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作品数:349 被引量:2,837H指数:27
相关作者:宋乃庆邹尚智李卓徐仲林张六莲更多>>
相关机构: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宝鸡文理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33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1篇文化科学
  • 14篇哲学宗教
  • 5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政治法律
  • 2篇历史地理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艺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79篇教育
  • 55篇数学
  • 55篇教学
  • 54篇教师
  • 40篇课程
  • 36篇基础教育
  • 28篇义务
  • 27篇义务教育
  • 24篇文化
  • 19篇小学数学
  • 18篇课堂
  • 15篇测评
  • 14篇人工智能
  • 14篇小学教师
  • 14篇小学生
  • 14篇STEAM
  • 13篇实证
  • 13篇数学课
  • 12篇中小学教师
  • 7篇意蕴

机构

  • 340篇西南大学
  • 10篇华东师范大学
  • 7篇重庆市教育科...
  • 6篇海南师范大学
  • 5篇宝鸡文理学院
  • 5篇中国教育学会
  • 5篇特拉华大学
  • 4篇贵州师范大学
  • 4篇凯里学院
  • 4篇浙江师范大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重庆工业职业...
  • 3篇重庆市教育委...
  • 3篇重庆第二师范...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青岛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重庆三峡学院

作者

  • 134篇宋乃庆
  • 25篇杨欣
  • 21篇范涌峰
  • 17篇于波
  • 14篇王天平
  • 13篇张辉蓉
  • 11篇王正青
  • 9篇罗士琰
  • 9篇李毅
  • 8篇唐恒钧
  • 8篇肖林
  • 8篇裴昌根
  • 8篇赵鑫
  • 7篇张家军
  • 6篇罗琳
  • 6篇唐小为
  • 6篇徐仲林
  • 6篇王标
  • 5篇陈婷
  • 5篇蔡金法

传媒

  • 28篇中国教育学刊
  • 20篇课程.教材....
  • 20篇教育与教学研...
  • 19篇中国电化教育
  • 16篇西南大学学报...
  • 10篇数学教育学报
  • 10篇教育研究
  • 7篇民族教育研究
  • 7篇华东师范大学...
  • 7篇现代中小学教...
  • 6篇教育研究与实...
  • 6篇今日教育
  • 6篇教育科学文摘
  • 6篇中国教育科学...
  • 5篇教育发展研究
  • 5篇电化教育研究
  • 5篇湖南师范大学...
  • 5篇素质教育大参...
  • 5篇教师教育学报
  • 4篇教育与经济

年份

  • 1篇2024
  • 38篇2023
  • 46篇2022
  • 49篇2021
  • 29篇2020
  • 16篇2019
  • 24篇2018
  • 22篇2017
  • 20篇2016
  • 11篇2015
  • 11篇2014
  • 10篇2013
  • 19篇2012
  • 13篇2011
  • 13篇2010
  • 12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3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小学信息化教学关键影响因素的多维度比较研究被引量:16
2017年
该文通过对我国东、中、西地区20余所中小学1423名教师调研发现,信息化教学受到教师个体、学生个体和学校管理三个关键因素的影响。在教师个体层面,教师受性别、教龄和区位因素的制约,在教育技术的感知易用性和实际应用能力维度上表现出差异;在学生个体层面,学生受学段和区位因素制约,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与师生互动的质量对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表现出差异;在学校管理层面,学校受到所在地区、学校等级及位置的制约,在制度管理、设备支持、社会规范和评价激励机制上表现出差异。针对上述影响因素的差异,该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李毅王钦吴桐张晓辉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影响因素
学生STEAM素养的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被引量:9
2021年
基于文献研究和实证调研,探析得出学生STEAM素养的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其内涵是整合科学、技术、工程、人文艺术和数学领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围绕指向个体、社会和生活世界的实践认知、人际交互和综合影响活动展开,学生在心理认知、情境学习、实践探究、社会交往、理性决策、创意展示和影响评估七方面素养的总和。其意义在于培养具有STEAM素养的综合型人才,提升教师对STEAM素养的认知和重视STEAM素养的培育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其表现形式分为实践认知、人际交互、综合影响三个层面。
宋乃庆陈珊沈光辉
初中生数学学习成败归因的调查研究
对526名初中生数学学习成败归因状况进行了调查并结合归因理论加以分析,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1)学习兴趣、数学基础、教学方法和学习能力是影响优生数学学习的首要原因,且优生倾向于把自己的数学学习成功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可...
裴昌根
关键词:初中生数学学习归因
文献传递
国外促进城乡学校师资均衡配置的政策与举措被引量:10
2015年
师资是教育人力资源的核心,是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关键。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城乡学校师资的均衡,采取了定向培养聘用、实施专项补贴、开展城乡交流、强化在职培训、完善政策体系等措施,解决农村学校教师职位空缺,增强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带动城乡师资水平一体化,促进现有教师队伍专业化,推动师资均衡配置制度化。研究国外有关城乡教师均衡配置的经验,对推进我国城乡教师均衡配置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王正青
关键词:基础教育城乡统筹师资均衡
“后减负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态重构被引量:45
2021年
进入新时代以来,基础教育减负问题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减负主体和减负对象从单一走向多元,减负方式从线性思维走向系统思维,基础教育逐步进入“后减负时代”。然而,时至今日,减负依然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周而复始的基础教育“减负令”效果差强人意,症结在于千年考试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社会阶层固化和社会流动通道窄化、科层化的教育政绩考核制度、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与教育发展不均衡、商业资本的强势介入等社会生态失衡,“双减”政策对于治理上述问题具有全新的价值论、方法论和认识论意义。“后减负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态重构,要直面根源性问题,重新回归教育初心和本质规律,拓宽社会上升渠道并消解人才和职业偏见,实施基础教育特色化发展战略,推进以个性化、开放化、智慧化为特征的课程改革,构建以教育生态为核心指标的政府绩效考核制度和自主多元的考试招生制度。
范涌峰
关键词:基础教育
参与数学文化活动对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基于对11228名小学数学教师的实证调研被引量:1
2023年
基于对11228名小学数学教师的实证调研,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参与不同类型数学文化活动对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参与数学文化课题研讨活动、数学文化节活动与教师专业发展及其分维度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相比于数学文化优质课大赛,参加数学文化课题研讨和数学文化节活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更加显著。其中,数学文化优质课大赛中的讲课大赛对小学数学教师专业行为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数学文化课题研讨活动中的数学文化经验交流比论文征文比赛和小课题研究更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此外,数学文化活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存在学校位置、教师任教年级、性别、教龄和学历差异。上述结果表明了参与数学文化活动的重要意义,并为更好地开展数学文化活动、促进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路径参考。
陈婷孙琪琪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教师专业发展
西南地区农村义务教育三级课程实施现状、问题与对策被引量:2
2012年
义务教育三级课程经历了十年的实验,教师普遍认为符合教育发展的需求。从对西南地区农村学校的调查来看,各省基本建立了三级课程体系,国家课程得到了有效实施,但艺体等课程实施仍不理想;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热火朝天,建立了相关的制度和开发模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监管不力等问题;农村学校三级课程的实施遭受观念、评价、师资、课程资源等主要问题,需要探寻相应的对策,不断改进。
王标宋乃庆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三级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弘扬陶行知教育思想 深化教育改革被引量:1
2012年
陶行知先生在“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一文中阐述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观点。同时,他还提出了为大众服务的普及教育思想,并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提出了创造教育思想。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当前深化教育改革颇有启迪。
徐仲林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普及教育
基于创客教育视角的初中生创新能力测评模型构建与应用被引量:5
2022年
创新能力是创客教育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之一,创新能力评价在创客教育中至关重要。研究基于创客教育视角明确了初中生创新能力的内涵与操作型定义,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析出初中生创新能力包含创新品质、创新思维、创新技能3个一级指标以及创新意识等9个二级指标,研制了《初中生创新能力测评量表》,构建了初中生创新能力测评模型Y=0.32Y_(1)+0.29Y_(2)+0.39Y_(3),并验证了测评模型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运用该测评模型对重庆市12所学校3911名初中生进行应用验证,结果表明初中生创新能力达到中等以上水平,但在创新技能维度上得分较低,男生创新能力优于女生,初二、初三学生创新能力优于初一学生,城市学生创新能力优于农村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创新能力优于一般或不太好的学生。建议拓展创客教育学习场域,着重提升学生创新技能;加强创客项目的普及与分层,吸引更多女生参与创客项目;转变创客教育学习观念,提高新生群体学习兴趣;增强技术赋能与特色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
沈光辉高鑫宋乃庆
关键词:初中生测评模型
数学学业表现能力测评体系构建——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实践被引量:15
2020年
从国家层面了解中国数学教育质量整体状况,有效地测量评价中国数学教育质量状况是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基本目标.基于2015—2018年两轮数学学科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实践,介绍了作为监测理论框架核心内容的数学表现能力指标体系.其中包括运算能力、空间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多个表现能力维度.在此基础上,对于该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命题原则及相应的监测结果做出述评.
王立东杨涛王烨晖史宁中宋乃庆刘晓玫马复
关键词:数学学科
共3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