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胶体与界面化学研究所

作品数:144 被引量:1,024H指数:20
相关作者:董玉林肖童陈景元候万国顾影慧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山东教育学院化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2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0篇理学
  • 56篇石油与天然气...
  • 21篇化学工程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电子电信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7篇钻井
  • 27篇表面活性
  • 26篇活性剂
  • 26篇表面活性剂
  • 18篇泥浆
  • 16篇钻井液
  • 16篇分子
  • 16篇LB膜
  • 15篇丙烯
  • 13篇驱油
  • 13篇钻井泥浆
  • 13篇聚丙烯
  • 13篇丙烯酰胺
  • 12篇离子
  • 10篇聚丙烯酰胺
  • 7篇性能研究
  • 7篇絮凝
  • 7篇相互作用
  • 7篇MMH
  • 6篇衍生物

机构

  • 144篇山东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山东师范大学
  • 2篇江南大学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2篇山东教育学院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德州学院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聊城师范学院
  • 1篇青岛海洋大学
  • 1篇莱阳农学院
  • 1篇山东工业大学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香港科技大学
  • 1篇扬州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32篇李干佐
  • 29篇张春光
  • 29篇王果庭
  • 28篇杨孔章
  • 25篇侯万国
  • 25篇徐桂英
  • 18篇毛宏志
  • 18篇孙德军
  • 14篇刘木辛
  • 11篇李方
  • 11篇牟建海
  • 10篇穆劲
  • 8篇董玉林
  • 7篇冯绪胜
  • 7篇郑立强
  • 7篇肖童
  • 7篇岳钦艳
  • 6篇姚克俊
  • 6篇王友绍
  • 6篇韩书华

传媒

  • 17篇油田化学
  • 12篇高等学校化学...
  • 12篇化学学报
  • 12篇钻井液与完井...
  • 8篇应用化学
  • 7篇日用化学工业
  • 7篇物理化学学报
  • 5篇化工科技市场
  • 4篇Chines...
  • 4篇Chines...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精细石油化工
  • 3篇山东大学学报...
  • 3篇山东大学学报...
  • 2篇无机化学学报
  • 2篇化学研究与应...
  • 2篇表面活性剂工...
  • 2篇精细石油化工...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石油学报

年份

  • 3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4
  • 3篇2003
  • 9篇2002
  • 7篇2001
  • 3篇2000
  • 5篇1999
  • 5篇1998
  • 10篇1997
  • 25篇1996
  • 10篇1995
  • 7篇1994
  • 22篇1993
  • 6篇1992
  • 12篇1991
  • 6篇1990
  • 3篇1989
1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电导法研究聚丙烯酰胺与十二烷基磺酸钠的相互作用被引量:2
1991年
本文采用电导法研究聚丙烯酰胺(PAM)与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的相互作用。发现在NaCl溶液中,PAM与SDS形成络合物;而在纯水中却观察不到络合物的形成。不论在纯水中或在NaCl溶液中,当形成SDS的正常胶束后,PAM的存在可使胶束的解离度降低。由此推论:PAM与SDS的相互作用可能有两种机理,一种是在NaCl溶液中,当SDS浓度较小时,SDS分子以疏水作用结合在PAM链上,形成络合物;一种是当SDS形成正常胶束后,PAM吸附于胶束“表面”,导致胶束解离度降低。
曾利容吴秀章毛宏志徐桂英
关键词:电导法聚丙烯酰胺十二烷基磺酸钠化学驱油胶束
pH和电解质对氢氧化铝镁溶胶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3
1996年
研究了pH和无机电解质对氢氧化铝镁正电溶胶稳定性的影响,发现在pH5~10范围内,该溶胶比较稳定地存在;pH<5时,发生酸溶解作用;pH>10.5时,因发生表面羟基的脱质子化而使溶胶不稳定性.阴离子的价数越高,聚沉能力越大.降低pH时,NaCl、NaNO3、Na2CO3和Na3PO4的聚沉能力下降,而Na2SO4变化不大.一价阴离子的聚沉能力大小顺序是:Br->I->NO-3>Cl-.阳离子的价数越高,对氢氧化铝镁正电溶胶的稳定作用越强.聚沉动力学研究表明,一价阴离子电解质的聚沉过程可分为快速聚沉和慢速聚沉,在慢速聚沉区,稳定率与电解质浓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这与经典的慢速聚沉理论相一致.还改进了聚沉作用的静态研究方法.
侯万国于耀芹张春光吴连勇王果庭
关键词:溶胶稳定性
聚合物泥浆技术的形成、发展与展望被引量:5
1994年
为促进聚合物泥浆体系的研究和发展,从学术定义出发对聚合物泥浆的形成年代、发展历程及今后发展方向进行了综述。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处理剂和泥浆体系的关系;聚合物的使用浓度应突破全絮凝点,实现低固相应以发挥聚合物的抑制作用为主,絮凝作用为辅;影响钻头水眼处流动阻力的主要因素是泥浆中的固相含量、粒度分布及固相的亲水性,用η_∞代表钻头水眼粘度是欠妥的;聚合物泥浆处理剂的发展主要是开发新的单体和研究新的复配物。
张春光张克勤
关键词:粘土稳定剂钻井泥浆高聚物钻井泥浆
新型无固相压井液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0
1996年
HL-1型压井液由阳离子聚电解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CaCl2配制而成。本文介绍了该压井液的流变性、滤失性、腐蚀性和稳定性,考察了HL-1压井液对地层岩心的损害程度,简要介绍了HL-1压井液的现场应用效果。实践证明,HL-1压井液性能稳定,流动性好,悬浮能力强,对地层的伤害小。
徐桂英刘木辛李干佐李方毛宏志郑立强王金荣刘高友郑碧锁
关键词:压井液性能评价无固相
植物油酸/Tween-60复配体系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被引量:1
1996年
研究了植物油酸及其中和物/Tween-60复配体系与大庆原油间界面张力随各种因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0.40%NaCl存在时,植物油酸中和度为0.85,NaCl浓度为0.90%时,复配以0.10%Tween-60既可使体系兼容,又可使之保持较低界面张力。
刘木辛徐桂英徐永利李方李干佐
关键词:复配体系驱油体系
SE—I混凝剂在中原油田含油污水净化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
1993年
本文试验SE—I混凝剂对中原油田含油污水的净化效果,利用正交设计方法考察了污水的pH值、水温及含油量对SE—I净化效果的影响,研究了SE—I与PAM复配使用时的净水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水温、pH值对SE—I的净水效果有较大影响,污水含油量的影响次之。SE—I与PAM复配时净水效果更佳。经过一年多的现场应用表明:SE—I是净化中原油田含油污水的良好水处理剂。
高宝玉王淑仁岳钦艳唐秉田韩建伟
关键词:絮凝剂油田污水含油污水污水回注
一种适合于糖酯合成的微乳液体系的建立
1996年
糖酯是一种重要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它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在食品、化妆品及医药工业中应用非常广泛,在洗涤剂、染料和油漆工业中也有重要应用。过去糖酯的合成主要采用化学法;近年来,国外许多研究者开始采用酶法合成。酯交换反应合成糖酯的原料为糖和油脂。
高修功章克昌李干佑李英
关键词:微乳液拟三元相图酯合成油酸钠硬脂酸甲酯单甘酯
全文增补中
三次采油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展望被引量:51
2000年
本文阐述了三次采油的基本原理和我国三次采油的发展现状,重点讨论了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三元复合驱油体系的应用,并对三次采油技术在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牟建海李干佐
关键词:三次采油三元复合驱表面活性剂化学驱油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相图的研究被引量:8
2002年
本文研究了醇类 (正丁醇、正戊醇、正辛醇和正癸醇 )、油类 (正十八烷、正十六烷、正十四烷、正十二烷、正癸烷和正辛烷 )、正十八烷含量以及NaCl浓度对Tween80 /醇 /油 /水体系相图的影响。结果表明 ,NaCl浓度对Tween80 /正辛醇 /正十八烷 /水体系相图的影响不明显 ;醇类随着碳原子数目的增加 ,O/W微乳液区面积增大 ,W /O微乳液区面积减小 ,微乳液区总面积增大 ;不同的油类形成的微乳液区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正十六烷≈正十四烷 >正十二烷 >正癸烷 >正十八烷 >正辛烷 ;随着正十八烷含量的增加 ,微乳区面积减小。用 2 2 77热活性检测系统测定了石油菌B 2分别在非微乳液和助表面活性剂分别是正戊醇、正辛醇 ,油是正十八烷所形成的微乳液中生长的功率 时间曲线。结果表明微乳液培养基更适用于B 2利用高碳烷烃进行生长 ;正辛醇作助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微乳液培养基比正戊醇作助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微乳液培养基更为有利 ;O/W型微乳液比W /O型微乳液对B 2的生长更为有利。
南照东李干佐顾强张洪林曾宪诚
关键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相图微乳液石油开采正十八烷三次采油
稀土螯合物发光体LB膜的研究(Ⅰ)被引量:5
1993年
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发光研究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近展.铕(Ⅲ)、铽(Ⅲ)、钐(Ⅲ)与β-二酮(β-dik),三正辛基氧化膦(TOPO)所形成的螯合物,以及它们的硝酸盐与邻菲咯啉(Phen)所形成的螯合物都是高光效的发光体,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某些方面已获得应用.如能把这些具有发光功能的稀土螯合物组装成有序的分子组合体,则很可能在分子光学技术,光电子技术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如何组装?本文用LB 膜技术。
钱东金杨孔章
关键词:LB膜荧光稀土络合物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