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

作品数:380 被引量:1,887H指数:22
相关作者:冷拥军李祥斌贺益君黄海燕肖励雄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95篇期刊文章
  • 79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4篇化学工程
  • 109篇理学
  • 105篇电气工程
  • 30篇一般工业技术
  • 1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3篇电子电信
  • 11篇金属学及工艺
  • 8篇文化科学
  • 5篇机械工程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89篇电池
  • 42篇燃料电池
  • 36篇催化
  • 31篇电化学
  • 31篇电极
  • 30篇催化剂
  • 29篇乙烯
  • 28篇离子
  • 24篇锂离子
  • 24篇离子电池
  • 24篇分子
  • 22篇锂离子电池
  • 16篇裂解
  • 15篇电催化
  • 15篇纳米
  • 13篇电化学性能
  • 13篇质子
  • 13篇质子交换
  • 13篇质子交换膜
  • 13篇质子交换膜燃...

机构

  • 380篇上海交通大学
  • 14篇山东理工大学
  • 14篇中国石化集团
  • 12篇中国科学院
  • 8篇复旦大学
  • 6篇华东理工大学
  • 6篇天津工业大学
  • 6篇上海应用技术...
  • 6篇中国石油化工...
  • 6篇中国科学院生...
  • 5篇同济大学
  • 5篇中南工业大学
  • 5篇浙江医药股份...
  • 4篇华南理工大学
  • 4篇上海电力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 3篇上海大学
  • 2篇东华大学
  • 2篇青岛科技大学
  • 2篇蒙特利尔大学

作者

  • 138篇马紫峰
  • 34篇蒋淇忠
  • 27篇何琨
  • 27篇原鲜霞
  • 26篇廖小珍
  • 18篇吴德荣
  • 16篇颜德岳
  • 14篇周锦鑫
  • 14篇钱道荪
  • 13篇徐祥铭
  • 12篇吴益华
  • 12篇何雨石
  • 12篇孟秀霞
  • 11篇王久林
  • 11篇黄德音
  • 11篇贾金平
  • 10篇杜娟
  • 10篇黄永昌
  • 10篇唐小真
  • 10篇章冬云

传媒

  • 21篇上海交通大学...
  • 21篇电源技术
  • 14篇物理化学学报
  • 13篇高分子材料科...
  • 12篇化工进展
  • 11篇化工学报
  • 9篇高校化学工程...
  • 7篇化学世界
  • 7篇功能材料
  • 7篇化工高等教育
  • 7篇储能科学与技...
  • 6篇无机材料学报
  • 5篇化学学报
  • 5篇光学学报
  • 4篇电化学
  • 4篇中国科学(B...
  • 4篇环境科学
  • 4篇Chines...
  • 3篇全面腐蚀控制
  • 3篇功能高分子学...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12篇2013
  • 8篇2012
  • 6篇2011
  • 16篇2010
  • 9篇2009
  • 16篇2008
  • 20篇2007
  • 12篇2006
  • 24篇2005
  • 16篇2004
3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光极化聚合物薄膜中染料分子取向的模型被引量:2
2001年
对光极化后偶氮染料聚合物薄膜中染料分子的取向方式进行了研究 ,指出当写入光 (基频与其倍频光 )为线偏振且偏振方向互相平行时 ,极化薄膜中多数染料分子沿垂直写入光偏振的方向作轴向排列 ,而少数分子沿平行于写入光偏振的方向作极性排列 ,但只有后者对薄膜的宏观二阶非线性有贡献。
钟晓霞虞秀琴李劬罗售余陈英礼隋郁印杰
关键词:全光极化二阶非线性
聚氨酯水分散体合成用原材料选择被引量:2
1998年
通过考察树脂水分散性、耐水性及力学性能等方面的特征,讨论了聚氨酯水分散体合成时原材料的选择.研究表明,合成中使用的聚酯二醇分子量(Mn)大小、合成预聚体时原材料的-NCO与-OH物质的量之比值(-NCO/-OH)、树脂中羰基含量、预聚体中-NCO与扩链剂中-NH2物质的量之比值(-NCO/-NH2)、中和度对聚氨酯水分散体及胶膜性能具有很重要的影响.
李芝华李国莱尹志民谢佑卿谢佑卿
关键词:聚氨酯水分散液胶膜
芳烃抽提法优化乙烯联合装置的裂解原料被引量:15
2006年
根据裂解和结焦反应理论,分析了石脑油裂解反应中芳烃结焦过程的规律,研究了石脑油族组成与乙烯收率的关系,选择了用于计算乙烯联合工艺装置综合能耗的统一基准。在石脑油中烷烃和环烷烃含量相同或相近的条件下,降低石脑油的芳烃含量可提高乙烯收率并减少结焦。在不增加工艺装置和设备的前提下,提出了优化裂解原料的前抽提乙烯联合装置工艺流程(简称前抽提流程),即先将石脑油送芳烃抽提装置分离出芳烃,再将抽余石脑油送裂解炉生产乙烯。选择低能耗芳烃抽提技术,可使前抽提流程总能耗低于常规乙烯联合装置工艺流程的总能耗。
何琨丁蕙吴德荣马紫峰
关键词:裂解乙烯芳烃抽提
聚氨酯水分散体的性质和结构分析被引量:2
1998年
研究了聚氨酯水分散体及其胶膜的性质和结构特征,测定了分散质的粒径大小及分布、涂膜材料红外光谱(IR)及热行为(DSC)等特征.研究表明,合成体系为胶体分散状态,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但胶膜耐水性、耐碱性有待提高;涂膜材料结构中存在着氢键行为和部分有序区域,并且聚氨酯的软、硬链段处于一定的微相分离状态.
李芝华李国莱匡彦青匡彦青
关键词:聚氨酯水分散液胶膜
非理想活性聚合反应动力学的一般模型——Ⅳ双活性物种体系的非稳态处理
1998年
用非稳态动力学方法处理了两种典型的双活性物种聚合反应体系 ,即具有离子对和自由离子或紧离子对和松离子对的活性聚合反应体系 .给出了数均聚合度、重均聚合度和多分散指数的表达式 .理论计算的结果表明 :当两种活性物种的相互交换反应速率比链增长反应速率相对较大时 ,由稳态法和非稳态法得到的多分散指数基本一致 ,但当活性物种之间的交换反应速率较小时 ,稳态法就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此时只有非稳态法是有效的 .另外 ,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随着kp 与k′p数值的相互接近以及M0 /I0 的增大而变窄 .
颜德岳董海王国明周志平
关键词:活性聚合反应动力学
球磨法合成CoPx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采用高能球磨法合成磷化钴系列化合物。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随着球磨时间从10 h提高到20 h,合成产物逐渐由CoP3转化为CoP相。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CoP3产物首次嵌锂容量为1359 mA·h/g,可...
张宗双杨军
关键词:高能球磨负极材料
文献传递
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的制备
2010年
通过选用含有乙烯基的有机硅烷偶联剂对自制的纳米Fe_3O_4进行表面修饰后,采用悬浮聚合法成功制备了单分散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并重点研究了分散剂浓度、搅拌速度、磁含量等因素对制备的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的分散剂浓度和搅拌速度可以获得球径分布良好的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微球的磁感应强度可以通过改变Fe_3O_4磁性粒子的含量进行调节。
梁方毅顾顺超周锦鑫
关键词:硅烷偶联剂粒径分布
应用逐步回归法对液膜体系影响因素的筛选被引量:1
1991年
影响液膜处理技术的因素很多.对此复杂体系的系统研究,采用逐步回归法.本文研究了组成为煤油—Span80—盐酸的液膜处理苯胺体系的八个因素:x_1 处理时间x_2 搅拌速度x_3 处理比x_4 膜内比x_5 内相盐酸浓度x_6 膜相中表面活性剂Span 80含量x_7 膜相中TBP 含量x_8
陈亮余徐殿樑徐祥铭
关键词:影响因素
锂离子电池用富锂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3年
富锂材料xLi2MnO3.(1-x)LiMO2(0
张洁王久林杨军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充放电机理电化学改性
氧化钛纳米管掺杂铂锡催化制备及性能被引量:3
2010年
尝试将TiO2纳米管掺杂到应用于直接乙醇燃料电池阳极的低铂Pt-Sn/C催化剂中。采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扫描技术考察了其乙醇氧化活性,确定加入TiO2纳米管的最佳用量,同时结合X射线衍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电催化机理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掺杂TiO2纳米管后,Pt-Sn/C催化剂中Pt的晶格参数进一步扩张,并部分形成了Pt3-Sn结构。TiO2纳米管表面的羟基和吸附态氧,提供了更多含氧物种,使得更多的氧与金属成键,参与乙醇氧化中间产物的进一步氧化反应,提高了催化剂的抗毒化性能,加速铂表面活性位的再生,从而提高催化剂的乙醇氧化能力。
沈磊蒋淇忠朱昆宁马紫峰
关键词:电催化剂直接乙醇燃料电池
共3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