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能系统与控制研究所

作品数:235 被引量:1,227H指数:15
相关作者:胡协和刘勇沈清泓李祖宏张峰更多>>
相关机构:施耐德电气有限公司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南京师范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9篇期刊文章
  • 64篇会议论文
  • 22篇标准

领域

  • 14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1篇化学工程
  • 15篇机械工程
  • 14篇电气工程
  • 12篇经济管理
  • 10篇交通运输工程
  • 8篇动力工程及工...
  • 6篇自然科学总论
  • 6篇理学
  • 5篇电子电信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2篇艺术
  • 1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5篇测控
  • 14篇预测控制
  • 14篇网络
  • 14篇接口
  • 11篇接口规范
  • 11篇FDT
  • 10篇调度
  • 9篇机器人
  • 7篇优化算法
  • 7篇控制系统
  • 6篇遗传算法
  • 6篇制造执行系统
  • 6篇冗余
  • 6篇搜索
  • 6篇自动化
  • 6篇非线性
  • 6篇大数据
  • 5篇MES
  • 4篇电池
  • 4篇电池板

机构

  • 235篇浙江大学
  • 11篇西南大学
  • 11篇罗克韦尔自动...
  • 10篇施耐德电气有...
  • 10篇机械工业仪器...
  • 10篇上海自动化仪...
  • 6篇北京机械工业...
  • 5篇南京师范大学
  • 5篇宁波职业技术...
  • 5篇重庆文理学院
  • 5篇浙江中智达科...
  • 5篇浙江中控太阳...
  • 4篇苏州大学
  • 4篇北京机械工业...
  • 4篇学研究院
  • 3篇浙江工业大学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浙江中烟工业...
  • 3篇北京亚控科技...
  • 2篇东北大学

作者

  • 25篇黄文君
  • 24篇谢磊
  • 21篇苏宏业
  • 17篇荣冈
  • 17篇冯毅萍
  • 15篇金晓明
  • 14篇冯冬芹
  • 13篇褚健
  • 11篇熊蓉
  • 10篇刘勇
  • 9篇朱秋国
  • 9篇张泉灵
  • 8篇徐巍华
  • 6篇张建明
  • 6篇卢山
  • 6篇吴俊
  • 5篇祝雪妹
  • 5篇任子武
  • 5篇王民权
  • 5篇马新强

传媒

  • 12篇浙江大学学报...
  • 11篇计算机与应用...
  • 10篇化工学报
  • 10篇计算机工程
  • 8篇自动化仪表
  • 7篇第23届过程...
  • 6篇控制理论与应...
  • 6篇控制与决策
  • 6篇控制工程
  • 5篇太阳能学报
  • 5篇自动化学报
  • 4篇机械工程学报
  • 4篇仪器仪表学报
  • 4篇科技导报
  • 4篇第二十二届中...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热力发电
  • 3篇计算机工程与...
  • 3篇南京理工大学...
  • 2篇中国仪器仪表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6篇2021
  • 11篇2020
  • 15篇2019
  • 10篇2018
  • 23篇2017
  • 10篇2016
  • 13篇2015
  • 21篇2014
  • 22篇2013
  • 26篇2012
  • 28篇2011
  • 22篇2010
  • 13篇2009
  • 2篇2008
2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制造系统先进控制与优化软件集成 第2部分:架构和功能
GB/T 32854的本部分规定了先进控制与优化系统的架构以及系统内部和外部的架构关系,并详细规定了系统内部软测量模块、优化模块、先进控制模块、性能评估模块和运行平台的架构、组成和功能要求。本部分适用于企业制造系统先进控...
质谱常压离子化技术的新进展被引量:6
2010年
质谱法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医学、环境监测等领域。质谱技术一个多世纪来的巨大发展与离子化技术的进步紧密相关,离子化源被认为是质谱仪的心脏。本文对近年来在常压离子化技术方面的新进展进行了评述。
宋庆浩周建光万同青金钦汉
关键词:质谱
带修复操作的整型编码遗传算法求解大规模机组组合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种带修复操作的整型编码遗传算法(r-ICGA)用于求解发电机机组组合问题。算法采用整型数串的编码方式,有效减小了染色体的长度。同时引入一种新的修复操作,对进化过程中产生的新个体执行修复,使之满足各项约束的限制...
张伟赵进慧王宁
关键词:发电机机组组合生产调度遗传算法
文献传递
太阳电池板不同运行模式下的聚光增益被引量:4
2014年
提出不同运行模式下太阳电池板倾斜面上瞬时太阳光辐射量的计算方法。在考虑太阳光直射辐射、散射辐射和反射辐射的基础上,针对固定式、单轴高度角跟踪式、单轴方位角跟踪式、双轴跟踪式太阳电池板的不同运行模式,依据倾斜面上瞬时太阳光辐射量分别导出各种运行模式下太阳电池板上的年聚光量计算公式。依据新疆部分地区的气象数据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与水平安装的太阳电池板相比,上述4种运行模式的太阳电池板年均聚光量分别增加12.70%、21.14%、39.75%、56.44%。
王民权邹琴梅黄文君梅晓妍
关键词:太阳电池板
智能工厂可配置的多层次建模方法被引量:15
2013年
工厂仿真模型通常被分为宏观和微观两类,宏观的仿真模型如ERP层模型,微观的仿真模型如PCS层模型,MES层模型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前人研究中建立某一层次的仿真模型通常都有重用率低和扩展性差的问题,为此提出一个用于工厂建模和仿真的四层框架:模型实体结构/模型库层、模型抽象层、工厂模型层、智能工厂仿真系统层。运用这种对工厂拓扑网络进行抽象的建模与仿真方法可以构建可扩展和易配置的仿真模型。本文使用此方法建立了智能工厂多层次仿真系统,最后通过3个案例说明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工厂建模和仿真提供了指导。
齐瑞超荣冈冯毅萍胡云苹
关键词:建模方法计算机模拟
局部随机行为机器人可促进人类整体协作
2017年
遵循原则办事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人类高效合作的基础,然而最近一项研究表明,一定程度上不按常理出牌反而可以促进人类合作,实现大同。2017年5月17日,来自耶鲁大学的学者Hirokazu Shirado和Nicholas A.Christakis,
刘勇卢宇鹏
关键词:机器人
煤制乙炔的热集成设计和动态性能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等离子裂解煤制乙炔工艺是一种处于试验阶段的新型煤化工路线。系统的节能、平稳运行对新工艺的经济性和可行性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夹点技术对煤制乙炔全流程进行了用能分析和诊断,得出了最优的能量利用目标;在考虑实际约束的情况下提出2套换热方案。进一步,利用路径法得出两套换热方案的传递函数,由此建立了动态仿真模型,进而得到2套换热方案对扰动的动态响应特性;在对传递函数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影响换热网络动态性能的公用工程位置和单个换热器换热充分度2个因素。结果表明,方案1和方案2均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能够保障节能方案的平稳运行。
刘笑冯毅萍荣冈廖祖维
智能工厂综述被引量:31
2018年
概述了智能工厂发展的背景,介绍了智能制造、大数据、"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等与智能工厂相关的政策。从发展历程、主要服务商、智能工厂的典型应用三个方面分析了国内外智能工厂的发展现状。伴随着工业4.0的热潮,全球各国都在积极推动制造业的复兴、布局智能制造的发展,诸多优秀的制造企业都实施了智能工厂的建设实践。国内外的典型智能工厂服务提供商,开发了各类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发展趋势来看,智能工厂的构建仍依托工业大数据平台、软硬件产品及系统。在工业4.0的时代背景下,智能工厂需求强劲、增长迅速,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趋势,是智能制造的基石。但是,智能工厂的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其整体系统极其复杂。企业切忌贸然推进,应结合自身特点,做好充分的前期需求分析和整体规划。
张泉灵洪艳萍
关键词:大数据物联网
常减压装置的先进控制和实时优化被引量:4
2018年
针对常减压装置(CDU)需要加工多种不同性质原油的特性,设计了一套在常减压装置中实现先进控制和实时优化的系统。该系统利用在线分析仪和实时数据装置,通过流程模拟计算操作变量和被控变量的优化目标。优化目标包括常压炉和减压炉出口温度,以及常压塔和减压塔主要产品拔出量等。通过多变量模型预测控制器,系统实现了对装置的稳定控制,按生产条件逐步实现工艺点接近计算的优化目标。应用结果表明,该优化系统能达到维持工艺参数安全、稳定和高效的目标。
周丽金晓明
关键词:常减压装置软测量预测控制
先进控制技术在空分装置自动变负荷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8年
针对空分装置变负荷操作需依靠人工调节,存在工况不稳、纯度波动、劳动强度大等问题,设计了基于多变量模型预测控制的自动变负荷系统。结合工艺机理与操作经验设计了空分装置先进控制器,实现了主要控制回路的平稳控制。以物料平衡为基础建立了变负荷模块。根据装置在不同变负荷方向下的特性,将变负荷操作划分为加负荷和减负荷两类,并以此为基础规划了各工艺量的调整轨迹。将各工艺变量的目标传递给先进控制器,利用先进控制器的高精度控制使得氧产量逐步达到预定目标。自动变负荷系统成功应用于40 000 Nm^3/h空分装置,在保证产品纯度的基础上,达到了100 Nm^3/min的变负荷速率,提升了装置的平稳性和自动化程度。上述变负荷系统的设计思想也可推广至其他空分装置。
王海宁吴国权金晓明
关键词:空分装置预测控制物料平衡路径规划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