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系

作品数:25 被引量:180H指数:8
相关作者:李博李明黄涛董五辈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生物学
  • 8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神经元
  • 4篇听皮层
  • 4篇听皮层神经元
  • 3篇大棕蝠
  • 3篇愈伤
  • 3篇愈伤组织
  • 3篇植物
  • 3篇石刁柏
  • 3篇皮层
  • 3篇细胞
  • 2篇调谐
  • 2篇多角体
  • 2篇愈伤组织诱导
  • 2篇锐化
  • 2篇胚状体
  • 2篇培养基
  • 2篇频率调谐
  • 2篇热休克
  • 2篇热休克基因
  • 2篇微核

机构

  • 25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密苏里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筑波大学

作者

  • 6篇程井辰
  • 5篇赵洁
  • 4篇陈其才
  • 3篇周吉源
  • 2篇田廷亮
  • 2篇金波
  • 2篇刘德立
  • 2篇梅尚筠
  • 2篇许智宏
  • 2篇白永延
  • 2篇扶惠华
  • 2篇陈光荣
  • 2篇王行国
  • 2篇李学宝
  • 1篇宋建中
  • 1篇卫志明
  • 1篇禹邦超
  • 1篇林红
  • 1篇李博
  • 1篇吴飞健

传媒

  • 5篇植物生理学通...
  • 3篇生物化学与生...
  • 3篇武汉植物学研...
  • 2篇病毒学杂志
  • 2篇植物学报
  • 1篇湖北教育
  • 1篇动物分类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Curren...
  • 1篇Acta B...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癌变.畸变....
  • 1篇Zoolog...
  • 1篇生物物理学报
  • 1篇生物化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4
  • 4篇1993
  • 6篇1992
  • 3篇1991
  • 3篇1990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单元整体教学推进学科核心素养落实
2022年
单元整体教学是在单元主题统领下,将目标、活动、评价等要素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结构的整体的教学策略。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能使教学内容整体化、结构化,是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业压力的着力点,有助于凸显学科教学的串联性,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发展核心素养。
崔鸿
关键词:单元主题单元整体教学学业压力教学内容学科知识
动物发育过程中热休克基因的表达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综述了动物发育过程中热休克基因的表达及热休克蛋白质的合成与生物耐热性的相互关系。动物发育过程中热休克基因的表达具有阶段依赖性。热休克蛋白质的合成与生物耐热性的获得呈正相关。
刘鹏翰梅尚筠
关键词:动物发育热休克热休克基因
油菜花序轴组织培养中不同光质对形态发生的效应被引量:1
1992年
本实验以油菜(Brassica napus)花序轴为外植体,以 MS 为基本培养基,配制两种不同浓度和比例的 NAA 和6-BA 组合.选取白光、红光、黄光、绿光和蓝光五种不同光质的光照处理,以黑暗为对照.置恒温培养框中培养,温度为27±1℃。除黑暗外,各处理每天光照10小时。探讨不同光质对油菜离体形态发生的效应。
周吉源赵洁程井辰
关键词:花序轴光质光照处理基本培养基
锐化蝙蝠听皮层神经元频率调谐的柱特征被引量:10
2001年
用双声刺激和多管电极方法在 6只大棕蝠 (bigbrownbat,Eptesicusfuscus)的 98个神经元上研究了锐化 (sharpening)蝙蝠听皮层 (primaryauditorycortex ,AC)神经元频率调谐的柱特征。结果发现 ,电极直插在 1个电极通道内连续记录到多个神经元时 ,它们锐化频率调谐的抑制性调谐曲线或抑制区基本相似。电极与AC表面呈 45°斜向推入使其跨越多个功能柱时 ,可观察到锐化频率调谐的抑制区构成也随电极进入不同的功能柱而发生相应的改变。两种不同的电极插入方式均证明锐化AC神经元频率调谐的神经抑制呈柱状组构。这些神经元组合起来排列在同一听觉功能柱内 ,构成AC频率分析的基本功能组构单位“微频率处理器”。实验中还观察到多峰频率调谐曲线神经元 ,它们在声通讯和声定位中不同波谱区域的时间匹配中起作用。此外 ,也有理由认为多峰调谐神经元亦被用于作为复杂波谱信息的“高级调谐预处理器” ,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神经元对频率分析的能力。为研究锐化频率调谐的神经抑制机制 ,用多管电极电泳γ -氨基丁酸 (γ aminobutyricacid ,GA BA)能a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 (bicuculline ,Bic)至所记录的神经元 ,发现能大部分或几乎全部取消抑制区 ,从而表明在正常情况下GABA能抑制参与构成锐化AC神经元频率调谐的抑制区 ,?
陈其才PhilipH.S.JEN吴飞健
关键词:听皮层神经元蝙蝠
大棕蝠听皮层神经元的双耳性及其方位角调谐特征被引量:7
2002年
用封闭声场与自由声场相结合研究大棕蝠听皮层神经元双耳性及其方位角调谐特征.证实大棕蝠听皮层双耳性神经元的方位角调谐特性呈多样性.多数EE(双侧兴奋性)神经元的最佳方位角(bestazimuth,BA)位于对侧 30~40°,有的在同侧20~40°,优势方位角范围(preferred azimuth range,PAR;反应强度≥75%)介于8~40°,方位角能调制神经脉冲发放,调制深度平均达83.8%.EI(对侧兴奋性、同侧抑制性)神经元的方位角调谐特征比较简单,BA位于对侧20~40°,PAR较宽(介于30~55°).结果表明蝙幅听皮层双耳性神经元的方位角调谐特征有明显的行为意义.
沈钧贤陈其才
关键词:大棕蝠听皮层神经元
重组缣孢菌细胞色素P-450nor的性质研究
1997年
纯化的重组缣孢菌细胞色素P 4 50nor(recombinantfusariumoxysporumcytochromeP 4 50nor ,rF·P 4 50nor)用于动力学研究 .测得米氏常数Km (NO)和Km (NADH)分别为 0 1 2 8mmol/L和0 2 0 8mmol/L .Vmax (N2 O)为 1 1 363min- 1.光谱吸收特性研究表明 :rF·P 4 50nor具有典型的血红素蛋白的特性 ,在 4 1 3nm有最大吸收峰 .加入还原剂Na2 S2 O4 时 ,最大吸收峰前移至 4 0 5nm .与CO结合后 ,再加入还原剂Na2 S2 O4 时 ,在 4 50nm处表现最大吸收 .与NO结合后 ,最大吸收峰移至4 30nm附近 .这些光谱特征的变化与天然的F·P 4
刘德立祥云弘文
关键词:细胞色素动力学研究镰孢菌
γ-氨基丁酸能抑制可锐化大棕蝠听皮层神经元频率调谐被引量:13
2002年
本实验使用了 9只成年健康的大棕蝠 (Eptesicusfuscus)。采用双声刺激和多管电极电泳导入荷包牡丹碱 (bicuculline,Bic)的方法 ,研究了γ 氨基丁酸 (γ aminobutyricacid ,GABA)能抑制在锐化听皮层 (primaryauditorycortex ,AC ,即初级听皮层 )神经元频率调谐中的作用。结果发现 :正常AC神经元的频率调谐曲线表现出单峰开放式、多峰开放式和单峰封闭式 3种类型 ;用双声刺激方法研究证实 ,至AC神经元的抑制性输入能被抑制性声刺激所激活 ,且这种神经抑制有自身的最佳频率 ,根据其对兴奋反应的影响程度和系统地改变抑制性声刺激的强度 ,可在兴奋性频率调谐曲线或兴奋区的高频边或 /和低频边测出抑制性频率调谐曲线或抑制区 ;当这种抑制性输入被抑制性声刺激激活后 ,能降低阈上 10dB声强引起的兴奋反应的发放率 ,抑制效率随抑制声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加强 ;电泳GABAa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Bic后 ,可不同程度地去GABA能抑制 ,扩宽频率调谐曲线 ,使多峰调谐曲线变成单峰 ,封闭型变成开放型。表明GABA能抑制参与构成至AC神经元的抑制性输入 ,在正常情况下这种抑制有助于提高中枢听神经元的信号 /噪声比和频率分析能力 ,并锐化频率调谐。因此本结果提示 ,声音的各参量中所包含的信息从外周传入中枢后 。
陈其才P.H.-S.JEN吴飞健
关键词:大棕蝠听皮层神经元频率调谐GABA能抑制
石刁柏愈伤组织形态发生能力及器官发生的研究被引量:3
1992年
石刁柏愈伤组织可分为4种类型。淡绿色、紧实、块状的愈伤组织(A)为典型的器官发生型愈伤组织,根和芽分化率高;绿白色、紧实、瘤状的愈伤组织(B)形态发生能力低;淡黄色、松散、颗粒状的愈伤组织(C)为典型的胚胎发生型愈伤组织,胚状体分化率高;而黄褐色、较松散、团块状的愈伤组织(D)无形态发生能力。器官原基起源于愈伤组织中具单极性的分生细胞团。芽的发生多为外起源,亦有内起源;根的发生多为内起源,亦有外起源。
赵洁程井辰
关键词:石刁柏愈伤组织器官发生
镍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被引量:52
1996年
扶惠华王煜田廷亮
关键词:植物生理矿物质
油菜薄层细胞培养中不同光质对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的效应被引量:1
1992年
本实验以油菜(Brassica uapus)花序轴薄层细胞为外植体,基本培养基为 MS,配制两种不同浓度和比例的 NAA 和6-BA 组合。接种后选取白光,植物生长灯(具红、蓝两种光质的光)、红光、蓝光四种不同光质的光照处理,以黑暗为对照。置恒温培养框中培养,温度为27±1℃。除黑暗外,其它处理每天光照10小时,探讨不同光质对油菜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效应。
周吉源赵洁程井辰
关键词:愈伤组织诱导光质增殖效应花序轴基本培养基光照处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