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昌大学医学院临床药理研究所

作品数:148 被引量:640H指数:12
相关作者:徐文炜罗余萍杨小花王萍冯慧玲更多>>
相关机构:九江学院基础医学院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5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0篇药代
  • 39篇药代动力学
  • 30篇他汀
  • 27篇伐他汀
  • 26篇基因
  • 24篇药物
  • 23篇细胞
  • 23篇基因多态性
  • 22篇多态
  • 20篇多态性
  • 19篇色谱
  • 18篇液相色谱
  • 18篇相色谱
  • 16篇药动学
  • 16篇液相
  • 16篇高效液相
  • 15篇高效液相色谱
  • 14篇等效性
  • 14篇生物等效
  • 14篇生物等效性

机构

  • 148篇南昌大学
  • 21篇南昌大学第一...
  • 7篇南昌大学第二...
  • 7篇中国食品药品...
  • 4篇江西护理职业...
  • 3篇江西省人民医...
  • 3篇南昌大学第三...
  • 2篇赣南医学院
  • 2篇江西医学院
  • 2篇九江学院
  • 2篇江西省胸科医...
  • 2篇深圳市第三人...
  • 2篇赣南医学院第...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南昌市第一医...
  • 1篇赣州市人民医...
  • 1篇解放军第94...

作者

  • 96篇熊玉卿
  • 41篇夏春华
  • 40篇胡晓
  • 35篇张红
  • 21篇温金华
  • 20篇徐文炜
  • 20篇程晓华
  • 11篇罗余萍
  • 10篇胡锦芳
  • 9篇张丽芳
  • 8篇黄世博
  • 8篇蔡军
  • 7篇孙旭
  • 7篇刘建明
  • 6篇袁钊
  • 6篇曾彩雯
  • 6篇李文
  • 6篇王萍
  • 5篇何芳
  • 5篇梅蕾蕾

传媒

  • 32篇中国临床药理...
  • 14篇南昌大学学报...
  • 12篇中国临床药理...
  • 9篇江西医学院学...
  • 7篇医药导报
  • 7篇中国医院药学...
  • 7篇实用临床医学...
  • 6篇药学学报
  • 6篇中国现代应用...
  • 4篇中国药理学会...
  • 3篇药物分析杂志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中草药
  • 3篇中国新药杂志
  • 3篇药品评价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江西医药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9
  • 13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12篇2015
  • 5篇2014
  • 16篇2013
  • 12篇2012
  • 14篇2011
  • 12篇2010
  • 16篇2009
  • 16篇2008
  • 16篇2007
  • 6篇2006
1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植物药-化学药间基于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介导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s)是人及动物体内最重要的细胞膜吸收转运蛋白,在肝脏中有大量分布,介导多种内源性物质及临床常用药物的吸收转运,影响着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清除过程。许多植物药及其有效成分是OATPs的底物,它们对OATPs活性表现出抑制或者诱导作用,从而对OATPs介导的其他药物转运产生影响,改变药物生物利用度或产生不良反应。本文概述了基于OATPs介导的植物药-化学药物之间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张文甘克刚何芳夏春华熊玉卿
关键词: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相互作用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对丹参素调脂作用的影响
2015年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对丹参素调脂作用的影响。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不同基因型载脂蛋白E与丹参素共同作用于L-02细胞后,L-02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和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Apo E能够明显减弱丹参素对LDLR mRNA表达的上调(P<0.01),突变型E2(Arg112Cys)减弱强度明显大于野生型E3和突变型E4(Cys 158Arg,P<0.01);Apo E亦能够增强丹参素对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mRNA表达的下调,E4增强作用最大(P<0.01),但E2、E3作用不明显(P>0.05)。结论载脂蛋白E 112和158位均可能是影响丹参素调脂作用的关键位点。
罗余萍靳高凤张红孙文雄熊玉卿
关键词: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丹参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微小RNA介导的药物对转运体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8年
微小RNA(microRNA)是一类重要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其主要通过与靶基因mRNA 3’端非编码区互补结合来调控靶基因的表达。药物通过调控microRNA影响转运体的表达,间接影响药物代谢。本文系统地讲述了microRNA介导的药物对转运体调控的研究进展及机制。
丁薇熊玉卿
关键词:微小RNA药物转运体
孕烷X受体介导的药物对转运体调控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8年
孕烷X受体(PXR)是一种由配体激活并大量表达于肝脏的转录因子,其配体药物可通过PXR介导的信号通路调控肝药转运体的表达和活性,增加临床合并用药时药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而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本文系统地综述了当前有关孕烷X受体介导的药物调控转运体调控的研究进展及临床相关性。
朱丹丹熊玉卿
关键词:药物转运体孕烷X受体
法罗培南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及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法罗培南为首个青霉烯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达到杀菌作用,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和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等特点,对临床上各种严重感染疗效显著。本文主要从法罗培南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临床研究及不良反应等方面对其进行综述。
邹丽平张文夏春华熊玉卿
关键词:法罗培南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
HPLC法测定人肝微粒体中藏花酸的浓度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人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藏花酸浓度的HPLC 内标法.方法在人肝微粒体温孵体系中加入藏花酸样品进行孵育反应,反应结束后用冰乙腈终止反应.经沉淀法处理样品后,采用Diamonsil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进行分离.流动相:甲醇2% 冰乙酸水溶液(75:25,v/v);流速:1.0 mL·min^-1;柱温:30 ℃;紫外检测波长:440nm;内标:吲哚美辛.结果藏花酸经孵育反应后质量浓度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25~8μg·mL-1,线性关系良好(R^2 =0.9999).藏花酸低、中、高质量浓度的提取回收率分别为:97.24%、96.58%、98.12%,其RSD 均小于15%,批内、批间差异〈15%,准确度为85%~115%.结论该HPLC 法简便、准确,符合生物样品测定的要求,能快速、可靠地检测人肝微粒体中藏花酸的浓度.
黄伟王素莲李瑛刘大仁胡晓
关键词:人肝微粒体HPLC
重组抗肿瘤坏死因子-α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在食蟹猴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全人源单抗在食蟹猴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生物利用度。方法 20只食蟹猴皮下或静脉给予1,3或10mg·kg-1抗TNF-α全人源单抗,用ELISA试剂盒测定食蟹猴血浆中抗TNF-α全人源单抗的含量,研究其给药后168 h内药代动力学特征与生物利用度。结果抗TNF-α全人源单抗皮下注射给药的低中高3个剂量分别为1,3,10mg·kg-1时,AUC0-168随着剂量的增大而增大(P<0.05),而t1/2、Vz/F、Cl/F均不随剂量而改变(P>0.05)。比较中剂量的皮下与静脉2种给药方式,结果抗TNF-α全人源单抗皮下给药的生物利用度为77.5%。结论在本实验的给药浓度范围内,且在给药后168 h内,抗TNF-α全人源单抗在食蟹猴血浆中的暴露呈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且皮下给药生物利用度较高,体内吸收良好。
孙旭李佐刚闻镍熊玉卿
关键词:食蟹猴药代动力学
基于细胞色素P450 2C9的基因多态性研究丹参组分对氟伐他汀代谢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丹参的6种组分(丹参素、原儿茶酸、丹酚酸B、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对人肝微粒体代谢氟伐他汀的影响,并基于细胞色素P450 2C9(CYP2C9)*1,*2,*3基因多态性,研究隐丹参酮和二氢丹参酮Ⅰ对氟伐他汀代谢的影响。方法构建肝微粒/不同基因型重组酶孵育体系。用HPLC检测氟伐他汀浓度,通过软件求算酶动力学参数以及半数抑制浓度(IC_(50))和抑制常数(Ki)值,比较不同突变位点CYP2C9代谢氟伐他汀的能力及丹参组分对其的影响。结果人肝微粒体实验显示:在隐丹参酮和二氢丹参酮Ⅰ10μmol·L^(-1)时,其对氟伐他汀代谢的剩余酶活性分别为30.24%和14.52%,显示出了明显的抑制作用,然而其他丹参组分则没有显示出抑制作用。CYP2C9重组酶实验:CYP2C9*1,*2,*3代谢氟伐他汀的米氏常数(Km)分别为(1.56±0.21),(1.79±0.25)和(2.32±0.43)μmol·L^(-1),最大反应速率(Vmax)分别为(41.75±1.67),(26.55±1.08)和(12.85±0.79)pmol·min^(-1)·mg^(-1),内在清除率(CLint)分别为26.71,14.86和5.53μL·min^(-1)·mg^(-1),显示CYP2C9*1的代谢活性强于*2,*3;隐丹参酮和二氢丹参酮Ⅰ对CYP2C9*1,*2,*3代谢氟伐他汀的IC_(50)值分别是(1.74±0.41),(2.64±0.81),(3.17±0.32)μmol·L^(-1)和(0.19±0.09),(0.56±0.16),(1.52±0.34)μmol·L^(-1),CYP2C9*1的IC_(50)和Ki值与*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CYP2C9*2(430 C>T)和*3(1075A>C)突变可影响其代谢活性。隐丹参酮和二氢丹参酮Ⅰ能明显抑制CYP2C9代谢氟伐他汀,且其对不同突变CYP2C9代谢氟伐他汀的抑制能力是有差别的。
马桂臣段译斐张红靳高凤刘名义熊玉卿
关键词:氟伐他汀细胞色素P450基因多态性代谢
1-(4-溴苄基)-1-(4-溴苄氧基)脲药代动力学和体外代谢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1-(4-溴苄基)-1-(4-溴苄氧基)脲(HY-D11)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及其在大鼠肝脏中的代谢途径。方法建立HY-D11的UV-HPLC生物样本检测方法,灌胃给予HY-D11 66.7 mg·kg-1后,观察HY-D11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研究CYP1A抑制剂(α-萘黄酮)、CYP2B抑制剂(舍曲林)、CYP2C抑制剂(槲皮素)、CYP2D抑制剂(育亨宾)、CYP2E抑制剂(双硫仑)及CYP3A抑制剂(醋竹桃霉素)对HY-D11在大鼠肝微粒体温孵液中代谢的影响。结果 HY-D11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药代动力学参数t max为(3.67±0.52)h,C max为(1.61±0.13)mg·L-1,t1/2z为(3.41±3.91)h,平均滞留时间MRT0-∞为(7.05±0.29)h。HY-D11在大鼠微粒体温孵液中呈现明显的酶促动力学特征。醋竹桃霉素组与对照组相比,对HY-D11代谢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而与对照组相比,萘黄酮组、舍曲林组、槲皮素组、育亨宾组、双硫仑组对HY-D11的代谢均无抑制作用(P>0.05)。结论 HYD11在大鼠体内吸收、代谢速度较快,在大鼠体内代谢可能主要由CYP3A介导。
李文麦曦胡晓
关键词:肝微粒体
富马酸卢帕他定在Caco-2细胞中的转运研究
2013年
目的用药物探针研究富马酸卢帕他定在体外Caco-2细胞模型中的转运特征。方法对跨上皮细胞电阻(TEER)值和磷酸酶活性的评估,建立完整的Caco-2单层细胞模型,考察探针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对富马酸卢帕他定在Caco-2模型中的表观渗透率的影响。结果单层模型中TEER值超过500Ω·cm2,时至第22 d碱性磷酸酶活力比第15 d增加2倍多,表明本实验建立的Caco-2单层模型致密且完整,可用于细胞转运实验。富马酸卢帕他定在该细胞模型中的表观渗透率为5.44;而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存在时,富马酸卢帕他定的表观渗透率却降至1.34。结论富马酸卢帕他定在Caco-2模型中为主动转运,并且极可能是P-糖蛋白的底物。
杨婧芝罗余萍熊玉卿
关键词:富马酸卢帕他定维拉帕米P-糖蛋白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