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奈尔大学自然资源系

作品数:8 被引量:43H指数:4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应用昆虫研究所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派留学基金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底栖藻类
  • 1篇叶甲
  • 1篇萤叶甲
  • 1篇鱼类
  • 1篇杂草
  • 1篇杂食
  • 1篇杂食性
  • 1篇杂食性鱼类
  • 1篇在线课程
  • 1篇藻类
  • 1篇植被
  • 1篇植被动态
  • 1篇入侵
  • 1篇入侵性
  • 1篇入侵性杂草
  • 1篇山地森林
  • 1篇生境
  • 1篇生态学
  • 1篇生态学研究
  • 1篇生物防治

机构

  • 8篇康奈尔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扬州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云南省林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加州大学
  • 1篇印第安纳大学
  • 1篇爱荷华大学
  • 1篇白俄罗斯国家...
  • 1篇北达科他州立...

作者

  • 2篇杜予州
  • 2篇郑福山
  • 1篇韩旭
  • 1篇梅雪英
  • 1篇王志杰
  • 1篇许佳君
  • 1篇卢艳阳
  • 1篇吕宪国
  • 1篇王四海
  • 1篇程希平
  • 1篇唐雅丽
  • 1篇詹书侠
  • 1篇陈伏生
  • 1篇李茜
  • 1篇张修峰
  • 1篇王子彦
  • 1篇刘晶岚
  • 1篇刘正文
  • 1篇丁建清
  • 1篇李杨帆

传媒

  • 1篇资源科学
  • 1篇杂草科学
  • 1篇湖泊科学
  • 1篇世界地理研究
  • 1篇AMBIO-...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南昌市城-郊-乡梯度五种森林类型表层土壤磷素分布格局(英文)被引量:4
2010年
城市化所改变的土壤利用方式将显著地影响土壤磷素(P)含量水平。本研究沿地处中亚热带地区的南昌市选取灌丛、松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毛竹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Hedley的P素连续分级法分析了土壤全P及各功能P形态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森林表层土壤全P和可提取态P的含喇均表现为城区(0.71g·kg-1和378.50mg·kg-1)明显高于郊区(0.30g·kg-1和150.74mg·kg-1)和农村(0.31g·kg-1和147.38mg·kg-1)(p<0.05)。在树脂P、NaHCO3-P、NaOH-P、声波P和HCl-P等5种功能P形态中,城区森林土壤HCl-P的相对含度最高,为36%,明显高于其郊区相对含量为8%年农村相对含量为6%的水平。而郊区和农村地区,土壤NaOH-P是其主要的存在形态,其相对含量分别达到41%和50%。可见,城区土壤P积累将影响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P循环,且其高含量的HCl-P可能加速P在城区水生系统的富集。图3表2参32。
陈伏生李茜Greg Nagle詹书侠
关键词:丘陵红壤磷素积累城市化
菱角萤叶甲种群生态学研究
<正> 在中国、印度等地,菱角萤叶甲(Galerucella birmanica Jacoby)是菱角上的毁灭性害虫。由于食性较为单一,很可能成为北美外来入侵性杂草——菱角(Trapa natans L.)生物防治的重要...
郑福山杜予州丁建清许佳君王志杰卢艳阳BERND BLOSSEY
文献传递
中美环境教育人才培养合作计划
慕课,即大型公开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e Course,MOOC).本文介绍了康奈尔大学在美国培养环境教育人才的情况,以及与国内环境教育人才培养合作的经验和计划,并以《城市环境教育》在线课程为例,探...
李悦
关键词:环境教育在线课程
美国湿地保护制度变迁研究被引量:13
2016年
本文提出了分析湿地保护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使不同国家的湿地保护制度研究能在统一语境下比较。首先基于科学计量学和系统研究方法筛选出公众、科学、政府和法律为影响湿地保护制度变迁的四个关键要素,并依赖博弈论工具建立了分析美国湿地保护制度的理论架构。基于这一架构,本文对包括关键利益相关者、政策执行路径、政策工具和管理挑战等内容的美国湿地政策史进行了讨论。对美国湿地保护制度的演化进行了四阶断之划分:"西进运动"与全民开垦(1900年之前)、"水鸟保护"与公众参与(1900-1970年)、核心法律与科学研究(1971-1980年)和完善制度与新的挑战(1980年至今)。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在湿地保护制度中,公众是源头、科学是前提、有效的政府管治和将湿地保护的规则和与政策制度化是关键。通过借鉴美国湿地保护制度变迁研究,本文构建了湿地保护制度变迁的"竹节模式"经验性模型,揭示了各动因之间的作用机理。虽然美国湿地保护制度也面临着公众教育、科学定义和政府管辖权等挑战,但中国的湿地管理者与政策制定者仍可从美国湿地政策执行的历史背景中吸取经验。同时本文的理论分析结构也可为自然资源及管理策略的研究提供参考。
陈溪Magdeline LabaRobertson MorganBarbara Cosens王子彦陈雪James AndersonMarinus OtteChristopher CraftDavid Feldman李杨帆刘晶岚Patrick Sullivan吕宪国
关键词:湿地湿地保护
多米尼加共和国高海拔新热带山地森林的林火与植被动态
2008年
2005年3~4月,多米尼加共和国中央山脉幅员1000 km^2的热带山地森林曾发生严重火灾。林火范围涵盖了我们在1999年建立的永久植被样地网络,这一网络设立的目的是检测森林环境、植被与干扰的相互作用。我们采用快鸟(QuickBird)卫星影像和野外调查绘制了景观区域内的林火程度和等级图示。96%的松林发生火灾,但在沿大部分群落交错区边界的松林-云林中被迅速扑灭。地形因素和林火等级对群落交错区的林火特征无显著影响。该结果验证了我们之前的假设,即林火是构成这一山区松林和云林之间不连续边界的主要因素。植被结构和组成对景观内林火特征与蔓延的调节具有直接作用。
Ruth E.ShermanPatrick H.MartinTimothy J.FaheySteve D. Degloria梁虹
关键词:植被动态山地森林共和国热带
美国露营活动流行原因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11
2016年
一项旅游活动的发展与流行需要多种内部和外部条件的支撑。中国的露营活动还处于发展的初期,目前还没有成体系的露营地建设,也没有相应的发展和管理措施。自发的露营活动很不规范,容易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为了促进我国露营活动的健康发展,露营地的成体系和规范建设,论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美国露营活动流行的原因,及其对我国露营活动开展的启示。首先分析美国的早期移民从东海岸向西海岸探险过程中,对露营活动的形成和促进作用;在露营活动过程中,参与者如何从活动中获得休闲娱乐、磨炼意志、知识学习、生存经验积累等多方面的收益,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教育和锻炼作用。其次分析美国露营地建设种类和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露营者行为管理、露营地管理等各种管理措施对有序开展露营活动的支撑作用。再次从多种外部因素分析露营活动流行的原因,主要包括: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高速公路系统、信息发布、生活品供应等各种基础设施因素,假期制度、生活与传统习惯和公共道德等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等。最后在综合分析美国露营活动流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如何结合自身国情开展露营活动。
王四海郭方斌Alex Russ程希平吴超
关键词:旅游
北美的重要入侵性杂草——菱角被引量:7
2004年
菱角 (Trapanatans)作为北美的一种外来入侵性杂草 ,现已蔓延到美国、加拿大的许多地区 ,对当地的生态系统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和损失。防治菱角的关键是从该植物的原产地筛选、引进食性单一的天敌将其种群密度控制在生态和经济危害水平之下。本文就菱角的种类、起源、分布、危害、生物学和天敌的情况等做了简要概述 ,以期能为我国菱角的病虫害防治和北美的天敌引种工作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
郑福山杜予州丁建清韩旭BERND BLOSSEY
关键词:菱角生物防治天敌
杂食性鱼类对浅水水体底栖-浮游生境耦合作用的影响:微综述被引量:8
2021年
浅水水体存在着强烈的底栖-浮游生境耦合作用,耦合的结果决定着水生态系统关键特征.在缺少大型水生植物的浅水系统中,底栖藻类和浮游藻类对光照和营养盐的竞争是底栖-浮游生境耦合最为重要的生态过程之一,但该过程受到杂食性鱼类的影响.本文以浅水水体的底栖-浮游生境耦合作用为切入点,综述了杂食性鱼类对浅水水体底栖-浮游生境耦合作用的影响过程及机理.一般而言,杂食性鱼类有利于提高水层营养盐浓度,促进浮游藻类生长,降低水体透明度,不利于底栖藻类竞争,从而加速水体富营养化.但不同种类的杂食性鱼类(如底栖杂食性鱼类、偏植物性饵料的杂食性鱼类、偏动物性饵料的杂食性鱼类以及小型杂食性鱼类)因食性差异,对底栖-浮游生境耦合的影响机理不同,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各异;即便同一种杂食性鱼类也可因发育阶段不同对底栖-浮游生境耦合产生不同的影响.在人类活动、全球变暖以及富营养化等多重因子胁迫下杂食性鱼类在鱼类群落结构中的比例上升,因此,杂食性鱼类对水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深远、复杂,值得持续关注.
梅雪英Vladimir RazlutskijLars G.RudstamErik Jeppesen唐雅丽张修峰刘正文
关键词:杂食性鱼类浮游藻类底栖藻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