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

作品数:190 被引量:1,265H指数:16
相关作者:魏宝明韩应琳赵任辉陈玉銮王济奎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扬州大学理学院扬州大学理学院化学化工系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8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4篇理学
  • 55篇化学工程
  • 3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6篇医药卫生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建筑科学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生物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0篇光度
  • 33篇光度法
  • 24篇分光光度法
  • 21篇痕量
  • 20篇缓蚀
  • 17篇缓蚀剂
  • 15篇水处理
  • 14篇偶氮
  • 13篇噻唑
  • 10篇离子
  • 10篇邻苯
  • 10篇邻苯二酚
  • 10篇光度法测定
  • 10篇二酚
  • 10篇苯二酚
  • 9篇合金
  • 8篇电极
  • 8篇流动注射
  • 8篇钢筋
  • 7篇色谱

机构

  • 190篇南京化工大学
  • 12篇南京大学
  • 7篇淮海工学院
  • 7篇扬州大学
  • 5篇厦门大学
  • 5篇镇江师范专科...
  • 3篇江苏师范大学
  • 2篇淮阴师范学院
  • 2篇南京理工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国药科大学
  • 2篇扬州教育学院
  • 2篇南通医学院
  • 2篇徐州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金...
  • 2篇中化化工科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南京建筑工程...
  • 1篇深圳大学
  • 1篇南京经济学院

作者

  • 41篇姚成
  • 40篇王镇浦
  • 30篇陈国松
  • 22篇王锦堂
  • 17篇朱红军
  • 16篇魏宝明
  • 11篇杨文忠
  • 10篇俞斌
  • 9篇邹家庆
  • 9篇路长青
  • 7篇吴宏
  • 7篇马卫兴
  • 7篇冷宗周
  • 7篇汪鹰
  • 7篇史苑芗
  • 7篇黄源
  • 6篇汪效祖
  • 6篇汪海波
  • 6篇王济奎
  • 6篇许艳

传媒

  • 58篇南京化工大学...
  • 8篇分析化学
  • 8篇工业水处理
  • 7篇理化检验(化...
  • 7篇分析试验室
  • 7篇腐蚀科学与防...
  • 5篇化学试剂
  • 5篇冶金分析
  • 5篇精细化工
  • 4篇材料保护
  • 4篇分析测试学报
  • 4篇南京化工学院...
  • 3篇精细石油化工
  • 3篇中国医药工业...
  • 3篇应用化学
  • 3篇中国化学会2...
  • 2篇药学学报
  • 2篇江苏化工
  • 2篇无机化学学报
  • 2篇化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3
  • 6篇2002
  • 18篇2001
  • 35篇2000
  • 29篇1999
  • 31篇1998
  • 33篇1997
  • 31篇1996
  • 5篇1995
1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磷锑钼三元杂多酸光度法测定药品中的抗坏血酸
1996年
研究了少量抗坏血酸与磷锑钼三元杂多酸体系的显色特性,建立了借磷锑钼三元杂多蓝测定抗坏血酸的分光光度法。最佳显色条件为[PO3-4]=30×10-4mol·L-1,[SbⅢ]=45×10-5mol·L-1,[MoO2-4]=75×10-3mol·L-1,P∶Sb∶Mo=1∶015∶25,[H加入]/[Mo]=57。测定波长为λmax=710nm,线性范围为1~50μg·mL-1,回归方程为A=3680C-0014,线性相关系数r=09998,表现摩尔吸光系数ε710=368×103L·mol-1·cm-1,检出限为02μg·mL-1,标准回收率为95%~100%,变异系数cv≤034%(n=6)。与二元磷钼杂多酸方法相比,省去了水浴加热的繁琐操作,而且由于锑(Ⅲ)的引入,显色在室温下35min便可完成,并可稳定5h。
陈玉銮肖景娴许艳
关键词:三元杂多酸
ATMP和HEDP的分解及其测定
1996年
以过硫酸铵煮解法测定总磷为对照,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条件实验相结合研究了水处理剂ATMP,HEDP在高于60℃与过硫酸铵反应的情况。并由此建立了一种新的缓和条件下处理样品与测定总磷方法。把它用于ATMP,HEDP产品的测定,结果满意。
刘兵俞斌
关键词:有机膦酸水分析
过渡金属离子在固-液两相的分配平衡
1998年
测定了过渡金属离子(Zn2+,Co2+,Cu2+,Ni2+)在离子交换树脂与8-羟基喹啉三氯甲烷溶液间的分配平衡常数o-rK及金属离子在两相间的分配比o-rD。得出分配比与萃取剂浓度间的关系。
殷琦俞明华周祝敏莫剑雄
关键词:离子交换
极谱法测定天然水及污水中NTA的含量被引量:2
1998年
利用Bi(Ⅲ)-NTA(氨基三乙酸)配合物的单扫描极谱波来测定NTA的含量。配合波在pH2.0的硝酸底液中峰形良好,在0.60~30.0mgL-1的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用此法测定天然水和工业废水中的NTA含量,得到满意结果。此外还对Bi(Ⅲ)-NTA配合吸附波的性质进行了研究。
邹家庆田丹碧石祥平
关键词:NTA极谱法天然水污水
锌镀层表面混合稀土转化膜的研究被引量:46
1997年
利用浸液法在锌镀层上获得混合稀土转化膜,研究了处理溶液的浓度、pH、温度、促进剂H2O2的含量及处理时间等因素对膜层耐蚀性的影响,从而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用俄歇电子能谱(AES)对膜层的组成。
王济奎方景礼
关键词:镀层转化膜镀锌防腐
微乳液膜法回收废水中的汞离子
朱红军孙灏君王锦堂
关键词:废水处理汞离子
文献传递
XPS-法研究高温弱酸性介质中化学镀NiCuP非晶态合金的腐蚀行为被引量:6
2000年
利用XPS法研究了化学镀Ni Cu P非晶态合金在 1 4 0℃、pH =5 .0、CO2 饱和的Na2 SO4 溶液中处于不同电位下的表面膜组成 .结果表明 ,处于不同电位下的Ni Cu P合金表面膜中皆有富P和富Cu现象发生 ,是膜中Ni选择性溶解的结果 .H2 PO-2 和HPO2 -3 吸附层的存在是合金发生钝化的原因 .
徐建忠魏宝明
关键词:化学镀XPS钝化非晶态合金
微乳液聚合制备聚 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敏超细微粒被引量:30
2001年
通过微乳液聚合制备了未交联及交联的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 (L PNIPAM及CL PNIPAM)超细微粒 .CL PNIPAM的聚合动力学方程为 :Rp=k[M]1 1 6 [E]- 1 2 0 [I]0 5 3.测得其平均微粒粒径约 10 0nm .用SEM ,迎头色谱法测得交联的CL PNIPAM超细微粒的内比表面积为 49 0 48m2 g ,孔径大小为 1~ 10nm .气体吸附量为1784 8cm3 g .用浊度法及目视法研究了其在水介质中的温敏特性 ,测得其相变温度为 31
郭振良王锦堂朱红军
关键词:微乳液聚合超细微粒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度敏感性相变温度
可降解型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被引量:5
2001年
用环法测定了系列含 1 ,3二氧杂环戊烷基团的可降解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HDMPS、NDMPS和 UDMPS在水溶液中的表面张力浓度对数曲线 ,并由此得到了其他一些表面性质如临界胶束浓度 (cmc) ,临界胶束浓度时的表面张力 γcmc和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吸附等温线 ,进而得到了饱和吸附超量(Γ∞)和饱和吸附时分子截面积 A。这些表面活性剂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和相同的亲水基 ,1 ,3二氧杂环戊烷基团也有一定的亲水性。
朱红军王锦堂徐峰
关键词:表面活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磺酸盐
同时测定粮谷中痕量锰铁铜锌的人工神经网络辅助分光光度法被引量:11
2001年
在 pH9.5时 ,Mn(Ⅱ)、Fe(Ⅲ)、Cu(Ⅱ)和Zn(Ⅱ)均与2_(5_溴_2_吡啶偶氮)_5_二乙氨基苯酚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发生高灵敏的显色反应 ,生成稳定的三元胶束络合物,其λmax 分别为566、560、562和559nm ,表明吸收光谱严重重叠;在相应λmax 处 ,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1.13×105、7.32×104、1.02×105 和1.04×105 L·mol-1·cm-1。用模拟退火 -误差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辅助分光光度法 ,不经分离 ,同时测定了模拟样和粮谷样中的痕量锰、铁、铜和锌。详细研究了该算法的最佳计算条件。虽然体系的加和性较差 ,但由于该算法的优良性能 ,仍然取得了满意结果。
侯晋陈国松王镇浦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粮谷痕量分析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