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研究所

作品数:1,189 被引量:5,803H指数:32
相关作者:付强袁孝竞胡智辉强爱红李楠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85篇期刊文章
  • 277篇会议论文
  • 1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86篇化学工程
  • 147篇理学
  • 98篇环境科学与工...
  • 48篇一般工业技术
  • 44篇天文地球
  • 39篇生物学
  • 39篇石油与天然气...
  • 36篇轻工技术与工...
  • 35篇电气工程
  • 14篇动力工程及工...
  • 13篇医药卫生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建筑科学
  • 8篇核科学技术
  • 4篇机械工程
  • 4篇农业科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电子电信
  • 2篇矿业工程

主题

  • 121篇精馏
  • 70篇传质
  • 50篇海水淡化
  • 48篇塔板
  • 43篇填料
  • 38篇催化
  • 37篇填料塔
  • 36篇污染
  • 33篇膜分离
  • 31篇蒸馏
  • 31篇废水
  • 30篇电池
  • 30篇液相
  • 30篇流体力学
  • 29篇燃料电池
  • 29篇精馏塔
  • 29篇反渗透
  • 27篇水处理
  • 26篇色谱
  • 25篇酶解

机构

  • 1,178篇天津大学
  • 51篇天津市膜科学...
  • 23篇南开大学
  • 17篇河北工业大学
  • 16篇清华大学
  • 13篇中国石油天然...
  • 9篇天津理工大学
  • 9篇天津天大天久...
  • 8篇天津海之凰科...
  • 7篇东南大学
  • 6篇南京大学
  • 6篇中国药科大学
  • 6篇国家工程研究...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沈阳工业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化工...
  • 5篇天津市新天进...
  • 4篇内蒙古工业大...
  • 3篇大连理工大学
  • 3篇青岛科技大学

作者

  • 191篇王世昌
  • 162篇余国琮
  • 140篇王志
  • 132篇何志敏
  • 81篇王纪孝
  • 78篇张卫江
  • 75篇李鑫钢
  • 73篇齐崴
  • 71篇袁希钢
  • 60篇王宇新
  • 46篇苏荣欣
  • 43篇杨志才
  • 43篇白鹏
  • 37篇王树楹
  • 35篇张东辉
  • 34篇周明
  • 33篇马友光
  • 32篇吴金川
  • 29篇杜英生
  • 27篇黄洁

传媒

  • 145篇化工学报
  • 126篇化学工程
  • 57篇膜科学与技术
  • 53篇化工进展
  • 51篇化学工业与工...
  • 24篇石油化工
  • 23篇天津大学学报
  • 22篇高校化学工程...
  • 20篇水处理技术
  • 18篇第六届全国膜...
  • 16篇现代化工
  • 13篇天津大学学报...
  • 13篇天然气化工—...
  • 1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0篇天津化工
  • 10篇第二届全国化...
  • 10篇第二届全国传...
  • 9篇化工科技
  • 9篇计算机与应用...
  • 9篇第六届化学工...

年份

  • 3篇2023
  • 8篇2022
  • 12篇2021
  • 9篇2020
  • 16篇2019
  • 14篇2018
  • 4篇2017
  • 20篇2016
  • 16篇2015
  • 15篇2014
  • 30篇2013
  • 20篇2012
  • 24篇2011
  • 24篇2010
  • 35篇2009
  • 62篇2008
  • 51篇2007
  • 71篇2006
  • 65篇2005
  • 63篇2004
1,1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与化学工程系统最优化计设——(Ⅰ)一个用于工程系统最优设计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方法被引量:15
1991年
化学工程系统最优化设计问题一般可被直接描述为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本文着重导出一个求解上述问题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方法.推导中,分解、投影等概念的引入使此方法易于实施.本文举例对算法进行了验证,并表明此方法是适于化学工程系统最优化设计的有效工具.
袁希钢
关键词:化学工程非线性规划
正渗透膜污染影响因素的研究与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以海藻酸钠(ALG)为典型有机污染物,采用TFC FO膜,以水通量下降率和污染阻力作为膜污染的评价指标,探究了正渗透(FO)过程中的膜摆向(FO模式和PRO模式)、原料液(FS)和驱动液(DS)的浓度、原料液中Ca^(2+)浓度和pH对FO膜污染的影响规律,并提出适宜的膜清洗方案。结果表明,在PRO模式下,膜污染阻力为3.38×1011m^(–1),而在FO模式下仅为3.88×1010m^(–1),表明FO模式污染轻;FS或者DS浓度的增大均会导致污染阻力增大,使得污染更加严重;当FS中不含Ca^(2+)和含Ca^(2+)浓度分别为1mmol/L和2mmol/L时,相较于初始通量,其通量降低率分别15.40%、18.49%和24.93%,当Ca^(2+)浓度从1mmol/L增大到2mmol/L过程中,膜污染阻力增大1.6倍;当FS的pH为4.2、7.0和10.7时,水通量降低率依次增加,分别为14.56%、14.82%和18.78%。分别采用去离子水、pH为3.0的HCl溶液、pH为11.8的Na OH溶液以及十二烷基硫酸钠(SDS,pH=11.0)溶液对膜进行清洗,得到SDS溶液清洗效果较好,通量恢复率可达90.70%。
肖芹芹徐世昌王越王红柳
关键词:膜污染化学清洗
燃料电池过程的效率被引量:5
2005年
燃料电池是通过电化学过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文章分析了燃料电池过程的理想效率和实际效率,并讨论了燃料电池与热机联合过程的理想效率和实际效率。燃料电池过程的理想效率随电池工作温度而变化,但包含可逆热机的联合过程的理想效率等于在环境温度下工作的燃料电池的理想效率,与燃料电池工作温度无关。燃料电池的效率不但取决于反应物的种类,还取决于其相态。实际电池效率因极化现象和实际电流低于反应物消耗产生的期望电流而低于理想效率。
邓会宁王宇新
关键词:燃料电池
反渗透海水淡化能量回收装置中盐水和海水混合过程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正位移式能量回收装置利用盐水直接增压进料海水实现反渗透淡化系统余压能回收利用的同时,不可避免会产生盐水和进料海水间的混合.混合使得被增压海水的盐浓度升高,从而导致反渗透系统工作压力及淡化水盐浓度的增加.本文建立了能量回收装置水压缸中盐水和进料海水混合过程的数学模型,利用流体力学模拟软件对水压缸中混合段的形成、混合机理及混合段用作液柱活塞的条件等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液柱活塞的局限性和采用实体活塞的重要作用.
王越王世昌徐世昌
关键词:海水淡化能量回收
叔丁醇-水-钾盐体系液液相平衡的研究被引量:9
2003年
将氟化钾或碳酸钾加入到叔丁醇-水体系中时,可产生水富集相和叔丁醇富集相。实验测定了叔丁醇-水-氟化钾、叔丁醇-水-碳酸钾体系在25℃时的液液相平衡数据。结果表明,当水相中氟化钾或碳酸钾浓度较高时产生的叔丁醇富集相中含有可以忽略的盐,水富集相中含有可以忽略的叔丁醇,因此用氟化钾或碳酸钾可以成功地分离叔丁醇-水体系。采用Pitzer方程计算富水相中水的活度,用Wilson、NRTL或UNIQUAC方程计算富有机相中水的活度,将二者结合对液液相平衡数据进行理论计算,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较好。
许文友袁希钢
关键词:叔丁醇液液相平衡WILSON方程NRTL方程化工热力学
新型塔复式塔的研究
1990年
用混合池理论对复式塔的分离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由于塔内汽、液两相均不处于理想的完全混合状态,复合塔的实际分离能力低于文献给出的理论值。用冷模装置测定了两种塔板的复式塔的液泛特性,提出了改善复式塔液泛性能的设想。
黄洁冯惠生宋海华王忠诚
硫酸分解含硼和镁矿物提取硼酸和硫酸镁的相图分析被引量:2
1999年
依据25℃和100℃H3BO3-MgSO4-H2O体系相图,对硼酸和硫酸镁的混合物进行分离,提出高温蒸发结晶MgSO4·H2O和低温冷却补加被分离混合物析出H3BO3的工艺流程。
曹吉林白鹏
关键词:硼酸硫酸镁相图分析硫酸
操作时间不确定的间歇过程最优化设计(Ⅰ)不限制等待时间过程
2002年
对操作时间不确定的不限制等待时间的间歇过程的优化设计问题 ,提出一种在操作时间不确定条件下确定过程的限定循环时间的方法。该方法使模型的限定循环时间变为相互独立的 ,从而可将原过程转化为更新过程 ,并根据更新过程原理建立了优化该过程的期望值模型。算例表明考虑操作时间不确定性的优化结果要好于不考虑操作时间不确定性的优化结果。
曹德铭袁希钢
关键词:不确定性操作时间化工过程
操作时间不确定的间歇过程最优化设计(Ⅱ)限制等待时间过程
2002年
针对操作时间不确定条件下限制等待时间过程的优化设计 ,提出一种新的生产安排方法 .同在线安排相比 ,该方法可以简化生产安排 ,并适于长周期生产 .同时采用该方法安排生产可以简化过程的设计 .
曹德铭袁希钢
关键词:操作时间化工过程不确定性
膜蒸馏海水脱盐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发展海水淡化、浓盐水综合利用技术已被《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列为“亟待科技提供支撑”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优先主题以及《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重点任务之一,成为从根本上提高我国水资源保障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膜蒸馏是一种结合了蒸发过程的膜过程,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市场潜力的膜技术。本文对膜蒸馏的技术原理、研究进展,特别是在海水淡化与浓海水资源化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阐述。
李保安王世昌
关键词:膜蒸馏海水淡化
共1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