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江苏省萃取分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作品数:31 被引量:68H指数:5
相关作者:张玲玉许锬程莹莹邵少花田晶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南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化学工程
  • 3篇理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9篇精馏
  • 15篇萃取
  • 12篇萃取精馏
  • 7篇芳烃
  • 7篇ASPEN
  • 6篇甲苯
  • 5篇丁醇
  • 5篇三甲苯
  • 5篇馏分
  • 5篇精馏分离
  • 4篇乙酸
  • 4篇叔丁醇
  • 4篇汽液平衡
  • 4篇侧线
  • 3篇乙酸乙酯
  • 3篇乙酯
  • 3篇异丙醇
  • 3篇正交
  • 3篇萃取分离
  • 3篇萃取精馏分离

机构

  • 3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9篇江苏沿江高速...
  • 2篇南京工业大学
  • 2篇中国石化扬子...
  • 1篇南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31篇顾正桂
  • 7篇冯微
  • 6篇詹其伟
  • 5篇曹宇锋
  • 5篇曹晓艳
  • 3篇林军
  • 3篇顾黄宗
  • 3篇张玲玉
  • 2篇马振叶
  • 2篇陈远新
  • 2篇黄杰军
  • 2篇孙昊
  • 2篇程莹莹
  • 2篇许锬
  • 2篇邵少花
  • 1篇刘波
  • 1篇李建华
  • 1篇赵锦波
  • 1篇汪洋
  • 1篇王延儒

传媒

  • 14篇化学工程
  • 5篇计算机与应用...
  • 4篇现代化工
  • 3篇化学世界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石油化工
  • 1篇第三届全国精...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7篇2010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连续侧线精馏分离甲醇-二甲基苯胺-三甲基苯胺-水的方案设计与优化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建立精制N,N-二甲基苯胺和提取甲醇的方法,采用Aspen Plus模拟软件对连续侧线精馏精制N,N-二甲基苯胺和提取甲醇的工艺进行模拟计算,考察塔板数、原料进料位置、侧线出料位置、回流比及出料比等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并优化分离过程条件,确定最佳操作参数。在优化条件下,侧线出料中二甲基苯胺的质量分数达到98.70%,收率达到96.56%;侧线精馏塔顶出料混合液经精馏提取甲醇,甲醇质量分数达到99.80%、收率达到91.08%。
曹晓艳顾正桂冯微蔡其行
关键词:ASPENN,N-二甲基苯胺甲醇
萃取精馏分离叔丁醇-异丙醇-水共沸体系的研究与优化被引量:5
2015年
用传统的蒸馏方法不能分离共沸体系,而采用萃取精馏分离共沸体系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本文以乙二醇为萃取剂,采用Aspen Plus化工模拟软件对叔丁醇-异丙醇-水的共沸体系萃取精馏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并利用软件中的灵敏度分析考察了回流比、原料进料位置、萃取剂进料位置、进料比、塔顶出料比这些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利用正交实验,进一步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塔顶醇的质量含量达到99.8%。本文提出了萃取精馏实现工业化的条件,为叔丁醇-异丙醇-水共沸体系分离的工业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赵锦波冯微顾正桂张玲玉
关键词:萃取精馏ASPENPLUS共沸体系
萃取精馏提取高纯度三甲苯的模拟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单级汽液平衡釜测定加氢裂解C9芳烃与溶剂之间的汽液平衡数据,计算各组分与茚满的相对挥发度,筛选出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为最佳溶剂。采用Aspen P lus流程模拟软件模拟加氢裂解C9芳烃萃取分离结果,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对误差小于1%。考察了萃取段理论板数、溶剂比(原料与溶剂的质量比)、回流比等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萃取精馏塔的最佳工艺条件:萃取段理论塔板数35,溶剂比0.5,回流比5。此时,三甲苯质量分数和收率分别达到99.87%和96.20%。
曹宇锋顾正桂詹其伟陈远新
关键词:三甲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萃取精馏正交试验
脂肪酸甲酯合成过程及其催化剂研究的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脂肪酸甲酯是表面活性剂及洗涤剂的重要原料,具有广泛的用途,主要应用于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FMEE)、脂肪酸甲酯磺酸钠盐(MES)、脂肪醇、烷醇酰胺等表面活性剂。本文对脂肪酸甲酯的合成过程及其所用催化剂进行了概括和总结,详细分析了合成过程条件及催化剂对产品转化率及质量的影响。经过比较,得出以固体酸SO_4^(2-)/ZrO_2 MoO_3-Nd_2O_3为催化剂,可显著提高合成过程转化率,达到固体酸催化剂循环使用的目的,实现过程节能减排。
陈云燕顾正桂邵少花
关键词:脂肪酸甲酯催化剂
叔丁醇-异丙醇-水汽液平衡数据的测定及关联被引量:5
2017年
采用单级循环汽液平衡釜测定常压下叔丁醇、异丙醇和水体系中的二元和三元的汽液平衡数据,并对其进行微分检验法热力学一致性校验;分别以WILSON,NRTL,UNIQUAC方程为相平衡模型,采用最小方差法对二元体系数据进行关联,确定模型参数;采用3对二元体系模型参数对三元体系的汽液平衡数据进行关联,比较汽液平衡数据的测定值与计算值,确定适宜的相平衡模型。文中为萃取精馏分离叔丁醇、异丙醇和水的混合液提供基础数据。
冯微顾正桂曹晓艳
关键词:汽液平衡WILSONNRTL
柱层析法提取油酸的过程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针对油酸提纯,设计薄层色谱展开剂比例的正交试验,优化了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酸的体积比,采用相对标准偏差检验了薄层色谱法分离工业油酸的精密度。将展开剂的比例用作柱层析洗脱液,考察了硅胶装填高度、上样量对柱层析法分离油酸质量分数和收率的影响,确定柱层析分离过程条件。测试了层析柱循环使用的效果,为油酸提纯的工业化研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洗脱液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酸的最佳体积比为85∶15∶8,方法稳定可靠;在硅胶的装填高度为40 cm,工业油酸的上样量为1.1 m L时,油酸的分离效果最好。在此条件下,油酸的质量分数达到88.74%,收率达到82.53%。
张玲玉顾正桂顾黄宗
关键词:柱层析展开剂
连续减压双塔精馏法提取裂解C_9芳烃中的茚被引量:2
2013年
概述了裂解C9芳烃中茚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出采用连续减压双塔精馏法初步浓缩裂解C9芳烃中茚的方法。采用Aspen Plus软件考察压力、塔板数、回流比、进料位置、进出料比等参数对分离过程的影响,并优化过程条件;根据模拟优化条件,建立连续减压精馏装置,减压塔采用弹簧填料式结构,进行2次减压精馏实验研究,考察回流比及进出料比等参数对茚质量分数及收率影响,比较模拟和实验结果,确定分离过程最佳条件,为进一步研究提纯茚的含量以及工业上放大实验连续减压精馏法提取茚提供基础和依据。
孙昊顾正桂韩仲强
萃取精馏法从加氢裂解重芳烃中提取三甲苯的溶剂选择
2010年
提出了以萃取精馏法从加氢裂解重芳烃中提取三甲苯的工艺路线,测定了加氢裂解重芳烃中各主要组分之间的相对挥发度,对比分析不同溶剂对相对挥发度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萃取精馏溶剂及其与原料之间的最佳配比.
陈远新林军顾正桂
关键词:重芳烃三甲苯萃取精馏
连续精馏法对加氢裂解C_9芳烃预处理的研究
2013年
对乙烯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副产物加氢裂解C9芳烃的用途简要概括;提出采用连续精馏法预处理加氢裂解C9芳烃,切除重组分,提取其中的C9芳烃馏分。实验中探讨塔釜温度、进料量、出料量、提馏段高度及精馏段高度对分离过程的影响,并采用最小方差法关联实验数据、牛顿迭代法迭代,实验值和关联值相差较小,实验结果准确、可靠。在优化条件下,可以将C9芳烃馏分的质量分数由原料中的29.701 0%提高至86.784 6%,收率73.048 6%。为进一步的放大实验提供了依据。
詹其伟顾正桂许锬
关键词:连续精馏
萃取精馏分离叔丁醇-异丙醇-水的模拟计算及优化
醇、异丙醇和水易形成二元和三元共沸,此共沸体系无法采用常规精馏等方法进行分离.本文分别以乙二醇、环丁砜和乙二醇为萃取剂,NRTL为平衡模型,采用Aspen Plus软件对叔丁醇-异丙醇-水萃取精馏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分别考...
冯微顾正桂
关键词:萃取精馏优化设计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