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

作品数:532 被引量:1,070H指数:13
相关作者:杨栋梁丁见民乔林生赵德宇杨令侠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政法与历史学院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3篇期刊文章
  • 7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9篇历史地理
  • 135篇政治法律
  • 99篇经济管理
  • 43篇文化科学
  • 22篇哲学宗教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篇军事
  • 10篇社会学
  • 7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学
  • 1篇艺术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30篇文化
  • 26篇印第安人
  • 26篇安人
  • 24篇主义
  • 21篇外交
  • 19篇社会
  • 19篇冷战
  • 16篇战争
  • 14篇史学
  • 13篇现代史
  • 13篇拉美
  • 12篇近现代史
  • 11篇政治
  • 10篇政府
  • 9篇世界史
  • 9篇民族
  • 8篇学者
  • 8篇历史学
  • 7篇文明
  • 6篇自由主义

机构

  • 508篇南开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吉林大学
  • 3篇内蒙古民族大...
  • 3篇天津外国语大...
  • 2篇曲阜师范大学
  • 2篇约翰霍普金斯...
  • 1篇赤峰学院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语言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曼海姆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作者

  • 41篇赵学功
  • 35篇韩琦
  • 34篇付成双
  • 30篇丁见民
  • 27篇杨栋梁
  • 18篇肖玉秋
  • 16篇李卓
  • 13篇刘岳兵
  • 13篇王晓德
  • 12篇吴志成
  • 10篇张聚国
  • 9篇赵德宇
  • 8篇杨令侠
  • 8篇韩铁
  • 8篇乔林生
  • 7篇李剑鸣
  • 7篇杨朝辉
  • 6篇贺喜
  • 6篇董瑜
  • 5篇李凡

传媒

  • 65篇世界近现代史...
  • 43篇世界历史
  • 35篇南开学报(哲...
  • 32篇历史教学(下...
  • 22篇史学月刊
  • 13篇日本学刊
  • 12篇史学集刊
  • 11篇历史研究
  • 11篇历史教学问题
  • 10篇历史教学
  • 9篇四川大学学报...
  • 7篇南开日本研究
  • 5篇深圳大学学报...
  • 5篇中国社会科学...
  • 4篇人民论坛
  • 4篇马克思主义与...
  • 4篇东北亚论坛
  • 4篇日本研究
  • 3篇国际论坛
  • 3篇新经济

年份

  • 13篇2023
  • 20篇2022
  • 15篇2021
  • 26篇2020
  • 16篇2019
  • 19篇2018
  • 22篇2017
  • 22篇2016
  • 38篇2015
  • 28篇2014
  • 31篇2013
  • 28篇2012
  • 17篇2011
  • 29篇2010
  • 24篇2009
  • 30篇2008
  • 28篇2007
  • 45篇2006
  • 28篇2005
  • 28篇2004
5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转型期中日关系的若干新思考
2009年
世界金融危机席卷东亚之际,不仅中日两国内部处于一个经济、政治的转型期,而且中日关系亦处于一个如何进一步构建战略互惠关系的转折期。"两强并立"的中日两国,在这个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下,需要汲取传统文化的政治智慧和现代政治文明的精髓,改变既有思路,厉行改革,实现从重视经济关系到重视政治互信、重视传统文化,从官方主导到加强民间合作的转变,改变经济"独轮车"踽踽独行的现实,打造一个结实的"经济、政治、安全、文化"的"四轮车",让中日关系在新世纪中平稳前行,向着汤因比先生多年前提出的目标——"东亚共同体"迈进。
乔林生
关键词:中日关系政治互信
中日两国古代关系的性质与特征被引量:2
2011年
两千年的中日古代关系错综复杂,可谓"剪不断,理还乱",无法用"友好"、"对立"抑或其他定性词句一语概括。文明发展程度及实力对比是约束国家间关系的基础,维护和增进国家利益是国家间关系的本质,但国家统治者的政治判断和政策选择往往决定了事物并非一定按照直线发展。在古代中日关系的政策选择上,两国统治者都有过"误判"并在遭受挫折后进行了"纠错",因此中日古代关系研究的意义并不在于证明两国关系的主流是"友好"还是别的什么,而在于阐明不同历史环境下双方的政策选择推进还是倒退了两国关系,以资借鉴。
杨栋梁
关键词:中日关系朝贡体制
从姓名看中日家族的血缘性与社会性
只有中国十分之一人口的日本大约使用十四万个姓氏,与十三亿中国人只有五百个左右常用姓氏形成巨大反差。这是因为,中国人的姓氏是血缘的标志,日本人的姓氏是家业的象征,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中日两国的姓氏与命名习惯反映出两国家族结...
李卓
关键词:姓氏社会性
文献传递
对全球“美国化”的一种重新审视被引量:4
2006年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的趋势使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联系密切的整体,美国大众文化借着全球化的大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向全世界蔓延。“美国化”已经成为非美国文化所面临的一个严重挑战。其实,“美国化”可能会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改变东道国文化发展的方向,但不会由此改变文化传播的双向本质,更难导致其他文化被动地趋向一个所谓的“美国化”的世界。
王晓德
关键词:美国化大众文化文化互动
第一届跨国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综述
2021年
2021年10月15日-17日,由南开大学、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8所高校的世界史学科联合主办,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承办的第一届跨国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在天津举行,来自国内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的114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赵航
关键词:世界近现代史世界史学科
约翰逊政府的“淡水和平”计划
1965年10月3日,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在"第一届国际海水淡化研讨会"上,提出了利用核能进行海水淡化的"淡水和平"计划。但计划终因政府内部各部门意见不一、中东局势的日趋复杂和苏联中途的"背信弃义"而破产。但是,"淡水和...
杜娟
关键词:核能
文献传递
“他者”与“自我”的双向互利:试析1917年前俄国南乌苏里边区朝鲜移民的“东正教化”
2022年
19世纪60年代,朝鲜移民开始向俄国大批迁移,与朝鲜毗邻的南乌苏里边区成为朝鲜移民的主要聚居地。在俄国对边区“朝鲜化”的隐忧之下,朝鲜移民的“他者”身份被逐步构建与强化,东正教成为俄国同朝鲜移民关系的重要调和剂。朝鲜移民对东正教并不排斥,受东正教影响,很多朝鲜移民的风俗习惯及政治立场趋向“俄国化”,文化水平也得以提高。客观上,东正教在南乌苏里边区朝鲜移民中的传播是“他者”与“自我”双向互利的过程:皈依东正教是朝鲜移民获得俄国政府认可、尽快融入俄国社会的有效途径,也是俄国政府防止边区“朝鲜化”,维护边疆稳定的重要手段。
贾天宇
关键词:他者自我朝鲜移民东正教
核武器与美国对朝鲜战争的政策被引量:14
2006年
朝鲜战争时期,美国政府借助核优势,对中朝方面几次发出核威胁,力图改变战场上的不利局面,实现有利于自己的和平。美国的核威慑不仅没有改变战场上的局面,也未能挽回美国的败局,却使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由于受到国内、国际诸多因素的制约,美国在使用核武器方面不能不有所顾忌。最终,只能通过谈判解决问题。所谓美国的“核威慑”导致了朝鲜停战不过是美国决策者自欺欺人的一个“神话”而已。朝鲜战争再次表明了核威慑的限度。
赵学功
关键词:核威慑朝鲜战争
环境危机的历史考察:以往教训与未来对策
本文通过对1950年代日本水俣病和1970年代美国腊夫运河案件的个案研究,说明环境危机至少有三个特点,即高度集中的地方和区域影响;传播污染的罪魁祸首明确;会激起各种社会和舆论团体的压力。搞清楚这三个特点有助于应对未来的环...
斯格特·莫尔张伟伟
关键词:环境危机历史考察
文献传递
后日美贸易摩擦时代日本的产业分流及其半导体产业衰退被引量:6
2021年
在后日美贸易摩擦时代,遭受美国贸易制裁和打压的日本产业界发生了以汽车产业和半导体产业为代表的产业大分流。与日本汽车产业强劲国际竞争力和继续全球扩张相反,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半导体产业却极度萎缩并出现了行业性衰退。日本综合电机厂商的多元化经营体制和过度重视暗默知识的内部创新氛围,难以适应半导体产业全球化水平分工和开放创新的时代潮流;通产省产业政策模式下的国家开发计划,无法有效应对高度不确定性且急速发展的半导体市场,延误了日本半导体厂商市场化开放创新的步伐。
刘轩纪雅琦
关键词:日美贸易摩擦半导体
共5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