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研究所

作品数:8 被引量:28H指数:3
相关作者:余华晟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细胞
  • 1篇氮芥化合物
  • 1篇蛋白
  • 1篇地理变异
  • 1篇凋亡
  • 1篇牙齿缺失
  • 1篇乳酸
  • 1篇沙蜥
  • 1篇神经节
  • 1篇神经元
  • 1篇神经元迁移
  • 1篇生物钟
  • 1篇适应性
  • 1篇苔藓纤维
  • 1篇苔藓纤维出芽
  • 1篇通道蛋白
  • 1篇透明质酸
  • 1篇迁移
  • 1篇龋病
  • 1篇缺损

机构

  • 8篇兰州大学
  • 1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王建林
  • 3篇邵宝平
  • 2篇丁艳平
  • 2篇赵善廷
  • 1篇刘廼发
  • 1篇苏少晨
  • 1篇范力
  • 1篇赵望泓
  • 1篇李加龙
  • 1篇祁涛
  • 1篇刘重斌
  • 1篇柴尔青
  • 1篇李佳蔚
  • 1篇谢朝晖
  • 1篇刘昌景
  • 1篇杨兰
  • 1篇佘秋生
  • 1篇余华晟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Zoolog...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中国兽医科学
  • 1篇中国毒理学会...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兰州市敬老院326名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调查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调查本市敬老院内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探索敬老院老年人口腔疾病防治措施,协助敬老院更全面地做好老年人的养老工作。方法上门抽样检查326名55~84岁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指数和标准参照全国第三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的标准。结果牙列缺失患病率为91.41%,龋病患病率为87.42%,楔状缺损患病率为46.63%,牙周病患病率为96.63%。结论由于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自我保健意识,敬老院内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较差,且治疗率低。提示口腔及敬老院工作者应加强对老年人的口腔卫生宣教,并实施有效的预防、康复治疗。
苏少晨祁涛王建林杨兰赵望泓
关键词:老年人牙齿缺失龋病楔状缺损
荒漠沙蜥遗传多样性的地理变异
2012年
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是一种进化地位至今存在争议的沙漠蜥蜴,该文基于12个不同地理种群119号荒漠沙蜥样本线粒体基因组ND2序列,在分析其系统进化历史的同时,研究了不同环境因素对其遗传多样性的影响。结果发现,12个地理种群聚类成3个明显的分枝,变色沙蜥(P.versicolor)和A枝处于与B、C两枝并列的位置。所调查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存在显著的地理变异,分析显示纬度、降雨和降雨变异对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都存在影响:随纬度升高、降雨增加,或降雨变异增加,种群遗传多样性均有下降趋势。推测纬度可能通过影响降雨和降雨变异对遗传多样性产生作用。
刘昌景赵伟周蓉刘廼发
关键词:荒漠沙蜥系统进化分析环境因素
AQP9在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2年
水甘油通道蛋白-9(AQP9)属于水通道蛋白家族,对水及一些小分子如甘油和尿素具有通透性。论文将集中论述与脑疾病相关的AQP9的最新发现。AQP9表达于星型胶质细胞和儿茶酚胺神经元,脑中AQP9的表达水平受血液中胰岛素浓度的调节,且其在糖尿病病人脑组织中高表达,该研究结果提示AQP9很可能参与脑部能量代谢;中风后AQP9在星型胶质细胞的诱导表达提示它参与细胞外过多乳酸的清除。在某些病理模型中,如全脑缺血或神经胶质瘤中,AQP9在脑中非茶酚胺神经元中也被诱导表达,然而,其功能还尚不明晰。
邵宝平余华晟王建林
关键词:脑疾病甘油乳酸
哺乳动物生物钟昼夜节律同步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5年
哺乳动物昼夜节律生物钟是以24 h为周期的自主维持的振荡器。在分子水平上,生物钟的振荡由自身调控反馈环路的转录和翻译组成,并接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通过下丘脑视叉上核(Supra Ch iasm atic N u-cleus,SCN)中枢震荡器的同步整和而产生作用。文章对生物钟上下游的分布、反馈环路的转录、翻译后事件、视觉通路、钟的整和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谢朝晖佘秋生邵宝平丁艳平刘重斌王建林
关键词:生物钟昼夜节律哺乳动物
摇晃蛋白对小鼠海马MFS发育影响的双光子显微成像研究
2014年
为了掌握小鼠大脑发育过程中摇晃蛋白(reelin)与颗粒细胞苔藓纤维出芽(mossy fiber sprouting,MFS)的关系,通过双光子显微镜扫描转基因小鼠Thy1-GFP和Reln-Thy1-GFP的脑片,观察位于海马分子层的颗粒细胞苔藓纤维的出芽和发育情况,统计分析野生型小鼠和摇晃小鼠脑片在不同培养时期苔藓纤维出芽的数量和体积。结果显示,Thy1-GFP转基因小鼠的海马脑片是观察颗粒细胞苔藓出芽和发育的良好材料;野生型小鼠和摇晃小鼠海马苔藓纤维出芽的数量和体积随发育时间的延长有明显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摇晃蛋白能够促进颗粒细胞苔藓纤维出芽并参与轴突的发育。
李佳蔚赵善廷
关键词:苔藓纤维出芽
牦牛颈上神经节对其生境适应的形态学机制
2012年
本研究旨在研究牦牛颈上神经节(SCG)对其生境适应的形态学特征,以探讨高原动物交感神经系统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适应的形态学机制。运用常规HE及尼氏染色法,并采用形态计量学和SPSS16.0统计软件,对成年牦牛和黄牛SCG的形态学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牦牛SCG的长、宽和厚度均显著地小于黄牛的相应数据(P<0.01);牦牛的SCG主要由表面被膜、神经节单元、神经纤维、血管及结缔组织组成,被膜较黄牛的薄,结缔组织所占比例较黄牛的少,但节内组织较黄牛的致密;牦牛的神经节单元主要包含神经节细胞、卫星细胞、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和神经纤维,该组成特征与黄牛的相似;其神经节单元单个视野内节细胞、卫星细胞及成纤维等细胞与黄牛的基本相同(P=1),但牦牛节细胞间的神经纤维较黄牛的少,而血管数显著多于黄牛的(P<0.01);牦牛SCG的头部以神经节单元为主,尾部以神经纤维为主,其特征与黄牛的相似。结果提示,在青藏高原高寒、低氧的极端生态环境中,牦牛在半放野、全年放牧的状态下,其SCG经长期进化形成了体积较小,神经节细胞、卫星细胞及其细胞间神经纤维较少,但血管十分丰富等形态学特征以适应极端生境。
丁艳平李加龙柴尔青王建林邵宝平
关键词:牦牛颈上神经节节细胞卫星细胞适应性
两种倍半萜氮芥化合物对HepG2细胞DNA损伤、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两种倍半萜氮芥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影响,探讨其是否具有潜在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利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5,10,20和40 mg&#183;L-1)的两种倍半萜氮芥化合物S-NM1和SNM2处理人肝...
古雪岩黄德军张迎梅
齿状回层的形成被引量:1
2010年
范力赵善廷
关键词:齿状回神经元迁移透明质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