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林学院环境科技学院生态环境研究所

作品数:24 被引量:798H指数:19
相关作者:俞益斌刘兴泉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4篇土壤
  • 8篇雷竹
  • 5篇养分
  • 5篇有机碳
  • 4篇施肥
  • 4篇笋用
  • 4篇土壤微生物
  • 4篇土壤养分
  • 4篇重金
  • 4篇重金属
  • 4篇微生物
  • 4篇雷竹林
  • 3篇杉木
  • 3篇杉木林
  • 3篇笋用竹
  • 3篇土壤活性
  • 3篇土壤微生物量
  • 3篇重金属含量
  • 3篇竹笋
  • 3篇微生物量

机构

  • 23篇浙江林学院
  • 2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省临安市...

作者

  • 17篇徐秋芳
  • 14篇姜培坤
  • 10篇俞益武
  • 4篇吴家森
  • 3篇杨芳
  • 2篇钱新标
  • 2篇叶正钱
  • 1篇邬奇峰
  • 1篇王俊奇
  • 1篇周蕾芝
  • 1篇罗煦钦
  • 1篇刘兴泉
  • 1篇王纪杰
  • 1篇俞益斌

传媒

  • 9篇浙江林学院学...
  • 6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浙江林业科技
  • 2篇当代生态农业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5篇2005
  • 3篇2004
  • 7篇2003
  • 6篇2002
  • 2篇2001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灌木林与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库的比较研究被引量:72
2005年
为了解灌木林生长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采样分析了灌木林表层 (0~ 2 0cm)土壤的有机碳含量 ,并与相同生境的阔叶林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灌木林土壤微生物量碳 (0 6 2 3g kg)、水溶性有机碳 (0 189g kg)及它们占总有机碳的比率 (分别为 3 94 %和 2 2 7% )显著高于 (P <0 0 5 )阔叶林土壤 ,其相应的含量分别为 0 338g kg和 0 14 8g kg、百分比为 2 2 7%和 1 12 % ,而灌木林土壤总有机碳 (17 84g kg )、易氧化态碳 (9 5 0g kg) ,特别是易氧化态碳占总有机碳的比率 (5 3 4 1% )与阔叶林 (15 5 1g kg、8 2 6g kg、5 3 2 6 % )无显著差别 ,2种土壤的全氮、水解氮、有效磷含量及所测酶的活性也无显著差异 .2种林分土壤的微生物量碳、易氧化态碳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间相关性均达显著水平 ,而水溶性有机碳与土壤总有机碳的相关性只有灌木林土壤达极显著水平 .土壤有机碳与土壤氮素含量都有较好的相关性 .阔叶林土壤蔗糖酶、脲酶、蛋白酶及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及易氧化态碳含量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 ,而灌木林土壤只有蔗糖酶活性与各类碳有机碳有显著相关性 。
徐秋芳姜培坤沈泉
关键词:灌木林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库
雷竹笋硝酸盐含量及其与施肥的关系被引量:31
2004年
为了解高效栽培雷竹Phyllostachyspraecox林竹笋硝酸盐含量现状,探讨施肥和竹笋硝酸盐含量关系,采集了浙江省雷竹主产区70个样点的竹笋样品,布置了肥料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雷竹笋硝酸盐含量为(745 24±358 11)mg·kg-1,变异系数为48 05%,70个样点中有48个样点竹笋硝酸盐含量超过WHO/FAO卫生标准,以竹笋煮、炒煮后硝酸盐含量下降70%计,有11 43%的雷竹笋属于严重污染。肥料试验表明,随着全年施肥量的增加,雷竹笋硝酸盐含量明显增加。有机无机肥混合施用可显著减少竹笋硝酸盐积累,综合产量和硝酸盐含量,以年施肥量为尿素487 5kg·hm-2,复合肥750 0kg·hm-2和猪栏肥56 25t·hm-2的处理较为理想。冬季覆盖增加了雷竹笋硝酸盐含量,试验的6个处理中未覆盖竹林竹笋硝酸盐含量平均比覆盖竹林低33 48%。
姜培坤徐秋芳
关键词:蔬菜园艺雷竹竹笋施肥
不同施肥雷竹林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动态分析被引量:21
2005年
为了解早产高效雷竹林施肥与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关系,在浙江省雷竹主产区布置了肥料试验,动态采集了各处理土壤样品,用ICP法分析了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结果表明:Pb、Cd、Zn、Cr和Cu5种重金属有效态含量,无论是在有机肥化肥混合处理区还是纯化肥处理区随时间变化均有较大波动,5种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均表现为8月份含量较高,以后则明显下降,到次年4月份又明显升高。比较不同施肥处理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发现,有效Zn和有效Cr含量在3个不同用量的纯化肥间有显著差异,而不同用量有机肥化肥混施处理间所有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均无显著差异,有效Pb、Cd、Cu在不同用量纯化肥处理间差异性也不显著。土壤有效Pb、Cr和Zn含量覆盖区显著高于不覆盖区,3种重金属有效态含量覆盖区分别是不覆盖区的1.59倍、1.30倍和1.26倍。
姜培坤徐秋芳
关键词:雷竹施肥土壤重金属笋用竹
木荷林凋落物的归还动态及分解特性被引量:29
2004年
通过对杭州常绿阔叶林中凋落物的定位观测研究表明,该系统中年均凋落物量为5.85t/hm2,其中以叶最多,占总量的79.5%,枝果较少,分别占7.1%和13.4%。归还动态呈双峰型,即4月和9月为2次高峰。凋落物的半分解时间为1.59a,分解动态呈指数衰减规律。凋落物的年养分归还量达223.69kg/hm2。木荷林中凋落物的现存量为7.47t/hm2。平均分解率为45.18%。林分中凋落物量还处于增长阶段。
俞益武吴家森
关键词:归还动态养分归还
雷竹笋重金属含量及其与施肥的关系被引量:28
2004年
为了解高效栽培雷竹笋重金属含量(质量分数)现状,探讨施肥和竹笋重金属含量的关系,采集了浙江省雷竹主产区70个样点的竹笋样品进行测定,布置了肥料试验。结果表明,高效栽培雷竹笋重金属镉(Cd)、铅(Pb)、锌(Zn)、铬(Cr)、铜(Cu)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0 009mg·kg-1,0 093mg·kg-1,8 780mg·kg-1,0 026mg·kg-1和0 830mg·kg-1,对照我国蔬菜卫生标准,研究区雷竹笋均未出现重金属超标现象。相关分析显示,竹笋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重金属全量无显著相关性,但与土壤重金属有效态之间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定位试验表明,不同施肥量处理间竹笋重金属含量均无显著差异,但有机肥化肥混施处理竹笋Pb和Cu含量明显高于纯化肥处理。雷竹覆盖区与不覆盖区间竹笋重金属含量没有实质性差异。
姜培坤徐秋芳罗煦钦王俊奇
关键词:雷竹竹笋重金属化肥
商品林地土壤养分贫瘠化评价被引量:19
2002年
以常绿阔叶林为参比 ,分析了红壤上人工杉木林、毛竹林、茶园和果林 4类商品林地土壤养分贫瘠化状况。结果表明 :在 7项养分指标中 ,土壤全磷和有效磷贫瘠化程度最强 ,中度贫瘠和严重贫瘠两级之和平均达到了6 8.1 5 %和 73 .4 0 % ;土壤全钾和速效钾贫瘠化程度相对较轻 ,特别是全钾中度和严重贫瘠之和只占 4 4 .71 %。比较不同商品林地 ,土壤养分贫瘠化程度为杉木林 >笋用竹林 >茶园 >果林 ,它们的土壤养分贫瘠化综合指标值 (IN-DI)分别为 0 .4 793 ,0 .5 4 86 ,0 .6 0 1 8,0 .6 6 4
徐秋芳俞益武姜培坤
关键词:杉木林笋用竹林茶园果林土壤养分
不同林分下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研究被引量:176
2005年
采样分析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和人工杉木林不同层次土壤的活性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 :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易氧化态碳含量高于马尾松与杉木林土壤 ,杉木林土壤水溶性碳含量相对较低。从不同层次看 ,土壤微生物量碳、易氧化态碳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加深而递减。水溶性碳、微生物量碳和易氧化态碳占总有机碳的比率分别波动在 0 31%~ 1 18%、0 90 %~ 2 5 1%和 7 0 3%~ 2 9 5 2 %之间 ,其中 ,土壤水溶性碳占总有机碳比率为马尾松林 >常绿阔叶林 >人工杉木林 ,易氧化态碳占总有机碳比率常绿阔叶林明显高于马尾松林和杉木林。不同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比率随剖面从上到下均表明出上升趋势 ,而易氧化态碳占总有机碳比率随剖面加深有规律地下降。土壤有机碳总量与各活性碳之间以及各类活性碳之间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姜培坤
关键词:活性有机碳碳库土壤微生物量碳林分水溶性有机碳
施肥对雷竹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48
2005年
采用重施肥料试验研究了不同重施肥习惯对雷竹林土壤碳库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有机肥、化肥混合处理土壤总有机碳(TOC)、水溶性碳(WSOC)、微生物量碳(MBC)、矿化态碳(MC)及WSOC/TOC、MBC/TOC和MC/TOC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各处理.3个有机肥、化肥混施处理中,随着有机肥用量减少,TOC、WSOC、MBC和MBC/TOC显著下降,有机肥用量减少一半,上述各类碳分别下降1075%、1202%、3094%和2261%.单施化肥处理中,氮素用量超过10095kg·hm-2·年-1会使土壤WSOC、MBC、MBC/TOC明显降低.雷竹土壤TOC、WSOC、MBC和MC两两之间相关性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进一步通过6个处理变异系数分析发现,土壤MBC、MBC/TOC是衡量雷竹土壤碳库质量的最佳指标.
姜培坤徐秋芳
关键词:雷竹土壤施肥有机碳
天然林改为经济林后土壤微生物量的变化被引量:39
2003年
为了解天然林改为经济林后土壤生物学性质发生的变化,采集了从天然马尾松林改变而来并经营了7年的青梅林、板栗林、早竹林和梨园土壤样品。分析结果表明:天然马尾松林改成经济林后,土壤微生物量发生了不同的变化。早竹土壤的微生物量碳、氮明显增高,0~0.2m土层分别比马尾松林增加了28.96%和26.03%;青梅林土壤下降幅度最大,微生物量碳、氮分别比马尾松林下降了36.21%和22.19%(0~0.2m土层)。虽不同经济林土壤微生物量有较大变化,但不同经济林土壤微生物碳氮比变化不大,它们变动均在6.15~8.15。土壤微生物碳与微生物氮之间及其与土壤总碳量、全氮、水解氮、有效磷之间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
俞益武徐秋芳
关键词:马尾松经济林土壤微生物量
不同森林植被下土壤酶活性研究被引量:21
2003年
采样分析了湖州市马尾松林、毛竹林和杉木林3种林分土壤的酶活性。结果表明,毛竹林土壤的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马尾松林和杉木林(P<0.05),而马尾松林与杉木林之间无明显不同。从3种林分总体上分析,土壤脲酶、蛋白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含量具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相关性。而单个林种土壤酶活性与养分含量的相关性均不理想,且林种间存在较大差异。
徐秋芳朱志建俞益斌
关键词:森林植被土壤酶活性蔗糖酶磷酸酶土壤养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