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校德育研究中心

作品数:547 被引量:3,387H指数:25
相关作者:张瑜赵甲明李义天张再兴向波涛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06篇期刊文章
  • 2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5篇文化科学
  • 167篇政治法律
  • 127篇哲学宗教
  • 33篇经济管理
  • 12篇社会学
  • 10篇历史地理
  • 6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军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52篇主义
  • 125篇政治
  • 123篇教育
  • 101篇思想政治
  • 79篇社会主义
  • 75篇治教
  • 74篇政治教育
  • 74篇思想政治教育
  • 73篇社会
  • 58篇高校
  • 50篇马克思主义
  • 45篇价值观
  • 41篇伦理
  • 37篇社会主义核心
  • 37篇社会主义核心...
  • 37篇核心价值观
  • 32篇社会主义核心...
  • 30篇道德
  • 28篇理论课
  • 27篇政治理论

机构

  • 535篇清华大学
  • 10篇河北工业大学
  • 10篇中国人民大学
  • 7篇中国社会科学...
  • 5篇北京大学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5篇北京理工大学
  • 5篇武汉大学
  • 4篇河北大学
  • 3篇北方工业大学
  • 3篇福建师范大学
  • 3篇北京联合大学
  • 3篇北京科技大学
  • 3篇昆明理工大学
  • 3篇云南大学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牡丹江师范学...
  • 2篇燕山大学

作者

  • 64篇刘书林
  • 51篇张瑜
  • 40篇李义天
  • 36篇吴潜涛
  • 36篇吴倬
  • 15篇赵甲明
  • 11篇王贵贤
  • 11篇苏晔
  • 10篇张再兴
  • 10篇杨增岽
  • 10篇陈明凡
  • 7篇朱继东
  • 7篇吴俊
  • 7篇杨峻岭
  • 6篇王小龙
  • 6篇王雯姝
  • 6篇刘新刚
  • 6篇徐艳国
  • 6篇朱效梅
  • 6篇戴木才

传媒

  • 58篇思想理论教育...
  • 51篇思想教育研究
  • 28篇学校党建与思...
  • 22篇清华大学学报...
  • 22篇社会主义核心...
  • 17篇思想理论教育
  • 13篇马克思主义与...
  • 13篇教学与研究
  • 11篇马克思主义研...
  • 9篇高校理论战线
  • 8篇伦理学研究
  • 6篇中国特色社会...
  • 6篇清华大学教育...
  • 6篇思想政治教育...
  • 5篇中国高等教育
  • 5篇北京教育(德...
  • 4篇前线
  • 4篇思想政治课教...
  • 4篇道德与文明
  • 4篇云梦学刊

年份

  • 21篇2023
  • 34篇2022
  • 32篇2021
  • 41篇2020
  • 20篇2019
  • 29篇2018
  • 24篇2017
  • 20篇2016
  • 19篇2015
  • 49篇2014
  • 46篇2013
  • 29篇2012
  • 17篇2011
  • 22篇2010
  • 36篇2009
  • 17篇2008
  • 7篇2007
  • 13篇2006
  • 18篇2005
  • 12篇2004
5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的“渗透”作用
2014年
面对网上信息不良的问题,文章提出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的"渗透"作用,构建社会主义网络文明,在观念、组织、传播形式等方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建设,推动网络文化健康、有序地发展。
苏晔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网络文化
欲望与实践智慧——从亚里士多德主义美德伦理学的视角看被引量:3
2017年
作为美德伦理学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立场,亚里士多德主义不仅强调行为者内在品质的卓越性,而且强调行为者实践理性的卓越性,即,实践智慧。在亚里士多德主义的视野中,实践智慧不仅不能剔除欲望,而且需要为它留出重要的位置。欲望既包括肉欲,也包括意气和希望;只要得到恰当的调节和控制,它们都可以构成实践智慧的组成部分。而且,任何一种欲望都具有感受性、意向性和实践性等基本特征。作为好的实践推理,实践智慧总是从一个表现为目的的好的欲望开始,并通过对手段的恰当慎思,最终以另一个表现为抉择的好的欲望结束。
李义天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主义美德伦理学欲望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几个基础理论问题的思考被引量:12
2017年
在实践基础上进一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进行高度凝练,仍然是我国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项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逻辑联系,有效克服实践中群众普遍反映存在的问题,在本质上要集中揭示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和高扬共产主义的价值理想,在方法论上要符合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文字表达上要更加精炼简明、易记易传。同时,还要更加深化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层次性问题。
戴木才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四后李大钊的儒学观再认识
2016年
李大钊不仅是当时传播践行马克思主义的旗手,也是儒家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者,不仅在其所著文章中宣传中国儒家文化的精华部分,更在实践中践行着儒家文化的优秀传统与精髓。探讨李大钊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后对待儒学的态度,不仅能真实地反映出李大钊对待儒学,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而且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胡庆祝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儒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普世价值”论包裹的“私货”被引量:7
2013年
“普世价值”作为西方向社会主义国家推销的思潮,不会甘于寂寞的。理论界的争论正未有穷期。不过,马克思列宁主义正是在争论中发展前进的近期的“普世价值”思潮:在跌落中的新态势近些年来,“普世价值”思潮在受到理论界的批判之后,在2010年后曾呈现出逐渐消退的趋势。
刘书林
关键词: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主义国家理论界思潮
守正出新,在改进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被引量:21
2017年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办得怎样,主渠道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坚守课程的目标和性质,就能牢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建设的正确方向。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规律,就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就要正确把握和科学处理教与学的矛盾,就要正确把握和科学处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中心,就要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针对性,贴近学生的专业学习的实际、思想实际、社会实际,就要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亲和力,提升教师的人格亲和力、话语亲和力、教学手段方法的亲和力,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
艾四林康沛竹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
运用科学发展观 全面认识现代化发展新阶段的新课题——解读“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一个视角被引量:2
2008年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我国城乡的主体实现形式。当前,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消费主义升腾、贫富差距过大、社会公共设施建设滞后等一系列问题。市场化、信息化和国际化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处理好现代化与市场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关系,是我国在新的发展阶段取得主动地位的前提。只有运用科学发展观,深刻分析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过程中出现的新课题新矛盾,并在实践中把这些问题解决好,才能胜利完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
刘书林
关键词: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百年变局”被引量:1
2020年
2020年新年伊始,正当全国人民喜迎新春,吹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全面脱贫攻坚冲锋号的时候,一场新冠肺炎疫情不期而遇,武汉暴发、肆虐湖北、蔓延各地,我国首先遭遇了这场灾难,情况稍有好转后又尽力驰援世界。然而,我国却面临了前所未有的舆论战、口水战,遭遇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污名化中国、抹黑中国、问责中国、索赔中国、隔离中国、"脱钩"中国等质疑、否认、打击、诽谤。我国不仅面临着抗击疫情的艰巨任务,而且面临着各种舆论问题;中华民族不仅打了一场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而且打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意识形态保卫战。
戴木才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污名化舆论战保卫战
引领社会思潮是维护社会安定局面的重要战线被引量:5
2011年
当前我国社会思潮处于国内社会思潮十分活跃、国外社会思潮大量涌入和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相互交织的错综复杂局面。社会安定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前提,社会思潮的主流是衡量社会安定局面的重要标志,因此,正确引领社会思潮是维护社会安定局面的重要战线,即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才能维护社会安定局面。
刘书林
关键词:社会思潮
落实新方案 处理好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关系
2006年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设置方案很好地体现了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及爱国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要求,但能否解决以往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程结构和教学要点上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重复和裹挟问题仍然是制约其实效性的突出问题之一。本文仅就解决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想法和建议。
王雯姝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共5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