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编辑出版与传播科学研究所

作品数:45 被引量:140H指数:7
相关作者:杨琳琳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出版科学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五邑大学人事处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基金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文化科学
  • 15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农业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期刊史
  • 6篇传播史
  • 5篇科学传播史
  • 4篇中国期刊史
  • 4篇科技期刊
  • 4篇高校
  • 4篇《农学报》
  • 3篇生物进化
  • 3篇生物进化论
  • 3篇进化论
  • 3篇科技期刊史
  • 2篇新闻
  • 2篇知识
  • 2篇中国科技期刊...
  • 2篇数学
  • 2篇农业
  • 2篇西学
  • 2篇西学东渐
  • 2篇救国
  • 2篇汇讲

机构

  • 45篇西北大学
  • 5篇陕西师范大学
  • 3篇五邑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清华大学出版...
  • 1篇陕西广播电视...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空军工程大学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商洛学院
  • 1篇西安体育学院
  • 1篇《数学杂志》...

作者

  • 40篇姚远
  • 5篇卫玲
  • 5篇刘小燕
  • 4篇李楠
  • 4篇张惠民
  • 3篇亢小玉
  • 3篇原付川
  • 2篇王睿
  • 2篇魏梦月
  • 2篇吴幼叶
  • 2篇杨琳琳
  • 2篇陈镱文
  • 2篇宋轶文
  • 2篇张冰
  • 2篇朱姝
  • 1篇杨莹
  • 1篇陈啸
  • 1篇陈萍
  • 1篇高静
  • 1篇战涛

传媒

  • 21篇西北大学学报...
  • 4篇西北大学学报...
  • 4篇编辑学报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今传媒
  • 2篇商洛学院学报
  • 1篇理论导刊
  • 1篇中华医史杂志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科技与出版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西安体育学院...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咸阳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8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延安《解放日报》及其自然科学传播
2008年
目的廓清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日报》的媒介组织形态及其自然科学传播的基本线索。方法原始文献分析与考证。结果《解放日报》十分重视自然科学传播,报纸虽历经整改,"科学园地"与"卫生"两大重点科学专刊却都保留下来。毛泽东等同志撰文确立了自然科学传播的方向,提出其主要为生产和战争服务的原则。结论《解放日报》的科学传播,具有开创性意义,不仅普及了科学知识、破除了迷信,提高了民众的科学水平,而且在经济建设中通过推广生产知识、指导生产,对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杨琳琳姚远
关键词:《解放日报》
生物进化论经由《新青年》在近代中国的传播被引量:3
2011年
厘清生物进化论经由《新青年》期刊在近代中国的传播轨迹,为探索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提供新证据。采用原始期刊文献分析和考证法。对创刊于1915年的《新青年》1-9卷涉及进化论者的16篇(自然科学角度传播进化论的文章共7篇,人文社会科学角度的共9篇)文章进行分析,发现五四时期以《新青年》期刊为传播媒介,进化论成为贯穿新文化运动初期各个思想领域的主线。《新青年》传播的生物进化论,最初尚且接近其科学本质,但不久即在陈独秀等人的笔下异化为社会进化论,并成为试图变革中国社会的利器。于是,在1919年前后,掀起了进化论在近代中国传播的第三次高潮。
李楠姚远
关键词:生物进化论科学传播史
中文期刊发刊序与告止序考被引量:1
2016年
确认唐大烈创刊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的《吴医汇讲》中,唐大烈的《自序》《凡例》、名医缪遵义的《序》及元和知县蒋楩的《序》,为中文期刊最早的发刊词,而《吴医汇讲》11卷卷终所载唐庆耆的《爰书数语附于简末》则为本土中文期刊最早的停刊声明。1815年在马来西亚之马六甲所办的境外最早中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序》为传教士所办西式中文期刊最早的发刊词。传教士所办香港最早的期刊《遐迩贯珍》1856年5期所载《遐迩贯珍告止序》和《六合丛谈》1858年2卷2号的简短英文声明和收支表,则为舶来式中文期刊最早的中英文停刊声明。
姚远
清华大学两院院士在本校期刊发文的初步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截至2014年,76名清华大学两院院士中的62名院士在《清华大学学报》等11种本校期刊发文883篇,其中当选院士前366篇,当选院士后517篇;在《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发文629篇,在《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版)》发文129篇,两刊合计758篇,占11种期刊院士总发文数的85%以上。这表明,清华大学期刊既面向国际,又立足本校,形成了对教学科研全方位的立体支撑,并在展示与引领学术研究潮流、记载和传承科学文化、培养学术顶尖人才、扶持学术新秀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它也表明了《清华大学学报》与学校高水平学术成就的高关联性和高依存度,从而构筑了我国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学术平台。该统计分析也在如何正确认识高校学报百年发展史和进一步发掘学报作为本校科学编年史册的功能方面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
王强姚远刘森
关键词:两院院士《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论文统计
《时务报》的科技报道与科学思想传播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研究分析《时务报》的科学技术与科学思想传播的内容和意义。方法原始文献考证和分析比较。结果《时务报》是清末维新派人士创办的重要言论报,也是科学技术的宣传阵地,它介绍了西方的无线电、X光机、气球的发展、潜水艇、冶金、军事科学、农业科技等实用技术发明和西方的科研体制、诺贝尔奖、生态保护等科学思想。结论《时务报》的科学技术传播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推动社会前进起了重要作用。
张惠民姚远
关键词:《时务报》
从创新扩散理论看《农学报》中农学知识及农业科技的推广被引量:3
2010年
本文试图运用创新扩散理论所提出的模式廓清《农学报》(1897)中农学知识及其农业科技传播途径。采用传播统计和原始期刊文献分析法,统计了晚清社会农业机械使用情况、农业试验、改良和推广机构、农业教学等机构出现带来的农业新变化以及这些新现象传播过程从而获知《农学报》中农学科技知识的传播是通过官方的支持,各种农学会、农业试验场、农业学堂的设立,加之乡绅的积极推广而最终一级一级传给最终的目标受众——农民,并通过创新扩散理论的5个影响因素分析了西方农业科技在晚清社会的传播与推广状况。
刘小燕宋轶文姚远
基于西北联大校刊的科学演讲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对《西安临大校刊》、《西北联大校刊》和《国立西北大学校刊》(1937-12-20—1948-12-20)报道的科学演讲进行分析。其报道形式上分讲词和演讲公告两种,其中讲词17篇,多出现在"讲词"栏目;演讲公告65篇,多出现在"校闻"栏目。校内外各领域专家学者为主要演讲者,学生团体在主办演讲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国父纪念周为代表的纪念日成为科学演讲的契机,演讲活动形式多样。科学演讲内容贴近抗战主题,或立足西北联大扎根西北、服务西北的办学宗旨,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地域性特点。
徐婷婷姚远
中国高校工程技术期刊现状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通过中国知网对高校科技期刊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954—2013年,中国高校创办261种工程技术期刊,其中工程技术综合期刊80种,占30.7%,工程技术综合期刊中又以工科高校学报及综合型大学学报的工程技术版为最多,共计75种,占93.8%。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历了兴起—停滞—飞跃—发展这4个历史阶段。苏、京、沪、鄂、陕5省市出版的工程技术期刊为最多,达到126种,占全国高校创办科技期刊总数的48.3%。对其中241种工程技术期刊进行统计,平均影响因子为0.462,教育部主管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为0.620,占有绝对优势,主办单位中53.6%为"211"和"985"院校,可见期刊学术质量与高校学科优势有较高的关联度。
宋轶文姚远亢小玉
《关中学报》及其对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关中学报》的办刊思想及其传播西方科学技术的实践和历史意义。方法历史分析、比较研究和文献考证。结果《关中学报》强调各国科学文化的相互交流和相互传播,介绍了西方的物理学、化学、植物学、人体科学、石油化工、工业制造、无线电及实用技术发明等方面的科学知识。结论《关中学报》是清末西北地区创办最早的期刊,它充分运用期刊这种新的大众媒介,在宣传和普及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国人的科技素质方面做出了贡献。
张惠民姚远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统计分析与前瞻被引量:4
2015年
采用文献统计与分析法,对1978—2013年间的高校科技期刊发展概况进行考查,并从其创刊类型、出版地域、主办机构、创刊年份、刊期与语种等方面加以分析。结果表明:在改革开放以后新创办的1 020种高校科技期刊中,工、农、医、自然综合类学科占总数的81.9%;北京、湖北、江苏、上海、陕西等10省市创办期刊数量占全国的57.8%;1979—1988年创刊数量达到559种,占到一半以上,是高校科技期刊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90年代后增长速度放缓,转而调整办刊思路。我们认为,进入新世纪,我国高校科技期刊规模基本成型,必须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型,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走数字化出版道路,全面提升我国高校科技期刊的竞争力。
刘小燕姚远
关键词:内涵式发展数字出版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