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所

作品数:128 被引量:835H指数:16
相关作者:彭懋许承威程群峰李保强吕建坤更多>>
相关机构:杭州师范大学临床医学院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49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52篇化学工程
  • 38篇一般工业技术
  • 25篇医药卫生
  • 21篇理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7篇复合材料
  • 37篇复合材
  • 20篇树脂
  • 19篇壳聚糖
  • 18篇纳米
  • 17篇改性
  • 12篇丙烯
  • 10篇阻燃
  • 9篇乙烯
  • 9篇纳米复合材料
  • 9篇聚丙烯
  • 8篇聚合物基
  • 8篇共混
  • 7篇自修复
  • 7篇环氧
  • 7篇环氧树脂
  • 6篇橡胶
  • 6篇接枝
  • 6篇腹膜
  • 6篇腹膜粘连

机构

  • 126篇浙江大学
  • 13篇中航工业北京...
  • 9篇杭州师范大学
  • 5篇航天特种材料...
  • 4篇浙江大学医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浙江理工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计量学院
  • 1篇浙江纺织服装...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 1篇安泰科技股份...
  • 1篇浙江经济职业...
  • 1篇南昌沃嘉科技...

作者

  • 46篇方征平
  • 32篇胡巧玲
  • 24篇沈家骢
  • 17篇佟立芳
  • 14篇益小苏
  • 11篇许忠斌
  • 10篇许承威
  • 8篇李保强
  • 8篇彭懋
  • 8篇顾嫒娟
  • 8篇程群峰
  • 7篇江素君
  • 7篇周卸来
  • 7篇倪有娣
  • 6篇羊海棠
  • 6篇茹金泉
  • 5篇计剑
  • 5篇郭正虹
  • 5篇杜红英
  • 5篇章志量

传媒

  • 8篇高分子材料科...
  • 7篇高等学校化学...
  • 6篇高分子学报
  • 6篇材料科学与工...
  • 6篇2007年全...
  • 5篇复合材料学报
  • 4篇合成橡胶工业
  • 3篇材料研究学报
  • 3篇中国化学会2...
  • 2篇化工生产与技...
  • 2篇肝胆胰外科杂...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塑料工业
  • 2篇中国塑料
  • 2篇材料科学与工...
  • 2篇航空材料学报
  • 2篇2006全国...
  • 2篇第七届先进材...
  • 2篇全国首届青年...
  • 2篇2005年全...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1篇2009
  • 6篇2008
  • 15篇2007
  • 19篇2006
  • 16篇2005
  • 15篇2004
  • 7篇2003
  • 12篇2002
  • 6篇2001
  • 2篇2000
1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麻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本文简要介绍了麻纤维的分类、结构与性能。本文采用层层组装法在兰麻织物构建了MWNT-NH2/APP和PEI/APP阻燃涂层,并以此为增强体,以苯并噁嗪树脂为基体,通过热压的方法制备了层压板,研究了阻燃整理后兰麻织物对复合...
方征平
关键词:阻燃特性力学性能
文献传递
阻燃苎麻/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被引量:15
2011年
采用磷酸酯类和氮磷类两种不同类型的阻燃剂处理苎麻织物,并与酚醛树脂复合制备苎麻/酚醛树脂层压板,发现氮磷类阻燃剂能够更好地提高酚醛层压板的阻燃性能。氮磷类阻燃剂处理苎麻织物后使层压板的极限氧指数由25.2%提高到39.1%,并达到垂直燃烧试验UL94的V0级,而磷酸酯类处理只能使极限氧指数提高到27.8%。锥形量热试验发现氮磷类的阻燃剂处理后使层压板的残炭量增加,点燃时间大幅度延长,而峰值热释放速率和平均烟密度则显著降低。同时,阻燃剂处理苎麻织物时,对麻纤维结构的破坏很小,因此对材料力学性能影响很小。
鲁小城闫红强王华清程捷方征平
关键词:苎麻阻燃热分解
超顺磁性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棒材的制备被引量:1
2006年
以壳聚糖膜为模板将磁性羟基磷灰石前驱体的壳聚糖醋酸溶液与NaOH凝固液隔离,OH^-向磁性羟基磷灰石前驱体的壳聚糖醋酸溶液内部的渗透引起pH值变化,导致质子化的壳聚糖在模板上沉积的同时无机物就地生成,原位复合制备出无机纳米颗粒分散均匀的磁性羟基磷灰石/壳聚糖(HA/CS)复合棒材.生成的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和羟基磷灰石颗粒大小均一(大约长30 nm,宽20 nm),在基质中分布均匀、没有出现明显的团聚现象.
陈福平胡巧玲伍佳沈家骢
高密度聚乙烯与丙烯酸的熔融接枝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用哈克流变仪、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丙烯酸 (AA)与高密度聚乙烯 (PE HD)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引发下的熔融接枝反应 ,并将所得接枝物与纳米膨润土进行复合。结果表明 ,在PE HD中只加DCP时 ,由于发生交联反应而出现第二扭矩峰 ,并使平衡扭矩明显增加 ,熔点和结晶度降低。加入AA后 ,AA与PE HD发生熔融接枝反应 ,并抑制了PE HD自身的交联 ,从而使扭矩下降 ,熔点和结晶度部分恢复。此外 ,液体AA的加入大幅度降低了塑化阶段的最大扭矩。在AA含量低于 10 %时 ,随AA含量的增加 ,接枝率相应增加 ,接枝效率保持在 80 %以上 ;AA含量太多时易产生自聚 ,使接枝效率明显下降。在与膨润土进行复合时发现膨润土在接枝后的聚乙烯中的分散要优于纯聚乙烯。
徐钰珍方征平朱彦许承威
关键词:高密度聚乙烯丙烯酸熔融接枝共聚膨润土
原位复合法制备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棒材
骨修复材料是生物材料的研究重点之一,但目前制备的骨修复材料确鲜有考虑磁场因素对骨修复的促进作用,四氧化三铁(Fe3O4, magnetite)是磁性生物材料研究和应用最多的一类磁性提供源,在MRI ,药物输送,热疗等领域...
胡巧玲陈福平伍佳李保强沈家骢
关键词: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四氧化三铁原位复合法骨修复材料
文献传递
用于自修复复合材料的新型玻璃纤维负载铂催化剂:结构与活性被引量:5
2007年
通过在玻璃纤维(GF)上接枝1,3,5,7-四甲基-1,3,5,7-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D4Vi)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的负载型铂基催化剂(GF-Pt).制备过程是:先用甲基二氯硅烷对玻璃纤维表面进行硅烷化处理使玻璃纤维表面键合硅氢键,然后以Pt(0)-D4Vi络合物为催化剂催化D4Vi与硅氢键反应,从而在玻璃纤维表面接上D4Vi环并同时络合有铂.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和热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D4Vi环成功地以共价键键合于纤维表面.采用苯乙烯与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的硅氢化反应对该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催化剂能在室温下有效地催化硅氢化反应,能符合所设计的聚合物基自修复复合材料体系的特殊要求.
羊海棠方征平付晓芸佟立芳
关键词:自修复复合材料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硅氢化反应
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复合解聚条件被引量:13
2008年
采用红外和微波复合加热解聚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将废PET,乙二醇,催化剂按一定配比混合并在红外和微波复合条件下进行解聚。研究了废PET的醇解条件对醇挥发率及产物粘均分子量的影响。IR验证了产物的组成。
逯德木许忠斌佟立芳方征平胡立勤
关键词:醇解
聚合物PTC材料的NTC效应研究
<正>高分子导电复合材料的电阻率具有正温度系数(PTC)效应和负温度系数(NTC)效应, 复合材料的电阻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温度升高到聚合物树脂的熔点附近时,电阻率急剧增大,呈现出明显的 PTC 效应:电阻率达到峰...
楼浙栋钱玉剑沈烈
关键词:PTCNTC弛豫
文献传递
可吸收型甲壳素、壳聚糖生物医用植入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03年
甲壳素及壳聚糖与传统的人工合成材料相比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可吸收型植入材料。综述了其在手术缝合线,术后防粘连膜及骨折内固定物等可吸收型医用植入材料领域的研究进展。
胡巧玲张中明王晓丽沈家骢
关键词:可吸收甲壳素壳聚糖手术缝合线骨折内固定物
PU/EP复合紫外光固化涂料研究
一种新型的紫外光固化涂料是由丙烯酸聚氨酯和丙烯酸环氧树脂复合制得的,其中丙烯酸聚氨酯的预聚体由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与聚醚、丙烯酸羟丙酯(HPAA)分两步合成的,不同的反应条件、聚醚分子量、含三羟基和二羟基聚醚...
胡巧玲许承威盛奕钱秀珍
关键词:聚氨酯环氧树脂UV固化涂料
文献传递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