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作品数:134 被引量:416H指数:10
相关作者:贾志海牛刚姚元鹏田芩蔚孙康杰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热能与环境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6篇期刊文章
  • 2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4篇动力工程及工...
  • 22篇理学
  • 12篇航空宇航科学...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冶金工程
  • 7篇化学工程
  • 6篇电气工程
  • 3篇机械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24篇传热
  • 12篇数值模拟
  • 12篇热化学
  • 12篇换热
  • 12篇值模拟
  • 11篇两相流
  • 11篇储热
  • 10篇多孔介质
  • 7篇火箭
  • 7篇高炉
  • 6篇段塞
  • 6篇段塞流
  • 6篇压气机
  • 6篇相变材料
  • 6篇金属
  • 5篇能源
  • 5篇热管
  • 5篇热系统
  • 5篇离心铸造
  • 5篇两相流动

机构

  • 134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同济大学
  • 3篇马鞍山钢铁股...
  • 3篇上海工程技术...
  • 3篇江苏理工大学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南京化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航天科技...
  • 1篇合肥通用机械...
  • 1篇川庆钻探工程...
  • 1篇上海市计量测...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3篇赵长颖
  • 25篇程惠尔
  • 22篇王经
  • 12篇吴慧英
  • 10篇张华
  • 9篇胡国新
  • 9篇刘夷平
  • 9篇王淑华
  • 8篇吴俐俊
  • 5篇刘振宇
  • 5篇竺晓程
  • 5篇徐治国
  • 5篇杜朝辉
  • 5篇田芩蔚
  • 4篇杨世铭
  • 4篇王平阳
  • 4篇孙康杰
  • 4篇牛禄
  • 4篇潘智豪
  • 3篇贾志海

传媒

  • 3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 9篇化工学报
  • 6篇推进技术
  • 4篇动力工程学报
  • 4篇储能科学与技...
  • 3篇科学通报
  • 3篇上海节能
  • 3篇水动力学研究...
  • 3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化工新型材料
  • 2篇钢铁研究学报
  • 2篇太阳能学报
  • 2篇钢铁
  • 2篇复合材料学报
  • 2篇第二十届全国...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第十三届全国...
  • 2篇第十二届长三...
  • 1篇环境工程

年份

  • 4篇2024
  • 7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9篇2019
  • 9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8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9篇2006
  • 3篇2005
1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相变材料接触熔化的研究被引量:6
2003年
对有关相变材料接触熔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内容包括:封闭空间的接触熔化、围绕热源的接触熔化、滑动接触熔化、滚动接触熔化、冰的压力熔化、接触熔化的量级分析与修正、由液体边界层内的热扩散引起的熔化、不连续接触点上熔化与润滑、固体内部传热的影响、玻璃的软化与接触熔化.
陈文振孙丰瑞杨强生程尚模
关键词:相变材料接触熔化传热学
芯片微通道沸腾相变过程中流动交变现象探析被引量:4
2006年
亚微米芯片通道中的沸腾相变极不稳定,在某些条件下,在芯片微通道的同一位置处会出现不同相态流体的交变现象,并伴随有剧烈的热力参数波动。本文通过显微观测和高速摄影技术,对芯片微通道沸腾相变过程中不同相态流体交变现象的成因及特点进行了揭示和分析,这对认识高热流密度条件下芯片微热沉中的流动非稳定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王浩吴慧英郑平
关键词:非稳定
复合多孔介质流动特性的模型分析被引量:3
2000年
本文针对壁面开槽复合多孔介质强化传热的实验条件 ,将整个流动区域划分为多孔介质填充区和纵向微槽区两个区域 ,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这种复合多孔介质结构的流动特性 ,考察了微槽宽度、深度等有关因素的影响 ,得到了与实验相一致的结果。
张志军程惠尔汤宇浩
关键词:流动特性模型分析
无叶扩压器中非定常流动的DMD模态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采用动力模态分解(DMD)对离心压气机无叶扩压器内的复杂流场进行分析,选取1.8kg/s设计工况和1.4kg/s非稳定工况下的非定常数值计算结果为基础数据,得到这2种工况下10%叶高平面上切向速度、径向速度的模态云图以及特征频率,评估了DMD方法分析离心压气机非定常流动特征的能力.对不同特征频率下的流场进行重构,直观深入地再现了无叶扩压器内部非定常流动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在小质量流量下,叶片扫描频率的影响效果虽然仍占据主导,但受到抑制;捕捉到失稳频率约为193Hz,失稳模态在扩压器内沿周向占据3个固定的位置交替波动,不稳定波动沿扩压器周向并不存在旋转.
丁杰胡晨星刘鹏寅竺晓程杜朝辉
关键词:离心压气机无叶扩压器非定常流动
高温铝熔液在旋转多孔介质内的渗透与瞬态固化和再熔过程被引量:5
2003年
 针对离心渗铸板材工艺中金属铝熔液在旋转的Al2O3预型体内的充型过程,考虑离心惯性力对金属铝熔液的瞬态固化与再熔过程的影响,研究了伴随有瞬态固化和再熔现象的流场温度分布以及熔融区长度和固化率瞬态变化规律,推导了渗透界面和再熔界面移动速度计算公式,建立了界面速度与温度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当Al2O3颗粒预热温度低于铝熔化温度时,渗透过程出现了瞬态固化和再熔现象,液固共熔区随渗透过程不断向前推进,共熔区长度和固化率随渗透过程而增长。随着孔隙率和转速的减小,共熔区内固化率提高,渗透前沿和再熔前沿界面移动速度减小。但孔隙率的减小使两种界面移动速度差值增大,液固共熔区长度增长;而转速的减小使两种界面移动速度差值缩小,液固共熔区长度缩短。
胡国新田芩蔚王国祥
关键词:离心铸造
非均匀温度边界条件下圆环通道横截面内温度场的解析解被引量:2
2017年
对圆环通道的导热问题,利用直接代入法推导得到壁面周向非均匀温度分布条件下圆环通道横截面内温度分布的通用解析解.结合工程实际,以太阳能高温吸热管壁面温度实测分布函数为例,利用上述通用解析解,获得吸热管横截面内温度分布的解析解.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开展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解析解与有限元数值解吻合良好.基于该解析解开展参数研究,分析各参数对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圆环通道内横截面温度随圆心角呈周期性变化,越接近管外壁处,温差越大,越接近管内壁处,温差越小;内外径之比越大,导热效果越明显;温度分布与热流密度呈线性关系,且低导热系数材料有较好的导热效果.
钟家伦李培超王克用
关键词:温度分布解析解
喷雾脱硫时拐形流道内烟气与水雾间传热传质过程研究被引量:8
2000年
本研究在冷态的基础上 ,就单拐形流道内烟气与水雾间传热传质过程进行理论及实验研究。理论上考虑了水雾相的作用 ,提出了对烟气动量方程的修正模型。对拐形流道内烟气单相传热与流动 ,采用K ε湍流模型。两相流动采用两相分离流模型 ,由Lagrange方法求解 ;实验中 ,通过调节多种工况参数 。
徐君岭卢万成
关键词:烟气脱硫传热传质两相流动
大管径油气两相流流型变化机理的研究
本文对大直径水平和不同倾角的倾斜管道内油气混输流动的流型及流行转换进行了研究,探讨大直径油气混输管道不同倾斜度油气两相流动过程中段塞流的形成机理.与大庆油田测井技术研究所合作,在大型多相流流动模拟实验装置上,通过实验的方...
王经贾志海牛刚
关键词:油气混输两相流动段塞流
文献传递
储能换热器的最佳相变温度分布及优化原则
针对用于间歇性余热回收与连续利用的相变储能换热器,基于一维热平衡分析,从理论上分别推导了顺流和逆流布置时最佳相变温度的解析式,考察了三种典型参数条件下冷、热流体温度和最佳相变温度沿流动方向的变化,研究了蓄热时间分数和传热...
王慧儒吴慧英姚元鹏
关键词:耗散
文献传递
能源清洁利用、节能减排与雾霾产生根源的关系分析
2015年
近年来,上海雾霾天气越来越严峻。上海等多地空气质量指数曾达到六级严重污染级别,上海也曾遭遇历史上最重度的雾霾污染,PM2.5浓度日平均值超过600μg/m3,其中普陀区监测站数据高达726.0μg/m3。该文从上海西南局部地区PM2.5浓度分析入手,通过数学方法研究了PM2.5与温度、湿度及不同污染源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不同能源利用方法所产生的排放物对PM2.5浓度的影响。同时,通过调查问卷,了解社会上不同人群对节能减排、合理使用能源、开发清洁能源的关注、理解,以及人们对上海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的关注程度,综合分析了能源清洁利用、节能减排与雾霾产生的关系。将实地检测结果和调查统计数据相结合,提出治理雾霾、能源清洁利用的三大关键措施。
王经孙康杰
关键词:节能减排雾霾化石燃料太阳能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