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作品数:14,226 被引量:23,677H指数:39
- 相关作者:朱光喜高志宏王立新李国良戴志仁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交通大学长安大学兰州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 一种隧道软弱基底小型管桩加固体系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软弱基底小型管桩加固体系。桥隧连接处隧道洞口的地基将直接过渡到桥梁对应的深谷等地势中,该处的软基地基处理对桥隧过渡处整体构筑结构的稳定性具有重大影响。本实用新型于桥隧连接处隧道洞口的隧道仰拱结构下方...
- 张剑
- 文献传递
- 深孔超声成像测试方法
- 本公开涉及扶正器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深孔超声成像测试方法。该深孔超声成像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至少一个扶正器本体套在探管外壁上;步骤二:将扶正片朝向扶正器本体的一侧按压,并使弹簧压缩至整个扶正器的直径小于...
- 马立山王君王顺平蔡少峰巨德彬李建平魏济宇朱光喜郭彦刚张军宁刚王学知
- 一种流量自适应反击式涡旋絮凝系统
-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冲击式叶轮的涡旋絮凝系统,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隧道施工废水的处理难以达标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涡旋絮凝反应系统,涡旋絮凝反应系统分别与进水系统、出水系统和排泥系统连接,涡旋絮凝反应系统包括涡旋絮凝反应筒,...
- 张东海弓亚栋张文兵陈作云杨柯瑶马刚卢勋赵留辉周文哲段晓宏
- 隧道穿越活动断层的连接结构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隧道穿越活动断层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以及至少一个中间连接体;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分别固定在活动断层两侧的隧道二衬结构上,至少一个中间连接体连接在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之间,第一连接体...
- 李国良张景刘国庆陈绍华陈敬军朵生君许宇郭利民吉艳雷王煦霖向亮刘建红
- 文献传递
- 特长隧道整体贯通前先期铺设无砟轨道的施测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长隧道整体贯通前先期铺设无砟轨道的施测方法。隧道施工时从左、右洞口开挖双向掘进,整体贯通后开始轨道铺设,施工进度慢,工期长,效率低,施工存在安全性隐患。本发明沿正洞方向设置多个斜井,以其为界将正洞分节段双...
- 付宏平潘正风陈新焕金立新冯威陈金光
- 文献传递
- 铁路工程地质信息管理与应用系统中的集成化研究
- 基于铁路行业工程地质勘察特点,介绍'铁路工程地质勘察信息管理与应用系统'的总体思路、程序主体架构及主要功能,说明该系统实现勘察信息管理与应用集成化的途径和方法,展望系统的发展前景.通过具体实例,介绍系统的工作流程和项目管...
- 于国新
- 关键词:铁路工程地质勘察信息管理集成化系统
- 文献传递
- 托克托黄河铁路特大桥设计特点
- 呼准线托克托准格尔黄河特大桥全长2161m,主桥采用(48+10×80+48)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引桥采用32m预应力混凝土梁、40m及48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重点介绍该桥的建设条件、总体布置、主桥梁部构造及计算、...
- 何涛
- 关键词:铁路桥连续梁桥主桥结构
- 文献传递
- 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相关思考
- 2023年
- 在建筑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类因素对设计工作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建筑结构设计优化至关重要。部分设计部门常常忽视建筑结构设计优化工作,致使此项工作存在很大问题,常会带来负面影响。不但会增加项目成本,还会延误作业时间,甚至会影响结构安全。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更多大规模项目的扩张给我国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设计部门在整个结构设计中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所以需要强化结构优化设计力度。但在我国建筑行业中运用结构优化设计工作了理念的时间不长,所以在具体应用中,部分设计人员缺少丰富的工作经验,对此方面的分析和研究相对欠缺,从而使得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较多问题,加之实践经验匮乏,亟待改善与创新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机制,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水平的提升。 。
- 李庚辛
- 关键词:建筑结构优化设计
- 兰州市北环路(二环)西段工程总体方案研究
- 2014年
- 通过对兰州市北环路(二环)西段工程(施家湾~培黎广场)总体方案控制因素的分析,提出局部高架桥和全线高架桥两个方案,从功能、技术、经济、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最终确定局部高架方案为本工程最佳方案。
- 张春雷
- 关键词:高架桥城市交通
- 生石灰固结球的特性——一种土壤稳定剂
- 1992年
- 一、序言现在,土壤稳定剂大致分为两种:石灰系和水泥系。这些材料,由于对各种用途的施工方法的发展,在改良软土中得到很高的评价。但是,对处理土的特性选择一种合理的稳定剂的复杂性和施工过程中污染的出现,应指出是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开发了生石灰固结球(简称QCB)。 QCB是一种由石灰和水泥混合物构成的土壤稳定剂,其成分如下:生石灰(颗粗状或粉状)吸收土壤中的水份,体积膨胀,产生热量;水泥(或颗粒状炉碴)作为硬化材料,促进早期固结,生石灰与水泥的配合比为1:1。生石灰水泥混合物经高压压铸,在掺以少量的碱性反应剂铝粉后,硬化得像骨料一样,铝粉在和碱性物反应的水化作用中引起发泡和硬化作用。我们认为QCB与生石灰有同样的密实度、吸水和膨胀效果,QCB吸水后很快变成轻骨料。
- 伊藤孝男汤国璋
- 关键词:生石灰桩石灰粉轻骨料无侧限抗压强度压实效果水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