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研究所

作品数:44 被引量:965H指数:16
相关作者:朱孝平程萌萌阙仁镇杨真真胡玥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系嘉兴学院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文化科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3篇教学
  • 11篇教育
  • 5篇网络
  • 5篇课程
  • 5篇教学设计
  • 5篇非正式
  • 5篇非正式学习
  • 4篇虚实融合
  • 4篇数字化
  • 4篇博物
  • 4篇博物馆
  • 3篇主义
  • 3篇网络课程
  • 2篇大学生
  • 2篇信息技术
  • 2篇信息加工
  • 2篇行为主义
  • 2篇性学
  • 2篇学科
  • 2篇学习环境

机构

  • 44篇浙江大学
  • 7篇浙江师范大学
  • 2篇赣南师范大学
  • 2篇嘉兴学院
  • 2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 1篇哥伦亚比亚大...
  • 1篇科罗拉多大学
  • 1篇江苏白蒲高级...

作者

  • 33篇张剑平
  • 6篇张家华
  • 5篇李艳
  • 5篇杨进中
  • 4篇盛群力
  • 4篇夏文菁
  • 4篇李红美
  • 3篇彭超云
  • 3篇陈仕品
  • 2篇朱孝平
  • 2篇刘小晶
  • 2篇林晓芬
  • 2篇钟琦
  • 2篇黄丽英
  • 2篇许玮
  • 2篇杨真真
  • 1篇程萌萌
  • 1篇郑颖
  • 1篇李杭彩
  • 1篇郭玉清

传媒

  • 11篇远程教育杂志
  • 7篇中国电化教育
  • 5篇电化教育研究
  • 4篇现代教育技术
  • 2篇中国教育技术...
  • 1篇中国职业技术...
  • 1篇开放教育研究
  • 1篇比较教育研究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现代远程教育...
  • 1篇软件导刊
  • 1篇第五届全国教...

年份

  • 2篇2016
  • 8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7
  • 4篇2004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4MAT学习循环圈理论的MOOCs教学设计探究
伴随新兴的教学理念和新信息技术的不断涌现,各个领域对在线教育的研究不断深入。本文以当前MOOCs的教学设计研究成果来分析探讨MOOCs教学设计现状,列举了MOOCs教学设计创新课程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CIC课程。通过基于...
杨锦云李艳
关键词:教学设计
教学视频微型化改造与应用的新探索被引量:94
2013年
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的深度融合,如何利用技术手段创建课程微视频,用其来促进有效学习,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已倍受人们的关注。为提高已建成的优质课程视频资源的使用价值,丰富微型学习资源,该文针对现有教学视频改造成微型资源的问题,设计与开发了视频微型化编辑与播放系统,在不破坏原有视频文件的前提下,实现了视频在任意时间段的分割和组合播放功能。同时,探索了经过视频微型化编辑与播放系统编辑后的微型视频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模式。
刘小晶张剑平
关键词:教学视频微型化
分析和选择教学策略及方法被引量:19
2004年
一般的教学设计模式都少不了“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要制定教学策略”这一环节(Andrew& Goodson,1980,p.5),然而在各种教学设计模式中,教学策略的含义和目的却大相径庭。传统的教学设计模式常把教学策略等同于选择教学传递方式(如讲授、演示、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和教学支持活动(如练习、辅导)(Tracey,Flynn,& Legere,1970)。如果把这些教学策略的概念与精细加工理论(Reigeluth& Stein,1983)所提出的“包容性排序,自我调整、综合、总结和激活认知策略”等教学策略作一比较,我们不难看出不同的教学设计人员对教学策略的定义并不一致,许多所谓的教学策略其实只是呈现方式而已。本文首先对交互式教学设计模式中的教学策略及其教学方法加以界定和区分,然后列举出一系列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最后提出帮助设计人员优选教学方法的决策思路。
David H.JonassenR.Scott GrabingerN.Duncan C.Harris褚献华
关键词:教学策略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创新——第十五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2011)综述被引量:6
2011年
创新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原动力,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理论与实践,不仅关注信息技术支持教育创新,更要注重促进教育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第十五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2011)于5月29至31日在浙江大学举行,大会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创新"为主题,彰显了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当前,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重点,正在从教育技术和方法的创新转向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创新。本届大会收到论文1300余篇,来自美国、新加坡、意大利以及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上百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小学校,共500多名代表,就移动与泛在学习、教育游戏与非正式学习、ICT在华文教育中的应用、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与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数字化学习环境构建与教育软件设计、数字化测试与评价、数字化学习与企业培训、中小学ICT教育与应用等专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交流。
张剑平陈仕品杨进中胡水星
关键词:GCCCE信息技术教育创新可持续发展
翻转课堂模式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36
2014年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高校课程教学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使高校教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该文从分析"数据结构"课程教学现状和翻转课堂的概念入手,探究如何在高校数据结构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了教学活动过程中各要素的流程控制。最后就实施方案应用中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
刘小晶钟琦张剑平
关键词:课程教学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中小学科学教育整合研究述评
本研究通过对当前中国信息技术与中小学科学教育整合研究文献的梳理,对该领域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中国对信息技术与中小学科学教育整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整合教学模式、整合利弊因素、国外整合案例以及整合的意义等四个领域.在此...
成秀丽李艳
关键词:科学教育信息技术资源整合
文献传递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下)——从教学设计的视角比较其关键特征被引量:77
2004年
界定学习的方式以及我们认为学习发生的方式 ,一直对我们要想促进人的认知和行为的变化有重要启示。学习理论为教学设计人员提供了各种教学策略以及促进学习的技巧 ,同时也包括策略选择的基础。然而 ,不少教学设计人员在学习理论方面的基础不甚理想。本文旨在让教学设计人员了解三种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 )的相关主张 ,它们为教学规划和实施教学设计活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对每一种学习理论的观点 ,本文按照它对学习过程的特定解释和对教学设计与教育实践的重要启示进行说明。文中讨论的问题给读者提供了三种不同观点的比较 。
Peggy A.ErtmerTimothy J.Newby盛群力
关键词:教学设计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
信息加工视角下的网络学习机制探究
网络学习的有效开展有待于对网络学习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信息加工和多媒体学习的认知理论为网络学习的认知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实验心理学方法为网络学习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从信息加工的视角出发,提出网络学习机制研究的一个...
张剑平张家华
关键词:网络学习信息加工多媒体技术
基于社交网络的个性化学习环境构建研究被引量:48
2015年
随着信息技术和学习理论的发展,教育研究的焦点逐渐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对学习的研究也逐渐从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转向对学习环境的研究。社交网络模拟了人类社会生活与社会关系,其理念契合了社会建构主义、关联主义、分布式认知等学习理论,更加符合网络时代学习的社会性、关联性、分布性、碎片化、个性化等特征。本研究在分析现有网络学习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以社交网络模型为资源聚合与推荐框架设计新型学习环境的思路,对个人学习空间、学习资源聚合模式和个性化推荐引擎构建等学习环境设计要素进行了分析。社交网络可以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学习环境内外资源的个性化聚合,并记录学习过程。通过对大量学习行为数据的分析,可以辅助教学决策,优化学习过程,推荐符合学习者个性的学习资源,实现个性化学习。最后,本研究基于开源社会性软件Sakai OAE构建了个性化学习环境并进行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学习环境在用户易用性和技术接受度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
杨进中张剑平
关键词:社交网络学习环境资源推荐
虚实融合的实训教学环境及应用研究——以数控加工为例被引量:16
2015年
在职业教育的各类教学环境当中,实训教学环境的发展与变化最为迅速。近年来,伴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应用,虚实融合的实训环境正在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环境类型。该文以虚实融合数控模具加工环境为背景开展了实训活动的初步研究,发现该类实训环境具有明确的支持教学作用,并且存在"时点效应",即应用于校内认知性与验证性的实训以及熟练员工能力提升的培训时效果较好。进行该类教学活动必须进行整体与合理的设计,把虚实融合环境下的实训作为节点嵌入教学活动链中,使得活动与环境协同,充分发挥教学环境的作用,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朱孝平林晓伟张剑平
关键词:中职教育实训教学虚实融合教学环境教学设计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