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大学医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研究所

作品数:44 被引量:148H指数:7
相关作者:简乐房云黄建中潘晓燕李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专项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2篇理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细胞
  • 8篇二硫化碳
  • 7篇矽肺
  • 7篇DNA损伤
  • 6篇氧化硅
  • 6篇二氧化硅
  • 5篇蛋白
  • 4篇连接蛋白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细胞
  • 4篇肺成纤维细胞
  • 3篇上皮
  • 3篇上皮细胞
  • 3篇丝裂霉
  • 3篇丝裂霉素
  • 3篇丝裂霉素C
  • 3篇体外
  • 3篇彗星试验
  • 3篇微核
  • 3篇显微镜

机构

  • 44篇浙江大学
  • 4篇浙江省疾病预...
  • 3篇浙江省医学科...
  • 2篇杭州医学高等...
  • 1篇杭州市第一人...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杭州市疾病预...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大榭出入境检...
  • 1篇杭州市萧山区...
  • 1篇浙江省疾病控...
  • 1篇杭州市拱墅区...

作者

  • 10篇简乐
  • 10篇何继亮
  • 8篇毛国根
  • 7篇王菁
  • 6篇金力奋
  • 5篇叶少菁
  • 5篇杨锦蓉
  • 4篇张美辨
  • 4篇曾昭玉
  • 4篇宋志芳
  • 4篇曾群力
  • 3篇余晨
  • 3篇吴巍巍
  • 3篇陈绍兰
  • 3篇郑伟
  • 2篇曹文俊
  • 2篇姚思德
  • 2篇陈士杰
  • 2篇吴南翔
  • 2篇徐立红

传媒

  • 16篇中华劳动卫生...
  • 11篇浙江预防医学
  • 2篇卫生毒理学杂...
  • 2篇国外医学(卫...
  • 2篇辐射研究与辐...
  • 2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工业卫生与职...
  • 1篇毒理学杂志
  • 1篇中国毒理学会...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12篇2003
  • 10篇2002
  • 9篇2001
  • 1篇2000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因芯片在毒理基因组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3年
毒理基因组学是一门由毒理学与基因组学相互交融而产生的新兴学科。其目的是运用基因组资源及技术探索并研究潜在的威胁人类健康或环境质量的毒物。基因芯片是最主要的基因组资源。通过基因芯片技术 ,可以同时检测成千上万基因的基因表达变化 ,获得高敏感性、可监测的基因水平的毒性标志。本文将对基因芯片的原理及基因芯片在毒理基因组学中的应用作一介绍。
郑伟
关键词:毒理基因组学基因芯片毒理学
二硫化碳染毒大鼠体内一氧化氮水平的研究被引量:2
2001年
江晓东简乐胡迪生
关键词:二硫化碳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
父母接触CS_2与子女智能发育的关系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研究父母怀孕前接触不同浓度CS2 对子女智商发育的影响。方法 应用WlSC -R对父母孕前接触CS2 >2a的 6 1名儿童和 39名对照组儿童进行智商测定 ,并计算平衡年龄、文化因素后的智商得分 (VIQ ,PIQ ,FIQ)和因子 (A ,B ,C因子 )得分。结果 不同浓度接触组与对照组比较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 ,智商和因子得分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其中高浓度组得分最低。将接触组儿童分成父亲接触组、母亲孕前接触组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3组智商和因子得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父亲接触组得分最低。经Dunnett分析表明 ,父亲接触组与母亲接触组及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母亲接触组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相关分析表明 ,母亲和父亲文化水平、孕前工龄、生育年龄、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儿童智商得分有相关关系。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 ,只有父母亲文化水平、父亲接触工龄等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父亲高浓度接触CS2 将导致子女智力发育水平低下 ,父亲接触CS2 其子女智商得分低于母亲孕前接触组 ,接触组儿童智力发育与父亲接触工龄有关 。
杨锦蓉王菁
关键词:韦氏智力量表智商测定子女智能发育
接触二硫化碳对子代神经行为及尿5-HIAA水平的影响
2003年
目的 研究怀孕前父、母亲有不同浓度二硫化碳 (CS2 )接触史的儿童神经行为功能和尿中 5 羟吲哚乙酸(5 HIAA)改变。方法 选择怀孕前父亲或母亲有CS2 接触史者所生育的子女 61名为接触组 ,按父母接触水平分为高浓度组和低浓度组。同时选取同一地区父母无任何毒物接触史的 3 9名儿童为对照组 ,进行神经行为功能和尿中5 HIAA水平测试。结果 父亲或母亲接触高浓度组儿童注意力、反应速度、心理运动能力、运动协调能力都受到影响 ,低浓度组仅在视感知和运动协调能力方面有所影响。分成母亲接触组、父亲接触组与对照组比较 ,除心理运动能力外未见到其他指标测试结果的差异有显著性。尿中 5 HIAA水平 ,接触组与对照组儿童间差异未见有显著性。结论 接触CS2 对子代可产生一定的神经行为改变 ,且有一定的剂量
杨锦蓉王菁汪严华陈雅萍黄德明盛琴琴赵海英
关键词:二硫化碳神经行为CS25-HIAA神经递质
苯接触工人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被引量:4
2002年
曹文俊简乐
关键词:尿酚
二硫化碳对邻菲罗啉化学发光体系中羟自由基产生的影响
2001年
目的 探讨二硫化碳 (CS2 )对邻菲罗啉化学发光体系中羟自由基 (·OH)产生的影响。方法 应用邻菲罗啉化学发光体系观察不同浓度CS2 的发光动力学曲线、硫脲对发光强度的抑制作用及无CuSO4 和维生素C时CS2 对该体系的影响。结果 随CS2 浓度 (0、2 0、40、80、12 0、16 0mg/ml)的增高 ,发光动力曲线峰值增大 (r=0 .95 5 ,R2 =0 .913,P =0 .0 0 3) ,峰时提前 (r=- 0 .92 7,R2 =0 .86 0 ,P=0 .0 0 8) ,有剂量 -效应关系。硫脲对CS2 诱导的发光强度均有抑制作用 ,但抑制率随CS2 浓度的增高而减小 (r=- 0 .816 ,R2 =0 .6 6 6 ,P =0 .0 48)。当体系中无CuSO4 和维生素C存在时 ,CS2 仍能使发光峰值增高。结论 CS2
简乐
关键词:二硫化碳羟自由基硫脲
医学生人格和心理因素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被引量:20
2003年
目的 研究影响医学大专生学习成绩的精神心理因素。方法 采用SCL-90和EPQ量表对某校588名医学大专生测试,并与学习成绩进行相关研究。结果 医学大专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国内青年常模,存在各种心理问题的比例为14.79%,以强迫、人际关系、抑郁和偏执为主。两个不同专业和性别存在着差异。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人格特征中的N和L维度与学习成绩无相关关系,而E和P维度与学习成绩呈负相关。心理健康状况与学习成绩无必然联系。结论 健全的人格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还需要注意他们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黄建中何继亮
关键词:医学生人格心理因素
2450 MHz微波对三种诱变剂致DNA损伤作用的影响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研究 2 4 5 0MHz(5mW cm2 )微波 (MW)与 3种化学诱变剂对人淋巴细胞DNA损伤的联合作用。方法 采用彗星试验体外实验检测淋巴细胞经微波和化学诱变剂单独及联合作用后 ,不同培养时间 (0h和 2 1h)的DNA损伤。微波与化学诱变剂联合暴露方式有 3种 :微波辐射后化学诱变剂染毒、微波与化学诱变剂同时暴露、化学诱变剂染毒后微波辐射。 3种化学诱变剂是丝裂霉素C(MMC ,DNA交联剂 )、博来霉素 (BLM ,似X线剂 )、甲基甲烷磺酸酯 (MMS ,烷化剂 )。微波辐射和化学诱变剂暴露时间分别是 2h和 3h。结果 微波组培养 0h和 2 1h ,彗星尾长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培养 2 1h后 ,当MMC浓度为 30 .0 0 μmol L时 ,MW +MMC组、MW MMC组和MMC +MW组的尾长分别为 (18.0 0± 5 .96 )、(2 1.79± 11.4 7)、(2 2 .32± 8.10 ) μm ;当MMC浓度为 3.0 0μmol L时 ,尾长分别为 (8.99± 3.75 )、(12 .4 0± 5 .35 )、(14 .0 0± 5 .38) μm ,明显高于相应的MMC组[(9.4 2± 3.34) μm和 (6 .5 0± 2 .89) μm],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或P <0 .0 5 )。MW +BLM组和MW +MMS组的DNA损伤与相应的BLM组和MMS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2 4 5 0MHz(5mW cm2 )微波辐射
张美辨金力奋何继亮胡军郑伟
关键词:DNA损伤化学诱变剂丝裂霉素C博来霉素
CS_2诱导人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再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应用SCGE方法检测CS_2体外染毒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探求损伤的剂量一效应关系。方法 将未处理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组,用50μmol/L H_2O_2染毒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作为阳性对照组,将不同浓度CS_2染毒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设为7个剂量组进行SCGE实验。结果 只有2500μmol/L组及阳性对照组淋巴细胞存活率与对照组比较出现统计学差异(x^2=11.77,17.14;P=0.000,0.001)。不同CS_2染毒组及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除250μmol/L组外,其余各染毒组淋巴细胞DNA损伤加重,表现在彗头直径变小,彗尾长度增加。DNA拖尾率在较低染毒剂量组逐渐增高,出现一定剂量—效应关系,较高剂量组(1000μmol/L以上)未见有随剂量增加拖尾率增加的趋势。结论 CS_2体外染毒对细胞存活影响不大;低剂量表现有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剂量—效应关系;较高剂量染毒虽有较严重损伤,但损伤未表现出明显剂量—效应关系。
杨锦蓉王菁孙霆
关键词:淋巴细胞DNA损伤剂量-效应关系二硫化碳有机溶剂
三丁基锡对BRL-3A细胞活力以及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朱欣傅文宇王晓峰徐立红
关键词:三丁基锡细胞活力细胞凋亡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