 35篇陈东明
  • 33篇侯中怀
  • 33篇刘凡镇
  • 32篇何天敬
  • 29篇胡天斗
  • 28篇张广照
  • 27篇谢亚宁
  • 26篇姜明
  • 23篇刘光明
  • 20篇张立敏

传媒

  • 155篇Chines...
  • 45篇物理化学学报
  • 38篇Chines...
  • 23篇物理学报
  • 22篇分子催化
  • 2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9篇高等学校化学...
  • 18篇科学通报
  • 18篇推进技术
  • 15篇化学学报
  • 13篇中国科学(B...
  • 12篇燃料化学学报
  • 12篇北京同步辐射...
  • 10篇光谱学与光谱...
  • 9篇第十届全国催...
  • 8篇化学通报
  • 7篇分析化学
  • 7篇原子与分子物...
  • 7篇固体火箭技术
  • 7篇中国科学:化...

年份

  • 11篇2023
  • 8篇2022
  • 8篇2021
  • 9篇2020
  • 11篇2019
  • 5篇2018
  • 19篇2017
  • 46篇2016
  • 19篇2015
  • 31篇2014
  • 31篇2013
  • 17篇2012
  • 22篇2011
  • 21篇2010
  • 28篇2009
  • 15篇2008
  • 20篇2007
  • 30篇2006
  • 35篇2005
  • 30篇2004
8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石英晶体微天平检测界面高分子行为
无论在工业生产,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界面”无处不在.虽然界面科学研究已经走过了两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它依然是当今最重要的科学研究领域.通过有效的方法来控制和调节界面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是界面科学的重要发展方向.由于高分子科学的...
刘光明张广照
关键词:石英晶体
文献传递
线形柔性高分子链超滤过孔行为的链长依赖性
本项工作澄清了线形柔性高分子链在穿越圆柱形纳米小孔过程中所需临界过孔流速(critical flow rate,q)的分子链长(R)依赖性。研究结果表明,线形高分子链过孔行为可分为短链机制(short-chain reg...
李连伟
文献传递
低能量负离子-分子反应的离子速度成像装置
离子-分子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过程,是星际空间和燃烧中的物质演化关键步骤之一.我们拟开展低能量负离子与分子碰撞反应动力学实验研究,自主设计了负离子速度成像装置,仪器包括离子束源、分子束源和产物负离子成像三部分.
胡婕李梦阳田善喜
极性分子在静电场中的偏转与选态
<正>Stark效应使得在外电场中的原子分子能态发生移动,而极性分子与外电场相互作用后还会产生空间上的偏转。利用这种效应,我们可以分离分子的具有不同电偶极矩的同分或构象异构体;对于确定构型的极性分子,还可以利用不同J量子...
李浩田轶凡田善喜
文献传递
固态阳离子纤维素染料吸附剂的制备与性能
采用淤浆法通过表面羟基与环氧季铵盐单体的反应合成得到了固态阳离子纤维素材料,材料可以作为阴离子染料的吸附剂用于印染废水中染料的吸附。研究表明,合成得到的固态阳离子纤维素吸附剂对橙黄Ⅱ(OrangeⅡ)具有吸附能力,在染料...
闫立峰陶鸿云
关键词:纤维素季铵盐淤浆法印染废水
文献传递
金属掺杂调控氧化物表面性质的STM研究
邵翔
超声-TiO_2光催化协同降解聚乙烯醇被引量:11
2007年
以纳米TiO2为光催化剂,对聚乙烯醇(PVA)水溶液进行了超声光催化(US+UV)、光催化(UV)和超声波(US)降解,探讨了纳米TiO2晶型、PVA初始浓度和溶液pH值对PVA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VA的超声光催化协同氧化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超声或光催化的降解效果。锐钛矿型TiO2光催化活性高于金红石型TiO2,降解率随PVA质量浓度的增加而下降,pH值对PVA降解率的影响为pH值8.5>4.5>5.5>7.0。超声光催化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反应速率常数为0.037 min-1。在超声波频率40 kHz,催化剂用量1.0 g/L,pH=5.5,温度30℃,初始质量浓度90 mg/L的条件下,80 min时的PVA水溶液降解率可达100%。气相色谱、热重、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检测结果证实,降解过程中生成含C O、O C O基团的中间化合物,最终PVA可完全矿化为CO2和H2O。
吴缨陈红曹家会范崇政
关键词:聚乙烯醇
富勒烯灰对聚乙二醇热分解和红外光谱的影响被引量:9
2008年
采用热分析和原位升温红外光谱实验研究了富勒烯灰(FS)对聚乙二醇(PEG)的影响。热分析结果显示,FS使得PEG的起始热分解温度和最大失重速率处的温度都明显推后。红外光谱结果证实,FS和PEG之间并没有生成新的化学键,FS也没有改变PEG分解产物的组成。通过对PEG和PEG+10%FS的凝聚相和气相升温红外光谱的检测,发现FS对PEG的凝聚相红外光谱影响并不明显,但却使得PEG分解放出气相产物的温度显著升高,说明FS对PEG热分解的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对PEG气相产物的吸附和脱附来进行的。少量FS的加入即可显著抑制PEG的分解,使PEG的分解趋向高温。
韩旭李疏芬赵凤起潘清仪建华
关键词:聚乙二醇热分析红外光谱
Ce-Zr固溶体的纯度及其在三效催化剂中的作用被引量:53
2000年
采用溶胶 -凝胶法和有机溶剂分解法 ,制备了 Ce- Zr固溶体 .应用 XRD和 L RS谱测试 ,详细研究了经不同温度焙烧后固溶体的结构、晶相和热稳定性 ,并进行了储氧量、比表面积的测定和催化活性评价 .结果表明 ,XRD和 L RS相结合 ,可以较好地表征固溶体的结构和纯度 ;固溶体的纯度、晶相和储氧量与制备方法有直接关系 ,溶胶 -凝胶法能制得纯度高的萤石型富铈固溶体 ,并且储氧量高 ,但热稳定性较有机溶剂分解法制得的固溶体差 ;含富铈固溶体的三效催化剂老化后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含纯 Ce O2
肖莉林培琰杨志柏汪文栋
关键词:三效催化剂汽车
氧化态Co/γ-Al_2O_3催化剂的结构与反应性能研究.钴物种微观结构的XAFS表征被引量:8
2000年
采用 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 ( XANES)和扩展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 ( EXAFS)技术 ,对用不同原料盐和不同焙烧温度制得的 Co/γ- Al2 O3催化剂中钴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表征 .XANES结果表明 ,以硝酸盐为原料盐于50 0℃焙烧的样品 Co( N) - 50 0 ,其 Co- K边的近边结构与标样 Co3O4 相似 ,而其它样品的近边结构则与标样Co Al2 O4 相似 .随焙烧温度提高 ,在吸收边前的弱吸收峰 ( 1 s→ 3d)逐渐增强 ,在吸收阈值处 ,主吸收峰 ( 1 s→ 4p)的分裂变得更明显 .950℃焙烧的样品 ,在主吸收峰上升过程中出现了肩峰 ( 1 s→ 4s) .这些特征表明 ,样品中钴主要以 Co2 + 离子形式存在 ,钴离子与载体作用的加强 ,使非化学计量的尖晶石相在结构上与化学计量的 Co Al2 O4 越来越接近 .EXAFS结果表明 ,样品 Co( N) - 50 0中 ,钴主要以 Co3O4 的形式存在 .其第一配位壳层 Co- O配位数明显低于标样 Co3O4 ,说明该相具有较高的分散性 .其它所有样品中 ,钴主要以非化学计量的尖晶石相存在 ,其第一配位壳层 Co- O配位数随焙烧温度从 50 0℃提高至 950℃ ,与标样 Co Al2 O4 越来越接近 ;相同焙烧温度下 ,从醋酸钴制得的 Co( A)系列样品更容易形成 Co- Al尖晶石相 .XANES和 EXAFS结果很好地说明了前文 [7] 中样品对 CO氧化和乙烯选?
孟明林培琰伏义路姜明谢亚宁胡天斗刘涛
关键词:催化剂XANES氧化态
共8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