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九江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

作品数:28 被引量:124H指数:7
相关作者:赵薪萍于盛禄张晓敏胡光耀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耐火材料与高温陶瓷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昌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生物学矿业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化学工程
  • 7篇生物学
  • 5篇矿业工程
  • 4篇理学
  • 3篇冶金工程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氧化镁
  • 5篇氧化镁粉体
  • 5篇熔盐法
  • 5篇脱硅
  • 5篇粉体
  • 4篇芽孢杆菌
  • 4篇纳米
  • 4篇胶质芽孢杆菌
  • 3篇色谱
  • 3篇相色谱
  • 3篇硅酸盐细菌
  • 2篇液相
  • 2篇液相色谱
  • 2篇色谱法
  • 2篇沙棘
  • 2篇铝土矿
  • 2篇镁铬砖
  • 2篇莫来石
  • 2篇纳米材料
  • 2篇纳米莫来石

机构

  • 28篇九江学院
  • 10篇武汉科技大学
  • 3篇北京科技大学
  • 3篇南昌大学
  • 2篇湖南大学

作者

  • 13篇陈浩
  • 8篇王玺堂
  • 8篇孙德四
  • 6篇彭游
  • 4篇万谦
  • 3篇夏涛
  • 3篇肖国光
  • 3篇孙剑奇
  • 3篇邓泽元
  • 3篇张强
  • 3篇赵薪萍
  • 2篇尹健美
  • 2篇钟婵娟
  • 2篇赵惠忠
  • 2篇张文杰
  • 2篇胡庆华
  • 2篇余盛禄
  • 2篇郎少杰
  • 2篇吴海龙
  • 2篇旷成秀

传媒

  • 3篇矿冶工程
  • 3篇江西化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2篇江西科学
  • 2篇九江学院学报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黄金
  • 1篇有色金属(选...
  • 1篇耐火材料
  • 1篇分析科学学报
  • 1篇矿业研究与开...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绝缘材料
  • 1篇无机盐工业
  • 1篇材料导报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材料导报(纳...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7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波光波组合干法促进光敏性偶氮受体的合成
2008年
由醇与中间体芳酰氯经微波光波组合干法合成了带柔性手臂的新型光敏性分子钳,其结构经1H NMR,IR,MS确证。
尹健美郎少杰彭游张连成
交替三线性分解二阶校正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合成样与增效联磺片中的磺胺嘧啶及磺胺甲噁唑被引量:2
2009年
利用交替三线性分解(ATLD)二阶校正法与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联用技术相结合,取色谱洗脱时间为1.0770~1.6237min(间隔1/75min),紫外吸收波长为230~316nm(间隔2nm),同时测定了在未知干扰物(磺胺(SN))共存下,合成样与增效联磺片中色谱及光谱皆严重重叠的磺胺嘧啶(SD)和磺胺甲噁唑(SM)的含量。当算法因子数N选定为3时,SD与SM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1.4%和100.7±3.7%;当N=4时,SD与SM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2±2.1%和96.3±2.8%,增效联磺片中SD和SM的解析含量分别为195mg/tablet和197mg/tablet(N=3)以及198mg/tablet,193mg/tablet(N=4)(SD和SM药品标示含量均为200mg/tablet),测定结果与实际结果相一致。
孙剑奇吴海龙
关键词:交替三线性分解增效联磺片磺胺嘧啶磺胺甲噁唑二阶校正
纳米莫来石的制备及其机理研究
2006年
以正硅酸乙酯(TEOS)、结晶氯化铝(A lC l3.6H2O)为主要原料制备纳米莫来石前驱体溶胶,然后采用超临界流体干燥处理(SCDF)技术制备了A l2O3-S iO2体系纳米超细粉体,经1 100℃热处理后全部转化为针状纳米莫来石。借助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物理吸附仪等仪器对纳米莫来石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
陈浩旷成秀余盛禄张文杰赵惠忠
关键词:纳米莫来石
沙棘黄酮提取进展被引量:16
2012年
沙棘黄酮是食药两用植物沙棘主要的保健与药用成分,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防治心血管疾病和抗衰老的作用。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对沙棘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状况,综述了沙棘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充分利用沙棘资源和开发沙棘黄酮提供科学研究基础。
彭游汤明胡小铭邓泽元
关键词:沙棘黄酮类化合物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工业废水中微量的萘、α-萘酚及蒽
2009年
本文建立了同时测定工业废水中微量的萘、α-萘酚及蒽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方法。以二氯乙烷和氯化钠的混合液萃取水样,利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FID进行检测,以外标法定量。该方法测定的萘、α-萘酚、蒽的标准工作曲线方程分别为y=23.091x+0.688(r=0.9996),y=17.788x-13.136(r=0.9992),y=25.123x-10.756(r=0.9991),检出限(S/N=3)分别是5.3×10-4μg.mL^-1,6.9×10-4μg.mL^-1,4.9×10-4μg.m^L-1,线性范围分别是1.8×10^-3 - 40μg.mL^-1、2.3×10^-3 - 60μg.mL^-1、1.6×10^-3 - 50μg.mL^-1。对此多环芳烃体系标准混合物溶液进行了3个不同水平的添加,每个水平重复6次进样,萘、α-萘酚、蒽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9%-104%、97%-113%、90%-10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7%-2.6%、1.9%-3.7%、1.8%-3.5%。相同条件下,实际工业废水样品经富集后检测,萘,α-萘酚,蒽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96.7μg.mL^-1、20.65μg.mL^-1、100.8μg.mL^-1。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线性范围较宽,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孙剑奇刘小风钟婵娟万谦
关键词:多环芳烃Α-萘酚工业废水
熔盐法制备氧化镁粉体及其反应机理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以MgCl2、CaCO3、NaNO3和KNO3为原料,采用熔盐法制备了MgO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产物的组成与形貌进行了表征,借助热重-差示扫描热量计(TG-DSC)、X射线衍射仪(XRD)对制备氧化镁粉体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熔盐反应过程中,Mg^2+与Ca^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白云石和碳酸镁等中间产物,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白云石最终转变为碳酸镁;550℃热处理碳酸镁分解为氧化镁,经水浸泡后氧化镁水解生成氢氧化镁,氢氧化镁前驱物为不规整的层状形貌,厚度介于0.03—0.05μm,直径介于0.2—1.0μm之间;600℃热处理氢氧化镁分解为氧化镁,产品氧化镁为颗粒状形貌,粒径介于0.2—0.5μm之间。
陈浩王玺堂代军
关键词:熔盐法氧化镁粉体
化学共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铝镁溶胶的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对铝镁氢氧化物溶胶制备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溶胶的最佳pH值范围为9.0—9.2。溶胶中铝镁摩尔比随混合溶液中铝镁摩尔比的增加而增加,但总是低于混合溶液中的配比;随着混合溶液中铝镁摩尔比的增加溶胶的固体含量降低,产率下降。
陈浩旷成秀胡光耀
关键词:化学共沉淀法溶胶
微波光波组合无溶剂法促进光敏性偶氮人工受体的合成
2009年
由醇、酚或胺与中间体芳酰氯经微波光波组合干法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光敏性偶氮类分子钳,其结构经1HNMR,IR,MS确证。考察了载体、辐射时间、微波功率、催化剂对受体合成的影响。
彭游
铝土矿预脱硅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08年
目前铝土矿预脱硅的主要方法有化学方法、生物方法和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主要是使铝土矿中的铝硅酸盐矿物在高温条件下发生脱羟基反应。化学选矿脱硅脱除的是非晶态的S iO2,而矿石中原来存在的a-S iO2是不会脱除的。生物方法是指利用硅酸盐细菌能够溶解铝硅酸盐矿物的特性,将铝土矿中的硅脱除,文中也阐述了作者近几年在这方面取得的成果,表明生物脱硅有其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是其它方法不能比拟的。物理方法有正浮选和反浮选2种,利用高选择性阳离子捕收剂浮选脱硅是当今选矿工作者研究的主要方向。阳离子捕收剂是根据矿物粉碎难易程度的不同,以及铝硅酸盐矿物颗粒与铝土矿颗粒可浮性的差异,有选择性地将铝硅酸盐矿物从铝土矿中分离除去。同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
孙德四钟婵鹃肖国光
关键词:铝土矿预脱硅生物方法物理方法正浮选反浮选
硅酸盐细菌JXF菌株浸矿脱硅条件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采用单独摇瓶浸出方法研究了影响硅酸盐细菌浸矿脱硅的各种条件,摇瓶试验表明,pH值、温度、摇瓶转速、装液量、接种量、浸矿时间、矿物种类、菌种特性均对硅酸盐细菌的脱硅效果有重要影响。在pH7.2、温度28℃、摇床转速200r/min、500mL锥型瓶的装液量100mL、接种量3.8×10^6个/mL,浸出时间5—7d情况下,JXF菌种浸矿脱硅效果最好。硅酸盐细菌JXF菌株对供试矿物的分解能力依次为绿泥石、高岭石、长石、石英。其中JXF-1菌株脱硅效果最好,可以浸出铝土矿原矿、绿泥石人工混合矿样中50.4%与65.3%的硅,而B.C菌株对该两种矿样的脱硅率仅分别为35.3%,48.2%。
孙德四万谦赵薪萍
关键词:硅酸盐细菌脱硅环状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