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安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作品数:158 被引量:660H指数:13
相关作者:郭继华王涛刘彦平王晓翠陈喜锋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6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7篇化学工程
  • 3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5篇金属学及工艺
  • 13篇电气工程
  • 13篇理学
  • 9篇建筑科学
  • 8篇冶金工程
  • 7篇政治法律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天文地球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电子电信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历史地理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矿业工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0篇碳化硅
  • 13篇陶瓷
  • 10篇温度场
  • 9篇纳米
  • 8篇树脂
  • 8篇钛酸
  • 8篇复合材料
  • 8篇复合材
  • 7篇
  • 6篇多孔
  • 6篇多孔陶瓷
  • 5篇电性能
  • 5篇SIC
  • 4篇电热
  • 4篇电致发热
  • 4篇性能研究
  • 4篇乙烯
  • 4篇涂层
  • 4篇钛酸铋
  • 4篇钛酸铋钠

机构

  • 158篇西安科技大学
  • 8篇西安建筑科技...
  • 8篇西安交通大学
  • 7篇西北工业大学
  • 6篇西安理工大学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兰州理工大学
  • 2篇榆林学院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长沙矿冶研究...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安近代化学...
  • 1篇龙岩学院
  • 1篇空军工程大学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淄博职业学院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温州大学

作者

  • 40篇王晓刚
  • 27篇杨建业
  • 15篇强军锋
  • 14篇樊子民
  • 12篇陈杰
  • 12篇李晓池
  • 11篇彭龙贵
  • 11篇余竹焕
  • 9篇杜慧玲
  • 9篇邓军平
  • 8篇杨志远
  • 8篇田欣伟
  • 7篇华小虎
  • 7篇李会录
  • 6篇梁世飘
  • 6篇郭继华
  • 6篇李颖
  • 6篇王涛
  • 5篇张日恒
  • 5篇邵水源

传媒

  • 16篇西安科技大学...
  • 14篇同舟共进
  • 7篇化工新型材料
  • 6篇煤炭学报
  • 5篇铸造技术
  • 4篇硅酸盐通报
  • 4篇2007高技...
  • 3篇化学工程师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中国胶粘剂
  • 3篇无机材料学报
  • 3篇西安科技学院...
  • 3篇压电与声光
  • 3篇2007高技...
  • 2篇腐蚀与防护
  • 2篇燃料化学学报
  • 2篇硅酸盐学报
  • 2篇金刚石与磨料...
  • 2篇甘肃科技
  • 2篇化学推进剂与...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2篇2009
  • 29篇2008
  • 41篇2007
  • 29篇2006
  • 24篇2005
  • 14篇2004
1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添加剂对电热元件性能的影响
以 a-SiC 为原料添加 AlO、FeO、HBO进行了 SiC 电热元件的烧结,研究了不同助剂的含量对 SiC 电热元件的密度、气孔率、电阻率的影响,还研究了混合添加剂对 SiC 电热元件的影响。并研究了 SiC 电热...
朱海马李晓池张岳涛
关键词:添加剂电热元件电阻率
文献传递
细石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与工艺控制
2007年
细石混凝土是由水、水泥及小石子组成的混凝土,目前地下工程中混凝土使用量越来越多,但优质的天然砂资源日渐枯竭,推广应用细石喷射混凝土是必要的。结合施工情况,介绍了细石喷射混凝土技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选定、施工工艺的控制要点。
张日恒苏敬军
关键词:配合比设计
ZMT3/NZC“三明治”叠层结构低温共烧研究
2008年
采用湿法拉膜成型工艺,以收缩率大的(Zn_(0.7)Mg_(0.3))TiO_3(简称ZMT3)材料作为夹层材料,以收缩率相对小的铁氧体材料(Ni_(0.8)Zn_(0.12)Cu_(0.12))Fe_(1.96)O_4(简称NZC)作为两边收缩控制层,获得"三明治"叠层结构.以独特的零收缩差技术,制备了界面结合紧密,无翘曲变形、开裂等缺陷,可于900℃烧结的"三明治"结构叠层共烧体,其最佳介电性能为:ε_r=12,tanδ=9.84×10^(-4).这项新技术的提出,为解决异种材料共烧时所经常产生的翘曲、变形等缺陷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刘向春田长生
关键词:陶瓷复合材料
多热源SiC合成炉温度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利用自行设计的多热源碳化硅合成炉,研究非封闭及封闭合成炉炉表及其上方各点的温度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表面负荷为13W/cm2,非封闭合成SiC,炉表最高温度约为600℃;封闭合成SiC,炉表最高温度为1061℃,距离炉表50cm高的集气罩最高温度为440℃;使用高挥发份或高固定碳含量的碳质原料、或者通过"引射"装置可以降低炉内各点及集气罩的温度。
王爱民白妮王晓刚
关键词:碳化硅CO温度
硫掺杂TiO_2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次甲基蓝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以TiC14、(NH4)2SO4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硫掺杂纳米TiO2,利用XRD、TEM、FTIR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光催化降解次甲基蓝溶液.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TiO2为锐钛矿晶型,具有超强酸特征,平均粒径分布为10~30nm,S掺杂对TiO2的晶粒长大有抑制作用,经过硫掺杂的纳米TiO2光催化活性明显优于纯TiO2.
杨志远彭龙贵周安宁刘彦平
关键词:纳米TIO2硫掺杂光催化次甲基蓝
国内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改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07年
目前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作为一种高性能树脂基体应用广泛。文中概述了国内二元胺改性BMI树脂、烯丙基化合物改性BMI树脂、热塑性树脂改性BMI树脂、弹性体改性BMI树脂及其他一些BMI树脂的改性方法。
安群力齐暑华周文英史翔
关键词:双马来酰亚胺改性韧性
β-型碳化硅晶须与颗粒的制备及特性表征被引量:6
2006年
采用气(V)-液(L)-固(S)反应法(简称VLS法),用廉价的煤、石英、石油焦、石墨等为原料在无限微热源炉中成功合成出具有高强度、高硬度和高结晶性能的碳化硅材料;该材料可广泛用作耐磨材料,耐高温材料,半导体电子材料以及航天航空所需的增强增韧型特种复合材料。并运用SEM,XRD,Zeta等分析测试技术对S iCw和S iCp的形态、显微结构和Zeta电位等性能进行了研究。
彭龙贵王晓刚杨晓凤华小虎曾志飞
关键词:碳化硅晶须
走近澳门
2006年
写下这个题目,不禁哑然失笑。我,一个从未到过澳门,甚至至今尚未踏进广东地界的北方汉子,有资格说澳门吗?有。古人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李敖先生没有去过北京法源寺,不也写出了长篇小说《法源寺》吗?凭借当今丰富快捷的资讯,我知道澳门。
杨建业
关键词:娱乐场一国两制公务员
煤矸石/石英砂与无烟煤合成β-SiC微粉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煤矸石或石英砂与无烟煤反应得到了β-SiC微粉。研究表明:产率随功率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30kW时,β-SiC产率达到最大值为87%;合成β-SiC时,煤矸石与石英砂相比合成温度低、反应速度快、产率高;通过化学分析、XRD、粒度分析仪等测试手段表明获得的β-SiC微粉的含量为98~99.73%,粒度分布范围为3~110μm,平均粒径约为28μm。合成的β-SiC微粉在高级耐火材料、结构陶瓷原料、精密研磨材料等领域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
童长青刘永胜王晓刚李晓池
关键词:Β-SIC微粉煤矸石无烟煤
有机硅泡沫材料的制备被引量:11
2008年
以羟基封端硅氧烷为基体制备有机硅泡沫材料并分析其反应机理。分析了有机硅泡沫材料的反应原理,通过对羟基硅油黏度、催化剂种类及其用量、成核剂种类的筛选,确定了制备有机硅泡沫材料的配方:羟基硅油100 g、乙烯基硅油10 g、含氢硅油19 g、季铵碱5 g、纳米碳酸钙9 g、自由发泡温度173℃,发泡时间15 min,在此条件下能够制得发泡倍率较高,泡孔无塌陷、耐热性突出的有机硅泡沫材料。
李颖张亮彭龙贵
关键词:发泡羟基硅油含氢硅油乙烯基硅油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