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作品数:225 被引量:448H指数:12
相关作者:张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4篇专利
  • 59篇会议论文
  • 55篇期刊文章
  • 6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7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8篇自动化与计算...
  • 17篇天文地球
  • 8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 5篇航空宇航科学...
  • 4篇电气工程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05篇遥感
  • 30篇遥感影像
  • 27篇污染
  • 23篇遥感监测
  • 23篇反演
  • 21篇环境一号
  • 19篇卫星遥感
  • 16篇遥感数据
  • 16篇卫星
  • 16篇环境一号卫星
  • 14篇无人机
  • 13篇地表
  • 13篇生态
  • 12篇环境遥感
  • 11篇影像数据
  • 11篇植被
  • 11篇图像
  • 11篇气溶胶
  • 11篇颗粒物
  • 8篇地表反射率

机构

  • 225篇环境保护部卫...
  • 29篇中国科学院
  • 22篇中国科学院遥...
  • 9篇北京师范大学
  • 6篇南京师范大学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信息技术有限...
  • 4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中山大学
  • 3篇天水师范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中国气象局
  • 3篇国家卫星气象...
  • 2篇北京大学
  • 2篇江西师范大学
  • 2篇北京吉威数源...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国家基础地理...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6篇陈良富
  • 5篇陈云浩
  • 4篇李云梅
  • 4篇王荣
  • 4篇蒋卫国
  • 3篇申文明
  • 3篇王桥
  • 3篇曹广真
  • 3篇吴传庆
  • 2篇杨海军
  • 2篇李京
  • 2篇裴亮
  • 2篇侯鹏
  • 2篇陈强
  • 2篇刘思含
  • 2篇江东
  • 2篇魏斌
  • 2篇蒋哲
  • 1篇孙中平
  • 1篇柳钦火

传媒

  • 10篇环境保护
  • 6篇第十六届中国...
  • 3篇生态学报
  • 3篇遥感技术与应...
  • 3篇卫星应用
  • 3篇环境与可持续...
  • 3篇地球信息科学...
  • 2篇遥感学报
  • 2篇测绘科学
  • 2篇第十六届中国...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2013年生...
  • 1篇资源科学
  • 1篇世界环境
  • 1篇青海环境
  • 1篇无线电工程
  • 1篇地理研究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测绘通报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12篇2019
  • 21篇2018
  • 25篇2017
  • 27篇2016
  • 28篇2015
  • 24篇2014
  • 30篇2013
  • 24篇2012
  • 20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2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再生水滴灌土壤中氮素的动态变化规律被引量:9
2013年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以地下水滴灌为对照,分析研究再生水滴灌后土壤中氮素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对于地下水滴灌,再生水滴灌后初期土壤表层的NH4+-N质量比大幅度增加,但从灌后第5天开始显著降低,于灌后第9天降到灌前水平,且在各土层分布均一,无明显的向下淋洗趋势。再生水滴灌处理下各土层土壤中NO3--N的质量比普遍高于对照。各处理土壤中NO3--N的质量比沿剖面变化趋势一致,即从表层到底层NO3--N质量比逐渐增加,说明NO3--N有明显向下淋洗的趋势。但在100~150 cm深度处,NO3--N质量比开始降低。采用再生水滴灌种植黄瓜,生长季末停止灌水后不同深度处(0~50 cm,50~100 cm,100~150 cm,150~200 cm)土壤中NO3--N的质量比较生长季初分别增加38.20%,44.67%,34.94%和30.88%。
裴亮张体彬梁晶刘慧明
关键词:土壤含氮量硝态氮铵态氮
一种大气校正方法以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气校正方法以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来自高分一号卫星的WFV相机的数据;根据所述数据计算得到WFV相机各波段像元的表观反射率;根据所述数据利用辐射传输模式和WFV相机的波段响应函数进行相关计算,完...
王中挺厉青王桥周春艳陈辉张玉环马鹏飞张丽娟毛慧琴陈翠红
文献传递
环境监测无人机航空遥感载荷介绍
本文介绍了世界各国在环境监测无人机航空遥感载荷配置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同时根据不同环境监测对无人机平台、有效载荷的功能与性能要求,针对不同环境监测的光学特性及光谱特征,介绍了几款可用于国内环境监测的无人机专用摄像机、可见光...
洪运富杨海军杨一鹏
关键词:环境监测无人机航空遥感
文献传递
细粒子气溶胶光学厚度和谱分布偏振的反演被引量:6
2012年
细粒子气溶胶物理和光学参数定量卫星遥感反演一直是环境和气候领域研究人员关注的重要课题。气溶胶参数卫星业务遥感产品主要是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它体现大气中气溶胶总含量的信息,而获取气溶胶谱分布函数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气溶胶物理特性,并提高气溶胶其他参数的遥感探测精度。目前,陆地气溶胶卫星反演面临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气溶胶模式;二是地表反射贡献的去除,偏振遥感在这两方面有其独有的优势。本文以多角度偏振方法,采用RT3辐射传输模型建立矢量查找表,利用法国PARASOL探测器一级数据反演了京津唐地区的细粒子气溶胶光学厚度和谱分布参数,并使用AERONET地基观测数据对反演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偏振方法能较高精度地实现细粒子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而谱分布的反演还需进一步改进。
蒋哲陈良富王中挺
关键词:遥感偏振谱分布
国家环境遥感监测体系研究与实现被引量:44
2016年
随着国家空间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中国遥感监测体系研究与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从无到有形成了国家环境遥感监测能力,并业务化实现了主要环境遥感监测要素产品的生产与服务,为新时期环境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分析国内外环境遥感发展及中国环境遥感监测需求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研究了国家环境遥感监测体系的建立与业务化运行,提出了中国环境遥感监测体系发展思路与下一步重点任务。
王桥刘思含
关键词:环境遥感
一种神经网络系统的植被参数遥感反演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提供神经网络系统的植被参数遥感反演方法,包括:根据不同地表类型的地表反射率模拟模型,得到不同地表类型的植被参数和地表反射率之间的训练数据集;建立不同地表类型的植被参数和地表反射率之间的神经网络;根据大气辐射模型,得...
万华伟王昌佐王桥
文献传递
国产卫星在植被覆盖度遥感估算中的应用进展
植被覆盖度是描述地表生态的一个重要参数,利用遥感技术能够快速而准确地获得地表植被覆盖度参数。遥感能够反映不同空间尺度的植被覆盖信息及其变化趋势,是获取区域及全球植被覆盖度参数的一个重要手段。环境一号卫星CCD数据兼具中等...
孙中平白雪琪陈永辉刘素红史园莉张雪
关键词:植被覆盖度遥感
文献传递
一种纯遥感数据驱动的流域水循环模拟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遥感数据驱动的流域水循环模拟方法,构建包括植被截留与蒸散发过程、产流过程和汇流过程在内的,兼容空间信息的流域水循环模拟框架;完全基于遥感数据完成流域产流、汇流过程模拟,得到流域内任意栅格点上的总产流量和...
蔡明勇王桥杨胜天曾红娟申文明侯鹏
文献传递
核电厂温排水遥感监测及环境影响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本研究采用卫星遥感技术手段,对我国某核电正式商运以来近5年卫星遥感数据开展持续监测研究,统计分析了核电温排水在不同机组运营状态下的温升状况;以矢量叠加的方式来分析核电温排水有无进入指定类型的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并判断水温变化是否符合《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重点分析了温排水对近岸海域水产养殖区的影响。其应用实例充分说明了卫星遥感技术可以为我国核电监管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杨红艳朱利吴传庆贾兴赵焕
关键词:遥感监测温排水环境功能区
核电站温排水地面试验监测研究——以阳江核电站为例
2018年
本研究以阳江核电站附近海域作为温排水地面试验的研究区,根据实验区域的大小和周边海域范围的情况,制定地面测量航线的点位分布,根据航线测量的各点水体温度进行温排水空间分布范围提取与温升等级划分。试验结果表明,靠近排水口处温度值较高,且随深度增加温度值降低,随着空间距离逐步远离排水口,温度逐渐降低且温升变化缓慢,到达一定空间距离后温度基本保持不变。排水口附近温排水影响深度主要集中在2m左右,4m以上深度影响较小。地面试验手段是温排水监测的直接手段,在核电站发电过程中,应按一定时间需求定期开展相关试验,进而为海域生态环境提供安全保障。
李家国崔文杰朱利成丰
关键词:温排水热污染海表温度阳江核电站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