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石理工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作品数:129 被引量:396H指数:10
相关作者:刘先利吕桂英赵碧琳张前焦萍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耐火材料与高温陶瓷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5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化学工程
  • 28篇理学
  • 17篇医药卫生
  • 10篇农业科学
  • 10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8篇文化科学
  • 7篇生物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建筑科学
  • 2篇矿业工程
  • 2篇社会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5篇纳米
  • 9篇改性
  • 7篇蛋白
  • 6篇树脂
  • 6篇碳纳米管
  • 5篇曲霉
  • 5篇黑曲霉
  • 4篇荧光
  • 4篇原子
  • 4篇碳管
  • 4篇凝胶
  • 4篇纳米碳
  • 4篇纳米碳管
  • 4篇发酵
  • 3篇镀铜
  • 3篇药物
  • 3篇愈伤
  • 3篇愈伤组织
  • 3篇释药
  • 3篇水溶

机构

  • 127篇黄石理工学院
  • 14篇湖北师范学院
  • 8篇武汉科技大学
  • 7篇山东大学
  • 6篇武汉工程大学
  • 4篇华中农业大学
  • 4篇湖北工业大学
  • 4篇华中师范大学
  • 4篇中南民族大学
  • 4篇武汉材料保护...
  • 3篇湖北大学
  • 3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河南省科学院
  • 2篇咸阳师范学院
  • 2篇乐山师范学院
  • 2篇黄石兴华生化...
  • 2篇武汉钢铁(集...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武汉职业技术...

作者

  • 22篇陈雪梅
  • 16篇李胜方
  • 16篇左小华
  • 10篇邓祥义
  • 9篇焦萍
  • 9篇吴桂英
  • 8篇姜玉凤
  • 8篇刘先利
  • 8篇李轩科
  • 7篇焦元红
  • 7篇滕雷
  • 7篇刘爱红
  • 7篇陈跃
  • 7篇黄卫东
  • 6篇张前
  • 6篇吕桂英
  • 6篇徐玲花
  • 6篇夏贤友
  • 6篇孙康宁
  • 6篇屈媛

传媒

  • 37篇黄石理工学院...
  • 5篇广东化工
  • 4篇化学与生物工...
  • 3篇化工新型材料
  • 3篇湖北师范学院...
  • 2篇应用化工
  • 2篇中国皮革
  • 2篇无机化学学报
  • 2篇材料保护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有机化学
  • 2篇武汉科技大学...
  • 2篇中国建材科技
  • 2篇甘肃冶金
  • 2篇化工技术与开...
  • 2篇生态毒理学报
  • 2篇食品与发酵科...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现代化工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年份

  • 10篇2012
  • 21篇2011
  • 22篇2010
  • 32篇2009
  • 25篇2008
  • 6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1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积累植物修复铜污染土壤的研究现状被引量:29
2012年
铜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但是过量的铜会严重影响动植物的生长,随着现代工农业的发展,铜已经成为了我国重金属污染土壤中主要的污染元素之一。在污染土壤的修复措施中,植物修复是一种绿色技术,具有传统土壤治理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也是现今国际环境修复的热点和前沿领域。近年来,我国铜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研究发展很快,发现了海州香薷、鸭跖草、蓖麻等铜超积累植物,同时有机酸、耐铜微生物也能加强超积累植物的修复作用。综述了植物修复的一般原理,介绍了现今研究较多的超积累植物对铜的富集效果,超积累植物对铜的耐性及解毒机理以及其他因素的强化作用。
金勇付庆灵郑进康薇刘永红胡红青
关键词:土壤铜污染超积累植物修复
纳米铁黄的表面改性及表征
2007年
研究了纳米铁黄有机表面改性的影响因素,确定了最优改性剂和改性条件。采用红外光谱(IR)、热分析(TG)、透射电镜(TEM)和分散性实验对表面改性前后的纳米铁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以硬脂酸为改性剂、用量为5%、pH值为4、改性时间为1.5h时,改性后的纳米铁黄的亲油化度达到92.6%。红外光谱和热分析显示,硬脂酸以化学键合的方式结合在纳米铁黄的表面,其质量分数约为4%。透射电镜(TEM)和分散性实验表明,经硬脂酸有机表面改性的纳米铁黄具有亲油疏水性能,能较好地分散于有机溶剂二甲苯中。
王国宏王志刚郑静孔令汪
关键词:表面改性亲油化度
GH720Li合金铸锭热加工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行为
2006年
以碳纳米管与液态Fe(CO)5的混合物为催化剂前躯体,加热分解制备出不同Fe/C比的碳纳米管负载铁氧体粒子,并以此为催化剂,采用甲烷催化裂制备出Fe@C/CNT纳米复合粉体.利用XRD,FESEMT和TEM对复合粉体的物相和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纳米复合粉体主要是同碳包覆Fe粒子(Fe@C)和碳纳米管组成,其中的直径在10~250nm之间,包覆层的厚度约5~10nm,并能较好地分散在碳纳米管上.在2~18GHz范围内的电磁参数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粉体中Fe/C的比例对材料的电磁参数影响较大.
苏勇李轩科雷中兴姚承照左小华袁观明冯志海
关键词:CCTV纳米复合粉体电磁特性
一种新型喹唑啉酮衍生物A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研究
2010年
应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A与牛血清白蛋白间的结合作用,确定了A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过程的猝灭机理。测定了不同温度下该结合反应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热力学参数。依据能量转移理论确定了A和蛋白间的结合距离。采用同步荧光技术考察了A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并讨论了A与蛋白的结合模式。
张前焦元红
关键词: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同步荧光
铬酸铬渣生产铬鞣剂过程中除铁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针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铬酸铬渣中铁含量较高,从而影响皮革鞣剂的问题,研究了植酸用量、铁离子的形态、pH值对除铁效果的影响,用除去铁后铬酸铬渣生产的铬鞣剂,使鞣制的皮革质量大大提高。
陈雪梅
关键词:铬鞣剂植酸除铁
无机化学教学中渗透化学史教育的探讨被引量:5
2010年
化学史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探讨了在无机化学教学中渗透化学史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可行性,阐述了其对学生科学态度及科学思想形成的激励教育作用。
焦萍焦元红
关键词:无机化学化学史教育
用湖底泥生产水泥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实验利用湖底泥取代粘土配料生产水泥,并进行了相关水泥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用湖底泥代替粘土来生产水泥是可行的。
陈楠范方禄
关键词:水泥熟料水泥
酒精法提取柚皮果胶的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采用酒精沉淀法从柚皮中分离果胶,以促进柚子的综合利用开发。得出在酸水解提取果胶的工艺中提取液酸度是影响果胶收率的主要因素,并取得了果胶提取的最优提取条件为酸度为pH=2,提取温度为95℃,提取时间为70min,液固比为201∶,在该条件下果胶收率最高。
李琼冉聃徐玲花
关键词:柚子果胶
2种溴化苯并噁嗪单体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2
2009年
以苯酚(双酚A)、多聚甲醛和三溴苯胺为原料,合成了2种新型的单官能度溴化苯并噁嗪(P-bra)、双官能度溴化苯并噁嗪(B-bra)单体,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2种溴化苯并噁嗪单体化学结构进行了证实。工艺性能实验研究表明2种单体都有良好的溶解性,并且它们的聚合温度高于报道的非溴化的苯并噁嗪,单官能度溴化苯并噁嗪相比双官能度溴化苯并噁嗪有更好的工艺性。
龚蕊李胜方
含瓜尔树胶的半互穿网络凝胶的制备及性能
2008年
以水为介质,在室温下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瓜尔树胶半互穿网络凝胶。凝胶表现出良好的pH敏感性,在酸性条件下凝胶网络上羧基间致密的氢键复合结构使其表现出最小程度的溶胀,而在pH 7.4时羧基离子化导致的静电排斥作用使其表现出最大程度的溶胀。凝胶体外降解表明其降解率(R%)依赖于凝胶的交联密度和瓜尔树胶含量.
李胜方刘先利左小华吴桂英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