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同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职业医学研究所

作品数:132 被引量:517H指数:12
相关作者:陈荣安刘克俭海涛吴扬潘秋萍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研究所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8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8篇热应激蛋白
  • 23篇蛋白
  • 21篇应激
  • 17篇细胞
  • 15篇血浆
  • 15篇热应激
  • 14篇抗体
  • 13篇免疫
  • 13篇HSP70
  • 12篇
  • 10篇热应激蛋白7...
  • 10篇基因
  • 9篇热休克
  • 9篇热休克蛋白
  • 9篇中暑
  • 9篇高温
  • 7篇中毒
  • 6篇血清
  • 5篇跳伞
  • 5篇抗体水平

机构

  • 132篇同济医科大学
  • 7篇兰州军区联勤...
  • 6篇江苏省人民医...
  • 5篇武汉钢铁(集...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湖北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大学医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同济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湖北中医学院
  • 1篇深圳市卫生防...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马鞍山钢铁股...
  • 1篇武警江苏总队...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作者

  • 63篇邬堂春
  • 48篇陈胜
  • 42篇贺涵贞
  • 38篇张国高
  • 19篇陈荣安
  • 16篇海涛
  • 14篇杨磊
  • 13篇王瑞波
  • 12篇潘秋萍
  • 12篇肖成峰
  • 11篇何骁生
  • 9篇张海谋
  • 9篇袁野
  • 8篇王长来
  • 8篇王自正
  • 8篇鲁翠荣
  • 8篇吴扬
  • 8篇刘克俭
  • 7篇孙恩林
  • 7篇刘兵

传媒

  • 19篇中华劳动卫生...
  • 19篇工业卫生与职...
  • 15篇职业卫生与病...
  • 9篇中国工业医学...
  • 8篇华中科技大学...
  • 7篇铁道劳动安全...
  • 6篇劳动医学
  • 4篇中华预防医学...
  • 4篇同济医科大学...
  • 4篇中国公共卫生
  • 4篇职业医学
  • 3篇卫生研究
  • 3篇中国职业医学
  • 2篇职业与健康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航天医学与医...
  • 1篇卫生毒理学杂...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国外医学(免...
  • 1篇中国寄生虫病...

年份

  • 2篇2003
  • 1篇2002
  • 4篇2001
  • 14篇2000
  • 29篇1999
  • 26篇1998
  • 13篇1997
  • 20篇1996
  • 12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1
  • 7篇1990
1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氟致大鼠免疫系统的损伤及其机制探讨被引量:7
1997年
通过亚急性毒性试验,探讨氟化钠(NaF)对Wistar大鼠免疫系统的损伤。结果表明,用NaF对大鼠染毒剂量60mg/kg体重二个月时,机体氟负荷明显升高,免疫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具体表现为尿氟、血清氟和骨氟升高;血清微量元素锌降低;免疫器官胸腺及脾脏脏器系数下降、蛋白质含量减少,胸腺、脾脏淋巴细胞数目降低,脾脏NK细胞活性下降,脾脏淋巴细胞分泌IL-2能力减弱及IL-2mRNA含量减少。说明氟障碍淋巴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可能是氟致免疫损伤的机制之一。
王胜石行军胡超胡玉良陈骏汇宋世震徐增光陈荣安
关键词:免疫损伤
跳伞后空降兵血浆内皮素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变化研究被引量:3
1998年
为探讨跳伞着陆这一特殊作业对空降兵水盐代谢和心血管系统的可能影响,使用放射免疫方法,分析了68名空降兵跳伞后血浆内皮素、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Ⅰ和Ⅱ、醛固酮浓度的变化。结果发现,与跳伞前相比,跳伞后空降兵血浆内皮素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肾素活性明显增高(P<0.01);在37℃温育1h后,血管紧张素Ⅰ趋向增高(P>0.05);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浓度略为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表明,跳伞着陆过程导致空降兵血浆肾素活性明显增加,但由于时间短,未能导致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的明显改变,这些变化提示跳伞着陆是一种周期短、强度大的作业。
熊一力邬堂春冷顺堂陈胜肖成峰海涛
关键词:空降兵跳伞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内皮素
高温中暑患者血浆中热应激蛋白70与细胞因子的关系被引量:5
2000年
目的 探讨热应激蛋白 70 (HSP70 )水平与细胞因子在高温中暑发生的病理过程中的水平变化和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Westernblot法 ,测定血浆HSP70水平 ;应用ELISA法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 2 (IL 2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白细胞介素 6(IL 6)水平。结果 HSP70的积分吸光度值在高温中暑组为 4 2 11 2± 12 86 2 ,其中重症中暑组为 4 13 7 8± 12 0 7 5 ,各高温中暑组与对照组60 4 3 5± 13 5 4 8比较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高温中暑组IL 2为 ( 64 3± 3 2 3 )pg ml,sIL 2R为( 5 4 9± 3 3 3 )U ml;而对照组IL 2为 ( 2 0 0 0± 5 0 0 )pg ml,sIL 2R为 ( 167 5± 89 0 )U ml,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各高温中暑组IL 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机体热适应性的建立 ,与神经内分泌 细胞因子 热应激蛋白之间网络的互相作用有关 ,其中IL 2水平下降可能是HSP70表达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病理因素破坏了网络调节平衡 ,最终导致热应激蛋白表达下降 ,可能是导致中暑发生的主要原因。
王自正王长来茅志成王书奎潘淮宁戴国强吴建中陈胜邬堂春
关键词:中暑热休克蛋白HSP70细胞因子
大鼠脑、心、肝、脾、肾Hsp60基因表达动力学研究
1996年
研究了大鼠脑、心、肝、脾和肾中Hsp60基因表达的积累动力学和恢复动力学规律,同时发现了大鼠等恒温动物在高温应激期间的体温变化具有四个时相(快速升高期、缓慢升高期、缓慢降低期和回升期)的规律。在积累动力学研究中,发现大鼠不同脏器表达Hsp60具有以下规律:脑组织中Hsp60呈现出15min内快速升高而后迅速降低并稳定在很低的水平;心和肾组织中,Hsp60呈现出75min内随受热时间延长而升高的趋势,其后缓慢下降并均高于对照组,且在脾组织中,Hsp60也呈现出60min内缓慢升高而后缓慢降低的变化;肝脏组织中,Hsp60呈现出积累量在应激组均低于对照组且表现出在热应激45min内升高而后缓慢降低的趋势。在恢复动力学研究中发现:(1)在脑组织中,Hsp60含量在10h的恢复期间呈递增趋势(10h恢复达最高值,为对照组的4倍左右),尔后略为下降;(2)心、肝和脾组织中,Hsp60变化均呈现4h内逐渐减少而后缓慢升高的趋势,分别在10h、8h、10h达最大值,在肾组织中Hsp60含量变化也有类似现象(6h内缓慢降低而后快速升高并在恢复10h左右达最大值),其主要不同点是在恢复前8h内变化幅度较小;
陈德权陈胜潘秋萍袁野贺涵贞张国高
关键词:热应激蛋白HSP60高温
热应激蛋白70抗体与高血压关系初探被引量:11
2000年
目的 探讨热应激蛋白 70 (HSP70 )抗体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Western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血清HSP70抗体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技术 ,分析HSP70抗体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排除高血压公认的影响因素 (年龄、性别、工龄、体块指数等 )以及工种的影响后 ,高血压组 ( 160 95mmHg为标准 ,1mmHg =0 13 3kPa)血清HSP70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以 14 0 90mmHg为标准 ,高血压与HSP70抗体仍存在较强的联系 ,但联系强度不及原标准显著。结论 HSP70抗体有可能作为HSP70介导某些环境应激引起高血压的血清学标志物或其本身参与了高血压的形成过程。
马金香孙业桓曹多志陈胜肖成峰吴金贵邬堂春
关键词:高血压热休克蛋白抗体HSP70
氟暴露工人血清白细胞介素2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5
1998年
目的探讨氟暴露工人血清白细胞介素2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某铝厂工人66人,测定血清氟、尿氟、尿氟硼酸根浓度(离子选择电极法)及血清IL-2含量(ELISA法)。结果氟暴露组血清氟、尿氟及氟硼酸根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血清氟浓度与工龄有关,低工龄组低于高工龄组(P<0.05),而尿氟和尿氟硼酸根浓度与工龄无关;氟暴露工人血清IL-2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高工龄组又低于低工龄组,抑制率分别为29.7%和13.0%(P<0.05)。结论IL-2含量的下降是氟性免疫损伤的机理之一。
张海谋宋世震郑红燕陈荣安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血清
钨矿矿工死因队列研究被引量:3
1999年
对江西、湖南等10个钨矿进行了历史前瞻性队列研究。队列成员为1972.1.1~1974.12.31期间在矿工作1年以上的职工,追访到1994.12.31,共28481人,合计6095254人年,死亡4556人。结果表明:钨矿职工死亡率比全国居民年龄别死亡率高,SMR=1156(95%CI=1123~1190),主要由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系统疾病造成,特别是矽肺、肺心病和高血压心脏病;癌症死亡率(SMR=950)低于全国居民死亡率,其中肺癌死亡率(SMR=786)明显低于全国居民死亡率。研究结果不支持钨矿矿尘与癌症发病相关的假说。
刘卫东陈卫红鲁嘉模陈镜琼
关键词:钨矿矿工死因心血管系统疾病矽肺
高温作业工人所摄入的蛋白质与血浆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分析被引量:1
1999年
为了解高温作业工人所摄入的蛋白质水平和血浆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及其可能的关系,本文调查了72名高温作业工人和45名对照组工人所摄入的蛋白质和血浆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高温组工人所摄入的蛋白质明显偏低(P<005),而血浆中游离的蛋氨酸、色氨酸、精氨酸明显增加(P<005),其它氨基酸尽管无显著性差异,但呈增高趋势。结果表明:高温作业工人所摄入的蛋白质不足和血浆中游离氨基酸升高,与高温作业时所受的热应激反应有关,特别是反应在中HSP70的合成诱导增加和正常蛋白质合成抑制。
胡华成何晓生陈胜邬堂春
关键词:高温作业蛋白质血浆热应激反应
高温、CO和高温与CO联合作用下工人血浆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分析
1995年
选择了高温、CO、高温与CO和无任何职业有害因素接触的作业工人分别作为高温组、CO组、高温与CO组和对照组。从每组中选出年龄在40~42周岁,工龄在21~22年的健康男性工人各5名分析血浆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如下:(1)在必需氨基酸中,HSP70蛋白质中含量较少的蛋氨酸、色氨酸,其血浆中游离的这两种氨基酸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色氨酸以高温+CO组高,蛋氨酸以高温组最高。在HSP70含量较多的赖氨酸、缬氨酸中,其四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在非必需氨基酸中,与对照组相比,大多趋向增高。本调查结果提示了接触高温、CO工人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如何促进氨基酸的利用和减轻应激时正常蛋白合成的抑制。
邬堂春袁野徐代根贺涵贞张国高
关键词:高温游离氨基酸一氧化碳
沙漠干热环境徒手应激行军对人体热休克蛋白27的影响被引量:4
1999年
为探讨沙漠干热徒手应激行军人体内热休克蛋白27(HSP27)的变化规律,对在沙漠干热环境中以不同速度和时间徒手行军的59名战士和14名对照组的HSP27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不论是以3.5还是5.0km/h徒手应激行军,各不同行军时间组HSP27明显增高(P<0.01),相同行军时间不同行军速度组和同速度不同时间组之间的HSP27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行军速度(应激强度)增加,同一行军时间者血浆HSP27均略增高,行军小时1小时HSP27最高,之后略下降,2小时后变化不大,行军3小时与行军2小时基本处于同一水平。
刘兵邬堂春吴志豪张雪玲张雪玲徐文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热应激行军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