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

作品数:1,760 被引量:14,295H指数:52
相关作者:郑鸣邱崇明吴丽华蔡伟毅喻海燕更多>>
相关机构:集美大学财经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17篇期刊文章
  • 17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02篇经济管理
  • 58篇政治法律
  • 28篇理学
  • 23篇文化科学
  • 16篇社会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哲学宗教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历史地理
  • 2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军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82篇金融
  • 295篇银行
  • 141篇货币
  • 136篇资本
  • 123篇商业银行
  • 121篇保险
  • 111篇实证
  • 107篇汇率
  • 100篇人民币
  • 92篇企业
  • 85篇基金
  • 82篇证券
  • 81篇融资
  • 79篇资产
  • 71篇货币政策
  • 61篇外汇
  • 59篇信用
  • 59篇实证研究
  • 53篇洗钱
  • 47篇投资者

机构

  • 1,690篇厦门大学
  • 14篇中国人民大学
  • 13篇中国人民银行
  • 12篇集美大学
  • 10篇北京大学
  • 8篇湖南大学
  • 8篇康奈尔大学
  • 7篇中国建设银行
  • 7篇中国银行
  • 6篇福州大学
  • 6篇中国建设银行...
  • 5篇南京财经大学
  • 4篇对外经济贸易...
  • 4篇华侨大学
  • 4篇清华大学
  • 4篇沈阳师范大学
  • 4篇中央财经大学
  • 4篇泉州经贸职业...
  • 3篇复旦大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94篇郑振龙
  • 66篇杜朝运
  • 65篇朱孟楠
  • 48篇郑鸣
  • 47篇张亦春
  • 42篇蔡庆丰
  • 35篇江曙霞
  • 34篇陈国进
  • 31篇戴淑庚
  • 29篇陈蓉
  • 25篇吴丽华
  • 25篇许文彬
  • 23篇李晓峰
  • 21篇赵正堂
  • 20篇喻海燕
  • 18篇潘越
  • 16篇邱崇明
  • 15篇潘再见
  • 14篇林海
  • 14篇占硕

传媒

  • 80篇福建金融
  • 42篇厦门大学学报...
  • 35篇国际金融研究
  • 32篇首届反洗钱国...
  • 28篇当代财经
  • 26篇经济研究
  • 26篇发展研究
  • 26篇投资研究
  • 25篇上海金融
  • 24篇特区经济
  • 24篇金融研究
  • 24篇市场论坛
  • 22篇统计与决策
  • 22篇亚太经济
  • 21篇中国经济问题
  • 21篇市场周刊
  • 18篇集团经济研究
  • 17篇经济学动态
  • 15篇华商
  • 13篇证券市场导报

年份

  • 11篇2023
  • 8篇2022
  • 11篇2021
  • 14篇2020
  • 16篇2019
  • 25篇2018
  • 18篇2017
  • 22篇2016
  • 22篇2015
  • 33篇2014
  • 39篇2013
  • 69篇2012
  • 90篇2011
  • 105篇2010
  • 166篇2009
  • 172篇2008
  • 136篇2007
  • 219篇2006
  • 229篇2005
  • 177篇2004
1,7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美国基金投资业绩看机构投资者的代理问题及其市场影响被引量:7
2007年
与个人投资者相比,机构投资者具备信息优势和规模经济,但即使在基金业最发达的美国,多数机构投资者还是无法战胜市场。本文认为机构投资者的代理问题是导致其无法充分发挥信息处理优势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这种代理投资的道德风险也会给金融市场带来消极的影响。
蔡庆丰
关键词:机构投资者代理问题金融市场
全面开放背景下中资银行策略建议
2007年
2007年3月20日,银监会批准花旗、汇丰、渣打、东亚四家外资银行成立在华法人银行,允许其全面经营人民币业务。从此,中国银行业正式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开始享受与中资银行同等的国民待遇。从现状来看,由于“信任认知”,境内居民对外资银行从“接触”到“接受”,将会经历一个较长的“观望期”,短期内市场格局将不会大变。然而,这并不是说中资银行可以高枕无忧,外资银行尤其是其母行在产品、管理、服务、资源等方面强大的优势无疑是对中资银行长远发展的巨大冲击与挑战。中资银行完善自身不足、提升综合竞争力的任务迫在眉睫。
张靖
关键词:中资银行银行策略外资银行中国银行业国民待遇
美国应对资产泡沫的货币政策及其启示被引量:3
2007年
本文分析了美联储应对20世纪90年代美国股市泡沫的货币政策,认为美联储成功之处在于泡沫破灭之后进行的强有力干预,其对资产价格给予的密切关注也得到普遍认可,但是美联储在泡沫形成时期奉行的不干预政策则一直饱受争议。本文进一步指出,由于美国和美元的特殊地位,美联储的政策不具有普适性。从美国应对资产泡沫的货币政策中,我国央行可以得到以下启示:除了要密切关注资产价格外,还需要对资产价格实行对称干预,同时干预手段要多样化,政策措施也要连续,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地干预资产泡沫。
李雅丽
关键词:资产泡沫货币政策美联储
金融机构市场化对城镇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2012年
正我国各省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分组数据显示(见表1,以收入最高的10%的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除以收入最低的10%的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计算得出),在1998到2007的十年间,各省市收入差距都明显增大,其中黑龙江、江苏、浙江、广东、海南、青海的收入差距增大幅度最大。金融市场作为资金配置的主要渠道,是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就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银行存贷款在资金配置中仍然占主导地位,因此,从金融机构市场化的角度来研究收入分配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金融市场在过去的十余年间飞速的发展。
李晓峰袁轶群
关键词:动态面板模型GMM估计
期权隐含偏度风险溢酬:来自中国台湾市场的证据被引量:9
2016年
偏度风险溢酬是投资者对偏度风险所要求的回报,可由已实现偏度期望与风险中性偏度期望(隐含偏度)相减得到,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含量.本文运用Neuberger提出的无模型方法,通过构建方差互换和偏度互换合约,从台指期权价格数据中得到了已实现三阶矩和隐含三阶矩,然后根据Kozhan等的定义进一步得到已实现偏度和隐含偏度,将二者之差作为隐含偏度风险溢酬.本文对偏度风险溢酬的基本特征、信息含量、预测力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台湾市场上的期权隐含偏度风险溢酬显著异于零,偏度风险是系统性风险,这一风险因子与市场风险因子有关,但仍然是异于市场风险的定价因子;中国台湾市场上的期权隐含偏度风险溢酬的确含有未来市场尾部风险的信息,但却并不能对未来真实的尾部风险进行准确的预测,其更多地是受到投资者情绪的影响:投资者情绪越高涨,所要求的偏度风险溢酬越低,反之亦然.
陈蓉廖木英徐婉菁
关键词:投资者情绪
时代的改变
2009年
人们常说,美国打个喷嚏,全球就感冒,以此比喻美国之于世界各国的重要影响力。这次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又是一个明证——震央在美国,却迅速扩散为全球的金融风暴,并进而引发经济衰退和失业狂潮。置身于其中,我们不能不反思二战以来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发展模式,或者说,不能不思考构建危机后新的经济金融秩序。
杜朝运
关键词: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济金融秩序金融风暴经济衰退失业
两岸银行业合作发展:基于共生理论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海峡两岸银行业的合作发展问题一直为各界所关注。本文立足共生理论的视角,诠释两岸银行业的共生基础,从共生度和共生能量分配的对称性、共生界面和共生模式的有效性等方面,分析揭示当前两岸银行业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提高共生界面的广度和深度,建立良好的正向共生环境,以及重视共生密度的制约等对策建议。
杜朝运李滨
关键词:两岸银行业共生理论
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2015年的"8. 11"汇改后,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呈双向波动,汇率价差不断拉大已成常态。因此,对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探讨人民币在岸与离岸汇率价差的波动特征,运用VAR模型对汇率价差的影响因素以及传导路径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离岸人民币资金存量对汇率价差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在岸与离岸的利率价差与汇率价差呈正向相关,全球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变动会导致汇率价差的反向变动,汇率价差对四个因素都进行了冲击传导。最后提出了推进离岸市场建设、增强市场流动性等政策建议。
吴丽华奉艳红江蓝微
平衡记分卡在银行绩效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5
2004年
随着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的深入以及战略投资者的引入,国有银行的绩效管理将从单纯的绩效考核转向战略性绩效管理,引入平衡记分卡不失为国有银行绩效管理改革的有益尝试。
林宇
关键词:平衡记分卡银行绩效管理股份制国有银行战略投资者
经济学中的达尔文主义:背离与复归被引量:11
2004年
本文阐述了经济学中一个与主流范式截然相反的研究范式重视整体和演进、寻求在过程中把握经济现象含义的达尔文主义。文章首先对经济学中的达尔文主义传统和牛顿主义传统做了简单的对比;其次,简要描述了达尔文主义及达尔文—凡勃伦范式的产生和理论要点;接着,文章描述了旧制度主义和新制度主义对这一范式的背离、以及来自旧制度营垒的汉密尔顿及来自新制度营垒的诺斯对这一传统的部分复归,从而对百余年来的学术传承进行了一个比较清晰的勾画。
许文彬
关键词:经济学达尔文主义制度经济学
共16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