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地质学系

作品数:98 被引量:759H指数:16
相关作者:佟再三李汉业吕鸿图赵希璋李克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建筑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3篇天文地球
  • 8篇生物学
  • 6篇建筑科学
  • 5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水利工程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0篇岩体
  • 9篇地球化
  • 9篇地球化学
  • 7篇石炭
  • 7篇北祁连
  • 6篇丹霞
  • 6篇丹霞地貌
  • 6篇地貌
  • 6篇杂岩
  • 6篇流体
  • 6篇化石
  • 5篇杂岩体
  • 5篇植物
  • 5篇植物化石
  • 5篇石炭纪
  • 5篇基性
  • 5篇基性岩
  • 5篇
  • 5篇超基性
  • 5篇超基性岩

机构

  • 83篇兰州大学
  • 13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科学院兰...
  • 4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西北师范大学
  • 2篇西北大学
  • 2篇白银有色集团...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福州大学
  • 1篇河北理工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临沂师范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铁道科学...
  • 1篇天津城市建设...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15篇张铭杰
  • 11篇郭原生
  • 10篇王廷印
  • 9篇王金荣
  • 8篇沈光隆
  • 8篇王根绪
  • 8篇孙柏年
  • 6篇李立武
  • 6篇王先彬
  • 6篇傅学明
  • 5篇曾正中
  • 5篇张明泉
  • 5篇齐德利
  • 5篇陈致均
  • 5篇孙淑荣
  • 4篇高军平
  • 3篇吕鸿图
  • 3篇李克定
  • 3篇佟再三
  • 3篇许敬龙

传媒

  • 32篇兰州大学学报...
  • 7篇甘肃科学学报
  • 4篇岩石学报
  • 3篇科学通报
  • 3篇沉积学报
  • 3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地质学报
  • 2篇地球化学
  • 2篇新疆地质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地质论评
  • 1篇Acta B...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矿物学报
  • 1篇中国科学(D...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8
  • 2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6篇2003
  • 2篇2002
  • 4篇2001
  • 5篇2000
  • 3篇1999
  • 5篇1998
  • 1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 18篇1993
  • 12篇1992
  • 9篇1991
  • 1篇1990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文昆仑、凡间天宫--崆峒山丹霞文化初步研究
崆峒山与昆仑山在人文方面的渊源极深,不论是历史,还是神话,它们之间存在着纷乱朦胧,但又扯不断的关系.本文旨在初步理顺这种关系,使它变得较为清晰而明白.与其他道教名山相比,崆峒山具有模拟昆仑天宫的最佳的自然与人文条件.从《...
张忍顺陈致均齐德利王志华
关键词:丹霞地貌地理区位美学特征
文献传递
内蒙古哈沙图北超镁铁杂岩体成因的地球化学制约被引量:8
2001年
哈沙图北超镁铁杂岩体位于华北克拉通西北缘 ,具小规模多岩相的特征 ,主要由蛇纹石化橄榄岩、橄榄二辉岩、角闪辉石岩、异剥辉石岩及石英闪长玢岩等组成的铁质超镁铁杂岩。岩体由两大系列岩石组成 :第一系列岩石结晶粗大 ,具平坦型稀土元素分配模式 ,亏损 Nb、Ta、Ti等高场强元素 (HFSE)和 Rb、Cs、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 (L IL E) ,富集 U和 Pb,Zr、Hf及HREE等元素含量变化较大 ,为大陆地壳拉张环境下富集型岩石圈地幔较高程度熔融形成的岩浆经小规模分异后分期侵入、原地结晶形成的 ,在每期岩浆结晶初期存在一定程度的堆晶作用。第二系列岩石呈致密块状 ,磁铁矿含量较高 ,岩石风化表面呈黄褐色 ,亏损 Rb、Cs、K、Ti,富集 Nb、Ta、Pb、L REE,ΣREE高 ,为初始洋壳下富集地幔较低程度熔融形成的岩浆结晶的产物。 Nd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小 (1 4 3 Nd/1 4 4 Nd =0 .5 12 2~ 0 .5 12 4) ,两个系列岩石中分配系数相等的微量元素比值分别分布在两个区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 ,该岩体为一长寿命的岩浆通道中不同源区、不同构造环境中不同期岩浆的堆积物 ,岩浆源区为 EMI型富集地幔 ;表明华北克拉通西北缘在古元古代以来存在长期的陆壳增生事件 ,经历了拉张减薄、初始洋壳演化阶段。
张铭杰王廷印高军平李丽梅
关键词:岩石成因地球化学钐-钕同位素
层状岩石抗压强度围压效应各向异性研究被引量:14
1993年
本文通过系统试验对层状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各向异性进行了综合研究,并借助于声发射技术测试了不同方向加载时岩石声发射事件特征,发现层状岩石变形破坏过程中声发射事件率及主频值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从而揭示了层状岩石变形破坏机制各向异性是强度各向异性的根源.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同一岩石的三轴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围压对层状岩石抗压强度的影响也具各向异性的结论.最后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得出了与实验结果相符的围压效应各向异性的一般规律(见丈中(1)、(2)、(4)式).
赵平劳
关键词:声发射围压效应岩石抗压强度
李时珍石——一种Zn硫酸盐新矿物被引量:6
1990年
李时珍石是一种Zn硫酸盐新矿物,发现于我国青海省锡铁山铅锌矿床氧化带,化学分子式是ZnFe_2^(3+)(SO_4)_4·14H_2O。该矿物产于硬石膏裂隙或孔洞中,与粒铁矾、叶绿矾、自然硫、石膏、黄铁矿、石英等共生。晶体习性板状或板柱状。淡玫瑰紫色,玻璃光泽。硬度3.5,解理{010}近于完善。实测密度D_m=2.206(4)g/cm^3,计算密度D_c=2.201g/cm^3。偏光镜下无色,无多色性,2V(-)-47°;黄光中的折射率:α——1.522(2),β——1.568(1),γ——1.578(4)。空间群P(?),晶胞参数:a=6.477(1),b=15.298(3),c=6.309(1),α=90.20°(1),β=101.11°(1),γ=93.97°(1),V=611.9(1)(?)~3,Z=1。DTA曲线在119—156和740℃处有2个主要强吸热峰,在214,246,296和802℃处有4个弱吸热峰。TG曲线表明矿物在加热时,分阶段脱失结晶水,到310℃时,总失重量为30%。红外光谱在3351—3035和1131—997cm^(-1)处有2个主要吸收带;在1658—1651,667—537和484cm^(-1)处有3个次要吸收带。不同温度下测量的穆斯堡尔谱,由-Fe^(3+)离子的宽阔不对称单峰组成。
李万茂陈国英
关键词:ZN硫酸盐矿物
Linopteris maxima,sp.nov.—网羊齿属的一个新种
1991年
本文描述甘肃靖远井儿川纳缪尔B—C期红土洼组的一个网羊齿新种.该种因小羽片特大而命名为巨大网羊齿.
沈光隆苟宁刚刘燕学
臭牛沟组的地质时代被引量:2
1994年
研究表明,臭牛沟组是一个跨统的岩石地层单元,它的下部属维宪中-晚期,中部为纳缪尔早期E带,上部属纳缪尔中-晚期。上、下石炭统的界线从该组的中上部之间通过。
沈光隆吴秀元李克定
关键词:地质时代石炭纪
甘肃景泰红水堡晚石炭世沉积环境与沉积相分析被引量:9
2003年
甘肃省景泰县红水堡地处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东段。晚石炭世地层包括红土洼组、羊虎沟组及太原组。根据岩性、颜色、粒度分析、沉积相标志及古生物组合并结合古生态、以及地球化学特征 ,将景泰红水堡晚石炭世沉积环境与沉积相划分为泻湖、潮坪、支间湾河口坝和三角洲平原。
谢小平佟再三沈焕庭
关键词:晚石炭世沉积环境沉积相
内蒙古阿拉善北部地区碰撞期和后造山期岩浆作用被引量:68
1998年
本文重点研究内蒙古阿拉善北部地区塔里木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期及后造山期的岩浆作用。发生于251.3 Ma左右的热事件是碰撞期Cs型岩浆作用,仅分布于缝合线之北,其产物不是典型的S型花岗岩。岩体中片麻理构造及围岩中的透入性劈理是同碰撞期造山作用的构造形迹。发生于228 Ma左右的热事件是后造山期A型岩浆作用,源岩是下地壳物质,按源岩差异研究的A型花岗岩分为As型和Ai型。前者受陆壳中沉积物混染较强,而后者受地幔物质混合作用较强。
王廷印高军平王金荣吴家弘
关键词:岩浆作用花岗岩
甘肃秦王川灌区土壤盐分特征及次生盐渍化预测被引量:2
1993年
在秦王川灌区水文地质条件和土壤盐分含量特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差分法建立了预测模型,对灌溉实施后1~5年间地下水位及其埋深变化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地下水位呈普遍抬升趋势,可导致约2000ha土地产生次生盐渍化。如果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土壤次生盐渍化面积还会进一步扩大。
张明泉曾正中
关键词:干旱灌区潜水蒸发土壤次生盐渍化
川西南碳酸盐岩储层流体包裹体气体地球化学研究被引量:5
2003年
采用真空磁力破碎包裹体与质谱计在线连接的方法 ,分析了四川盆地西南威远气田、资阳气田和隆昌气田不同时代碳酸盐岩储层中流体包裹体的化学成分和碳同位素组成 ,并结合储层地质特征 ,研究了储层流体的来源。研究表明 :流体包裹体气体成分主要以CH4和CO2 为主 ,不同时代的储层原岩流体包裹体的成分明显不同 ,同一时代储层原岩及次生脉体中气体的含量变化不一。二叠系储层原岩流体包裹体气体成分以甲烷为主 ,CH4含量一般在80 %以上 ,而震旦系储层原岩则以CO2 为主 ,CO2 含量大于 6 0 %。震旦系储层沥青脉中的包裹体CH4含量最低 ,储层原岩包裹体CH4含量次之 ,次生白云岩及方解石脉体中的包裹体CH4的含量均大于前两者 ;而CO2 的含量却刚好于此相反。依据储层原岩、次生矿物脉体和沥青脉中包裹体CH4和CO2 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 ,讨论了二叠系 (P  3 12A、P  3 12B)和震旦系 (Z4、Z3 、Z2 )
杨荣生张铭杰张同伟李立武唐俊红
关键词:碳酸盐岩储层流体包裹体气体地球化学同位素组成油气运移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