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陕西省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作品数:126 被引量:971H指数:15
相关作者:张双玺方香玲孙平平李治伟陆德玲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莱阳农学院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植物保护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1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3篇农业科学
  • 35篇生物学
  • 13篇化学工程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医药卫生
  • 4篇理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6篇活性
  • 25篇抑菌
  • 20篇抑菌活性
  • 18篇雷公藤
  • 14篇杀虫
  • 12篇植物源
  • 12篇除虫
  • 12篇除虫菊
  • 11篇活性研究
  • 10篇粘虫
  • 9篇代谢产物
  • 9篇次生代谢
  • 9篇次生代谢产物
  • 8篇杀虫活性
  • 8篇农药
  • 8篇不定根
  • 8篇次生
  • 7篇愈伤
  • 7篇愈伤组织
  • 7篇杀菌剂

机构

  • 125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青岛农业大学
  • 3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宁夏职业技术...
  • 2篇教育部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宁夏农林科学...
  • 1篇宁夏农学院
  • 1篇莱阳农学院
  • 1篇西南大学
  • 1篇延安大学
  • 1篇成都军区联勤...
  • 1篇黄岛出入境检...

作者

  • 115篇张兴
  • 76篇冯俊涛
  • 30篇马志卿
  • 20篇李琰
  • 16篇韩立荣
  • 14篇易晓华
  • 13篇王永宏
  • 9篇王智辉
  • 8篇张璟
  • 8篇高保卫
  • 7篇何军
  • 6篇崔蕾
  • 6篇周一万
  • 5篇张秀云
  • 5篇方香玲
  • 5篇杨钰琪
  • 5篇冯岗
  • 4篇张武岗
  • 4篇唐光辉
  • 4篇胡林峰

传媒

  • 26篇西北农林科技...
  • 19篇西北农业学报
  • 8篇西北植物学报
  • 7篇林业科学
  • 6篇浙江大学学报...
  • 5篇第十二届全国...
  • 4篇昆虫学报
  • 4篇农药学学报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植物科学学报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中国生物防治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加工过程
  • 2篇西南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生物防治...
  • 2篇第十届全国农...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18篇2012
  • 3篇2011
  • 20篇2010
  • 15篇2009
  • 27篇2008
  • 1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1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除虫菊内生真菌Y2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产物抑菌活性初步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在对从除虫菊中分离到的内生真菌进行抑菌活性系统筛选的基础上,对其中活性较高的Y2菌株进行了初步的鉴定和活性物质的分离。经形态学初步鉴定该菌株为镰孢属真菌Fusariumsp.,其发酵液粗提物高抑菌活性馏分集中在丙酮、乙酸乙酯等中等极性馏分段。Y2菌株发酵液10倍稀释液对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等6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在80.41%-93.26%之间,其5倍稀释液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和苹果炭疽病菌Glomerella cingulata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均大于80%。活体生测结果表明,该发酵液对番茄灰霉病和黄瓜霜霉病的保护效果大于50%,治疗效果不明显。
易晓华冯俊涛王永宏郭小炜张兴
关键词:除虫菊内生真菌发酵产物活性筛选抑菌活性
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09年
对近10年来研究过的内生真菌的物种多样性进行综述,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易晓华
关键词:植物内生真菌物种多样性
小果博落回中2种杀虫活性成分的分离及鉴定被引量:24
2008年
以粘虫(Mythimna separata)3龄幼虫为试虫,采用生物活性示踪法从小果博落回(Macleaya microcarpa)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出2种活性成分,经MS1、H-NMR1、3C-NMR分析鉴定为二氢血根碱和二氢白屈菜红碱。采用小叶碟添加法测试了2种化合物对粘虫3龄幼虫的拒食及毒杀活性。结果表明,2种化合物对粘虫3龄幼虫均具有较高的拒食活性,48 h的拒食AFC50分别为0.168和0.231 mg.mL-1,同时,二氢血根碱对粘虫3龄幼虫具有一定的毒杀活性,96 h的LC50为0.085 mg.mL-1。分析认为二氢血根碱可能是小果博落回的主要杀虫活性成分之一。
冯岗张静冯俊涛张兴
关键词:小果博落回杀虫活性粘虫
鳞柄小奥德蘑发酵产物抑菌活性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活体组织法及盆栽法对鳞柄小奥德蘑发酵产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鳞柄小奥德蘑发酵产物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且抑菌活性成分主要分布于菌丝体提取物中。在供试浓度为0.5 mg/mL(菌丝干重)时,其菌丝体丙酮提取物对苹果腐烂病菌(Cytospora sp.)、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 (Fries) Keissler)、苹果炭疽病菌(G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Penz.et Sacc.)、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Nisikado.et Miyake)Shoem.)和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rerea Pers.et Tris.)等5种病原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高于80%;在活体组织法测定中,菌丝体丙酮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3 d的治疗效果和保护效果分别为71.2%和76.2%;在盆栽试验中对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Pass.)Leonard&Suggs)和小麦白粉病(Blumeria graminis(DC.)Speer.f.sp.tritici Marchal)的治疗效果和保护效果均在60%以上。
陈明艳陈安良冯俊涛张兴
关键词:高等真菌抑菌活性发酵产物
川楝树皮中川楝素质量分数的液相色谱检测被引量:3
2012年
建立液相色谱仪快速检测川楝树皮中川楝素质量分数的方法。最佳提取条件为甲醇体积分数70%、回流温度70℃、回流时间1h;色谱条件为甲醇与水的混合物[V(甲醇)∶V(水)=65∶35)]作流动相,检测波长215nm,流速1.0mL/min,柱温25℃,进样量5μL;川楝素得率2.81‰,添加水平为0.75~3.00mg时,回收率为97.33%~99.33%。该方法能准确快速检测样品川楝素的质量分数。
高保卫张璟冯俊涛王智辉张兴
关键词:液相色谱川楝素
植物源农药研究进展被引量:194
2015年
植物源农药是国内外新农药研发的热点之一。本文从植物源农药的研究历史、现状、产业化开发情况、使用技术要点、特殊活性作用、生物合成技术、环境安全性、作用机理、残渣综合利用及"药肥合一"在新植物保护理论与实践中的作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论述,提出了植物源农药研究、开发、应用、推广及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对策,并对该类农药今后的发展方向与重点进行了讨论。
张兴马志卿冯俊涛吴华韩立荣
关键词:植物源农药
新疆半干旱地区辣椒疫霉病防治技术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研究了新疆半干旱地区辣椒疫霉病的发生流行与种植密度、灌水频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栽培密度和高秆作物套种可明显控制病害的发生程度,随着密度不断增加,病害初始发生时间呈现逐渐向后推移的趋势;与高秆作物套种可明显抑制辣椒疫霉病的发生,约可推迟疫霉病初发期10d,发病率下降70%以上。高频率的灌水可控制病害的发生,而低频率的灌水有利于促进病害的传播和发生。该地区辣椒疫霉病的防治应采取:育苗前对苗床进行药剂处理,合理密植或者套种高秆作物,配以合理的灌水可有效的控制其发生流行。
张双玺廖建军
关键词:辣椒疫霉病栽培密度灌水频率
小花假泽兰精油超临界CO_2提取工艺及其成分和抑菌活性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小花假泽兰精油的提取条件,采用GC-MS法分析测定精油的化学成分,并初步测定精油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小花假泽兰精油的较佳工艺条件为:采用先静态后动态的萃取方式,静态萃取时间20 min,动态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55℃,萃取压力35 MPa,CO2体积为40mL/g,CO2流速为0.5~1.0 mL/min;从超临界CO2萃取的小花假泽兰精油中鉴定了64种成分,占精油总量的79.80%,主要有萜类、醇类、脂肪酸、酯类、甾体类等;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和小麦纹枯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分别为119.55 mg/L和78.27 mg/L。
庄世宏郝彩琴冯俊涛张兴
关键词:精油超临界CO2萃取化学成分抑菌活性
骆驼蓬种子提取物对番茄根结线虫的生物活性
本实验采用浸渍法测定了骆驼蓬(Peganum harmalaL.)种子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石油醚萃取物、氯仿萃取物、水萃取物)中对番茄根结线虫虫(Meloidogy ne incognita)病害控制效果,其中毒杀活性...
蔡崇林刘斌冯俊涛张兴
关键词:根结线虫骆驼蓬生物活性
文献传递
松油烯-4-醇酯醚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杀虫活性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寻找新的高活性杀虫化合物。【方法】以松油烯-4-醇为原料,对其4位羟基进行修饰,设计合成了6种松油烯-4-醇酯类衍生物Z1-Z6和2种松油烯-4-醇醚类衍生物M1-M2,其中Z3、Z5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核磁共振谱、高分辨质谱等方法确证;并分别测定了合成衍生物对家蝇的杀虫作用。【结果】目标化合物普遍对家蝇具有一定的熏蒸和触杀活性,其中熏蒸活性均弱于松油烯-4-醇;丙酸酯衍生物的触杀活性明显提高,其LD50为0.038 7mg/头,触杀毒力是松油烯-4-醇的3.42倍;苯甲酸酯、苯磺酸酯和对甲苯磺酸酯衍生物的触杀活性也有所提高;而丙烯酸酯、甲醚、乙醚衍生物的活性大幅下降。【结论】4位羟基的改变对衍生物的杀虫活性有较大影响。
马志卿黑育荣陈根强蔡崇林张兴
关键词:松油烯-4-醇结构修饰杀虫活性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