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作品数:9 被引量:283H指数:6
相关机构: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教学
  • 4篇课堂
  • 2篇研究性
  • 2篇研究性教学
  • 2篇教学转型
  • 2篇课程
  • 2篇课堂教学
  • 2篇讲授
  • 2篇教学关系
  • 2篇教学过程
  • 1篇大学课堂
  • 1篇大学课堂教学
  • 1篇多维度
  • 1篇性学
  • 1篇学科
  • 1篇学科教学
  • 1篇学习资源
  • 1篇研究性教学模...
  • 1篇研究性课堂
  • 1篇研究性课堂教...

机构

  • 9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湖北大学
  • 1篇乐山师范高等...

作者

  • 6篇陈佑清
  • 2篇伍远岳
  • 2篇吴琼
  • 1篇吴刚平

传媒

  • 2篇教育研究
  • 2篇中国大学教学
  • 1篇教育研究与实...
  • 1篇中国教育学刊
  • 1篇集美大学学报...
  • 1篇素质教育大参...
  • 1篇基础教育课程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教学关系:多维度的把握被引量:3
2013年
师生之间教学关系的状态是影响课堂教学过程与结果的最为重要的变量。教学活动方式的运用、教学活动过程的具体组织等,都是在某种教与学关系的格局中展开的。过去,我们对师生关系的理解由于所运用的思维方式的偏差以及把握的角度过于单一,得出的分析结论难以解释复杂多样的课堂形态。实际上,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陈佑清
关键词:课堂教学过程多维度教学活动方式思维方式课堂形态
建构学习中心课堂——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转型的取向探析
2014年
一、学习中心课堂:含义、特征与意义从国内外课堂教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存在两种不同取向的课堂:教师(讲授)中心课堂与学生(学习)中心课堂。讲授中心课堂,按其实际表现看有两种形态:极端的讲授中心课堂和改进的讲授中心课堂。前者的典型表现是,教师严格支配、控制课堂中的一切方面(目标、内容、手段、方式等)和全部过程(课前准备、课中教学、课后作业等),教师的行为尤其是系统讲授行为成为课堂的绝对中心甚至全部的行为,教师主要从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对学生的期望来设计和实施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组织不是基于学生的实际学情,也不是依靠学生自身的能动活动。
陈佑清
关键词:中小学课堂教学转型系统讲授教学过程教学发展课前准备
建构学习中心课堂——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转型的取向探析被引量:129
2014年
从已有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相关理论研究的倡导和国家推行的教育改革的趋势等三个层面来看,建构学习中心课堂应该成为我国当今课堂教学转型的基本取向。学习中心课堂是指以学生学习活动作为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中心或本体的课堂。在学习中心课堂中,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要尽可能让学生能动、独立地学习成为其学习的基本状态,并让学生能动、独立的学习占据主要的教学时空。在学习中心课堂中,教师的教导作用仍然是不可缺少的,但教导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功能要进行调整,即要从课堂的本体、目的调整为引起和促进学生能动、独立和有效学习的条件或手段。
陈佑清
评价学生知识获得的标准被引量:16
2013年
知识获得的标准是衡量学生学习某种知识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水平的尺度。当前评价学生知识获得的标准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忽视了学生知识意义的获得。评价学生的知识获得应该由功利标准转向意义标准,从学习者是否获得知识意义的角度,来评价学生是否真正获得了知识。实施深度教学是学生知识学习达到意义标准的必经之路。
伍远岳
关键词:知识获得深度教学
学习中心课堂中的教师地位与作用--基于对“教师主导作用”反思的理解被引量:69
2017年
在学习中心课堂中,学生学习应成为课堂教学过程的中心或本体。要理解这一点,需要在对目前国内流行的"教师主导作用"观进行反思的基础上,重新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主导论源自苏联,其原初含义突出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主"的地位,以及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控制、支配和决定"作用。目前,我国对教师主导作用的理解,整体上仍然存在偏于从"为主、支配、控制、决定"来理解"主导"的概念,未能与学生主体作用相关联界定"主导"的含义,认为主导是教师的全部作用,将讲授当作主导作用的主要方式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集中反映出主导论对教师作用的把握仍然过于粗放和笼统,尤其是,它未能从与学生主体作用关联的视角对教师作用的机制、功能及具体方式等进行深入揭示和清晰刻画。因此,理解学习中心课堂中的教师作用,应以复杂思维的眼光,基于教师作用与其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从教师作用的机制、功能、方式、时空占用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把握。
陈佑清
关键词:教学关系
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大学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分层构建被引量:26
2012年
基于课堂教学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时空条件,可以将大学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区分为理解探究、模仿探究和独立探究三个层次,其中,"理解探究"以对教材中的探究成分的认识和理解为主要目的;"模仿探究"以对教材中的典型探究成分的模仿操作和训练为主要内容;"独立探究"以独立、完整地完成探究的全过程为特征。这三个层次的探究同时也构成了大学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三个环节。当前,落实大学研究性教学模式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主要有,提供学生进行探究所需要的时空、物质及评价等方面的条件;注重书本知识与实际事物之间的关联与转换;将课堂内的探究教学与课堂外的探究教学进行结合和沟通。
陈佑清吴琼
关键词:大学课堂教学研究性教学模式
问题解决能力:内涵、结构及其培养被引量:44
2013年
问题解决能力是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具体情境中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基础能力。学生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理解问题、描述问题、展示问题、解决问题、反思解决方案、交流解决方案六个阶段,由此,理解、分析、推理、实践、反思和表达构成了学生理解能力的基本要素。在中小学的学校教育中,知识的问题转化教学、实践探究与过程反思是培养与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渠道。
伍远岳谢伟琦
关键词:问题解决能力
大学学科教学中研究性学习资源的组织与开发——基于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被引量:6
2014年
由于教学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因此,大学研究性教学更应关注课堂内学科教学如何促进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问题,尤其是利用学科课程本身所蕴含的研究性学习资源,促进学生学会如何进行探究。大学课程本身所蕴含的研究性学习资源主要包括问题性知识、过程性知识、方法性知识、知识之间的联系、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及其实践应用等。这些资源对于学生探究意识与能力的形成具有特定的功能或价值。物理化学课程作为大学化学化工专业的基础课程,蕴含着非常典型和丰富的研究性学习资源,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探究意识和能力发展。
吴琼陈佑清
关键词:物理化学研究性教学研究性学习
国外课程开发机制改革的基本经验探析被引量:1
2000年
从世界范围来看 ,课程开发存在中央集权、地方分权和学校自主三种机制类型。国外在课程开发机制的建构与改革方面积累了一些基本的经验 ,主要表现为注重培养多层次的课程开发机制系统、明确它们之间的主导性与补偿性关系、尊重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引入和发展社会参与机制以及加强和先进教育系统之间的联系等。在当前我国进行课程改革的时候 ,这些经验对于我们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
吴刚平王策虹
关键词:课程开发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