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作品数:4,566 被引量:14,449H指数:36
相关作者:秦翔靳鹤龄张景光蒲健辰李晖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58篇期刊文章
  • 1,113篇专利
  • 158篇会议论文
  • 15篇科技成果
  • 11篇标准

领域

  • 1,387篇天文地球
  • 628篇农业科学
  • 422篇环境科学与工...
  • 359篇生物学
  • 3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86篇建筑科学
  • 229篇文化科学
  • 225篇经济管理
  • 204篇水利工程
  • 166篇交通运输工程
  • 106篇石油与天然气...
  • 47篇历史地理
  • 40篇理学
  • 3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1篇化学工程
  • 30篇医药卫生
  • 18篇矿业工程
  • 17篇电气工程
  • 15篇政治法律
  • 14篇机械工程

主题

  • 506篇土壤
  • 450篇冻土
  • 296篇青藏
  • 269篇青藏高原
  • 264篇气候
  • 245篇多年冻土
  • 188篇植被
  • 183篇冰川
  • 167篇气候变化
  • 156篇冻土区
  • 155篇荒漠
  • 154篇植物
  • 149篇流域
  • 141篇降水
  • 134篇干旱
  • 125篇生态
  • 121篇冻融
  • 115篇多年冻土区
  • 115篇遥感
  • 109篇河流域

机构

  • 4,555篇中国科学院西...
  • 1,584篇中国科学院大...
  • 425篇中国科学院
  • 327篇兰州大学
  • 150篇西北师范大学
  • 135篇兰州交通大学
  • 120篇兰州理工大学
  • 87篇甘肃农业大学
  • 86篇成都信息工程...
  • 74篇北京师范大学
  • 53篇南京信息工程...
  • 49篇宁夏大学
  • 49篇陕西师范大学
  • 48篇中国石油天然...
  • 47篇湖南科技大学
  • 46篇云南大学
  • 45篇中国科学院科...
  • 43篇西北大学
  • 36篇西北农林科技...
  • 35篇中国科学院文...

作者

  • 33篇李忠勤
  • 24篇效存德
  • 23篇康世昌
  • 21篇刘桂民
  • 19篇吕世华
  • 18篇姚晓军
  • 18篇刘恩龙
  • 18篇岳东霞
  • 18篇徐海燕
  • 17篇张明军
  • 17篇曲建升
  • 16篇冯起
  • 16篇王昱
  • 16篇王金牛
  • 14篇武发思
  • 14篇王欣
  • 13篇钟方雷
  • 13篇汪万福
  • 9篇丁明虎
  • 9篇张定海

传媒

  • 437篇冰川冻土
  • 397篇中国沙漠
  • 173篇高原气象
  • 117篇生态学报
  • 77篇遥感技术与应...
  • 77篇地球科学进展
  • 66篇干旱区研究
  • 64篇中国科学数据...
  • 61篇天然气地球科...
  • 50篇干旱区地理
  • 50篇中国科学院院...
  • 45篇兰州大学学报...
  • 34篇干旱区资源与...
  • 34篇应用生态学报
  • 33篇草业科学
  • 28篇第四纪研究
  • 27篇草业学报
  • 26篇生态学杂志
  • 23篇地理学报
  • 20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170篇2024
  • 827篇2023
  • 826篇2022
  • 823篇2021
  • 624篇2020
  • 442篇2019
  • 418篇2018
  • 357篇2017
  • 68篇2016
4,5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松辽盆地富氦气藏差异性富集规律及有利区预测被引量:1
2023年
氦气是稀缺战略资源,在国家安全和高新技术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松辽盆地作为中国大型陆相含油气盆地之一,具有良好的氦气资源显示,但对氦气来源尚无统一的认识,尤其对其富集规律缺少系统总结。基于此,对松辽盆地氦气来源、分布等特征进行了归纳,结合构造演化和岩浆作用等对其运移及富集规律做出初步分析,并预测了富氦气藏勘探有利区。结果表明:松辽盆地主要为幔源氦及壳源氦的混合气,幔源氦贡献在南北呈现一定的差异;盆地基底及周缘花岗岩、深大断裂和有利的盖层,是氦气富集的最重要影响因素;盆地中南部为幔源氦聚集的有利区带,东南部是壳源氦的有利富集区带,中央坳陷及东南隆起带是壳幔混源氦气聚集的有利区域。研究结果对松辽盆地氦气的高效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赵欢欢梁慨慷魏志福魏志福王永莉
关键词:幔源氦松辽盆地
IEEE Xplore科技期刊平台品牌文化建设策略分析及启示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IEEE Xplore科技期刊出版平台品牌文化建设策略,为我国科技期刊品牌文化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研究IEEE Xplore科技期刊出版平台品牌文化建设现状和整体情况。【结果】IEEE Xplore科技期刊出版平台的品牌文化建设策略主要包括强化使命感,制定中长期战略规划,重视青年科学家早期培养与专家引领,推动学术伦理与多样性、包容性建设,构建科技仪式感、价值感和荣誉感,提升行业不可替代性并加强人文关怀等。【结论】建议国内期刊数字出版平台明确使命和愿景,积极布局中长期战略规划;广布有效关联节点,重视科学家早期培养体系;紧密连接专家、媒体和受众,形成“专家—期刊文章—媒体/受众—受众/媒体—专家”的闭环品牌宣传模式,发挥专家引领作用;从学术伦理规范、多样性、包容性、科技仪式感、价值感和荣誉感、服务能力、人文关怀等方面多方位提升科技期刊的品牌文化价值,增强不可替代性。
叶喜艳刘蔚马瀚青侯春梅马素萍何薇张喜龙贺郝钰
关键词:品牌文化道德伦理包容性人文关怀
一种用于冻土区热融湖塘甲烷气体的监测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冻土区热融湖塘甲烷气体的监测设备,包括:包括顶板、调节机构和监测机构,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固定柱上滑动安装调节机构;监测机构连接在调节机构上,监测机构用于控制待检测的水体进出并对水体中的甲烷气...
曹亚鹏李国玉王步翔赵礼栋应赛张旭亮王亚鹏李昌清陈敦冯刚
一种野外全方位自记式梯度积沙仪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野外全方位自记式梯度积沙仪,包括中心固定轴、外部旋转轴、积沙称重盒、导向叶片、数据采集装置和电源;外部旋转轴可旋转的套设在中心固定轴上,且外部旋转轴通过轴承与中心固定轴连接,轴承上设置有防护机构,防护机构...
韩庆杰
一种日本山药花叶病毒的检测引物组合物、试剂盒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日本山药花叶病毒的检测引物组合物、试剂盒及其应用,涉及植物病毒病原体的检测领域。本发明提供的GICA‑RT‑LAMP检测方法将血清学方法和核酸检测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异性强,灵敏度达到了1.3pg/mL...
张玉宝王亚军谢忠奎邱阳赵霞韩康
一种适合于野外无人值守变形测量的光学防护罩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于野外无人值守变形测量的光学防护罩,该保护罩由通过PC板连接在一起的上下两部分组成。所述上部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上顶及均呈等八边形的上圈内框和上圈外框;所述上圈内框与所述上圈外框分别与所述PC板相连;所述下...
武贵龙王进昌陈继冯辉王跃武党海明刘有乾张寿红康杰轩章永宁
文献传递
科尔沁沙地草地植物群落功能性状对封育和放牧的响应被引量:14
2017年
该研究以科尔沁沙地中草甸(meadow)、针茅草原(Stipa steppe)、疏林草地(scattered tree grassland)和沙质草地(sandy grassland)4种草地的18种优势植物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不同草地植物群落在封育和放牧下的高度(height)、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SLA)、叶片干物质含量(leaf dry matter content,LDMC)、叶片面积(leaf area,LA)、叶片氮含量(leaf nitrogen content,LNC)和叶片碳同位素(leaf carbon isotopes)6个相关于植物生理生态过程的功能性状指标。结果表明:1)长期放牧增加了草地中一年生植物和C4植物的丰富度和重要值,降低了沙质草地中多年生植物的相对生物量;2)沙质草地植物群落的SLA和δ^(13)C高于其他3种草地,LDMC小于其他3种草地;3)长期放牧降低了草地植物群落的高度和LA,增加了草地植物群落的δ^(13)C,SLA、LDMC和LNC则不受放牧的影响;4)植物功能性状中,SLA与LDMC极显著负相关且不受放牧的干扰;而长期放牧导致了高度与SLA和δ^(13)C显著负相关以及SLA和δ^(13)C显著正相关。科尔沁沙地长期放牧的草地中一年生植物和C4植物比例相对增加,且优势植物具有较低的高度和LA以及较高的δ^(13)C,表明了草地植物群落通过物种竞争结构和功能性状权衡策略的改变来适应长期放牧。因此,减轻放牧压力,改善植物群落的功能性状,对于该区域退化草地的恢复及持续管理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张晶左小安杨阳岳喜元张婧吕朋周欣连杰刘良旭何钊全
关键词:生理学草地放牧封育
疏勒河流域极端水文事件对极端气候的响应被引量:14
2019年
为了明确疏勒河流域极端水文事件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响应关系,选取疏勒河流域内及其周边的托勒、敦煌、瓜州、玉门、酒泉、马鬃山等气象站点的气温、降水和蒸发的日值数据,昌马堡水文站的日径流数据,通过趋势分析、滑动平均、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疏勒河流域极端气候指数、极端水文事件的年际变化规律以及影响极端水文事件的因素,并明确该流域极端洪水年内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疏勒河流域年际气温升高趋势明显,降水量呈波动变化,增加趋势不明显,而蒸发量呈下降的变化趋势。表征高温的极端气温指数呈显著上升趋势,表征低温的极端气温指数呈显著下降趋势,说明疏勒河流域气温增幅明显。极端降水指数呈显著的增加趋势。该流域极端洪水事件和频次呈上升趋势,而极端枯水事件和频次呈下降趋势。极端洪水事件主要受控于极端降水事件,特别是极端降水总量,极端高温事件对极端洪水总量的增加也有影响,而极端枯水事件主要受控于极端低温事件。此外,2000-2016年年最大洪峰流量出现的时间有由8月向7月转变的趋势。
程玉菲程文举胡想全金彦兆
关键词:疏勒河流域极端水文事件洪水
模拟增温和改变降雨频率对干旱半干旱区土壤呼吸的影响被引量:10
2021年
温度和降水是干旱半干旱区土壤呼吸的重要扰动因子,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未来干旱半干旱区增温和降水变率增大对土壤呼吸有着重要影响。研究通过人工设置P_(16×2.5mm)、P_(8×5mm)、P_(4×10mm)、P_(2×20mm)、P_(1×40mm)的降雨频率梯度和增温2℃左右的控制试验,探讨不同降雨频率和增温处理对干旱半干旱区土壤呼吸的影响,以及土壤呼吸与土壤温湿度的关系及其对降雨频率改变的响应。结果表明:降雨频率和增温单独对土壤呼吸具有极显著影响(P<0.001),但是两者之间并无交互作用(P>0.5);在降雨量一定的情况下,土壤呼吸速率随着降雨频率的减小而减小,即多频率小降雨事件激发的土壤呼吸速率大于小频率大降雨事件;增温促进土壤呼吸,提高了约11%的土壤呼吸。本结果有助于对未来干旱半干旱地区全球变暖背景下降雨格局的改变对土壤呼吸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同时也为进一步估算该区域生态系统的碳收支提供参考数据。
韩丹李玉霖杨红玲宁志英张子谦
关键词:增温土壤呼吸干旱半干旱地区
2017-2018年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辛店沟流域重力侵蚀观测数据集被引量:4
2021年
重力侵蚀是黄土高原沟谷地貌发育的重要侵蚀类型之一,也是流域产沙的重要途径。本数据集以辛店沟流域为主要观测区域,采用测针法和兜土法对辛店沟流域重力侵蚀发生的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观测。黄河水利委员会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以下简称“绥德站”)2017年在绥德县辛店沟流域利用测针法选取并布设12处观测点共计367根测针;利用兜土法布设4块观测布开展观测。由专业人员通过测量坡度、坡向、垂直位移、侵蚀面积,记录侵蚀类型及位置,采集土样,计算出土壤含水量、重力侵蚀量等数据,经整理后形成重力侵蚀观测数据集。本数据集为2017–2018年两年的观测数据,主要包含重力侵蚀定点观测记录和土壤水分记录。在观测期内辛店沟流域主要发生土体浅层的小型重力侵蚀,包括泻溜、小型崩落、小型滑塌等,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沟坡坡度、降雨等。坡面坡度是重力侵蚀的主要控制因素,侵蚀主要发生在坡度大于55°的陡峭沟坡上,植被的发育对小型的重力侵蚀有比较明显的抑制作用。本数据集为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的重力侵蚀规律研究、侵蚀影响因素分析以及为黄土高原地区防灾减灾和水保措施的合理规划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参考价值。
高健健艾琦森韩立钦高璐媛杨磊马胜平张耀南
关键词:土壤水分数据集
共45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