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

作品数:136 被引量:273H指数:9
相关作者:丁会利胡博文沈晓莉张胜文刘建伟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工学院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系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6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7篇化学工程
  • 39篇理学
  • 11篇一般工业技术
  • 9篇文化科学
  • 8篇电气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9篇丙烯
  • 17篇教学
  • 16篇复合材料
  • 16篇改性
  • 16篇复合材
  • 15篇树脂
  • 14篇高分
  • 14篇丙烯酸
  • 13篇环氧
  • 13篇共聚
  • 12篇温度
  • 12篇分子
  • 11篇高分子
  • 10篇涂料
  • 10篇聚苯
  • 10篇环氧树脂
  • 9篇玻璃化温度
  • 8篇电池
  • 7篇水性
  • 7篇聚氨酯

机构

  • 135篇河北工业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南开大学
  • 2篇天津大学
  • 2篇保定职业技术...
  • 2篇天津市建筑科...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天津工业大学
  • 1篇上海应用技术...
  • 1篇河北体育学院
  • 1篇泰山学院
  • 1篇河北盛华化工...
  • 1篇中国石油
  • 1篇天津市第一轻...
  • 1篇静海县质量技...
  • 1篇天津市西青区...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 1篇广东炜林纳新...
  • 1篇河北欧特涂料...

作者

  • 24篇张庆新
  • 23篇王家喜
  • 22篇于晓燕
  • 14篇刘宾元
  • 14篇王小梅
  • 14篇瞿雄伟
  • 11篇刘国栋
  • 10篇丁会利
  • 9篇张旭
  • 8篇闫卫东
  • 8篇杨永芳
  • 8篇杨敏
  • 8篇张福强
  • 7篇任丽
  • 7篇王月欣
  • 6篇张留成
  • 6篇荆占山
  • 4篇范留彬
  • 4篇潘明旺
  • 4篇李云庆

传媒

  • 17篇胶体与聚合物
  • 15篇高分子材料科...
  • 5篇涂料工业
  • 5篇广州化工
  • 4篇塑料工业
  • 4篇2007年全...
  • 3篇高分子学报
  • 3篇2015年全...
  • 3篇中国化学会2...
  • 2篇中国塑料
  • 2篇热固性树脂
  • 2篇信息记录材料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2011年高...
  • 2篇中国化学会2...
  • 1篇化工科技
  • 1篇塑料
  • 1篇中国涂料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13篇2018
  • 11篇2017
  • 9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9篇2011
  • 6篇2010
  • 17篇2009
  • 15篇2007
  • 4篇2006
  • 8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1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降冰片烯-2,3-二羧酸酯类内给电子体对Ziegler-Natta催化剂催化1-丁烯聚合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合成了3种顺-5-降冰片烯-内-2,3-二羧酸酯类内给电子体,考察了内给电子体空间位阻对催化剂催化1-丁烯於浆聚合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外给电子体为二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时,以顺-5-降冰片烯-内-2,3-二羧酸二甲酯为内给电子体制备的催化剂催化得到的聚丁烯相对分子质量最大,为98.1×10~4,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最宽(PDI=5.6)。就提高催化剂活性而言,顺-5-降冰片烯-内-2,3-二羧酸二乙酯内给电子体更有优势。此外,对比考察顺-双环[2,2,1]-庚-内-2,3-二羧酸二乙酯内给电子体对催化剂催化性能影响发现,降冰片烯环上双键的还原大大降低了催化剂的活性。
董小芳崔晓鹏杨敏刘宾元
关键词:内给电子体ZIEGLER-NATTA催化剂
烷氧基酞菁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表征被引量:1
2016年
利用氰尿酸为催化剂,在温和的条件下合成出了具有烷氧基的酞菁化合物。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谱(~1H NMR和^(13)C NMR)、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法(TGA)多种测试手段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证实了在不添加催化剂下,目标化合物符合预期的分子结构。通过对其反应机理研究得到此反应不需要特殊的条件,只需在少量氰尿酸存在和适当的温度下反应即可进行。
陈兴刚刘家余陈超于晓燕张庆新
关键词:氰尿酸酞菁
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以4,4’-二异氰酸二苯甲烷(4,4’-MDI)为硬段,聚醚二元醇(N210)为软段,并加入不同含量的环氧树脂E-51为改性剂,采用内乳化法制备了一系列环氧树脂改性的MDI型水性聚氨酯乳液。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水性聚氨酯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聚氨酯涂膜的硬度、耐冲击性等性能进行了表征和研究。结果表明,当E-51的加入量为4%-6%时,乳液及涂膜的综合性能最佳。
王建罗昕罗昕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
有机鎓盐催化下环氧化合物与酸酐共聚制备立体聚酯共聚物
嵌段共聚物可以通过控制链段结构使其结晶性能,熔点以及力学性能均更好。但是聚酯类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则并不完善,文献报道最多的方法为酯交换法,但其不足之处在于扩链效率差,制备的聚酯分子量较低。因此本文采用了效率更高的有机...
韩冰段中余董小芳司高闪杨暮凡李向清刘宾元
关键词:EPOXIDEANHYDRIDE
文献传递
以化学键为加和单元研究MMA-St-AN三元共聚物的玻璃化温度
2012年
以玻璃化转变的热力学理论为基础,假定化学键的刚性能具有加和性,提出了新的三元共聚物的Tg-组成关系方程,方程中包含三元组的物质的量含量以及均聚物、周期共聚物的Tg。方程中周期共聚物poly[ij]和poly[iij]的Tg可以由二元共聚物数据回归求取,新方程中仅剩三个未知参数,即poly[ijik]的Tg,可以通过对三元共聚物Tg数据拟合得到,因此新方程可以方便地应用于三元共聚物Tg-组成-序列关系研究。将新方程用于MMA-St-AN三元共聚物的Tg-组成关系,理论值与实验值十分接近,说明新方程具有很好的适用性。由拟合结果同时预测了目前尚未合成的周期共聚物的Tg,poly[MSMA]、poly[SMSA]和poly[AMAS]的Tg分别为478.5K、353.5K和357.8K。
刘国栋范留彬杨永芳李效军周月莲
关键词:玻璃化温度三元共聚物
二氧化碳在立构嵌段聚酯-聚碳酸酯共聚物合成与降解作用研究
本文通过环氧化合物与酸酐、二氧化碳的顺序加料法制备了cis-(exo,exo),cis-(endo,endo)和trans-(exo,endo)以及既有cis结构也有trans结构的聚酯链段的聚酯-聚碳酸酯嵌段共聚物。研...
韩冰丁慧宁陈俊武武宪民刘宾元
关键词:嵌段共聚物立体化学
文献传递
低介电常数功能降冰片烯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表征
<正>降冰片烯加成聚合物具有高的热稳定性、高的玻璃化温度、低的吸湿性和低的介电常数 (介电常数是2.2)。这些特性满足作为集成电路(IC)中低介电材料的基本要求,使其在微电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但是降冰片烯自身的缺陷...
刘宾元毛彦科王弋戈王亚琴闫卫东章文君
关键词:低介电常数
文献传递
光聚合法合成印刷电路板保护涂料的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采用光聚合法合成丙烯酸酯预聚物,然后在预聚物中加入交联单体、复合光引发剂、活性胺等制备印刷电路板(PCB)保护涂料。研究了本体光聚合的最佳反应时间,讨论了在光聚合条件下预聚物、功能单体、交联剂等对涂膜性能的影响。对光聚合产物进行了热重分析、红外光谱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在紫外光照射下的最佳预聚合反应时间为60s,单体转化率可达60%;当构成光敏预聚物的光聚合单体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异冰片酯(IBOA)∶丙烯酸(AA)=6∶4∶1(wt,质量),后期加入的交联单体为18%(wt,质量分数,下同),复合光引发剂为3%,活性胺为2%时,涂料固化后各项性能最佳。
高晓哲解一军习峥辉
关键词:紫外光聚合丙烯酸酯预聚物印制电路板涂料
丁酰化壳聚糖的制备及结构性能表征被引量:4
2007年
考察了催化剂和反应时间对丁酰化反应的影响。利用红外(IR)和氢核磁共振(1H-NMR)对丁酰化壳聚糖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酰化反应主要发生了O-酰化反应。同时,利用热失重(TG)考察了丁酰化壳聚糖的热稳定性,发现酰化度对丁酰化壳聚糖的初始热分解温度影响不大。
刘宾元王新利张莉闫卫东李晓然
关键词:壳聚糖酰化反应热稳定性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探索被引量:7
2020年
工程教育认证的三大理念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 Centered, SC)、以产出为导向(Outcome-Based Education, OBE)、持续改进(Continued Quality Improvement, CQI)。学生中心是宗旨,成果导向是要求,持续改进是机制。实践教学是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产出的重要教学环节,本文以河北工业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例,依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提出了"微工厂型"实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并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的能力,并起到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张庆新于晓燕丁会利瞿雄伟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实践教学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