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系

作品数:22 被引量:111H指数:7
相关机构: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0篇电子电信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声表面波
  • 4篇水印
  • 4篇图像
  • 4篇鲁棒
  • 4篇鲁棒性
  • 3篇神经网
  • 3篇神经网络
  • 3篇数字图像
  • 3篇小波
  • 3篇小波变换
  • 3篇机器人
  • 3篇波变换
  • 2篇移动机器人
  • 2篇指导教师
  • 2篇声表面波器件
  • 2篇梳状滤波
  • 2篇梳状滤波器
  • 2篇数字水印
  • 2篇水印嵌入
  • 2篇耦合模

机构

  • 22篇宁波大学
  • 6篇华东理工大学
  • 5篇浙江大学
  • 3篇杭州电子科技...
  • 3篇重庆大学
  • 2篇江苏大学
  • 1篇圭尔夫大学

作者

  • 9篇刘士荣
  • 5篇章安良
  • 5篇朱大中
  • 4篇俞金寿
  • 4篇李文磊
  • 4篇周亚训
  • 3篇徐铁峰
  • 3篇林卫星
  • 3篇黄席樾
  • 2篇叶庆卫
  • 2篇周骏
  • 2篇俞其江
  • 2篇张玲芬
  • 2篇苑红伟
  • 2篇马伟涛
  • 1篇钱锋
  • 1篇何文波
  • 1篇蓝艇
  • 1篇陈征
  • 1篇史旭华

传媒

  • 2篇计算机应用研...
  • 2篇传感技术学报
  • 2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电声技术
  • 1篇模式识别与人...
  • 1篇中国激光
  • 1篇计算机工程
  • 1篇光子学报
  • 1篇控制理论与应...
  • 1篇计算机辅助设...
  • 1篇计算机仿真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电子测量与仪...
  • 1篇固体电子学研...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05'中国自...
  • 1篇2005年华...
  • 1篇2008中国...
  • 1篇第26届中国...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耦合模理论分析S型声表面波器件特性被引量:2
2005年
报道了在128°旋转Y切割X传播方向的LiNbO3基片上研制的结构新型的S型声表面波器件,它将输入换能器激发的声表面波中心对称分成两路,分别由各自输出换能器检测输出。应用耦合模理论详细分析了该声表面波器件的特性,并应用网络分析仪测量该声表面波器件的特性以验证分析结果的正确性。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与实验结果相近。
章安良朱大中
关键词:声表面波插入损耗
一种实现多个隐形签名的数字水印算法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给出了一种新的数字水印算法,并对加有多个水印的图像进行了JPEG压缩、加高斯噪声、图像剪切和中值滤波等攻击实验。仿真结果表明用该算法嵌入的多水印有理想的鲁棒性。
李京兵黄席樾周亚训
关键词:鲁棒性小波变换数字图像
受决策过程神经学机制启发的机器人行为协调
2009年
行为协调是基于行为的机器人控制系统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受决策过程的神经学机制启发,将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的信息以及不同时间点上的信息组合,并累积得到似然比来表示行为选择的相对可能性,然后根据行为的可能性排序来决定机器人行为的取舍。通过一个机器人推棒子的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蓝艇刘士荣俞金寿
关键词:似然比
基于遗传算法的变迹叉指换能器进化设计被引量:1
2006年
为简化变迹叉指换能器设计过程,提出了一种新的变迹叉指换能器的设计方法,它以叉指换能器的中心频率处的插入损耗和旁瓣电平作为寻优目标,叉指换能器的指条长度作为基因,通过选择、交叉和变异等遗传操作,自动生成叉指换能器的所有指条长度,并给出进化得到的变迹叉指换能器的频率响应。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设计方法正确有效,所编制的进化设计软件包实用性强。
章安良朱大中
关键词:遗传算法染色体
一种改进RBF神经网络及其在移动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中的应用
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RBF神经网络,采用非对称高斯型的径向基函数,将其用于移动机器人动力学的实时逼近计算控制力矩.提出了一类基于速度控制器和力矩控制器的移动机器人跟踪控制系统.仿真研究表明,这一控制系统能有效地实现移动机器...
俞其江刘士荣俞金寿
关键词:移动机器人跟踪控制神经网络
文献传递
自适应双抗体群RBF网络集成的干点软测量
提出了一种训练径向基函数网络(RBFN)的混合算法,该算法采用了一种自适应双抗体群的数据聚类的人工免疫机制,根据输入数据集合白适应地完成样本分类并同时确定RBF网络的隐层中心的数量和初始位置,再用聚类后的子模型输出加权求...
史旭华钱锋
关键词:RBF神经网络数据聚类
文献传递
一种鲁棒的多水印嵌入和检测算法与仿真被引量:3
2005年
提出了一种鲁棒的多水印嵌入与检测算法,该算法基于小波域,且提取水印时不需要原始图像,保护了原始图像的安全。在该多水印算法中,提出并使用了一种将密码学和常规的数字水印制作方法---叠加法和量化调制法,有机结合起来的新的方法,在水印嵌入时,不同的水印,生成与该水印相关的不同的密钥,在进行水印的提取时,用不同的密钥和待测的图像提取出相应的水印。通过将密钥向第三方注册,可以获得对原始图像的所有权。该算法思路新颖,算法运行效率高。该算法在matlab6.1已实现,该文给出了该具体算法,并对加有多水印的图像进行了JPEG压缩、加高斯噪声、图像剪切和中值滤波等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用该算法嵌入的多水印有理想的鲁棒性。
李京兵黄席樾周亚训金炜
关键词:鲁棒性小波变换数字图像
非线性动态系统神经模糊建模与内模/PID双重控制系统设计被引量:10
2004年
非线性动态系统的内模控制要求建立精确的对象正模型和逆模型,这对于大多数实际对象是难以做到.提出了基于一类神经模糊模型的非线性动态系统建模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神经模糊模型的非线性系统的内模控制设计.基于输入输出数据辨识的对象正模型和逆模型存在着模型失配问题,导致神经模糊内模控制范围变窄和控制鲁棒性降低,为了改善系统的性能,提出了神经模糊内模控制与PID控制结合的双重控制策略.对CSTR的反应物浓度控制研究表明,双重控制策略能有效地拓宽系统可控范围,改善系统性能.仿真结果证明该控制策略简单而有效.
刘士荣林卫星俞金寿杨先一
关键词:神经模糊系统内模控制PID控制化学反应器
基于二值运算的数字图像水印嵌入与检测算法被引量:19
2002年
研究了在数字图像中实现水印的方法 ,提出了一种在小波变换域内基于二值运算的数字图像水印嵌入与检测算法 ,且水印的检测不需要原始图像 .使用该算法嵌入的数字水印具有很好的隐蔽性 ,感觉不到对原始图像的影响 .同时 ,嵌入的数字水印具有很理想的鲁棒性 ,常规的图像处理方法对其影响甚弱 .
周亚训叶庆卫徐铁峰
关键词:小波变换鲁棒性数字图像水印水印嵌入水印检测图像处理
基于级联相移线性啁啾光纤光栅的梳状滤波器设计被引量:2
2010年
为了获得反射带宽大、信道间隔均匀的高性能梳状滤波器,提出一种基于级联相移线性啁啾光纤光栅的新型梳状滤波器的结构设计.利用传输矩阵法和法布里-珀罗谐振腔理论,数值分析了该梳状滤波器中啁啾光栅的级联方式、啁啾量、折射率调制量和级联处的相移量对光栅反射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应不同的级联方式,反射峰存在疏密变化,即两个级联光栅的啁啾量同号时,反射峰分布均匀对称,可设计均匀滤波器;而两个啁啾量异号时,反射峰呈现出疏密渐变的特性,可设计非均匀滤波器.此外,光栅啁啾量增加,反射谱带宽增大,但是反射率降低,而增大折射率调制量,可以提高反射率;级联处的相移量改变时,每个反射峰位置发生移动,从而可以通过改变相移量选择滤波窗口.
周骏苑红伟徐铁峰张玲芬马伟涛
关键词:传输矩阵法梳状滤波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