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热能工程研究所

作品数:226 被引量:1,121H指数:17
相关作者:周月桂陆方陈祎林鹏云季俊杰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水产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2篇期刊文章
  • 5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3篇动力工程及工...
  • 38篇环境科学与工...
  • 28篇化学工程
  • 12篇电气工程
  • 7篇理学
  • 5篇农业科学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建筑科学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矿业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8篇燃烧
  • 51篇锅炉
  • 31篇燃煤
  • 22篇煤粉
  • 21篇烟气
  • 21篇生物质
  • 21篇热解
  • 17篇再燃
  • 17篇数值模拟
  • 17篇脱硫
  • 17篇值模拟
  • 16篇燃煤锅炉
  • 16篇流化
  • 16篇流化床
  • 16篇煤锅炉
  • 14篇燃烧特性
  • 13篇煤粉燃烧
  • 13篇富氧燃烧
  • 13篇层燃
  • 11篇海藻

机构

  • 224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江苏大学
  • 4篇上海发电设备...
  • 4篇上海水产大学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上海锅炉厂有...
  • 3篇北京龙源环保...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原工学院
  • 2篇华能沁北发电...
  • 2篇学研究院
  • 2篇东方日立锅炉...
  • 2篇能源集团
  • 1篇东北大学
  • 1篇东营职业学院
  • 1篇宝山钢铁股份...
  • 1篇东北电力学院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作者

  • 65篇罗永浩
  • 41篇周月桂
  • 36篇姜秀民
  • 32篇章明川
  • 25篇王恩禄
  • 23篇于立军
  • 20篇陆方
  • 17篇林鹏云
  • 14篇季俊杰
  • 14篇范浩杰
  • 13篇王爽
  • 10篇陈祎
  • 10篇金旭东
  • 9篇韩向新
  • 8篇王苑
  • 8篇刘建国
  • 8篇杜海亮
  • 8篇范卫东
  • 7篇段佳
  • 7篇平星星

传媒

  • 35篇锅炉技术
  • 13篇热能动力工程
  • 13篇动力工程
  • 12篇动力工程学报
  • 9篇节能技术
  • 9篇燃料化学学报
  • 8篇工程热物理学...
  • 7篇燃烧科学与技...
  • 7篇太阳能学报
  • 7篇化工学报
  • 5篇工业锅炉
  • 4篇化学工程
  • 4篇中国电机工程...
  • 3篇发电设备
  • 3篇热力发电
  • 3篇洁净煤技术
  • 3篇中国动力工程...
  • 3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工业加热

年份

  • 7篇2023
  • 6篇2022
  • 6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7篇2016
  • 9篇2015
  • 9篇2014
  • 21篇2013
  • 14篇2012
  • 16篇2011
  • 12篇2010
  • 9篇2009
  • 19篇2008
  • 31篇2007
  • 14篇2006
  • 15篇2005
  • 4篇2004
2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硫化钼-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用作高稳定性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载体(英文)被引量:3
2019年
碳黑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最常用的电催化剂载体材料.然而,由于燃料电池内部环境苛刻(强酸性、强氧化性、湿度大、温度高、电位高等),碳材料易被氧化腐蚀,同时还可能进一步引起Pt催化剂颗粒脱落和团聚,造成催化剂性能衰减,继而影响电池性能与稳定性.为了克服碳载体腐蚀的问题,提高碳材料的石墨化程度是一种可行方法,然而,石墨化程度提高的同时伴随着含氧官能团的减少,这减少Pt离子的沉积位点,造成Pt团聚和颗粒过大等问题,导致催化剂质量比活性过低.另一种方法是开发金属氧化物(WO3, TiO2)、金属氮化物(Mo2N, CrN)、金属碳化物(WC)和导电聚合物(PANI)等非碳载体.然而,这些载体材料的电导率远低于碳,造成催化剂活性较低,只适用于高温和使用强氧化剂(如纯氧、双氧水)等特殊工况.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合成了二硫化钼-还原氧化石墨烯(MoS2-rGO)复合材料作为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的载体材料,利用MoS2的高稳定性及还原氧化石墨烯优异的导电性能与适量的含氧官能团,实现了Pt颗粒的均匀沉积并提高了催化剂活性与稳定性.XRD表征结果显示,使用溶剂热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同时具有石墨烯与二硫化钼的特征峰,证实MoS2-rGO成功合成.XPS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六价钼向四价钼及氧化石墨烯向还原氧化石墨烯的转变. TEM与HRTEM显示, MoS2以多层形式存在并成功沉积在rGO表面,和rGO相互搭接形成了连续的电子传输网络,保证了载体良好的导电能力.使用改进的乙二醇还原法制得MoS2-rGO负载Pt催化剂(Pt/MoS2-rGO), TEM显示Pt颗粒均匀分布在载体表面,且Pt颗粒平均粒径为3.2 nm.这主要归功于MoS2充分暴露的活性边缘及rGO表面存在的适量含氧官能团为Pt离子提供了充足的沉积位点.电化学测试显示,在催化ORR反应中, Pt/MoS2-rGO相比于碳载铂(Pt/C)具有更高的起始还原电位,表明MoS2-rGO载
Muhammad Tuoqeer Anwar闫晓晖Muhammad Rehman AsgharNaveed Husnain沈水云罗柳轩程晓静魏光华章俊良
关键词:燃料电池负载型催化剂
常温氨基酸盐膜吸收CO_2及吸收液对膜孔结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常温条件下使用两种氨基酸盐溶液在中空纤维膜反应器中进行CO_2循环吸收试验,研究了不同因素影响下CO_2脱除率和不同负荷范围内平均吸收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增大吸收液流量,增大吸收液浓度均能提高CO_2脱除率和平均吸收速率,且常温下氨基和亚氨基对CO_2的脱除率相差不大。在氨基酸盐溶液CO_2负荷低于一定值时,吸收液能够保持较高的CO_2脱除率,负荷高于该临界值后,CO_2脱除率迅速降低。在研究长期接触中氨基酸盐溶液对聚丙烯膜孔结构的影响时发现,相比MEA溶液,相同质量分数的氨基酸盐溶液浸润膜孔的风险更小。
冯哲方梦祥汪桢范卫东
关键词:膜反应器
余热发电系统中热源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介绍了用于回收工业余热的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简称ORC)发电系统,为探究该系统实际工作过程中余热介质温度变化对系统热力性能的影响,本文以R600a为循环工质,在EES(Enginee...
姜亮朱亚东平星星于立军
关键词:余热发电有机朗肯循环
文献传递
燃煤锅炉NOx排放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分析
煤粉锅炉产生的大量氮氧化物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环境污染问题,本文通过CFD软件平台,以一台四角切圆锅炉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混烧情况下煤粉燃烧氮氧化物生成的计算模型。并通过正交方法设计工况,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影响NOx排放的不...
王振胡瓅元罗永浩
关键词:燃煤锅炉数值模拟NOX排放影响因素
文献传递
城市建筑冷热电提供模式的探讨
分析了几种可以应用在大型公共建筑中的供能新技术的特点,结合上海某大厦的实际情况,对采用分布式三联供系统、地源热泵和太阳能供能的节能效果进行了估算,并与传统的供能方法进行了对比。根据这些新能源供给系统的特点,指出采用这些技...
关键词:新能源节能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棉秆经微波预处理改性后的热解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采用常规热处理法、微波烘焙法和化学处理(碱、酸)结合微波烘焙法对棉秆在200℃下进行烘焙预处理改性,并通过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预处理样品进行结构上的表征,然后通过热重-红外光谱(TG-FTIR)和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GC/MS)对预处理改性过后样品的热解特性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证明预处理方案都可改良棉秆结构、优化棉秆热解特性,微波烘焙效果优于常规烘焙,且在微波烘焙的基础上结合碱、酸处理可进一步优化其热解特性。
黄劢刘建国韩向新姜秀民
关键词:生物质微波加热棉秆
内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灰粘熔排渣的试验研究
2007年
将灰粘熔排渣技术与内循环流化床相结合来焚烧生活垃圾,不仅有利于城市生活垃圾中大块不可燃物的排出,同时还能对焚烧灰渣作进一步的减容。因此,在1个内循环流化床燃烧试验台上进行了以煤为燃料的热态试验。结果表明,非均匀布风是实现连续粘熔排渣的必要条件,同时还必须严格控制炉膛密相区的温度。
施善彬张小可章明川高胜斌李震范浩杰温俊明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内循环流化床城市生活垃圾流化床焚烧热态试验
煤粉再燃脱硝效率与着火状态之间的关系被引量:1
2008年
在一维炉上采用煤粉作为再燃燃料进行了脱硝的实验研究,发现脱硝效率随再燃区氧浓度的增大呈现非单调的变化规律.采用煤粉气流均相着火模型和炭粒非均相热力着火模型对煤粉再燃脱硝效率与其着火状态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煤粉均相着火之前,脱硝效率随氧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均相着火之后,脱硝效率明显下降并逐渐达到一个谷点.氧浓度进一步增大时,煤粉发生非均相着火,颗粒温度升高,异相脱硝效率升高,它的作用开始占优,总体脱硝效率再次上升.
齐永锋肖佳元章明川张健
关键词:煤粉再燃脱硝效率氧浓度
燃煤电站锅炉运行参数对其热效率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针对某电厂亚临界压力、一次中间再热、控制循环燃煤汽包锅炉,分析研究了省煤器出口氧量及燃烧器区域不同的二次风量分配对锅炉热效率的影响规律和程度,并着重分析比较了在省煤器出口氧量一定的前提下,二次风沿炉膛高度方向的分配方式对锅炉热效率的影响,得出了当二次风沿炉膛高度自下而上呈现“高位缩腰型”分布时,锅炉热效率较“倒塔形”或“方型”分布高。同时,二次风的“高位缩腰型”分布可使燃烧器区域的氧量分布沿炉膛高度方向呈现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的变化,符合分级燃烧能够降低燃煤锅炉NOx排放的要求,研究结果对燃煤电站锅炉实现更加经济、环保运行有重要指导意义。
马天星王恩禄张伟金小峰
关键词:燃煤电站锅炉热效率配风方式
干式烟气脱硫技术进展及其应用前景分析被引量:15
2001年
对国内外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几种干式烟气脱硫技术进行了介绍 ,分析了这些脱硫技术的特点 ,并针对上海地区电厂燃用高钙低硫煤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采用高钙粉煤灰增湿活化脱硫的简易脱硫方法。
周月桂章明川范卫东宋玉宝卢茵
关键词:燃煤锅炉烟气脱硫增湿活化热电厂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