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作品数:320 被引量:894H指数:15
相关作者:张旭航李亦农房岭锋王建军黄一超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电力大学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9篇期刊文章
  • 44篇专利
  • 26篇会议论文
  • 2篇标准

领域

  • 183篇电气工程
  • 47篇经济管理
  • 2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3篇建筑科学
  • 7篇动力工程及工...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电子电信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理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76篇电网
  • 48篇电力
  • 36篇变电
  • 27篇电站
  • 25篇配电
  • 24篇电压
  • 24篇变电站
  • 22篇能源
  • 19篇直流
  • 19篇配电网
  • 19篇风电
  • 17篇电力系统
  • 15篇电流
  • 15篇输电
  • 15篇网络
  • 14篇短路
  • 13篇发电
  • 9篇供电
  • 8篇电网规划
  • 8篇可靠性

机构

  • 311篇国网上海市电...
  • 31篇上海电力大学
  • 22篇国网上海市电...
  • 2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7篇上海电力学院
  • 14篇东南大学
  • 14篇中国电力科学...
  • 10篇国家电网有限...
  • 9篇国网上海电力...
  • 6篇华北电力大学
  • 6篇国网经济技术...
  • 6篇国网江苏省电...
  • 5篇国网江苏省电...
  • 4篇国家电网公司
  • 4篇湖南大学
  • 4篇国网能源研究...
  • 4篇中国电建集团...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上海理工大学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黄阮明
  • 5篇费斐
  • 4篇曹炜
  • 4篇庞爱莉
  • 4篇张铭泽
  • 4篇黄一超
  • 4篇周亮
  • 3篇杨建林
  • 3篇张菁
  • 3篇戴峥
  • 3篇何真珍
  • 3篇郭明星
  • 3篇李亦农
  • 3篇张梦瑶
  • 3篇武鹏
  • 3篇朱淼
  • 2篇史健勇
  • 2篇景雷
  • 2篇吴雄
  • 2篇秦旷宇

传媒

  • 31篇电力与能源
  • 15篇上海电力
  • 7篇电力系统自动...
  • 7篇电网与清洁能...
  • 6篇水电能源科学
  • 6篇中国电力企业...
  • 6篇上海节能
  • 5篇工业控制计算...
  • 5篇电力系统及其...
  • 5篇电力系统保护...
  • 5篇电子设计工程
  • 4篇华东电力
  • 4篇电气传动
  • 4篇电网技术
  • 4篇电力需求侧管...
  • 4篇电力系统装备
  • 4篇电气应用
  • 4篇以供给侧结构...
  • 3篇中国电力
  • 3篇高压电器

年份

  • 15篇2024
  • 38篇2023
  • 34篇2022
  • 34篇2021
  • 31篇2020
  • 32篇2019
  • 38篇2018
  • 26篇2017
  • 31篇2016
  • 16篇2015
  • 11篇2014
  • 5篇2013
3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变电站降噪方法研究
2018年
采用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用于变电站噪声治理,根据变电站噪声频率分布特性设计了共振吸声结构参数,并对共振结构吸声系数进行了数值仿真,得到其吸声谱在低频具有相对较大的吸声系数。对设计的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进行了工程实验,利用设计的软件得到变电站的可听噪声倍频A计权声压级。分析了噪声治理前后的不同频带噪声的变化特性,测试结果表明所采用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具有较好频率选择吸声特性,该结构大幅度地降低了变电站中的低频噪声,使变电站的噪声得到有效的控制。
戴峥汪胡根乔飞李峰钱艳园王俊生
关键词:声压级
高压电力线路电源控制系统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为了提高高压电力线路电源控制的可靠性,设计了高压电力线路电源控制系统。选择电力调节装置和电力调制解调器构成系统硬件,采用云端在线分析电源电力的方法,计算闭环电源底层电力负荷量,结合系统所在的本地服务器,传输供电数据,并通过规划中频电路门槛、选择控制线路等方式,完成系统软件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有效实现电厂电源电压的控制,满足电网的实际运行需求。
嵇志良
关键词:高压电力线路电源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旋转电机统一模型实现考虑动态负荷的多机系统短路电流衰减计算被引量:2
2021年
为解决随着电源容量增加和电网网架的增强,使运行中的断路器开断能力裕度越来越低的问题,提出考虑动态负荷计算衰减的短路电流以校核断路器的开断能力的方法。本文首先采用旋转电机统一模型将单机系统短路电流周期分量衰减代数式转化为发电机、感应电动机(由动态负荷等效)电势衰减的代数式。其次,借鉴机电暂态计算中的坐标变换使单机下代数表达的衰减的旋转电机电势经坐标变换后与电网方程联立。最后,线性代数求解联立方程得到多机系统中衰减的短路电流周期分量,避免了像机电暂态仿真那样求解微分方程。结果与机电暂态仿真所得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相比,误差很小。
黄阮明曹炜张铭郭明星何必伦
关键词:短路电流
±1100 kV特高压输电塔线体系风振响应分析
2024年
为研究角度风下长横担输电塔线体系动力响应,采用有限元时程方法分析准东—华东±1100 kV特高压输电线路单塔及塔线体系风振响应。首先,利用线性滤波法计算得到三维脉动风速场,并结合准定常理论得到单塔及输电塔线体系脉动风荷载。其次,建立单塔及输电塔线体系有限元模型,利用模态分析方法计算结构的动力特性,研究导地线及长横担结构对输电塔动力特性的影响。最后,利用有限元时程方法对单塔及塔线体系进行动力分析,研究了风向角、长横担结构及塔线耦合效应等因素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横担结构会导致扭转频率降低,扭转振型出现顺序前移;塔线耦合效应降低了塔架结构自振频率,提高了结构阻尼比;根据位移均值计算结果,最不利风向角为15°和75°;根据扭转角均方根计算结果,最不利风向角为0°;单塔顺风向响应主要受背景分量和1阶振型的影响,塔线体系还受到导地线低阶共振分量的影响,扭转角主要受扭转1阶振型影响。
杨子烨朱超杰施伟国邓洪洲
关键词:三维风场时程分析风振响应
基于神经网络的可再生能源并网逆变器阻抗模型辨识方法被引量:1
2022年
可再生能源并网逆变器与电网之间交互作用,是引发电网系统振荡的主要原因。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黑箱阻抗模型辨识方法,根据并网逆变器端口测量数据,对并网逆变器端口阻抗进行辨识,得到阻抗辨识模型,同时考虑了不同工作点的影响。通过对基于神经网络辨识方法得到的阻抗特性曲线与理论推导的阻抗特性曲线进行对比和误差分析,验证了所建立的阻抗辨识模型的有效性。
赵子明解鹏程王众吕敬
关键词:并网逆变器神经网络
不对称电网电压下基于正负序分量检测风电换流器控制策略被引量:6
2016年
提出了不对称电网的概念,阐述了电网电压不平衡产生的原因和典型的故障类型,给出了滤波器法和1/4周期延时法2种正负序分量检测方法。在正负序分量检测的基础上,讨论了针对不对称电网的改进的双闭环控制方案,通过建立正负序d、q坐标轴下的电流、电压和功率的方程,使得改进以后的双闭环系统可以使PWM换流器工作在不对称电网中,并保持输入电流正弦以及输出直流电压恒定。使用Matlab/Simulink工具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正负序分量检测的双闭环控制策略能够在对称和不对称电网下都有良好的表现,因此可以实现故障电网下的不间断运行。
蒋辰晖
关键词:风力发电不对称电网故障
新形势下提高电力领域发明专利申请质量对策研究
2018年
企业知识产权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其发明专利的拥有量,它直接反映企业的技术发展水平,体现企业技术、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结合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专利申请工作的实务,针对目前遇到的问题,分析了新形势下影响专利申请质量的因素,对如何提高专利申请质量进行了充分地探讨并提出了具体对策。
何真珍赵志远
关键词:专利审查
计及不确定性与节点边际容量成本的分布式光伏电源规划被引量:11
2019年
从时序性与波动性两方面描述不确定性,构建了考虑不确定性的光伏电源(PV)出力模型与负荷模型。对配电网节点边际容量成本(LMCC)的分析推导与应用进行了改进,明确了含PV与不含PV的LMCC计算方法。利用序贯蒙特卡洛模拟法处理不确定性,利用LMCC的计算指导分布式光伏的选址定容,在此基础上考虑安全性、经济性等多方约束,构建了基于序贯蒙特卡洛模拟与节点边际容量成本的PV规划模型,提出了相应的算法流程。将模型应用于简单馈线分析与IEEE33节点系统规划,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并初步探讨了电网公司针对PV可采取的运营策略,为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
杨建林朱泽安黄一超费斐王旭蒋传文
关键词:分布式光伏电源不确定性电源规划
基于IFC的输变电工程三维数字化管理平台研究被引量:19
2015年
以面向服务的设计为理念,基于IFC标准和三维地理空间信息平台的集成应用思想和技术方法进行数字化平台架构设计,构建基于B/S网络架构的3DGIS+BIM数字化电力设施信息平台。该平台采用了3DGIS+BIM的尖端的无缝与信息无损集成技术,具有良好的可视化效果、便捷的可操作性和强大的数据管理能力,能够为工程的设计、施工、运维的数字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系统平台支撑。通过试点工程应用实践表明,该平台的研究成果为智能电网建设领域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应用平台,真正实现了3DGIS+BIM的无缝与信息无损集成,以及从全球到局部、从地面到地下、从三维地形到三维建筑、从室外到室内、从静态目标到动态目标、从单项目管理到多项目管理、从单系统应用到多系统综合集成应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周亮蔡钧丁一波吕征宇
关键词:输变电工程BIM3D-GISIFC
电力创新成果向标准转化的实施路径被引量:1
2022年
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标准化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创新成果朝着产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当前对电力创新成果向标准转化的实施路径展开研究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重点围绕电力电工创新成果标准转化展开研究,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提出创新成果向标准化转化的具体实施路径,以期能够对创新成果向标准转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王捷
共3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