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作品数:569 被引量:3,786H指数:27
相关作者:黄蓉生王永友白显良周琪胡刘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44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8篇文化科学
  • 199篇政治法律
  • 76篇哲学宗教
  • 44篇经济管理
  • 15篇社会学
  • 5篇历史地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77篇政治
  • 156篇思想政治
  • 156篇教育
  • 155篇主义
  • 104篇治教
  • 103篇政治教育
  • 103篇思想政治教育
  • 95篇社会主义
  • 69篇社会
  • 68篇高校
  • 56篇大学生
  • 46篇马克思主义
  • 41篇文化
  • 41篇价值观
  • 41篇共产党
  • 40篇社会主义核心
  • 39篇社会主义核心...
  • 37篇中国共产党
  • 37篇国共
  • 34篇特色社会主义

机构

  • 559篇西南大学
  • 14篇教育部
  • 11篇武汉大学
  • 7篇中国社会科学...
  • 5篇湖北文理学院
  • 4篇广西科技大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重庆邮电大学
  • 3篇重庆青年职业...
  • 2篇南开大学
  • 2篇钦州学院
  • 2篇绵阳师范学院
  • 2篇重庆师范大学
  • 2篇山东财经大学
  • 2篇重庆财经职业...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大连海事大学
  • 1篇贵阳学院
  • 1篇阜阳师范学院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作者

  • 116篇黄蓉生
  • 60篇王永友
  • 47篇白显良
  • 36篇邹绍清
  • 25篇倪志安
  • 24篇周琪
  • 23篇崔健
  • 23篇罗洪铁
  • 23篇吴艳东
  • 16篇唐斌
  • 15篇靳玉军
  • 15篇李强
  • 14篇陈跃
  • 14篇李国安
  • 14篇冯颜利
  • 13篇黄其洪
  • 13篇张国镛
  • 12篇马昊
  • 10篇王丰
  • 10篇张永红

传媒

  • 45篇思想理论教育...
  • 44篇思想教育研究
  • 42篇学校党建与思...
  • 40篇西南大学学报...
  • 33篇思想理论教育
  • 20篇马克思主义研...
  • 16篇思想政治教育...
  • 15篇重庆邮电大学...
  • 14篇社会主义核心...
  • 13篇探索
  • 13篇高校辅导员
  • 9篇教学与研究
  • 9篇马克思主义理...
  • 8篇马克思主义与...
  • 8篇重庆社会科学
  • 6篇哲学研究
  • 6篇中国高校社会...
  • 6篇文化软实力
  • 5篇中国德育
  • 4篇国外理论动态

年份

  • 3篇2024
  • 29篇2023
  • 40篇2022
  • 37篇2021
  • 49篇2020
  • 31篇2019
  • 43篇2018
  • 39篇2017
  • 33篇2016
  • 25篇2015
  • 43篇2014
  • 22篇2013
  • 19篇2012
  • 22篇2011
  • 15篇2010
  • 34篇2009
  • 26篇2008
  • 35篇2007
  • 13篇2006
  • 1篇2005
5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当代大学生入党中的政治诚信状况调查与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文章对大学生入党中的政治诚信状况进行调研,对不同类型大学生入党选择中的政治诚信状况及不同类型大学生入党动机的诚信状况作了调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邹绍清董娅
关键词:政治诚信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三因”要求论析被引量:17
2017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体现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深刻回答了事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根本指导。讲话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指明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破解短板问题的正确路径,标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履行育人育才职责的科学方法,规定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肩负办学治校使命的原则遵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谋求"三因",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实现"三因",要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
黄蓉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适应服务律”探赜
2023年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从一个角度来说就是适应和服务的历史。纵观学科近40年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贯穿始终的一条基本规律就是要适应并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适应服务律”。这一规律是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要求与该学科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所体现出来的客观趋势,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过程中最本质的关系,体现了适应与服务的有机统一。该规律具体呈现为“适应服务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适应服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适应服务人的全面发展”等样态。
颜叶甜黄蓉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若干思考被引量:19
2011年
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具体包括目标引领、任务引领和方法引领等方面。将系统分析法、要素交互法和协同共生法等方法论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拓展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有益探索。
邹绍清李国安李伟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被引量:5
2011年
中国共产党90年发展历程表明,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最大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完成和推进"三件大事"、取得"三大成就",是这一政治优势的有力证明,同时也是密切联系群众基本立场的深刻反映。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法宝,做好群众工作是党发挥政治优势的实践要求。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应进一步发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大政治优势,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黄蓉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政治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群众路线群众工作党的建设
免费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方式创新研究——基于师范生教学技能要素分析被引量:24
2012年
积极抓好免费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方式创新是认真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和教育公平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培养大批优秀教师和未来教育家的关键。要充分认识培养免费师范生教学技能的重要性;努力把握其适应我国素质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操作技能、教学反思和教育教学研究技能及其要求;积极创新培养方式:改革免费师范生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创建教学技能培训中心,加强高校与实践基地合作培养,改革教学实习环节,尝试学生自主训练与志愿者指导相结合。
邹绍清
关键词:免费师范生教学技能
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生态文化教育论析被引量:2
2017年
在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的今天,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大学生生态文化的教育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是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提升大学生生态危机意识和生态文化素养、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人才保证,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世界观、生态伦理、生态价值、生态法制规范、生态文明行为的教育;探索生态文化专题讲座、案例教学、新媒体情境及社会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创新,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重要保障。
邹绍清崔建西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生态文化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务必善于运用“底线思维”被引量:8
2014年
善于运用"底线思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角色与使命的内在要求,是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现实挑战的形势使然,是适应当代大学生心理与思想观念变化的客观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坚守职业角色底线,要具备把控方向的前瞻意识,要将先进思想引领与"底线教育"有机结合,将"底线思维"践行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践的全过程。
吴艳东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大学生
论“三个面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与指导价值被引量:6
2014年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结合国内建设和国际发展形势提出了"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三个面向"构成了邓小平教育理论中的标志性战略思想。"三个面向"一经提出,便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三个面向"在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居于重要地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战略的思想渊源,启示和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新观念、丰富内容、创新手段。
黄蓉生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立德与树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操守的践行被引量:8
2021年
思政课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水平。思政课教师在立德树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是讲好思政课的基础,也是建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主力军和实现协同育人的业务骨干。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要永葆深厚的政治修养和情怀,具有思维新视野广的业务素养,拥有自律严和人格正的师德素养。因此,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操守的践行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在立德树人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和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明确教师职业的功能定位。有效调动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业人才,创新授课内容和育人方法,全方位践行立德与树人的职业操守。
黄蓉生蒋朝林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操守
共5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