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学院旅游学院历史系
- 作品数:41 被引量:58H指数:5
- 相关作者:龚坚周军更多>>
-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 明初户部机构及其职掌变迁初探
- 2012年
- 明代户部的初设不迟于洪武元年(1368年)三月。设立之初,户部机构简单,可能主要负责铸钱,而全国财经工作则由司农司负责;至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定六部官制,户部取代司农司,成为主管全国经济、财政的中央机构。此后,户部的内部机构和职掌几经变迁,至宣德十年(1435年)基本定型。明初户部机构及其职掌的变迁,反映出明初统治者勇于探索,为调整和完善国家财经体制作了巨大努力。
- 刘利平
- 关键词:明初
- 当前人类学视野中遗产研究的三种范式被引量:1
- 2010年
- 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对遗产的研究已经成为人类学、历史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学术热点,其研究成果日趋丰硕。而人类学取向的遗产研究仍呈现出模糊与散乱的状态。纵观当前的研究成果,文本解读、谱系梳理和经验研究是三种主要的研究路径,不过它们对文化主体的整体保护关注不够。鉴于此,遗产研究亟需重视遗产运动下的地方主体的"文化自觉",进而为地方社会与遗产保护的和谐发展探寻一种新的思路。
- 龚坚
- 关键词:遗产研究人类学地方社会
- 明代中后期太仆寺的财政支出、财政盈余及财政功能
- 明代太仆寺是受兵部领导、专管马政的中央行政机构,秩从三品,设有卿、少卿、寺丞、典簿等官。明代实行两京制,故太仆寺亦有二,在北京者称太仆寺,管理北直隶、河南、山东等地的马政;在南京者称南京太仆寺,管理南直隶的马政。本文所论...
- 刘利平
- 文献传递
- 民间文化遗产的地方性与“国家化”实践被引量:6
- 2012年
- 近年来,民间文化正以"遗产化"的形式被建构成一种新的人文资源。在"遗产化"进程中地方文化正在向"国家遗产"转变。该现象已引起学界的讨论,其主题集中于民间文化与文化遗产的关系问题,但较少涉及遗产的地方属性与"国家化"的实践。从端砚文化个案来讲,国家遗产的身份强化了政府管理与遗产的关系,却又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遗产与地方的内在关联;同时,国家遗产的管理与地方社会的现实之间仍存在一定的距离,尤其是"自上而下"的保护理念在地方社会不仅遭遇一定的尴尬,而且难以促成文化持有者实现真正的文化自觉。因此,引导文化持有者的广泛参与、规范地方政府的行政权力将是今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
- 龚坚
- 关键词:国家遗产
- 从“遗产化”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端砚制作技艺”为例被引量:5
- 2012年
- 近十年来,伴随非物质文化"名录遗产"的数量不断增多,有关"遗产化"的讨论也随之升温。在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保护下,从学理上探究遗产化的内涵、产生原因及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维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端砚制作技艺"的遗产化实践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鲜活的个案,而且从中可以发现民间文化在遗产论证、申报与认定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 龚坚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广东早期青铜文化试析被引量:3
- 2010年
- "广东早期青铜文化"是指广东地区相当于商至西周前期阶段的考古遗存。本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发展到夏商之际,文化面貌出现质的变化,北方中原地区青铜文明因素开始出现于岭南。广东早期青铜文化分为粤东区、粤北区、粤中区和粤西区。其中粤东区独立性最强,文化面貌与另外三个区差异最大。粤北、粤中和粤西区文化关系十分密切。其中粤中区是其中心区域,另两区和粤中区文化面貌相似,只是接受其他文化影响的程度和来源有所不同。
- 杨杰
- 关键词:青铜文化
- 赋役折银与明代中后期太仆寺的财政收入被引量:11
- 2010年
- 明代中后期随着赋役折银制的展开,太仆寺的马户、草场、马匹等马政资源以各种形式逐渐转化成白银,成为其财政收入。作为马政机构的太仆寺因之兼具财政机构之性质。据估算,太仆寺每年的实际财政收入从正德八年的近18万两增至隆庆初年的78万两,隆、万之际降至40余万两,万历三年以后则保持在五六十万两左右;太仆寺的白银存量在嘉、隆之际则高达一千余万两,对当时国家财政影响很大。
- 刘利平
- 关键词:明代中后期财政收入
- 明中后期太仆寺的白银收入及其财政功能初探
- 太仆寺,亦称"冏寺",是古代掌管舆马及牧畜之事的国家机构。太仆始设于西周穆王时期,至秦、汉时为九卿之一,"掌舆马,有两丞"②;北齐始置太仆寺,设卿、少卿各一人,历代因之。明初设群牧监,牧养马匹,洪武六年改称太仆寺,设治所...
- 刘利平
- 文献传递
- 明清书院建筑凝聚的文化底蕴及数字化保护研究
- 2022年
- 我国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在古代既有国家主办的各级学校,还有私人兴办的学校,其中,书院占据着特殊地位,相对出名的有湖南岳麓书院。发展至今,书院已丧失了其作为教育机构的作用,但是保留下来的书院建筑依旧向人们讲述着辉煌的历史。我国现存的书院建筑基本都是明清建筑,透过这些书院建筑,人们能感受到其蕴藏的深厚的文化底蕴。由李永革、郑晓阳编著,科学出版社于2018年6月出版的《中国明清建筑木作营造诠释》一书,以图解的方式诠释各式明清建筑大木构造的参考算例,对于研究明清建筑、明清仿古建筑设计、传统中式建筑设计与古建筑施工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为本文研究主题提供了一定参考。
- 杜云南
- 关键词:岳麓书院明清建筑仿古建筑书院建筑数字化保护文化底蕴
- 明代中后期太仆寺的财政管理初探被引量:7
- 2010年
- 明代太仆寺因管理马政之需,掌握着大量马政资源。明中叶以降,随着赋役折银制和货币白银化的展开,马政资源相继转化成白银收入,太仆寺因之兼具财政机构性质,衍生出财政管理职能。通过征收、库存和支出三个方面的管理,太仆寺对其财政进行了有效的管理,致使常盈库名符其实,常有盈余。至嘉、隆之际,常盈库积存白银达一千余万两,对当时国家财政产生了巨大影响。
- 刘利平
- 关键词:明代中后期财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