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

作品数:291 被引量:2,354H指数:24
相关作者:蒋爱群徐琦高红王毅高强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69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1篇经济管理
  • 92篇社会学
  • 50篇文化科学
  • 39篇政治法律
  • 20篇历史地理
  • 15篇哲学宗教
  • 5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文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50篇社会
  • 42篇乡村
  • 41篇农业
  • 31篇农村
  • 29篇农民
  • 26篇社会学
  • 24篇教育
  • 18篇文化
  • 16篇人类学
  • 14篇生态
  • 9篇主义
  • 8篇新农村
  • 8篇新农村建设
  • 7篇学术
  • 7篇政府
  • 7篇生态文明
  • 7篇权力
  • 7篇资本
  • 6篇宗教
  • 5篇法律

机构

  • 280篇中国农业大学
  • 6篇中国人民大学
  • 5篇北京大学
  • 3篇德克萨斯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 3篇中央民族大学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太原理工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大阪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华东政法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吉首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作者

  • 55篇赵旭东
  • 39篇朱启臻
  • 33篇孙庆忠
  • 23篇熊春文
  • 20篇何慧丽
  • 12篇郑红娥
  • 12篇徐琦
  • 10篇童小溪
  • 6篇梁永佳
  • 5篇吴惠芳
  • 5篇张蓉
  • 4篇孙津
  • 4篇齐钊
  • 4篇陈俊峰
  • 4篇吕迅
  • 4篇潘璐
  • 3篇陈辉
  • 3篇蒋爱群
  • 3篇高红
  • 3篇陈义媛

传媒

  • 62篇中国农业大学...
  • 8篇开放时代
  • 8篇社会科学
  • 7篇民俗研究
  • 6篇西北民族研究
  • 5篇成人教育
  • 4篇探索与争鸣
  • 4篇甘肃农业
  • 4篇社会学研究
  • 4篇妇女研究论丛
  • 4篇绿叶
  • 4篇广西民族大学...
  • 4篇中国乡村发现
  • 4篇中国乡村研究
  • 3篇人民论坛
  • 3篇国外理论动态
  • 3篇江西社会科学
  • 3篇思想战线
  • 3篇探索
  • 3篇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

  • 3篇2020
  • 5篇2019
  • 11篇2018
  • 14篇2017
  • 8篇2016
  • 16篇2015
  • 16篇2014
  • 18篇2013
  • 18篇2012
  • 29篇2011
  • 24篇2010
  • 21篇2009
  • 21篇2008
  • 18篇2007
  • 24篇2006
  • 7篇2005
  • 8篇2004
  • 9篇2003
  • 4篇2002
  • 4篇2000
2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纠纷调解与法律知识——以河北李村以及广西金秀的田野考察为例被引量:1
2005年
乡村社会的诸多纠纷的解决主要还是依靠调解的方式而非直接诉诸法庭的判决。村民最为便利以及最为"合情合理"的做法是先去找村里的调解委员会来帮助化解纠纷。习俗在约束当地人的行为上有着一种外在的法律所不可替代的角色,而调解作为一种地方性的习俗同样具有这种不可替代性。如何能够在内部的习俗力量以及外部的法律知识之间寻找到一个相互融洽的支点成为今天法学家以及社会学家都无法避开的社会现实。
赵旭东
关键词:调解纠纷法律知识习俗
关于农村社会秩序与社会控制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
1999年
朱启臻
关键词:社会规范社会成员社会道德规范农村社会组织社会行为
不能忽视村庄的内在自洽状态
2013年
南村作为豫东黄河流域一个普通村庄。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人口稠密。因为“地上悬河”——黄河水的自流灌溉,村庄田野问干渠、支渠、毛渠等水渠纵横交错,形成了合理的自流灌溉区域和大小不一的众多水塘。南村有350户,1486口人,现有耕地2860亩,户均约8亩,人均耕地不到2亩。
何慧丽
关键词:村庄人均耕地黄河流域灌溉区黄河水人口
妙峰山:田野追踪与研究拓展被引量:1
2013年
妙峰山位于北京城西北35千米处,主峰大云坨海拔1291米,雄居于“小西山”诸峰之上。这里不仅有奇松怪石、清泉飞瀑等自然景观,更因香火不绝的碧霞元君信仰而素有“北京第一仙山”的美誉。闻名遐迩的“娘娘庙”始建于明代,灵感官、回香阁、玉皇顶三座庙宇群,依山取势,参差错落,14座殿堂中分别供奉着儒、佛、道和民间崇信的各种神祗。从清康熙帝敕封“金顶”庙会开始,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十五有数十万香客朝顶,数百档香会进香献艺。这里也因此成为京津冀地区民间宗教的圣地。除了作为民众的信仰中心,这里还因1925年顾颉刚等5位学者的妙峰山进香调查,而被视为“中国民俗学研究的发祥地”。2008年,妙峰山庙会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因其承载了民众生活的历史与记忆,这里又成为了传承民间文化的“风水宝地”。
孙庆忠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碧霞元君信仰民间宗教民众生活民俗学研究
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与条件被引量:6
2015年
2014年被认为是中国农业与农村改革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全年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涉农政策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年。诸如取消农业户籍、新型城镇化、土地的三权分置和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引导适度规模经营、粮食目标价格制度等,对农业和农村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总结2014年农业农村工作,研究了依靠改革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讨论稿)》,全面部署2015年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农业和农村工作,明确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朱启臻
关键词:农业发展土地经营权目标价格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中国农业
海外人类学的乡土中国研究被引量:10
2005年
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封闭的中国大陆使海外学者无法到内地来研究中国,而只能通过对台湾和香港的田野调查来研究汉人社会。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外人类学对大陆乡村社区的研究蓬勃展开。这些立足于村落的田野实践,阐释了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解析了乡村发展的道路与方向,也浸透了学者们对中国社会与文化的理解和对民生民情的深切关怀。
孙庆忠
关键词:乡土中国社会文化变迁
学习社会中的学习城市
2006年
徐琦
关键词:学习社会城市教育系统传统教育
建国以来消费政策范式的演变:对十个“五年计划”的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自1978年中国社会进入消费转型期以来,如何激发国内消费需求,建立一种合理的消费发展战略成为关系到中国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分析建国以来中国消费政策的嬗变,揭示出建国以来在消费基本理论问题上的争论以及围绕争论所引发的消费理念的嬗变,并分析随之导致的中国社会的变化,便于更好总结我国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消费政策,最终促进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郑红娥姜继红
见证与诠释:中国民族性变迁30年——沙莲香教授访谈录被引量:4
2013年
题记:20世纪是中国人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和发展自己的历史时期,在“人看我”、“我看人”、“人我相看”中,中国人的生命历程得以清晰呈现。沙莲香教授自1980年代起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研究,记录了痛苦与智慧相伴的中国民族性成长的历程。2012年4月,继《中国民族性》(一)(二)之后,《中国民族性》(三)出版。这部著作通过比较民族性格的稳定因素和社会变迁形塑下的人格特质,意在发掘和培植中国民族性中的优秀品格,是中国人自我认知的典范之作。为了呈现这位社会心理学家从事中国民族性研究的探索路径与深邃思考,2012年12月23日,沙先生接受了我们的专访,畅谈了她对民族性问题的所思所想。现辑录成篇以飨读者。
沙莲香孙庆忠
关键词:民族性格社会变迁中国人访谈录民族性问题
侈糜、奢华与支配——围绕13世纪蒙古游牧帝国服饰偏好的读书笔记
13世纪是蒙古人的世纪,跨越欧亚大陆,横扫数个帝国,蒙古人的旗帜插遍世界的多个文明腹地。与此蒙古人在世界范围内的攻城略地相伴随的是多种文化的交流、多种风俗的相互影响以及多种生活物品的世界范围内的大流动。那个时代不是我们通...
赵旭东
文献传递
共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