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药科学系

作品数:98 被引量:811H指数:18
相关作者:陈进刘叙杆薄仙萍贾娜畅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林学院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2篇农业科学
  • 9篇化学工程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5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5篇抗药
  • 24篇抗药性
  • 21篇抗性
  • 14篇杀虫
  • 14篇杀虫剂
  • 12篇农药
  • 11篇飞虱
  • 10篇病害
  • 9篇水稻
  • 8篇稻瘟
  • 8篇稻瘟病
  • 8篇杀菌剂
  • 8篇瘟病
  • 8篇活性
  • 7篇药剂
  • 7篇抗原
  • 6篇多克隆
  • 6篇多克隆抗体
  • 6篇植物病害
  • 6篇褐飞虱

机构

  • 98篇南京农业大学
  • 8篇中华人民共和...
  • 7篇浙江省农业科...
  • 5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全国农业技术...
  • 3篇浙江大学
  • 2篇江苏省农业科...
  • 2篇山东省疾病预...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阜宁县农业科...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浙江林学院
  • 1篇辽宁省疾病预...
  • 1篇北京市朝阳区...
  • 1篇传染病预防控...
  • 1篇深圳诺普信农...
  • 1篇云南省地方病...
  • 1篇惠州市农业技...
  • 1篇青岛市疾病预...

作者

  • 22篇周明国
  • 21篇沈晋良
  • 20篇王鸣华
  • 16篇高聪芬
  • 14篇施海燕
  • 12篇苏建亚
  • 7篇张传清
  • 5篇董立尧
  • 5篇吴声敢
  • 5篇张宏军
  • 5篇李俊
  • 5篇王强
  • 4篇赵学平
  • 4篇李红霞
  • 4篇吴长兴
  • 4篇刘起勇
  • 4篇陈丽萍
  • 4篇孟凤霞
  • 3篇袁善奎
  • 3篇张舒亚

传媒

  • 9篇第三届中国植...
  • 8篇农药学学报
  • 7篇中国水稻科学
  • 6篇昆虫学报
  • 6篇江苏农业科学
  • 6篇杂草科学
  • 4篇昆虫知识
  • 4篇农药
  • 4篇中国媒介生物...
  • 3篇江苏农业学报
  • 3篇第十三届全国...
  • 3篇第十四届全国...
  • 2篇棉花学报
  • 2篇分析科学学报
  • 2篇生态毒理学报
  • 2篇第五届中国植...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卫生研究
  • 1篇植物保护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8篇2013
  • 7篇2012
  • 7篇2011
  • 12篇2010
  • 10篇2009
  • 8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9篇2002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检测分析的研究进展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粮食和饲料安全形成巨大威胁。因此,开展对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检测分析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目前的检测分析方法主要有生物学检测法、物理化学检测法、免疫学检测法三大类。本文按照检测方法的分类情况对DON...
张荣升周裕军周明国
关键词: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双标记时间分辨免疫分析同时测定对硫磷和吡虫啉
以铕(Eu3+)和钐(Sm3+)作为荧光标记物,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同时检测农产品中对硫磷和吡虫啉残留的直接竞争双标记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dc-dual-TRFIA).在最佳条件下,对硫磷的抑制中浓度(ICs0)和最低...
盛恩泽施海燕华修德王鸣华
关键词:杀虫剂对硫磷吡虫啉
文献传递
禾谷镰刀菌多菌灵抗药性的温度敏感性
由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引起的小麦赤霉病是世界上重要的小麦病害之一,给小麦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我国主要使用以多菌灵为代表的苯并咪唑类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实验室早期发现,温度会影响禾谷镰...
周泽华
关键词:禾谷镰孢菌多菌灵抗药性
农药多残留免疫分析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0年
农药多残留免疫分析在农药多残留分析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其主要途径有设计通用半抗原、合成多决定簇人工抗原和混合使用多种抗体。介绍了农药多残留免疫分析的研究进展、各种方法的研究现状,讨论了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任克维刘蕊王鸣华
我国长江中下游稻区稗草对二氯喹啉酸的抗药性研究被引量:33
2007年
用琼脂法测定了长江中下游稻区43个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对二氯喹啉酸的抗药性水平。2003年采自浙江绍兴的稗草对二氯喹啉酸最为敏感,其EC50为0.3268mg/L,以其为敏感稗草。2003年采自浙江陶堰和浙江塘下的稗草对二氯喹啉酸的抗药性处于极高抗水平,抗性比分别达到718、48和695.84。采自湖南安乡(2004年)和浙江杭州(2003年)的稗草也产生了高水平抗药性,抗性倍数分别为62.21倍和41.22倍。采自浙江皋埠(2003年)的稗草对二氯喹啉酸的抗药性还处于低水平抗性阶段,其抗性比为6.41。而其余37个稗草对二氯喹啉酸的EC50为0.4953-1.315mg/L,抗性比为1.52-4.02,表明这些地方稗草尚处于对二氯喹啉酸敏感或敏感性正在下降阶段。
吴声敢赵学平吴长兴陈丽萍沈晋良王强
关键词:稗草二氯喹啉酸抗药性
转Bt基因作物高剂量/庇护区抗性治理策略被引量:2
2006年
随着转Bt基因作物的应用和推广,害虫对转Bt基因作物的潜在抗性风险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介绍了转Bt基因作物高剂量/庇护区的抗性治理策略,同时对影响高剂量/庇护区策略的几个条件进行了讨论,并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转Bt基因作物抗性治理策略的几点建议。
陈庆园郭华沈晋良
关键词:转BT基因作物抗性治理
甜菜夜蛾对几类新型杀虫剂的早期抗性监测被引量:20
2008年
用浸叶法测定了江苏和河南等地甜菜夜蛾种群对几种作用方式新颖的新型杀虫剂甲维盐、阿维菌素、茚虫威、溴虫腈、虫酰肼、甲氧虫酰肼及呋喃虫酰肼的敏感性,尽管大多数种群对这些杀虫剂处于敏感阶段,但首次监测到江宁和射阳两个种群已对阿维菌素产生了中等水平的抗性(10.4和14.2倍),另一个丰县种群对茚虫威也具有低水平的抗性(6.8倍)。测定结果可以为甜菜夜蛾的抗性治理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贾变桃沈晋良
关键词:甜菜夜蛾
恶唑酰草胺及其代谢物的残留分析方法被引量:18
2010年
建立了能同时测定水稻及环境中恶唑酰草胺及其3种代谢物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乙腈和水的混合液作为提取溶剂,硅胶层析柱净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水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紫外检测器224nm检测。结果表明:恶唑酰草胺及其3种代谢物的线性范围为0.5~20.0mg/L,相关系数达0.9993~0.9999;4种化合物在土壤、稻秆、糙米和稻壳中的最低检测浓度均为0.10mg/kg,在稻田水中的最低检测浓度为0.02mg/kg,平均回收率均为78.2%~106.9%,变异系数为2.0%~11.7%,符合农药残留测定要求。
罗婧施海燕彭文涛王鸣华
关键词:水稻高效液相色谱
灰飞虱对氟虫腈的抗性机制研究
为深入了解灰飞虱对新型高效苯基吡唑类杀虫剂的抗性机制,本文从生化和分子角度研究了灰飞虱对氟虫腈的抗性机制.研究所用虫源为2005年采自无锡的灰飞虱田间种群,WX-FR为经过氟虫腈连续筛选77代后得到的RR为86.6倍的抗...
董瑶雪陈宇高聪芬
关键词:灰飞虱氟虫腈GABA受体
惠州地区褐飞虱对几种药剂的抗药性监测被引量:24
2010年
2009年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广东省惠州地区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种群对吡虫啉、噻嗪酮、异丙威、丁烯氟虫腈、烯定虫胺和毒死蜱等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当地褐飞虱种群对吡虫啉产生了极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422.2倍),对噻嗪酮、异丙威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11.0和14.0倍),对丁烯氟虫腈仍处于敏感性降低(抗性倍数为3.7倍),对烯定虫胺和毒死蜱敏感(抗性倍数<3倍)。基于褐飞虱对这6种药剂抗性的明显差异,对田间治理褐飞虱合理使用药剂进行了讨论。
刘凤沂李惠陵邱建友张燕雄黄丽聪李华王国忠沈晋良
关键词:褐飞虱杀虫剂抗性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