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赣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客家研究中心

作品数:163 被引量:582H指数:11
相关作者:朱忠飞陈文红王有廖小凤陈志平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1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0篇经济管理
  • 47篇历史地理
  • 38篇文化科学
  • 37篇社会学
  • 18篇文学
  • 9篇哲学宗教
  • 9篇艺术
  • 3篇政治法律
  • 2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95篇客家
  • 57篇文化
  • 32篇客家文化
  • 11篇旅游
  • 11篇赣南客家
  • 10篇人类学
  • 10篇客家人
  • 9篇信仰
  • 9篇清代
  • 8篇客家研究
  • 7篇社会
  • 7篇明清
  • 7篇风水
  • 6篇学术
  • 6篇山歌
  • 6篇旅游开发
  • 6篇客家山歌
  • 5篇宗族
  • 5篇文化认同
  • 5篇非物质文化

机构

  • 162篇赣南师范大学
  • 3篇厦门大学
  • 2篇深圳大学
  • 2篇赣州市人口计...
  • 1篇财政部财政科...
  • 1篇北京服装学院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牡丹江师范学...
  • 1篇宜春学院
  • 1篇中国艺术研究...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上犹县人民政...
  • 1篇韩国大田大学

作者

  • 23篇周建新
  • 22篇钟俊昆
  • 17篇邹春生
  • 16篇温春香
  • 9篇罗勇
  • 8篇吴良生
  • 6篇李晓方
  • 6篇周琍
  • 6篇陈文红
  • 5篇郑紫苑
  • 5篇郭起华
  • 4篇刘宇
  • 4篇谢庐明
  • 4篇闫淑惠
  • 4篇朱忠飞
  • 4篇蓝希瑜
  • 3篇王天鹏
  • 3篇张海华
  • 3篇张勇华
  • 3篇陈海斌

传媒

  • 55篇赣南师范学院...
  • 8篇农业考古
  • 6篇江西社会科学
  • 6篇民俗研究
  • 6篇客家研究辑刊
  • 6篇嘉应学院学报
  • 4篇韶关学院学报
  • 4篇西南民族大学...
  • 4篇广西民族大学...
  • 2篇贵州民族研究
  • 2篇特区经济
  • 2篇宜春学院学报
  • 2篇牡丹江大学学...
  • 1篇中国音乐学
  • 1篇世界民族
  • 1篇设计艺术
  • 1篇广西民族研究
  • 1篇广西民族学院...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历史档案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6
  • 14篇2015
  • 19篇2014
  • 4篇2013
  • 11篇2012
  • 12篇2011
  • 18篇2010
  • 11篇2009
  • 18篇2008
  • 14篇2007
  • 18篇2006
  • 9篇2005
  • 10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0
1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客家山歌与彝族诗歌的特质比较
2007年
客家山歌与彝族诗歌在地域民俗文化上并没有明显联系,但其体现在地域文学的特质上却能从差异比较中见出一些共性。
钟俊昆
关键词:客家山歌地域文学
浅探赣南畲族家训族规的社会文化功能被引量:3
2004年
赣南畲族家训族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具有启裕后昆、文化传承、调适整合、社会政治等功能 。
蓝希瑜张德亮
关键词:畲族社会文化功能民族文化宗族制度
论宁都“文乡诗国”的成因机制被引量:1
2006年
自古宁都有“士尚古文”和“文乡诗国”之誉,历代人才辈出,可谓钟灵毓秀,人文蔚起。“文乡诗国”的成因离不开宁都的文化底蕴、地理环境、古朴自然的民风,更离不开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相互作用。宁都文乡诗国的形成是历史的必然。
钟俊昆蔡森
农村劳动力就业迁移对流出地的经济社会影响研究——基于江西省赣州市992份问卷调查的分析
2008年
本文通过问卷和访谈方式,对江西省赣州市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迁移的结构和特点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性迁移,不仅有效地缓解了紧张的人地矛盾,更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的农民增收、推动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本的增殖;同时也对流出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留守"的劳动力呈现出明显的"高龄化"和低素质化倾向,对当地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和产业结构调整非常不利;"留守儿童"问题,将加重流出地未来发展的经济和社会成本。
陈文红曾平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
清代赣闽粤边区盐粮流通与市镇的发展被引量:6
2008年
周琍
关键词:市镇清代行销
浅议儒家文化向客家地区传播的方式和影响——以明清时期赣闽粤毗邻区旌奖孝悌为例
邹春生
20世纪初期赣闽粤边区的客家社会与文化——以毛泽东中央苏区时期农村调查为中心的探讨被引量:6
2013年
土地革命战争初期,伴随着中央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为了更好地得到赣闽粤边区民众的认可和支持,就需要很好地了解当地社会和文化。为此,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做了大量的农村调查,特别是对赣南、闽西的集中调查。从空间区域上来看中央苏区与赣闽粤边区这个客家大本营地区大致吻合,换句话说就是,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做的农村调查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客家社会的调查,因而这些调查对研究20世纪初期赣闽粤边区的客家社会与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周建新曾过生
关键词:毛泽东客家社会
论杨枝远的诗学观及其创作
2006年
杨枝远是清初江西瑞金诗人,坎坷的遭遇使他致力于诗歌创作,主张“穷而后工”、“达而益工”的诗学观,其诗格调高雅,婉约清丽。一生著述甚丰,有《狎鸥亭诗钞》等,其诗有浓郁的乡土风味。
钟俊昆
关键词:诗学观穷而后工
韩国民间歌舞考察被引量:1
2013年
被誉为国乐的盘索里是韩国曲艺的主要品种,圆圈舞是韩国中秋节秋夕的传统游戏节目,表达思念故乡与亲人的传统歌曲《阿里郎》世代流传且不断翻新,宗庙祭礼舞从祭祀圣贤的文庙祭享及朝鲜王朝历代君主的宗庙祭享中走向民间表演,处容舞被赋予驱邪与祈福功能,凤山假面舞亦真亦幻,元宵节特色民俗活动踏桥与搭桥已成为可歌可乐的游艺节目。
钟俊昆
关键词:盘索里《阿里郎》
传统与变迁:赣南客家家法族规的地域性分析被引量:5
2004年
从地域性的视野分析,家法族规是赣南客家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历史久远。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族规家训无论是从规范的范围,还是从规范的观念和功能等方面,都与旧族规家训有着根本的不同。从传统和变迁的角度看,已演化为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形态,是国家法律之外的道德约束和规范,反映出赣南客家人的思想观念和客家文化的价值取向。因此应认真研究发掘,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之与现代社会调适,并服务于现代社会。
谢庐明
关键词:赣南客家家法族规地域性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