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扬州大学兽医学院动物医学系

作品数:202 被引量:1,260H指数:20
相关作者:严维巍符敖齐姜焱陆桐赵可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2篇期刊文章
  • 3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7篇农业科学
  • 27篇生物学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4篇病毒
  • 33篇杆菌
  • 31篇克隆
  • 29篇大肠杆菌
  • 25篇基因
  • 21篇粘病毒
  • 21篇副粘病毒
  • 18篇免疫
  • 17篇新城疫
  • 14篇传染
  • 13篇病原
  • 12篇单克隆
  • 12篇单克隆抗体
  • 12篇禽白血病
  • 12篇禽白血病病毒
  • 12篇马立克氏病
  • 12篇抗体
  • 12篇传染性
  • 10篇蛋白
  • 10篇疫病

机构

  • 201篇扬州大学
  • 16篇山东农业大学
  • 4篇内蒙古农业大...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广西大学
  • 2篇内蒙古畜牧科...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广东省医学实...
  • 2篇盱眙县畜牧兽...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江苏农牧科技...
  • 1篇解放军军需大...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江南大学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41篇王永坤
  • 37篇刘秀梵
  • 37篇张如宽
  • 32篇朱国强
  • 28篇严维巍
  • 27篇高崧
  • 24篇崔治中
  • 22篇秦爱建
  • 20篇许金俊
  • 20篇周继宏
  • 20篇彭大新
  • 17篇吴艳涛
  • 14篇金文杰
  • 14篇刘岳龙
  • 13篇刘华雷
  • 13篇田慧芳
  • 12篇焦新安
  • 12篇成大荣
  • 12篇陶建平
  • 12篇徐建生

传媒

  • 25篇扬州大学学报...
  • 21篇江苏农业研究
  • 15篇扬州大学学报...
  • 9篇中国预防兽医...
  • 8篇中国畜牧兽医...
  • 7篇中国家禽
  • 7篇畜牧兽医学报
  • 6篇中国兽医学报
  • 6篇动物医学进展
  • 6篇中国兽医科技
  • 5篇中国兽医杂志
  • 5篇微生物学报
  • 5篇病毒学报
  • 5篇江苏农学院学...
  • 4篇中国禽业导刊
  • 4篇畜牧与兽医
  • 4篇中国畜牧兽医...
  • 3篇畜禽业
  • 2篇中国动物保健
  • 2篇江苏农业学报

年份

  • 6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5篇2005
  • 15篇2004
  • 28篇2003
  • 27篇2002
  • 34篇2001
  • 51篇2000
  • 22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6
  • 6篇1900
2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内蒙株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18
2003年
本研究从曾见典型禽骨髓性白血病(Myeloid Leukosis,ML)病例的内蒙古某肉种鸡场随机选取的淘汰肉种鸡中,分离出一株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Subgroup J,ALV-J)。利用PCR和间接免疫荧光反应进行鉴定,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内蒙株可以被两对ALV-J特异性引物扩增(特异条带约2.2kb和545bp);且在特异性单抗的间接免疫荧光检测中呈现强阳性荧光反应。此外,对山东一例肉种鸡骨髓性白血病病例亦进行了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的分离与鉴定。2.2kb PCR扩增物的测序结果表明,两株分离病毒的同源性为96.9%,与己分离的SD9901和YZ9901株ALV-J同源性达94.2%~95.4%。
杨玉莹叶建强赵振华秦爱建顾玉芳
关键词: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
鹅副粘病毒分类地位之初探
对自患病鹅群分离的一株鹅副粘病毒(GPV)YG97株经经细胞凝集(HA)和红细胞凝集抑 制(HI)试验证明与NDV存在着极大的相关性。参考NDV的三个毒力指标-最小致死量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1日龄鸡脑内接种致病指...
严维巍王永坤周继宏钱忠明
关键词:新城疫F基因
文献传递
金属硫蛋白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被引量:4
2004年
采用股动脉放血并双侧颈总动脉夹闭的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缺血10min再灌注后6h、1d、3d、5d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以探讨金属硫蛋白-1(MT 1)对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的神经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在对应的各时间相,老年组SOD及GSH Px的活性均显著低于青年组(P<0 05);MDA水平显著高于青年组(P<0 05);而MT-1可显著提高SOD及GSH Px的活性、降低MDA的水平(P<0 01)。本实验证明MT 1对脑缺血再灌注有明显神经保护作用。
刘学忠崔旭王捍东王宗元
关键词:金属硫蛋白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保护
腺胃病变型鸡传性支气管炎病毒暂定名的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通过对我国“鸡传染性腺胃病”病原分离、鉴定、病原分离株的抗原性和血清型分析、病原分离株 S1 纤突基因克隆、全序列测定等多方面系统研究和分析比较 ,首次在我国提出并证明本病原是致腺胃病变型为特征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朱国强王永坤周继宏庄国宏严维巍王建业田慧芳孙龙生王碧林李玉华朱坤熹
关键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腺胃病变型
新城疫单抗ELISA试剂盒监测免疫鸡群中新城疫强毒被引量:5
2001年
应用新城疫 (ND)单抗ELISA试剂盒对 2个免疫鸡群中ND强毒感染情况及个体感染强毒后排毒动态跟踪监测 ,并平行测定其HI抗体效价。共采集泄殖腔棉拭子和血液对应样品 2 317份。结果表明 :HI效价在 2~ 14之间的个体均可检出强毒 ,其中HI效价在 6以下和 11以上的个体强毒检出率都较高。HI效价在 6以上的个体仍能感染强毒 ,强毒感染导致HI抗体水平上升 ,且感染前低者上升速度较快 ,幅度亦较大 ;并且发现排毒个体的高水平抗体是强毒感染所致。个体感染强毒后排毒过程可长达 3周 ,而且感染前抗体水平低者排毒时间相对较长。强毒一旦侵入鸡群便可在群内巡回传播 ,长期维持下来。
赵虎张如宽刘秀梵
关键词:免疫鸡群新城疫强毒排毒检测试剂盒免疫监测
一株鸡副粘病毒F基因重要片段的扩增、克隆与分析
应用RT-PCR技术对新城疫病毒(NDV)Y98株的F基因重要功能区片段扩增、克隆后进行序列测定,并与多株已报导的NDV参考株相应片段进行序列比较,经遗传基因进化树分析后,首次报导了基因Ⅶ型NDV分离株在中国大陆的存在。
严维巍王永坤周继宏田慧芳朱国强李玉峰庄国宏
关键词:新城疫禽副粘病毒
文献传递
光合细菌在家禽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00年
在青年蛋鸭、肉用雏鸡的日粮中添加 1 .5%以及在稚鳖、稚龟的水体中添加 1 .0 %的光合细菌 ( PSB)浓缩液 ,研究其对蛋鸭、雏鸡、稚鳖、稚龟生产性能及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PSB具有提高家禽、水产动物成活率、促进生长。
黄金林汤锦如王丽娟王秉栋
关键词: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光合细菌促生长作用水质净化
川金丝猴雌性生殖器官的观察被引量:3
2004年
对 3只川金丝猴 (Rhinopithecusroxellanae)的雌性生殖器官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 ,卵巢通常呈椭圆形 ,两端稍尖 ,长 1 0~ 1 8cm ,宽 0 4~ 0 6cm ,厚 0 2~ 0 4cm。有一个体呈一端大、一端小 ,中间缩细类似亚铃的形状。输卵管两侧均有系膜固定 ,输卵管上系膜仅 0 1~ 0 2cm宽。子宫略呈长筒形 ,子宫底正中沟不明显 ,子宫颈管较长 ,子宫轴与阴道轴在一直线上 ,子宫颈阴道部明显突出 ,前唇尤为明显 ,而阴道后穹比前穹深得多。阴道下半部前壁处皱襞密而高 ,形成三角形隆起 ,尖端向尿道外口。阴道前庭内前庭球明显 ,长约 0 .5cm ,宽约 0 .2cm 。
陈嘉绩陆桐
关键词:川金丝猴雌性生殖器官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
MDV Rispens 株B抗原基因的酶切及序列分析被引量:3
1999年
将马立克氏病病毒(MDV)血清I型Rispens株接种原代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待出现80%以上细胞病变后收获,提取细胞和病毒的总DNA.以此为模板,根据B抗原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出一条约2.85kb的特异性条带,双酶消化后克隆至质粒pUC19,酶切分析表明该病毒的B抗原基因上HindⅢ、EcoRⅤ、BamHⅠ、EcoRⅠ的酶切位点分布与RB1B株、GA株的完全相同,进一步序列分析表明。
彭大新刘秀梵邢力吴艳涛文其乙高崧张如宽
关键词:马立克氏病病毒PCRMDV
LaSota毒株胰蛋白酶作用试验被引量:2
1999年
在37℃条件下,用0.1%和1%胰蛋白酶分别消化新城疫病毒(NDV)LaSota毒株12和24h后,接种15日龄NDV非免疫雏鸡,接种15d内雏鸡健活,采取血清测定血凝抑制(HI)抗体效价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用0.1%和1%胰蛋白酶分别作用LaSota毒株2、4、12和24h后,接种10日龄NDV非免疫鸡胚,鸡胚平均致死时间及尿囊液中病毒血凝(HA)效价与对照差异不显著;LaSota、Clone-30和V4毒株在鸡胚成纤维细胞单层上形成病变需胰蛋白酶协助,而F8E48毒株无需胰蛋白酶协助就能形成细胞病变.本研究表明:NDV弱毒经胰蛋白酶消化后在鸡体内、鸡胚中毒力和增殖力未发生变化。
吴长新詹爱军刘慧谋张如宽
关键词:新城疫病毒胰蛋白酶毒力增殖力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